中国契约式金融发展之简述
2014-11-04陈玥光
陈玥光
契约型金融机构在多数西方发达国家已得到完善发展,但在中国还属于新兴金融机构,其主要类型主要包括养老金、保险基金和共同基金等投资品种。笔者通过对契约型金融的特点和主要类型作出分析,着重论述了中国契约式金融与银行关系问题。发展契约式金融机构对中国未来金融机构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能在中国的资本市场发挥潜力。同时也提出了中国契约式金融机构发展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中国,与老百姓打交道最多的金融机构就是银行,然而过多资金通过银行渠道消化,也会带来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和缺陷,这种发展趋势必然会导致中国金融体制出现裂痕。只有借助契约式金融机构的发展,我们才可能消除隐患,同时把老龄化后的金融资产的配置等问题解决好。
1.中国现阶段金融体系是银行导向型
中国家庭的金融资产的主要形式是银行存款。城镇居民的银行储蓄存款 占到金融资产近70%;而证券类资产,如股票和国库券只有不到15%的比例;储蓄性保险所占比例仅为4.2%。通过以上几个数据的比较可以看出,银行在金融业务中处于统治地位,其融资能力也远远超过了其他金融机构。到2003 年,股票、国债、企业债券等直接融资的新增规模仅占到融资总量的15%,而新增贷款却占到融资总额的近85%,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的融资结构已经严重失衡。银行的金融资源过多是导致结构失衡的最主要因素,所以中国现阶段金融体系仍是银行导向型。
2.银行金融导向型导致的问题
中国金融体系中存在的最大隐患就是金融结构失衡。银行处于融资垄断地位,其中,四大国有银行又位于核心位置。在银行的总收入中,贷款利息的收入占90%以上,这种主体机构的畸形导致了中国金融体系中一系列问题。
从金融运行的主体来看,银行资产占金融机构总资产的70%以上,而其他金融机构如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等机构所占比重过低。同时由于目前银行仍是部分企业和个人的主要资金来源,这样的资产结构导致了银行业的金融风险大大增加。众所周知,集中在银行的大量不良资产是一个极其不稳定的因素,同时从日本的金融体系和其抗风险能力可以看出,日本和中国一样,银行处于垄断地位,一旦银行出现问题,就会影响整个国家的金融体系结构的稳定,对于美国而言,影响其金融稳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改变这种单一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结构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整个金融体系的健康稳定发展也是有必要的。
从金融的工具而言,在银行的金融体系中,银行贷款是其主要金融工具。对于中国的金融市场,货币市场发张速度虽然很快,但是品种、数量以及二级市场的活跃度都远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就资本市场而言,品种结构和期限结构均不合理,国债性债券所占比例很高,而商业性债券所占比例不高,政府债券缺位。在这种情况下,各中小型企业无法利用市场融资,最后只有依靠银行,因此加重了银行的风险集中度。同时政府也无法利用市场融资,只有利用各种干预手段来达到融资的目的。最后的结果就是金融秩序紊乱,不良资产增加,进一步加大了银行的金融风险。
从资本市场的参与者来看,个人投资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但是个人投资着缺乏完善的信息渠道和分析手段,投资水平较低,盲目性较大,表现为风险程度严重,这也是市场不稳定的重要因素。这种不稳定因素的根源就在于投资主体的结构性。所以在中国,契约式金融机构显得越发重要。
3.契约式金融机构在中国的发展
中国的契约式金融机构目前主要包括社保基金、基金公司和保险公司。社保基金和保险公司的资产规模在2004年突破了1万亿大关,其资产规模要高于2004年的股票流通市值水平。中国保险统计各年年鉴、2006年全国社保基金各年报告指出,养老金余额和寿险余额增长速度较快,。在1999年,契约式储蓄资产仅仅有2200多亿,而到了2006年达到了2.2万多亿,八年时间内增 长了十倍之多。
当前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正在逐步完善,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也趋于完善。根据16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完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逐步做实个人账户”的主张。养老基金的规模将扩到7000亿。另外,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所暴露的养老金隐性债务问题也很严峻,根据有关估计,大致在1.9万亿至10.8万亿之间。但一般都认为隐性养老金债务为3万亿左右,如果隐性债务能够得到补偿的话,中国契约式储蓄的规模将会更大。
4基金制养老金促进中国契约式储蓄机构的发展
政府关于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不仅促进了契约式储蓄的发展,而且还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做实个人账户增加的养老金。中国目前个人账户模式为,当个人账户选择“储备积累”的筹资方式,在职人员定期会将一部分工资储蓄起来,用来将来养老之用。当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养老基金存在缺口,个人基金用于支付现在退休人员的退休金,使得个人账户形同虚设。所以做实个人账户将会使中国的养老基金迅速增加,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契约式储蓄规模持续扩大。
隐形养老基金的补偿。隐形养老基金债务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所显现的一种政府债务。改革前,离退休人员可以定期从所在单位领取退休金。而改革后,这部分定期领取的退休金无从着落,其现值称为隐性养老金,实际上已是一种政府债务。由于隐形养老金债务金额过大,各方都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补偿,但是其归宿都是通过证券化方式处理,如此下去,中国的养老金大部分都将以债券方式长期持有,在需要时还可以进行出售获得现金,这种方式将有助于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债券是一种较好的跨期风险平滑的金融工具。恰当的补偿方式不仅可以解决隐形养老金的问题,还能促进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
企业年金市场的发展。企业年金就是所谓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企业在参加基本的养老保险并履行基本的义务之后,按照国家政策自愿施行的一种补偿性养老制度。企业也鼓励个人负担一部分费用,建立个人账户的基金的随职工流动一并转移。目前中国企业年金还处于起步阶段,具体制度还有待完善。从长期来看,随着中国社会养老保险体系进一步完善,企业年金也可告诉增长。据世界银行预测:至2030年,中国企业年金总额规模将高达1.8万亿美元,跃居成为世界上第三大企业年金市场。这样的发展趋势将极大地促进中国契约式金融机构的发展。
经济增长速度、老龄化程度、教育水平以及社会保障水平等将决定寿险业的发展程度。在中国,伴随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的收入也将逐步增快。同时伴随社保扩大改革,由国家承担的部分可能向个人转移,使得多种保险方式进入人们的生活。社会教育水平的提高,中国的寿险业也会因势而起,取得快速的发展。中国的寿险业还存在巨大空间。
从目前来看,中国的金融结构体系虽然仍是以银行-贷款为主导。然而未来的发展趋势则更靠近以银行贷款-债券为内容,以银行和机构投资者为主导的金融发展体系。由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引起这一金融体系变迁的主要原因在于基金制养老金引起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以及金融市场的全球化发展。不可否认,中国的金融机构将会从目前的垄断体系向市场方向转变,而这种转变的主体却是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以家庭为主的个人投资者,这会使中国的金融发展体系更具有稳定性。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