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玉蝉的演变及“汉八刀”玉蝉的鉴定
2014-11-03马奇
马奇
蝉,俗称“知了”,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昆虫,但是在古代先民的心目中,它却是一种神奇的动物。古代有大量吟咏蝉的诗篇。西晋文学家陆云在《寒蝉赋·序》中对蝉有如下的赞美:“夫头上有蕤,则其文也;含气饮露,则其清也;黍稷不享,则其廉也;处不巢居,则其俭也;应候守常,则其信也;加以冠冕,取其容也。”因此,古人用美玉来雕琢玉蝉,寓意着品德高洁,象征着复活与永生。
玉蝉是中国古代玉器中常见的器物,按用途大体上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佩蝉,专门佩戴在身上作为装饰或避邪之用,一般在顶部有通天穿;第二类为冠蝉,又称为“貂蝉”,是帽子上的装饰品,一般在腹部或两边有穿孔;第三类为哈蝉,是一种放在死者口中的随葬品,没有穿孔。
一、玉蝉的历史演变
根据考古发掘,玉蝉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时期。在北方的红山文化、长江中游的石家河文化和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的遗址中,均发现了一定数量的玉蝉,分布之广可以说遍布大半个中国。石家河文化的玉蝉发现最多,有几十件之多。这些玉蝉形体均较小,长一般仅为2~3厘米,宽1~2厘米。有的雕琢得非常精致,完全刻划出蝉的眼睛、头部、嘴巴、尾巴、翅膀等各个部分,身上还刻划纹饰,与自然界中的蝉没有差别(见图1);有的玉蝉则省略了蝉的很多部位,仅仅具备蝉的外形。此外,这些蝉大多有穿孔,有的为钻于一侧的象鼻孔,有的为洞穿身躯的通天孔,都应当为佩戴之用。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巴彦汉苏木那斯台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一件玉蝉(见图2)与石家河文化的玉蝉差别较大,它长7.98厘米、直径3.4厘米,形体更硕大、更抽象。体型呈圆柱状,头部平圆,隐地凸起一双圆眼,两眼间有道凸棱,上有短阴刻纹,腰背部有两道凸纹,背微弯曲,腹部光素无纹,两侧有一对穿的圆孔。在浙江余杭长命乡雉山村反山良渚文化墓地也出土一件玉蝉(见图3)。该玉蝉长2.2厘米,呈椭圆形,以凹凸的弧线刻划出蝉的眼睛、双翼,线条平滑流畅,对称和谐,腹部有对钻的小孔。综合分析,石家河文化的玉蝉不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形态上,在新石器时代玉器品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石家河文化的人们对蝉的深刻认识和寄寓在其中的思想意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商代的玉蝉在山东滕州前掌大墓地、山西灵石旌介村商墓、安阳殷墟妇好墓等地均有发现。玉蝉一般呈扁圆形,中间稍厚,头部平齐,有的嘴尖而突出;两只微鼓的大圆眼位于头部两侧,还有的刻在头部轮廓线内;翅膀较简单,仅用阴线稍作表现;腹部一般光素无纹,少数用弧线表示腹部。穿孔一般为首尾贯通的通天穿,也有的在嘴部钻孔。比如山东滕州前掌大墓地出土的一件玉蝉(见图4),长3.1厘米、宽1~1.4厘米,作俯卧状,嘴尖突出,两侧圆眼微鼓,颈部刻两条平行线,背部用弧线刻划出翅膀,腹部到尾部刻有五道弦纹。
周代的玉蝉头部较宽,尾端略尖,整体近似三角形,眼睛微微鼓突,双翅合拢,或光素无纹或者用阴线雕刻出简单的纹饰,一般均有穿孔。例如,山西曲沃晋侯墓地出土的一件玉蝉(见图5),长3.9厘米、宽2.3厘米,头部较宽,两眼突出,颈部有两道平行线,平行线内又垂直刻有四道直线,双翅合拢,翅膀上阴刻简单纹饰,头尾两端有斜穿孔通于腹部。
汉代是玉蝉发展的鼎盛时期,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精美。汉代玉蝉从形态上来分有三种类型。第一类:形象简约,仅仅雕琢出蝉的外形和一些基本特征,一般为素面或用简单阴线勾勒。例如,南昌市老福山汉墓所出玉蝉(见图6)。该玉蝉通体光素,仅在眼睛和背部阴刻三刀使其略具蝉的外形。第二类:“汉八刀”玉蝉,用简单犀利的刀法勾勒出蝉的外形,雕工刚劲有力,这类玉蝉数量最多。第三类:具象形玉蝉,这类玉蝉采用圆雕和阴刻相结合的方法,描绘了非常逼真的蝉形,极其少见。例如,江苏省铜山县拾屯苏山头汉墓出土的一只玉蝉(见图7)。该玉蝉长3.2厘米,双目突出,颈部有一道绞丝纹,翅膀上采用游丝毛雕的工艺阴刻出羽脉纹,双翅收拢成尖状,形体饱满,活似一只自然界中的鸣蝉。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不断、社会动荡,是玉器发展的衰落期,玉器的质地、种类和工艺均呈现下降的趋势。这一时期的玉蝉形态与汉代相比变化不大,但是已经没有那种刚劲、生猛的神韵。比如,南京光华门外石门坎东晋墓出土的一件玉蝉(见图8)。该玉蝉在外形上跟汉代玉蝉很相似,但已经不如汉蝉刀法犀利,棱角分明,仅仅具有“汉八刀”的遗韵。
魏晋南北朝以后,玉蝉并不多见,到目前为止,还未见隋唐时期的玉蝉出土。
