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求与困惑

2014-11-03邵养德

西部大开发 2014年9期
关键词:德艺双馨文化部西安

邵养德

张长松艺术简介

张长松,字致寿,1933年生,河南宝丰人,西安国画艺术研究院院长,陕西省工笔画院副院长,西安美院高教中心教授,中国美协会员,西安美协理事,一级美术师。

自幼爱画,从师画家郑乃珖、石鲁、康师尧等先生。作品《萱花》1957年入选“第六届世界青年美展”在莫斯科展出,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三等奖;《好好学》1958年入选全国美展,在北京和日本、德国展出;《春风》1997年、《雪梅》1999年分别在文化部和中国美协主办的美展中获奖。西安市委宣传部分别在1986年和1999年授予他“荣誉证”和“嘉奖证”。2000年被评为西安市文联首届“德艺双馨”优秀会员。2001年陕西省文联授予第二届“德艺双馨”优秀会员荣誉称号。从事中国画创作50余年,作品在国内外3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130余次,荣获文化部、中国美协等颁发的美术作品奖30余次。

作品在《人民日报》、《美术报》、《中国书画报》等数十家报刊杂志发表。作品由文化部艺术局、毛主席纪念堂、省市博物馆、艺术馆和日本、法国、韩国、泰国、澳大利亚、埃及、毛里求斯等一些专业单位收藏。

每当夜深人静,万籁俱寂,我孤独地坐在阳台上,举目仰望繁星密布的昊空,昊天罔极阴阳不测。当月亮消失之后,星星才熠熠生辉;“众星捧月”就意味着埋没了自己!画家常常迷失于神秘的幻觉中:它总认为最亮的星星最辉煌,伟大无比,因为它引人注目,眼花缭乱看不到更伟大的东西,似乎发光的物体都是“黄金”!其实,我们面对最伟大的东西往往视而不见,对渺小的东西反而很感兴趣,因为它与我们的距离很近,有时就是我们“自己”——如黑格尔老人所称谓的“这一个”!

月亮是地球的天然卫星,它围绕着地球旋转,是地球的十四分之一。在昊空深处运转的无数星体都比月亮不知大多少倍。因为月亮与地球的距离很近,同时发光,因而最具欺骗性,仿佛是地球出卖了我们:黑暗完成了人格的消失!

在艺术的天地里,权威就是“万有引力”,它制约着众星拱北,围绕着一个中心“循规蹈矩”,难以转轨!在艺术群体中引力使艺术家相互吸引,又相互排斥,他们之间的距离平方为反比,其质量乘积为正比。因此,如果两个艺术家的质量相等,或半斤八两,他们之间的引力则弱,距离也越远;相反,如果两个艺术家的水平悬殊很大,距离遥远,那么,他们相互之间具有吸引力,弱肉强食——权威支配着艺术太空中闪闪发光的小星星……

张长松,一头白发,中等身材,衣着质朴,谦虚谨慎,态度和蔼。他虽过花甲,在艺术的园地里仍执著地追求,笔耕不辍,锲而不舍。他很小的时候就“西望长安”——1950年从河南宝丰县来到古都西安“闯天下”,在“长安画派”的艺术氛围中研习传统绘画,主攻花鸟,兼长人物、山水,擅长工笔白描,逐渐向写意转换,均取得可喜成果。在成长过程中谦虚受益、先后求教于赵望云、石鲁、郑乃珖和方济众等名家,努力展示自己的风貌。

自古长安为藏龙卧虎之地,名家辈出,常常是星空中的北斗,照亮了漫漫的长夜,开拓未来的文化走向——但在艺术中的孜孜求索者很少成为“恒星”(艺术大师),或“行星”(有影响的艺术家),或“卫星”(给艺术大师抬轿子的佼佼者)——张长松自学成材,甚至于“无师自通”,他以顽强的意志力,勤学苦练,终于把握了中国笔墨的诀窍:笔正、心正、画正,绘画是人格的自我确证,是人格的再现!

古人云:“自学者明,求人者惑。”张长松在艺术的追求中逐渐走出人生的困惑,迈向更自由的天地。

(中国著名美学家、美术史论专家、西安美院教授。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猜你喜欢

德艺双馨文化部西安
第九届上海“德艺双馨电视艺术工作者”评选揭晓
追根溯源 回到西安
“德艺双馨”该怎样入法
立德树人
试论艺术院校的人文精神培养
2014文化部“春雨工程”
西安国际幸福城
西安国旅推出“台湾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