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要防肠道“中风”
2014-11-03张禹
张禹
肠缺血俗称肠中风、肠卒中、肠梗塞或缺血性肠病,此病绝大多数发生在中老年人。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快速到来,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肠缺血病的发生也越来越多,值得引起人们的高度警惕和重视。
糖尿病易诱发肠缺血
肠缺血是指供应肠道(主要是小肠和结肠)血液的血管发生了粥样硬化,血管内腔黏膜变粗糙,管腔变窄变小,血液供应减少或断绝,栓子脱落阻塞了下端血管,从而引起肠道供血不足,并出现肠道缺血症状。
其中,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和高黏稠血症(高胆固醇和/或高甘油三酯是此症形成的重要因素)是诱发肠缺血的主要原因。
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理所见,肠缺血通常分为3个类型,各型症状和体征如下:
坏死型(属缺血严重型)
这类患者肠道大血管缺血,致血流量急剧减少或断流。此型发病急、进展快、病程短、预后差,是肠道血管急性严重缺血的主要原因,常可导致死亡,死亡率高达70%左右。主要症状有:
◎急性腹痛。常突然发生,呈阵发性加重,可十分剧烈,有时为绞窄样疼,部位多在左下腹和/或左肋部。
◎大便异常。包括血便(绝大多数患者大便呈暗红色、鲜血或血块,出血量常较大,可出现失血性休克)和腹泻(部分患者有腹泻,每日可多达10次以上,泻物中有时可见大片坏死肠黏膜,有时需与伪膜性肠炎鉴别)。
◎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腹胀是常见的伴随症状,一般均较重。
◎休克。血压突然下降,是因腹部剧疼和肠道大量出血所致,在疾病早期即可发生,中老年人突发不明原因的肠道大出血,要想到是此病。
◎腹膜炎征象。如肠壁坏死穿孔,则可发生弥漫性腹膜炎,临床上表现有高热、白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增高、腹壁紧张和全腹压疼等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征象(编者注:出现腹膜炎时,患者腹壁发硬,触摸时硬似木板,医学上叫板状腹)。
狭窄型(属缺血中等程度)
这类肠道血管在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管腔逐渐变窄,血流通过量减少。此型发病较慢,病情进展较缓,病程较长,预后相对较好,这也是肠道慢性缺血的常见原因。主要症状有:
◎有反复发作史。患者在数周、数月或数年前,发生或出现过腹痛或血便,以后自愈,近期又复发,呈慢性反复发作过程。
◎腹痛常有诱因。多因进食过饱诱发,因进食过多时,肠道代谢旺盛,耗氧量增多,肠道供血量相对不足而致。一般在进食15~20分钟后开始腹痛,持续1~3小时开始缓解。患者常因腹痛不敢进食,体重常减轻。活动过度也可诱发腹痛,但也有无任何诱因发生腹痛者。
◎可并发不完全性肠梗阻和吸收不良综合征。因供血不足肠蠕动缓慢和供血减少吸收不好所致。
暂时性缺血型(属缺血轻度者)
这类肠道血管病变较轻,多为微小栓子堵塞微小血管所致。此型病情轻,预后好,是肠道一过性缺血所致,可不治自愈,但以后还可能再发。主要症状有:
◎出现恶心、呕吐和腹痛等症状,一般较轻微,数日后可不治自愈。通常无腹泻和血便。
◎肠腔病变轻微,全消化道造影、钡剂灌肠造影或结肠镜检查,无异常发现或仅有淤血、水肿改变,几个月后复查则恢复正常。此型以后也可向严重方向发展,进而出现前述两型的病理改变和症状。
坏死型肠缺血需立即手术
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如出现上述任何一项临床症状或体征(如突发腹痛、恶心、呕吐),持续超过2~3小时,就应及时就医,让医生作出诊断。如确系肠缺血,须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坏死型者 这类患者因病情严重、预后差、死亡率高,应考虑立即进行外科手术,切除或缝合坏死或穿孔部位,以免发生泛发性腹膜炎、休克。要纠正心律失常、心衰,并扩容(输血、输液)、止血。还可用血管扩张药物,如肼苯哒嗪、硝酸甘油、硝普钠等是治疗伴有充血性心衰的低肠系膜灌注综合征的理想药物;同时可肠内外应用抗生素,动脉灌注血管扩张药。罂栗碱是用于解除肠系膜动脉收缩的理想药物,动物实验表明,将罂栗碱直接注入肠系膜上动脉,可解除血管收缩、痉挛,使肠系膜动脉的血流恢复到正常水平。
狭窄型和暂时性缺血型者 可采用扩充血容量(输液、输血),应用扩血管药、抗凝药、活血化淤中药、抗生素和对症治疗等;配合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失调、维持尿量,全身和肠道局部应用抗生素。除非发生血栓,一般不使用抗凝药物,因抗凝药有导致肠出血的危险。平时血压高、血脂异常者,要常服降压药、调脂药。暂时性缺血型者,若腹痛己恢复,也要随时观察,以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