宋代社会经济十分繁荣,玉器的使用已经不局限于统治阶层,而为各阶层所接受,并逐渐商品化。受到当时社会崇古之风的影响,宋代玉器仿古之风盛行。宋代的玉蝉多仿汉代玉蝉,本朝特征并不明显。玉蝉的身体变得短而宽,双翅分得很开,翅尖和尾巴磨成圆角,没有了扎手感;阴刻线条深而粗,刀法软弱无力,不见锋,边缘没有棱角,有毛刀和崩裂现象(见图9)。总体来看,宋代玉蝉仅仅模仿出汉代玉蝉的形,而不见其神。
元代玉蝉很少见,上海嘉定法华塔元代地宫出土一件水晶蝉(见图10)。该水晶蝉长5.7厘米、宽1.9厘米、厚1.2厘米,圆雕,质地无色透明,蝉体浑圆丰腴,钮形双圆眼鼓凸于顶端两侧,背部刻出两道竖长弧线表示双翅,翅端尖锐,头、背间刻一道横弧线为颈部,胸腹部以半弧线、六道横线表示蝉的足爪和皮甲,形象生动逼真。
明清时期的玉蝉以写实为主,多为佩饰。明代玉蝉以青玉为主,雕工较粗,阴线刻较深,有毛刀和崩裂现象,蝉的腹部较厚,腿部有许多细小的腿毛,这是明代常见做法(见图11)。
清代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玉器的制作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在这个时期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峰。尤其是乾隆时期,清廷平定新疆地区以后,大量的玉石流入内地;再加上乾隆皇帝对玉器的重视和爱慕,这一时期的玉器不仅数量多而且品质佳、工艺精湛。此期的玉蝉以和田白玉为主,纹饰细腻,造型逼真。蝉的眼睛圆鼓,在蝉的头部和颈部用阳纹刻划出回纹、勾云纹等纹饰,双翼上用阴线刻和阳线刻相结合的技法雕琢出精细的羽脉纹或者装饰其他图案,在蝉的腹部用阳纹勾勒出嘴、脚等器官,立体感很强,非常逼真,如同真蝉一般(见图12)。乾隆以后的玉蝉制作则较粗劣,玉质不讲究,雕工也较粗糙。
二、“汉八刀”玉蝉的鉴定要点
汉代的玉雕工艺盛况空前,是中国古代玉器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汉代在全面继承战国玉雕技法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其中“汉八刀”工艺就是其中最具特色的雕琢技法之一。“汉八刀”,有两层含义。第一,“汉八刀”并不是指在玉器雕琢时仅仅雕刻八刀。所谓“八刀”只是个约数,而不是实数,是指玉雕的刀法刚劲有力,刀刀见锋,刀法简练,只寥寥几刀,器物的神韵尽出。第二,此类玉雕用刀时讲究左右对称,用刀后左右两道槽线形成如汉字“八”似的效果,这在汉八刀玉蝉的背部体现得淋漓尽致。东汉许慎著的《说文解字》对“八”是这样注释的:“八,别也。象分别相背之形。”在汉代,采用“汉八刀”工艺的玉雕的种类主要有:玉蝉、玉猪和玉翁仲。尤其是玉蝉,完美地诠释了这种独特的工艺。“汉八刀”工艺在玉蝉上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玉蝉的双翼都有重刀和轻刀。起刀的地方在双翼的两头,都是重刀,交汇于玉蝉的背部,为轻刀(见图13-1)。玉蝉的腹部表现收缩功能的皮纹中间深,两边浅,均见刀锋(见图13-2)。玉蝉头部的月牙形斜坡,斜刀渐深,两边见锋。
近年来,随着玉器收藏品市场的繁荣,在市场上发现了大量假冒的“汉八刀”玉蝉,严重干扰了正常的收藏活动,危害很大。下面,笔者就对“汉八刀”玉蝉的鉴定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1.从玉材上来看,“汉八刀”玉蝉比较重视玉材的选用,多采用新疆和田白玉和青玉制成,一般质地都很好,尤其以白玉为上。等级较高的墓主,多采用和田羊脂白玉。而现在的造假者,由于和田玉价格较高,一般采用昆仑山白玉、俄罗斯白玉、阿富汗玉、岫玉等价格较低的玉材。
2.从造型上来看,“汉八刀”玉蝉造型较规整,蝉身为两边薄中间厚的菱形;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汉代玉蝉的头部都没有穿孔,有穿孔的多为宋代以后的东西;玉蝉的眼睛棱角分明,一般为六棱形或八棱形,而不是光滑的圆眼;玉蝉腹部的横线是表示蝉伸缩功能的皮纹,一般以4~7条为多见,最多的达到12条。
3.从工艺上来看,“汉八刀”玉蝉表面琢磨得平整洁净,经过打磨、抛光,具有玻璃一样的光泽;刀法刚劲简洁,线条挺秀,刀刀见锋,锋芒锐利,线条的边缘绝无崩裂和跳刀出现,而现在新仿的玉蝉,由于电动工具转速较快,常常出现崩裂和跳刀痕;玉蝉的尾部的尖锋和两翼的尖端非常锐利,抚之有扎手的感觉,而宋代、明代、清代等后仿的玉蝉,翼端变得圆润,没有扎手感。当然,对于在传世过程中,玉蝉的尖锋折断的情况要细加区分。
三、结语
在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里,玉器是一个璀璨的明珠,是中华文明的缩影,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地位。自古以来,它对社会的政治、礼仪、审美情趣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玉蝉这一历经千年而不衰的玉器制作品类,其造型经历了一个由简到繁,由夸张到写实的过程。“汉八刀”玉蝉是其中一种最具特色的品类,深受人们的喜爱。我们只要对“汉八刀”玉蝉的玉质、造型和工艺等几个主要方面细加揣摩,就能对其真伪做出正确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