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作文教学方法
2014-11-04贾辰英
贾辰英
摘 要:作为语文教师,要用心观察,不断创新教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关键词:作文教学;兴趣;课堂活动
学生感觉写作文很难,老师改起作文来也感到吃力。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教师教不得法。近几年来,我在作文教学方面花费了不少精力,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下面将自己在工作中获得的一些认识谈一谈,与大家共勉。
一、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活动中,鼓舞学生爱好写作
生活才是学生写作的源泉,真正经历过、见过、感悟过,写作起来才会得心应手。所以,教师要适当地安排学生做些家务,在实际操作中展开丰富的想象,丰富写作材料,创造属于他们自身的语言。比如这样的家务,包饺子、烧饭、洗衣服。让学生亲自做,让他们把这个过程以及当时的真实想法,如实地、详细地记录下来。学生对这样的实践性作业抱有十足的兴趣,也愿意接受,他们更多的是想通过自己努力的学习,掌握家务小窍门来表现自己。当然他们有多努力地学,感悟就会有多深。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学生写作,就能够很容易唤起他们创作的灵感,这样也能够写出很有趣味性的文章。
作文的材料要到哪里去寻找呢?其实只要用心感悟生活,平时的日常起居或者是邻里之间的亲情往来,或者是屋檐下栖息嗷嗷待哺的小燕子,或者是村庄里隔几天都会有的热闹集市……只要你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很多都可以当作写作的素材,学生只有细致地感受生活,并且如实地反映生活,在生活中思考并感悟,在思考和感悟中反思生活,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有血有肉,才会生机勃勃。
二、以课文为桥梁连接写作和生活,让学生品味写作的欢乐
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教材版本也在不断地更新,课文内容也越来越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很多范文能够给人以美的熏陶,而且能够起到典范的作用。作文教学以课本作为范例,既能让学生真正地渗透课本内容,又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两全其美。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渲染情感,并且对于写作的技巧要多加总结和归纳,抓住学生的思维迁移,把他们引导到现实的生活中来,这样写作起来才会得心应手。
三、适当地利用评价,让学生体验习作的乐趣
富有激励、表扬兴致的评语会给学生带来很强大的推动力量,学生得到一次成功的快感,就能激起他们千百次不懈追求成功的勇气。记得有一次的作文课,一个平时不太积极的女生,写了一篇关于过年放烟花的随笔,“你看那漫天的烟花,就像刹那间盛开的鲜花,姹紫嫣红,争相开放,感觉进入了花的海洋,缓慢开着的花正在吐着花蕊,闭起眼睛都能闻到花的芬芳”。我给她评了个“新秀奖”,这个小女生高兴得满脸通红,一天都处在情绪高涨中。
参考文献:
[1]赵新军.浅谈初中作文教学.学周刊,2013(11).
[2]刁远彬.浅谈初中作文教学方法.新课程:下,2013(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