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2014-11-04朱琳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小学语文课堂焕发活力,从而达到理想的课堂状态。良好的课堂状态是建立在平等合作、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之上的。其具有一个特征:师生间的交流和谐,热情饱满,教师的教学态度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认真,目标明确;课堂活动井然有序,学生具有很强的求知欲望等。结合教学实践,就良好课堂氛围的特征,谈一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氛围;创建策略
一、充分发挥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笔者在进行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发现,制约课堂氛围活跃的因素有很多。有教师的问题,也有学生的问题,甚至教材、教学的手段都会影响课堂氛围。但是在笔者思考的时候发现,教师因素在其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成分。只有通过教师创造性的活动,才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发挥课堂氛围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在营造课堂氛围的过程要发挥主导作用,利用最佳的教学心态,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这不仅仅是教师自身心理素质的反映,也是教师教学的艺术体现。那么教师要想在教学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保持最佳的教学心理状态,应该做到哪些呢?
语文教师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上课之前,教师要认真地做好准备工作,尤其是在教学设计环节要做到胸有成竹,对于即将进行的教学内容要清楚明了,保证教学过程清新,结构合理、方法恰当、内容适度,教学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特点以及对知识的求知欲望程度。在进入上课程序之后,要快速地进入角色,心无旁骛,一心上课,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教学的活动中,用自身的教学热情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充分利用肢体语言、表情以及神态等语言方式,感染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根据笔者在教学中的实践体会,深刻地认识到只有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学生才能专心致志,才能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除此之外,还要适时地发挥教学机智,正确地处理课堂中出现的突发事件,同时语文教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将不良的情绪传染给学生,影响语文课堂氛围。
二、利用游戏活跃课堂气氛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与低年级的学生相比,成熟了不少,但是他们仍然贪玩,这个天性并没有因为高年级了就被扼杀,他们对游戏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以及兴趣。陶行知曾经说过:“如果学生有了兴趣,就会全身心地去做事,因此我们说学与玩是不能分离的。”所以笔者建议广大的语文教师可以适当地采用游戏教学法活跃课堂气氛,将语文教学与游戏相结合,使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知识,在学习中游戏,玩就要玩得痛快,学就要学得尽兴,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快乐、有效地学习语文。游戏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使得教师不用去依靠说教的方式去教育学生,学生也不需要利用死记硬背来记住所学的知识。通过游戏能够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让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获得知识体验,这样寓教于学,让教育的知识性和娱乐性完美结合。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创设游戏的时候,要根据实际情况,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情况来选择,利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科学、合理的手法将语文知识表现出来,使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活跃的课堂气氛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下面笔者分享进行《将相和》教学过程中的表演游戏法。在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笔者首先让学生熟读课文,了解并认识课文中的两大男主角,廉颇以及蔺相如,然后引导学生分析两者的矛盾与问题,让学生抓住关键。其次让学生分组饰演课文中提到的角色,运用的语言可以是家乡土话,这样以来学生积极性很高,都想在其中扮演一个角色,通过踊跃的报名,学生在当堂表演游戏课上表现活跃,课堂氛围空前高涨,而且在教学效果上,学生对自身角色的认识远远超过了我的预想,教学效率很高。
三、教师自身要亲切和蔼
小学语文教师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塑造自身的形象——亲切和蔼,时时刻刻充满微笑,让学生信任。从笔者实践的情况来看,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构建良好学习氛围的方式。当然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与感情要发自真心,是一种与学生心理上的交流,而非一种矫揉造作、虚假的感情。当学生洋溢在微笑的课堂上时,处处都会感到教师的和蔼可亲,他们自然会积极向上,踊跃表现,这是很多语文教师都知道的道理。相反在我们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的语文教师都是严肃认真的,凡事板着面孔,想在学生面前树立自己的威信与威严,其实这也在无形之中扼杀了学生对教师的亲切感,当学生与教师之间出现了隔阂或者头痛的障碍,那么谁还愿意与教师交流呢?
要知道语文教师的威严并非建立在严肃的面孔、威严的表情之上的,而是来自语文教师自身的修养,修养都能给你带来自信与迷人的魅力,微笑面对学生,用自身的魅力征服学生,有时候比板起面孔去说教更加有力。小学高年级的学生,部分也已经具有反叛的心理,你欲严肃,反而学生越不听话。即使在课堂上都起到一些效果,这种效果也不会持久。所以笔者在此建议广大的语文教师要想在一种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追求知识,教授知识,就应该塑造自身的形象,让学生觉得教师亲切和蔼,乐于与其沟通。
四、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
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多媒体教学也是吸引学生学习兴趣,构建良好课堂氛围的一个重要手段。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多媒体教学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我国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教育投入大,多媒体教育业已普及到全国各大中小学校。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实现准备,精心备课,通过多媒体进行教学,生动形象地将语文课本中的知识传递给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与好奇心,活跃课堂气氛。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方法是灵活多样的,,它可以改变传统单调无味的学习方式,将语文学科的魅力展现出来。学生兴趣所致,好奇心高涨,课堂气氛自然活跃。比如,笔者在进行《鲁滨逊漂流记》教学的过程,就从相关的电影中截取了书中提到的一小段视频,播放给学生看,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鲁滨逊当时面临的窘境。在学习科普文《鲸》的时候,笔者从互联网查找了很多关于鲸鱼的图片,做成语文课件,再配上适合如此美景的背景音乐,让学生真实、生动地感受鲸鱼的大与美,如此课程下来,学生的热情与积极性都很高,课堂气氛的活跃程度是传统课堂一板书一粉笔所不能相比的。
但是在现代的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也要注意使用多媒体的“度”,不可过于使用“冰冷”多媒体,将传统教学的优势扔掉。这样时间久了,学生自然也会抹除多媒体的那份好奇,而且久而久之的多媒体教学,滥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压根不结合自身教学的内容,自身教学特点的话,对提高小学语文学习的效率来说,也是非常不利的。
总而言之,在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氛围的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努力提升自身的魅力,塑造自信、亲切、和蔼的教师形象,其次利用多种方式与手段,促进师生之间的融洽互动,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主动学习,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地位、在构建良好课堂氛围中的主导地位。最后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丰富传统的教学形式,但是切记不能滥用,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适可而止。其实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去归纳、总结与探索。
参考文献:
刘显国.教法选择艺术.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09.
作者简介:朱琳,女,1961年7月出生,大专,就职学校:西藏林芝地区第二小学,研究方向: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