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在微电影中的社会责任担当
2014-11-03朱吉龙
□ 文/朱吉龙
(作者单位:宁波市文化馆)
微电影是指专门运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视频短片。虽然业内至今没有一个公开且让各方都认可的完整定义,但微电影的“四微” 特征即微播出平台、微规模投资、微周期制作、微时放映已被业界所公认。
“群片化”下微电影的需求
现代社会节奏快捷,促成了信息接收方式的“碎片化”。伴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得益于网络宽屏、流媒体、移动通讯等传播技术的应用,电影的播放平台由传统的固定的被动模式逐渐向强调受众自主性、参与性和互动性的传受模式转变。人们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时间“碎片”,包括排队、等人、坐车等闲暇时间,用网本或3G 手机看完一部形式简单,短小精悍的“微电影”,这在“体型”上满足时间上的“碎片化”需要,也契合了受众即时消费的诉求,可以满足传播上的“碎片化”需求。而这种这种快餐文化生活方式的主体则又是青年。
互联网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影视剧播放平台。一方面,自制微电影在竞争异常激烈的网络视频业务竞争中能够以其灵活性和投资风险的可控性提升了成本优势,并以差异化提升原创能力,避免了网络视频的同质化竞争,这说明市场本身对微电影存在着强烈的生产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微电影可以把产品功能和品牌理念与故事情节巧妙地结合,用精彩的视听效果形成对品牌的认同感。这种为企业产品进行量身定做的软性植入方式进一步压缩了电视植入式广告的空间,代表着未来企业广告的走向。而集生产者和消费者身份于一身的青年又是把网络进行个性化、互动性和应用服务的主要操作手,他们跻身其中并担任微电影的重要推手完全是责无旁贷。
积极的价值取向
当微电影这种不受条条框框束缚的新的文艺形式呼啸而至时,每个有光影梦想的创作者,都希望有一个让思想者思想、让呐喊者呐喊、让行动者行动的创作空间。在介入之初,创作者往往借助微电影进行个人自拍类的随性表达,这个时期的作品类型主要包括青春爱情、感人亲情甚至草根恶搞类,其作品代表有《这一刻,爱吧》《父亲》《威猛先生洁厕炮广告》等。在渐渐登堂入室,上升到电影的层次时,《66号公路》《城中鸟》《为渴望而创》等唯美风景型、励志奋斗型的作品逐渐走上前台,单一的情感宣泄和感官的享受逐渐淡化。这标志着创作者本身开始注重以什么样的人生观指导自己的艺术行为,树立积极的创造正能量的价值取向。
从“草根拍客”到“精英表达”
与传统的电影、电视相比,微电影的长处是参与的广泛性,而这种广泛性往往起步于“草根秀”。如果沉湎在“草根秀”中裹足不前,就容易导致创作的低俗化、庸俗化和媚俗化,进而影响微电影的健康发展。鉴于此,在2013年底举办的宁波市首届 “正青春”青年微电影大赛,就提出了“弘扬青春旋律、承载艺术担当”的口号。《我们去哪儿》《遇见》等作品注重创作情怀,强调精品意识。首届国际大学生微电影盛典,也发出“激发创新意识、展现专业创作能力、体现专业创作才华”的倡议,《巅峰印象》《黎·古陶》《店》等一大批风格独特、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的作品脱颖而出。在多媒体快速发展、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当代青年和微电影相辅相生,完成了从草根拍客到精英表达、从最朴素的客观记录到经典的剧情创作、从小众的人际传看到三网融合时代的大众传播的历史性转变。在这个历史性的嬗变过程中,广大创作者勇于担承改革影像表达范式的艺术担当,多元化、多层面地介入了更多的动漫、素描、3D、沙画等等新的画面影像表达元素,推动微电影进入一个拓展智能、用高新技术多元创意创新创作的时代。
他们也努力让作品折射出社会责任并试图让之承载着更多积极意义。《迷失的家园》用微电影表现环境,用视觉纪录环保;《一生一场戏》把镜头对准了中国历史文化的传承;《你是我的眼》从普通人的命运折射出乐观坚强、积极向上的人生精神;《送奶工的早晨》更是讴歌了忍辱负重、见义勇为的高尚品德。
在用微视频纪录时代,用微纪录关爱社会、用微影像表达心声的艺术实践中,一大批反映我国社会发展、时代变化的微电影作品脱颖而出,它们讴歌时代、关注环保、保护弱小,它们倡导法制和社会的和谐、彰显人间的大爱,它们强调微电影在策划拍摄制作时,要树立国人站立的、蓬勃向上的正面形象。这些都体现了创作者的理性思考和人文关怀,体现了他们在艺术追求的同时,也主动承载起对社会责任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