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玉璧简析
2014-11-03丁哲
丁哲
东周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十分特殊的阶段,其诸侯称霸、列国争雄的局面带来了一场社会的大变革。由此,思想文化、生产力都取得了空前的进步。同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重要载体的玉器也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玉璧便是东周玉器最常见的器类之一。学界对东周时期的玉璧有过一定的关注:杨建芳先生在《先秦两汉的饰纹玉石璧》和《龙凤纹玉璧之演变》中对先秦两汉时期的饰纹玉璧进行了专题性研究;周南泉先生在《论中国古代的玉璧——古玉研究之二》中,将战国至两汉时期定为玉璧发展的鼎盛期,并对战国和两汉玉璧的风格特点进行了概要性总结。此外,在一些综述性的文章中,也可见到对春秋战国玉璧的一般提及。但是迄今为止,尚缺乏建立在考古资料基础之上的系统研究,加之近年来诸多新资料的积累,都使我们有必要对玉璧——这一东周玉器的重要器类,做些总结和归纳。下面依据一些年代较为明确的科学发掘资料,对东周玉璧的形制纹饰、分期年代、区域特征等问题略陈管见。笔者水平有限,错漏之处,望方家指正。
古文献中对璧的明确定义主要有两个:其一为《尔雅·释器》所记:“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瑷;肉好若一,谓之环。”另一出自《说文解字·玉部》,书中将璧释为“瑞玉圜”,段注:“边大孔小也”;释瑗为“大孔璧”,段注:“孔大于边也”;对环的解释则为“璧肉好若一谓之环”。根据《说文》的解释,璧是圆形扁平状且中部有孔的瑞玉,瑷、环都是璧的一种。从现有的考古材料看,绝大部分玉璧肉径和好径的比例是不符合《尔雅》所记载的;夏鼐先生也指出,《尔雅》中对于玉璧的定义“是汉初经学家故弄玄虚”和“儒家系统化的结果”。而《说文解字·玉部》中的表述则比较准确,故下面的讨论以此为准。
一、东周玉璧的特征和演变序列
东周时期的玉璧根据形制的差异可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正圆形扁平体。以器表纹饰之有否及主体纹饰的分区情况,大致划分为三型。
A型:器表有纹饰,不分区。根据主要装饰纹样的图案特征和演变发展线索,又可分为五个亚型。
Aa型。按纹饰形态不同,复可细分为三式。
I式:阴刻双线虺龙纹。河南光山宝相寺黄君孟夫妇墓出土的一件可为代表:青玉质,表面局部有灰褐色沁斑。中孔较大。表面以双钩阴线满饰变形的虺龙纹。直径11.6厘米、孔径6厘米、厚0.3厘米。(图1)
Ⅱ式:阴刻云谷相杂纹。可参考湖南长沙浏城桥1号墓出土的一件:青玉质,表面局部沁为黄褐色。两面纹饰相同,内外缘各琢有一周弦纹,廓内阴刻云谷相杂纹。直径10.7厘米、边宽3.3厘米、厚O.4厘米。(图2)
Ⅲ式:阴刻清一色谷纹。如山东临淄商王村1号墓出土的一件玉璧:青黄玉。表面的谷纹是在分割减地形成的正六边形微凸平面之上进行阴刻而就,分割痕迹比较明显。直径16.4厘米。(图3)亦可参考陕西旬邑转角村所出者:青玉质,扁圆体,内外边缘各琢出一圈阴线,器表的谷纹系平面阴刻而就,刻度较深,粗犷有力。直径11.3厘米、孔径3.9厘米、厚0.3-0.4厘米。(图4)
Ab型。按纹饰形态的不同,复可细分为四式。
I式:浅浮雕虺龙纹。可参考陕西宝鸡益门村2号墓出土的一件玉璧:青玉质,表面个别地方沁为灰黑色,阴纹槽内残存朱砂。两面皆装饰有虺龙纹。构成虺龙的零件形态扁平,浮凸不甚,龙首的细部以集束阴线表示。零件的轮廓被单阴线深刻出,其边缘亦被打磨得圆润光滑,从而使纹样形成了一种凸起的感觉,但零件间的空白处并未剔地去料,故被称为不减地浮雕。直径4.5厘米、孔径1.6厘米、厚0.3厘米。(图5)又如山西长治分水岭53号墓所出者,乳白色,扁圆体。内外边沿琢出凸起的弦纹,两面减地浮雕出的虺龙纹,由颗粒饱满、间隔疏朗的纹样单元构成。直径5.2厘米、孔径2,8厘米、厚0.7厘米。(图6)
Ⅱ式:浅浮雕云谷相杂纹。山西太原金胜村251号墓所出的一件可为代表:青玉质,有褐色、黄色沁。内外缘凸起界栏,表面浅浮雕谷纹,其间夹以云纹。直径8厘米、孔径4.2厘米、厚0.6厘米。(图7)
