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年级作文教学的点滴体会

2014-11-04蓝武艺

新课程·上旬 2014年8期
关键词:语文教师表达兴趣

蓝武艺

摘 要:习作教学要重视学生习作的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收集材料,让学生有话可写。发挥榜样作用,激发学生的写作情趣。在教学中,语文教师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力求收到良好的习作教学效果。

关键词:兴趣;表达;语文教师;效果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中年级不受文体的束缚,也不受篇章的束缚,重在自由表达,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加强习作与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联系。要鼓励学生运用阅读中积累的语言材料,运用阅读中学到的表达方式,丰富自己的表达。要注意发挥课文对习作的指导作用。对于刚刚接触作文的小学生来说,由于生活阅历少,平时又没有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所以他们在写作上常常感到困难重重,一提到写作文就心烦,又迫于教师压力,充斥三言两语便敷衍了事。要改变学生写作难的现状,我想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变被动为主动。老师如何指导学生习作,让学生想写、爱写、能写,这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关键。平时,教师要立足课堂,充分利用教材文本,认真上好语文课。学生通过对文质兼美课文的学习,掌握作者的写作方法,积累词汇,为习作奠定扎实的基础。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还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力求收到良好的习作教学效果。现在,我就来谈谈我在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一、收集材料,让学生有话可写

小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面临的最头疼的问题是没有东西可写,搜肠刮肚也挤不出点东西来,正如俗话所说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同样,一个人头脑中储存的东西少,生活素材过于单薄,要写好作文也是不可能的。再加上学生年纪小、知识面窄这些客观因素的束缚,促使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要多想些办法进行教学。

首先,积累材料,让学生从周围的生活环境中去撷取,仔细观察周围的世界。如三年级上册课文园地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在教学中,我结合综合性学习,引导学生把自己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整理自己的房间、学煮面条、和小伙伴捉迷藏、画图画……为了让学生人人参与,我还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做一些喜爱的游戏、活动。通过这些游戏和活动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感兴趣的话题记录下来。我就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写下自己的收获和感受,要求边记录边整理资料,准备和同学交流。让学生在玩中学写,调动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也拓宽了学生的写作空间,充实了学生的习作素材,习作训练充满轻松愉快的气氛,使学生由“要我写”变为“我要写”。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带领学生到自然界去观察、感受、体悟,启迪学生捕捉文思,这对我们很有启发。我们要时常带领学生进入生活的五彩世界,在亲身体验中有所感受。如三年级下册课文园地一,写家乡的景物。自然界中美的事物是到处存在的,只是缺少发现的眼睛。在习作前,我布置学生利用周末在家长的带领下到附近的公园、景区……游玩,用相机、小册记下自己觉得美的景物。因为有家长的指点,学生的观察显得有目的性。当然,作为老师,我也没闲着,用相机拍摄、录制景物,再制作成课件。在习作指导时,让学生展示交流自己收集的素材,又有课件的辅助,学生进行书面表达就下笔如有神了。这样,既可避免作文课的单调、枯燥,又能使学生逐步做到“我手写我口”。既让学生积累了素材,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还发展了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

二、发挥榜样作用,激发学生的写作情趣

现在的小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由于生活阅历较为浅薄,看问题较为片面,缺乏深思熟虑,遇事总是争强好胜,决不服输,你好我要比你棒,于是我就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树立典型,设立展示台,印发优秀习作,借助竞争机制,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在作文教学中,每一次写完作文,我都会让学生互相传阅讨论,组织学生点评,从中推荐一些作文,让他们认真抄写并贴在展示台上。由同学先评,好的作文要写出简单的评语,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感受和看法,写一写评论,大多学生从习作者字写得怎么样、语句是否通顺等方面去谈,但也有些学生涉及其他内容。据此,我再作详细评讲,肯定他们的成绩,于是,好的作文就这样被学生基本确立了,习作被选的学生很高兴,他们看到展示台上有自己的习作,心里增加了自豪感。没被选上的学生,先是羡慕,后来也想上榜,那种欲望是十分强烈的,学生都盼望着上作文课。可见,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来激发他们的写作激情,这条路径是可取的。

三、参与生活、阅读,扩大写作空间

学生的生活方式是十分单调的,几乎是“两点一线”,生活在这种封闭的圈子里,是激发不出学生的写作热情的。三年级下册课文园地五,写写父母对自己的爱。在习作教学前,我就引导学生结合综合性学习,了解父母关心爱护自己的事情。还让学生从《智慧背囊》中找出相关的文章进行阅读。做好摘录,让学生把相关的素材读给父母听,并请父母提出意见。为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教学中,我还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学过的课文和阅读中接触的相关文章。大部分学生都能把事件有条理、具体地写出来。有的学生还想到爸爸妈妈每天要上班,回家要做这么多的家务,还要关心爱护自己,是多么辛苦啊。表示今后要努力学习,帮做家务,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学生正是从亲身的体验中去获得这一感受的。可见,引导学生五官开放,心怀激荡地感受,在一个情、声、色、味俱全的世界里获取种种形象,从而来丰富感受,强化感受,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提高写作能力。

教写作文就如同教做一道好菜,必须有充分的材料准备,对用餐人的喜好和菜色的属性有所了解之后,再按照各种材料的入锅先后顺序和时间控制,最后再加以装盘,才能做出一道精致味美的好菜。总之,作文教学要积极、有序地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积累材料,培养他们善于体悟自己天真心灵中激起的波澜和吹皱的涟漪,捕捉自己稍纵即逝的闪光的跳动,激发起写作热情。

参考文献:

梁中杰.现代基础写作学[J].新课程标准,2003(11).

猜你喜欢

语文教师表达兴趣
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之我见
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
新常态下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师培训模式的分析
试论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做一名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