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貌汉族女性侧貌特征分析
2014-11-02米丛波王杰睿蔡天恒吕晶晶
张 双, 米丛波, 王杰睿, 蔡天恒, 吕晶晶
论 著
中国美貌汉族女性侧貌特征分析
张 双, 米丛波, 王杰睿, 蔡天恒, 吕晶晶
目的通过测量并分析中国美貌汉族女性侧貌组织的角度,探讨中国公众审美标准,为美容整形提供可参考数据。方法选取30例时尚杂志、电影、电视剧作品中的汉族美貌女性侧面照片(网络上选取),由同一位经验丰富的临床医师使用同一台计算机在连续时间内对所有照片进行标准化处理。采用Photoshop 5.0图像处理软件对导入计算机中的图片进行定点,分别测量13项常用侧貌组织角度。结果中国汉族美貌女性侧貌与美貌白种人和黑种人之间相似之处是前鼻角(G-N-Prn)、颈颏角(G-Pg/C-Me);中国汉族美貌女性同白种人相似之处是上唇角(Cm-Sn-Ls)、面突角(G-Prn-Pg)。结论不同人种的美貌女性侧貌之间存在相似的可测量的面部美学特征。
美貌女性; 侧貌; 面部测量
现代美学的定义不断受到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由此公众的审美观念也随之改变[1],探究面部容貌的美观与和谐一直是大多数人的一项重要追求目标[2]。在日常生活和交往的过程中,面部容貌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而人们在评价面部外观的优劣时,往往更多地借助于软组织,而不是通过硬组织[3]。侧位照片主要用来评价面部各部分的协调性,可在一定程度上替代X线片[4]。自2013年4月,我们集中对公众所认可的30例社会形象进行分析研究,寻找公认的美貌女性的侧貌组织特征,对研究指标进行量化,为今后的面部美容整形手术以及正畸临床治疗提供良好的参考依据。由于不同种族、民族与地区人群之间的软组织侧貌外形存在一定的差异[3],故笔者将所得美貌女性侧貌数据,在统一标准下同Iglesias-Linares 等[1]所研究的美貌白人和黑人侧貌角度测量的数据进行了比较,找出中国汉族美貌女性与白种人、黑种人之间侧貌角度的相似和不同处,为不同种族面部特征差异的研究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选取
选取30例时尚杂志、电影、电视剧作品中美貌女性侧面照片。纳入标准:①唇闭合,面部处自然放松状态;②侧面显示完整的头部,即从眉弓至颏部;③对侧眉毛、瞳孔、睫毛均不可见;④仅可见一侧人中,无侧面剪影;面部特征清晰,具有美貌和谐的面容。
1.2 方法
1.2.1 图片的处理和数据的测量 所有图片均采用Photoshop 5.0 图像处理软件进行标准化处理,分别旋转至法兰克福(Frankfort)平面水平[5],标记基本点,并根据Iglesias-Linares 等[1]的研究确定测量项目。所有照片均由同一位经验丰富的临床医师使用同一台计算机在连续的时间内进行测量,每周测量1次,将所有指标测量3次,取平均值作为最终测量结果。
1.2.2 标志点和线 对每张图片进行定点[1]:①软组织眉间点(G):前额的最突出、最前点;②软组织鼻根点(N):鼻根和前额的交界点;③鼻突点(Prn):鼻部软组织的最突出、最前点;④鼻下点(Sn):鼻小柱与上唇的交点;⑤假想垂线最上点(sTV);⑥上唇最上点(Ls):上唇红缘最上点;⑦下唇最下点(Li):下唇红缘最下点;⑧软组织颏上点(Sm):颏唇沟最凹点;⑨软组织颏前点(Pg):颏部最突出点;⑩软组织颏下点(Me):颏部最下点;颈点(C);鼻小柱点(Cm);耳屏点(Trg);假想垂线最下点(iTV);水平线与垂线交点(Ort);假想基准垂线(sTV-iTV);假想基准水平线(Trg-Ort)。见图1。
1.2.3 测量项目 ①前鼻角(G-N-Prn):由眉间点、软组织鼻根点、鼻突点组成;②鼻突角(Sn-Cm/N-Prn):由鼻下点、鼻小柱点连线与软组织鼻根点、鼻突点连线的交角;③鼻唇角(Cm-Sn-Ls):由鼻小柱点、鼻下点、上唇最上点组成;④全面角(G-Sn-Pg):由软组织眉间点、鼻下点、颏前点组成;⑤唇间角(ILA):由鼻下点、上唇最突点连线与软组织颏上点、下唇最下点连线之间的交角;⑥上唇突度(ULP):由上唇最突点到软组织眉间点连线与软组织眉间点到颏前点连线之间的交角;⑦下唇突度(LLP):由下唇最下点到软组织眉间点连线与软组织眉间点到颏前点连线的交角;⑧颏唇角(Li-Sm-Pg)由下唇最下点、软组织颏上点、软组织颏前点组成;⑨颏颈角(G-Pg/C-Me)由眉间点、软组织颏前点连线与颈点、颏下点连线的交角;⑩面中角(N-Trg-Sn):由软组织鼻根点、耳屏点、鼻下点组成;下面角(Sn-Trg-Me):由鼻下点、耳屏点、颏下点组成;头位角(Sn-Sm/Trg-Ort):由鼻下点、软组织颏上点的连线与耳珠点、垂线与水平线交点Ort连线的交角;面突角(G-Prn-Pg)由软组织眉间点、鼻最突点、颏前点组成。见图2,3。
1.3 数据收集与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核实后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3 数据管理软件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 17.0 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图1 相关点、线示意图2 角度分析测量示意 a. Sn-Trg-Me为面下1/3角;ILA为唇间角;N-Trg-Sn为面中1/3角;Sn-Sm/TH为头位角 b. ULP为上唇突度;LLP为下唇突度 c. G-N-Prn为前鼻角;Li-Sm-Pg为颏唇角;G-Pg/C-Me为颈颏角;Sn-Cm/N-Prn为鼻突角;Cm-Sn-Ls为鼻唇角图3 面部凸度相关角度示意(G-Sn-Pg为全面角;G-Prn-Pg为面突角)