Ⅲ式:浅浮雕谷纹,其间夹杂以长尾蝌蚪状纹样单元。山西长子牛家坡7号墓所出的一件即属此式:青玉质,有黑褐色沁斑。内外缘各凸起一周轮廓,廓内浅浮雕谷_纹,其间夹以少量长尾蝌蚪状纹样单元。直径6.8厘米、孔径2.6厘米、厚0.6厘米。(图8)
Ⅳ式:浅浮雕清一色谷纹,安徽长丰杨公8号墓出有一件玉璧:白玉质,局部沁为褐色。扁圆状,内外缘琢出斜棱。表面满饰排列规整的浮雕谷纹,纹样单元浮凸较甚,颇状乳钉。外径i4厘米、内径4.7厘米、厚O.6厘米。(图9)
Ac型:阴刻单线虺龙纹。如陕西凤翔河南屯遗址出土的一件玉璧:呈墨绿色,部分边缘沁蚀为白色。两面均阴刻出四圈方折形态的简化龙纹。龙首部相互勾连纠结,身尾以勾连云纹组成三角形。两条龙为一组,身尾互叠,作交尾态,每圈分界之处装饰有一圈绚索纹。玉璧一面,由外及内,第一圈为9组18条龙纹,第二圈为8组16条龙纹,第三圈为5组10条龙纹,第四圈为3组6条龙纹,璧的内外缘亦各琢有一圈绚索纹。另一面,除第二圈龙纹数量有异外,其余皆与前同。直径29.7厘米、孔径5.9厘米、厚0.9厘米。(图10)
Ad型:斜碾宽线虺龙纹。河南淅川徐家岭10号墓出有一件玉璧属此类型:青白玉,受沁呈褐色。两面纹饰相同,内外缘各琢有阴线廓,廓内阴刻数组宽线虺龙纹,其间夹杂有网格纹。直径9.3厘米、孔径4.7厘米、厚O.6厘米。(图11)
Ae型:浅浮雕卷云纹。参考湖北随州曾侯乙墓所出的一件玉璧:青白玉,受褐色沁蚀。内外边缘以绚索纹为界栏;表面三周桃形卷云纹,乃减地法雕出,空隙处填有集束细阴线图案。直径6.8厘米、孔径3.5厘米、厚O.6厘米。(图12)
B型:器表有纹饰,分区。纹饰的分区尚有二区和三区之别,此处不拟作更细致的划分。山东曲阜鲁国故城乙组52号墓出有一件三区玉璧:青玉质。器表内、外缘各隐起一周廓,两面纹饰相同,以两组略凸起的绚索纹区分为内、中、外三区纹饰。内区为三组双身兽面纹,每组间以一道绚索纹相隔;中区装饰排列整齐的阴刻谷纹;外区为五组双身兽面纹,每组龙尾两两相交。直径31厘米、厚0.8厘米。(图13)
c型:器表光素无纹。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有一件:青白玉,表面局部受沁呈黑褐色。表面光素无纹。直径8.4厘米、孔径3.4厘米、厚0.4厘米。(图14)
第二类:出廓璧,即在第一类的基础上,于其外缘镂雕出辅助装饰。以器表纹饰之有否,大致区分为二型。
A型:器表有纹饰。根据主要装饰纹样的图案特征和演变发展线索,又可分为两个亚型。
Aa型。按纹饰形态的不同可细分为三式。
I式:浅浮雕虺龙纹。河南洛阳西工区131号墓出土的一件玉璧即属此式:青玉质,略泛黄。璧内外边缘起沿,两面皆浅浮雕虺龙纹。两侧镂雕卷尾伏龙,龙首上各有一凤鸟。长5.9厘米、宽4.7厘米、厚0.2厘米。(图15)
Ⅱ式:浅浮雕云谷相杂纹。如湖北当阳杨家山1号墓所出的一件玉璧:青玉质,沁蚀为黄褐色。玉璧正上沿镂雕一龙,龙作回首、鼓腹卷尾状;璧面的云谷相杂纹,以浅浮雕技法琢就。直径10.2厘米、孔径4.9厘米、厚0.5厘米。(图16)
Ⅲ式:浅浮雕谷纹。可参考河北平山中山国1号墓所出的一件玉璧:青白玉,局部略有沁蚀。中间为玉璧,内外周缘起棱,两侧镂雕相背而立的凤鸟形附饰。凤冠修长,颔首尖喙,体作“s”形蜷曲。器表浅浮雕排列疏朗的谷纹。高4厘米、宽7.6厘米。(图17)
Ab型:阴刻云谷相杂纹。山西侯马机运站祭祀遗址189号坑出土的一件可为代表:青玉质,杂有黑色斑点。两侧出廓镂雕二龙,璧面阴刻云谷相杂纹。直径9.4厘米、孔径3.2厘米、厚0.2厘米。(图18)
B型:器表光素无纹。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有一件玉璧:青玉质,一侧沁为红褐色。器扁平,作双龙附璧形,素面。长7.2厘米、璧直径3.8厘米、孔径1.5厘米、厚0.4厘米。(图19)
第三类:重环璧,即在第一类璧的基础上,于其孔内又镂雕出一同心小璧,两璧间装饰有镂空纹饰。湖北荆州熊家冢墓地14号墓出土有一件透雕蟠螭纹重环璧:青白玉,有灰、褐、白色沁。整器由内、外两环及其间的透雕蟠螭纹装饰构成。两环的边缘皆阴刻有轮廓线,廓内满饰谷纹。环间透雕8条蟠螭,分为4组,两两相缠,曲身卷尾。直径10.5厘米、孔径4厘米、厚O.4厘米。(图20)
