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虎的故乡

2014-11-04陈志学

中国生态文明 2014年2期
关键词:塔里木河亚种罗布泊

□ 陈志学 图/文

新疆虎的故乡

□ 陈志学 图/文

1979年2月,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第一届国际老虎保护会议上,国际老虎保护织正式宣布:在世界上,老虎共有11个老虎亚种,其中,目前已有三种绝灭,还有三种濒临绝灭。已经绝灭的三种老虎中,其中之一就是分布在中国新疆塔里木盆地的新疆虎,绝灭的还有朝鲜虎和阿拉伯虎。

2010年3月,以历史学家杨镰为首多专业学者组成的“塔里木生态环境与绿洲文明考察队”,为了怀念逝去的新疆虎,在塔里木河沙雅一带进行了科学考察,他们沿塔克拉玛干北缘的胡杨林间穿行,寻找着一个个与老虎相关的地名,访问了与新疆虎有关的传说。

罗布人与新疆虎

在十九世纪初,合流的塔里木河和孔雀河还是浩浩荡荡的大河,向南从铁干里克穿过台特玛湖流到下游的喀拉和顺湖,最后向东北流入罗布泊。瑞典地理学家斯文·赫定那时刚刚发现了被风沙淹没了1500年的楼兰古城,震惊了世界。他对此段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罗布人的生活及捕虎经历有着详细的记述,但是,他错把喀拉和顺湖当作了罗布泊。因此,当他在约三十年后,乘木船沿改道后的塔里木河,即现今的孔雀河古道到达罗布泊时,错误的认为罗布泊向北位移了经度1度,是个游移湖,1500年为一个周期。其实,罗布泊是塔里木盆地的最底的储水洼地,只是塔里木河的入湖口在历史上多次变化而已。

当时,塔里木河下游布满了湖泊和沼泽,河流两岸是茂密的芦苇和郁郁葱葱的胡杨林、红柳林。“密林遮苇虎狼稠,幽径寻芝麋鹿游”,斯文·赫定曾这样描述。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罗布人,将巨大的胡杨树掏空,做成独木舟,也叫做“卡盆”,在河流和湖泊上漂泊,以渔猎为生。这儿也是新疆虎的家乡,它们出没于胡杨林和芦苇丛中,以塔里木马鹿、野猪、鹅喉羚、塔里木兔等为食,特别是野猪,当时数量很多,老虎采用潜伏或是追捕的方法就很容易捕到。不过,在食物缺乏时,新疆虎也捕杀牧民的牛羊。新疆虎有时也跑到阿尔金山北坡和天山南坡的山谷,在树林苇丛中活动,有人反映在巴仑台曾捕到过老虎。

新疆虎一般单独生活,独来独往,不像非洲狮、狼和豺狗那样结群捕捉食物。它在芦苇丛林中有许多比较固定的活动道路,白天在密林草丛中休息,早晚出来捕捉食物。它不会爬树,但善于游泳,因而在河流沼泽地带,它活动自如,还能衔着野猪游泳过河。只有在生殖期,新疆虎才雌雄成对的生活,由于塔里木盆地平原区没有高山岩洞,它们只好在平原森林的浓密草丛中为巢。每年1胎,或过1~2年1胎,怀孕期98~110天,一般每胎生仔2~4只,在春夏之交产仔,由双亲共同哺育幼虎。7~8个月后,仔虎会跟随母虎捕食,新疆虎的寿命约20~30年。

罗布人除捕鱼和捕猎水禽及其它野生动物外,老虎也成了他们猎捕的对象。因罗布人没有先进的武器,只能采用铗的办法,在虎道上埋设带齿的铗具。老虎一但被夹住后,便拼命挣扎,胆小而没有锐利武器的罗布人猎手,只能远远盯着,若老虎挣脱链子,他们便远远在后再追踪,由于脚爪带铗,行动不便,老虎极难捕到食物,只能喝点水充饥。一个多星期后,便饿得气息奄奄,半死不活,毫无反抗的气力。这时,猎人才敢冲上前来杀死它,剥下虎皮,取食其肉。至于虎骨,他们并不知其妙用,当做废物抛去。1980年还活着的92岁的罗布庄老猎人塔依尔,还能生动描述他年轻时杀死了一只母虎和一只小虎的情景。

瑞典地理学家斯文·赫定

1887年,俄国探险家普热瓦尔斯基在塔里木盆地考察时,有一天来到阿克苏南部阿拉尔的塔里木河边,晚上听到第一次虎啸声,吓得他的马发抖不止。以后他这样写过日记:“塔里木河的老虎很多,就像我们伏尔加河的狼一样多。”可见当年塔里木河一带的老虎数量很多!据他的考察记载,当时在新疆的阿尔泰山、天山的伊犁及玛纳斯也发现过老虎。

生态恶化致新疆虎锐减

但是,由于近代在上游大量开垦农田,兴修水利,引走河水和使河水改道,老虎的生存环境发生变化。特别是在1921年,一个叫乌斯满的农民,为了灌溉他的农田,向北挖了一个输水口,由于塔里木河向南已流了1500多年,河床因泥沙淤积抬高,这个输水口便迅速自然扩大,导致塔里木河向北改道,从北部沿孔雀河古道在铁板河口流入罗布泊,致使铁干里克以下的塔里木河下游水源枯竭,湖泊缩小或干涸,芦苇、胡杨林干枯或死亡,野生动物数量减少,使老虎的生存环境极度恶化,当斯文·赫定在1930年再次来考察时,新疆虎的数量已比30年前大为减少,难以见到。

斯文·赫定访问了当地的罗布人,问为什么老虎少了?罗布老人回答:“这些年出现了一种蚂蚁,数量很多,当老虎生小虎的时侯,小虎刚生下来,还带着胎衣的时侯,蚂蚁就成群结队爬到刚出生的小虎身上去咬,小虎就死了,最后被蚂蚁吃掉了。”

2010年3月,杨镰等在沙雅访问时,还有健在的维吾尔族老人说:“那时不知道从那里来了很多蚂蚁,老虎生虎崽时,成群的蚂蚁爬到母虎的鼻子上咬,母虎急了,就把小虎咬死了,最后虎崽就被蚂蚁吃了。”

小蚂蚁消灭了大老虎!这可能也是一种原因。

在塔里木盆地,有许多地方以维吾尔语“却洛瓦斯”(虎)命名,证明了新疆虎的存在。仅在沙雅县,杨镰等就访问到有11个以虎命名的地方,如“杀老虎的地方”“有虎崽的地方”等。现今新疆建设兵团三十六团北部营盘附近,有一个地方叫“老虎沟”,当地维吾尔人叫“却洛瓦斯”,也证明这里曾有老虎出没。笔者在协助规划建立的“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规划图中,保留了这个地名,以纪念新疆虎的存在。在1979年托木尔峰登山科考中,笔者受新疆地名委员会委托,代表新疆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命名了5座托木尔峰附近的未名山峰,其中之一就叫就“却洛瓦斯峰”,因这座山峰像头向西卧着的老虎,这些地名已印在我国出版的十万分之一全国地图中。

就在老虎沟的东部,在2000年时,一个探险队在孔雀河旁的一个泉水湿地上,发现了一组似老虎蹄印的巨大梅花蹄印,怀疑是残存新疆虎的蹄印。于是,库尔勒的旅游、宣传等部门宣称:谁发现了新疆虎,奖金100万元!结果当然是谁也找不到新疆虎,谁也拿不到100万元!

这是组织者早已料到的!但这次活动提高了广大群众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新疆人知道了塔里木盆地曾经是新疆虎的天堂!

新疆呼图壁县康家石门子的古代生殖崇拜岩画上,出现了性器勃举的人与虎的形象

那个爪印,笔者断定是雪豹的爪印。雪豹和虎都是猫科动物,蹄印很相似,雪豹的蹄印也很大。雪豹一般是在高山地带活动,但有时因特殊原因也会到山下平原区来觅食,这种事件在新疆已多次发生过。老虎沟北部的南天山支脉-库鲁克塔格山上,现今仍然有雪豹分布。

从动物地理学的角度来看,亚种分化与动物所在生态环境的变化密不可分,也就是说,同一物种分布在生态环境不同的地区,就可能分化出不同的亚种。

在世界上,老虎只分布在亚洲,在过去分布非常广泛,在大陆上的各亚种分布区几乎联为一片,现残存的八个亚种为东北虎(又名西伯利亚虎、贝加尔虎或阿穆尔虎)、华南虎(中国虎)、巴厘虎、印支虎(印度支那虎)、爪哇虎、苏门达腊虎、孟加拉虎(印度虎或国王虎)和中亚虎(又叫里海虎或图兰虎)。这些亚种分布在不同的地区,从名子就知道分布在那里,其生态环境条件各有差异,虎的形态颜色也大同小异。目前,这八种虎除孟加拉虎还有两千多只,其它虎种仅残存20~200只,分布区被严重分割缩小,均处于极度濒危状态。