以上分析的三类五型十式玉璧,大体涵盖了目前所见的东周时期玉璧。依据这些玉璧的特征,可知第二、三类玉璧皆由第一类发展演变而成,每个亚型内的各式玉璧之间,前后发展演变的关系也是比较清楚的,有着如下演变规律:纹饰上,由最初的虺龙纹离析、简化为云谷相杂纹;尔后,纹饰中的卷云状纹样单元逐渐减少,谷粒状纹样单元数量逐渐增加,且尾部缩短,最终形成清一色大小相若谷粒状纹样单元组成的纹饰,总体是遵循着一个由具象到抽象,由繁复至简化的趋势进行的。形制上,玉璧的好径不断减小,肉径逐渐加宽。
二、东周玉璧的分期与年代
就现掌握的资料,根据东周时期玉璧形制、纹饰的变化特征及出土情况,可初步将其发展演变过程划分为四期。各期与各类、型、式的对应关系可见表一。
第一期。大致相当于春秋早、中期。此期所见型式颇少,仅有第一类玉璧中的Aa I式,该式具有明显的西周晚期风格。
第二期。大致相当于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本期玉璧显著增加,型式多样化,东周玉璧的大部分型式均已出现。第一类玉璧中有AaⅡ式、Ab I式、AbⅡ式、AbⅢ式、Ac型、Ad型、Ae型、c型;第二类(出廓璧)开始出现,有Aa I式、AaⅡ式、Ah型、B型;第三类(重环璧)亦为此期新增。
第三期。大致相当于战国中期。此期型式有所减少,在沿用前期的部分型式的同时,亦有新出现者。第一类玉璧中有AaⅡ式、AaⅢ式、AbⅢ式、AbⅣ式、c型;第二类(出廓璧)中有AaⅢ式;第三类(重环璧)仍在流行。
第四期。大致相当于战国晚期。之前流行的各型式大量消失,仅有少数还在流行。主要有第一类玉璧中的AaⅢ式、AbⅣ式、B型、c型;第二类出廓璧中的AaⅢ式。西汉所见各型玉璧大多是在本期基础发展演变来的。
三、东周玉璧的区域特征
出土玉璧的地点在东周时期分布广泛,就目前公开发表的资料看,其主要见于中原、楚、齐鲁、吴越、秦、中山国等区域。通过系统梳理东周时期出土玉璧,可发现同期各区域出土的玉璧整体差别不大,但楚、秦两地所出者尚有一些地方特色。
第一类中的Ac型玉璧多出自春秋晚期关中地区的秦墓中。此型玉璧器表所琢高度抽象化的单线刻虺龙纹,刚直有力,硬性方折,充分发挥出了几何形图案之特点,乃秦式玉器的最显著特征。秦地流行的各种器类,如璜、块、瞒和牌饰的表面大多亦饰有这种纹样。
第一类中的Ad型玉璧常见于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的楚国及其邻近地区。此型玉璧的虺龙纹主要由宽带状的纹样零件构成。这些条带纹加工较为复杂,一般在斜碾技法琢成“一面坡”的基础上,沿其轮廓阴刻一圈线框而就。由于“一面坡”阴线沟槽的底部、斜坡以及器表所在平面对光线的反射情况不同,使其各自呈现的光亮程度各异,加之宽、细线纹的对比,从而凸显了较强的层次感与立体感。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楚地流行的玉虎、玉块、玉片、玉璜等器类亦多用此纹装饰。
另从细节上观察,楚地出土的各类型玉璧常在表面的空隙之处添加形态细密的纹样,使整体纹饰显的极为繁缛、精美。这些纹样主要有阴刻绚索纹、阴刻网格纹和蟠螭纹,其中阴刻绚索纹一般出现于春秋中晚期玉璧纹饰空白处,亦多用来装饰春秋晚期至战国中期玉璧的内外边沿;阴刻网格纹则频繁被添加于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玉璧主体纹饰的空隙处;蟠螭纹常作为战国早、中期玉璧上的镂空装饰。
众所周知,东周时期文化在地域上的多元存在,导致了玉文化呈现出了自由多元的发展态势。理论上讲,此期玉璧的地方特色应不止于上面所述。但由于考古工作开展不平衡所带来的不确定因素,以及当时各国之间存在的普遍交流,都给我们现在对东周玉壁区域特征的甄别带来不便。这一研究工作的深入进行,有待新的考古发现来补充,更需要学者、专家们的不断努力。
总而言之,东周时期作为古代玉璧发展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既承袭了新石器时代至殷商西周时期的风格,又有区别于传统的变革创新。此期玉璧形制、纹饰多样,制作工艺精美,为汉代形成玉璧发展的鼎盛阶段打下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