新疆虎又名为塔里木虎或罗布虎,是根据布希纳在1889年的报道,施华兹于1916年予以定名为Panthera tigris lecoqi Schwarz 1916,它只分布在新疆塔里木盆地,沿塔里木河干流和三大支流及沙漠边缘的绿洲活动。由于这里是亚洲地区,极端干旱而雨量极少,多沙尘风暴,年降雨量不到五十毫米,环境条件最为恶烈,因此,新疆虎是世界上11个老虎亚种中最能耐干旱环境的亚种。新疆虎的定名在国际上已得到公认,但由于此后研究报道极少而受到少数学者的怀疑,在我国国内,还有学者非要把它并入孟加拉虎或里海虎亚种,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孟加拉的年降雨量大于一千毫米,森林密布;里海一带年降雨量在五百毫米,是森林草原带,生态环境条件两者都十分优良,并入它们任何一个亚种都显然是不能成立的。

新疆虎的消失是迅速的。消失的主要原因应是人类生产活动范围扩大,又用现代化武器无休止的捕猎老虎在内的各种野生动物。据了解,在20世纪30年代还有维吾尔猎人捕到过两只老虎,到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时,数量已极少,据传1951年军垦战士在阿克苏胡杨林区垦荒时还见过一只。1962年,新疆地质一大队在阿尔金山探矿工作时,在红柳沟中,一名工程师和一名工人共同遇到过一只正在吃藏野驴的老虎,这看来是塔里木虎残存的最后记录,这次遭遇被记录在新疆地质一大队的档案文件中。

哈萨克斯坦科学院的新疆虎虎皮

新疆虎是食肉目猫科动物,它的体型与孟加拉虎较为接近,体型较小,体重仅100多公斤,只及东北虎的一半左右,但由于在干旱荒漠地带生活,它的毛色较其它的虎色浅。它是一种淡黄褐色,全身布满横斑纹的大型食肉猛兽,头顶也有一个“王”字形明显花纹,若还存在于世,以其体型和勇猛,自然是新疆的“动物之王”了。

永远的遗憾

新疆虎悄然灭绝,生命金字塔的塔尖折了,物种从高级到低级环环相扣的链条断裂。或许这还不足以提醒人们一个沧桑巨变的时代的到来,接下来的变化则如噩梦一样——那条沙漠里的生命河塔里木河的死亡,罗布泊越来越干,最后也走向死亡,罗布人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生存条件,不得不开始迁徙流浪。

新疆虎逝去了,可惜没有留下一张照片,唯一留下的就是那张斯文· 赫定在《我的探险生涯》发表的用手描绘的那张在草丛中的新疆虎画像。过去打死了那么多的新疆虎,按说,在民间应有虎皮保存下来,但就是没能找到。据传,在和静县的蒙古王爷府中,王爷的座椅上是一张新疆虎的虎皮,是以前在巴仑台捕到的,笔者在1980年曾专门去当地进行了拜访寻找,可惜无功而返。

至今在我国没发现我们的新疆虎的标本,实为可悲!

但在哈萨克斯坦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标本库中,保存了一张从塔里木盆地采集到的新疆虎虎皮,这是至今世界上保存下来的少有的新疆虎遗迹。另外,该研究所还有一张1948年在伊犁霍尔果斯捕到的一只幼虎的虎皮,它背部的颜色显然比新疆虎的深,腹部则发白,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的猫科动物专家阿不力米提指着它留了影。普热瓦尔斯基在塔里木河也采集到了新疆虎的标本,保存在俄罗斯圣贝得堡博物馆。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的斯文·赫定博物馆中,也保存着他当年在新疆买回去的一张虎皮。

猜你喜欢

塔里木河亚种罗布泊
亚沉茶渍亚洲亚种Lecanora subimmersa subsp. asiatica Zahlbr.的订正研究
三千年前新疆罗布泊的神秘部落
珍稀蝴蝶的亚种分类问题及保护意义:以喙凤蝶属为例
盘羊新亚种
——和田盘羊
哺乳动物亚种在物种进化中至关重要
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
永远的塔里木河
塔河生态输水 胡杨风景更美
北魏至隋唐罗布泊地区的生态修复与城市重建
致敬,塔里木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