Fig1 Reference points and lines.Fig2 Angular measurements of analysis. a. Sn-Trg-Me, angle of inferior facial third; ILA, interlabial angle; N-Trg-Sn, angle of medium facial third; Sn-Sm/TH, angle of head position. b. ULP, Upper lips; LLP, Lower lip protrusion. c. G-N-Prn, nasofrontal angle; Li-Sm-Pg, mentolabial angle; G-Pg/C-Me, cervicomental angle; Sn-Cm/N-Prn, nasal angle; Cm-Sn-Ls, nasolabial angle.Fig3 Angular parameters of facial convexity (G-Sn-Pg, angle of facial convexity; G-Prn-Pg, angle of total facial convexity).
2 结果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3组数据(汉族、白种人、黑种人)进行两两比较的t检验,分析得出Sn-Cm/N-Prn,Li-Sm-Pg,N-Trg-Sn,Sn-Trg-Me,Sn-Sm/TH,G-Sn-Pg,ILA,ULP,LLP 共9项测量指标,显示中国汉族美貌女性与白种人美貌女性、中国汉族美貌女性与黑种人美貌女性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G-N-Prn,Cm-Sn-Ls,G-Prn-Pg 3项数据分析得出:中国汉族美貌女性与白种人美貌女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国汉族美貌女性与黑种人美貌女性的3项测量指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G-Pg/C-Me数据分析显示中国汉族美貌女性与白种人美貌女性、中国汉族美貌女性与黑种人美貌女性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
3 讨论
3.1 对象选择理由
选择公众认可的美貌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可以大致代表公众的审美观点。陈小平等[6]认为,具有面形缺陷的正常人群中,要求整容手术的标准总是以影视明星、形象模特为面部美容的改形参照,其就诊目的是要使容貌达到理想的完美。从美容医学和社会学角度而言, 以美貌人群为研究对象更富有现实意义。
3.2 侧貌角度测量数据分析
2011年,Iglesias-Linares 等[1]对白种人和黑种人公认美貌女性的侧貌进行了测量研究,发现面下1/3角度、颏唇角、面突角、颏颈角之间具有相似性,并认为随着现代社会对审美观念的不断改变,全球化的审美观念可能正在逐渐形成。本研究的目的即探究中西方对美貌女子的审美观念是否存在一致性。而美貌女子面部特征的相似性主要是由面部各角度反映[1]。在形态学观察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不同的角度指标可以精确地反映个体种族差异性[7],因此,角度指标在种族差异性方面均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协调的鼻唇颏关系是面部侧貌美学的特征之一,确定鼻唇颏部的理想位置是正畸和颌面外科医师的共同研究目标[8]。本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汉族美貌女性侧貌的角度特征与美貌白种人和黑种人之间最主要的相似之处是G-N-Prn、G-Pg/C-Me;中国汉族美貌女性同白种人相似处是Cm-Sn-Ls、G-Prn-Pg。
鼻位于人面部中央较为显著的部位,其形态如何对一个人容貌的美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人体面部结构的视觉形象中具有特殊的审美意义,也是评价颌面部美学特征的重要指标[9]。目前,鼻整形美容的人数逐年增加,然而外鼻形态及鼻面关系等解剖学基础数据并不完善[10]。本研究对鼻部软组织各角度进行测量、分析,从而为临床外鼻整形术提供数据支持。有学者认为,不同种族人之间的鼻形态存在着明显的差异[11],白种人的鼻下部较深、窄,鼻背高[12]。而对汉族和白种人的鼻部特征差异分析,汉族人的外鼻相对面部不够突出[13]。本组中,中国汉族美貌女性的Sn-Cm/N-Prn大于白种人的Sn-Cm/N-Prn,说明鼻尖低,鼻底平坦,这与吕婴和张学军的研究一致[14]。在汉族中,鼻背部低平、鼻尖圆钝低平较为常见[15]。本研究得出,中国汉族美貌女性的鼻突角与白种人、黑种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以说明在鼻部的审美观念上以及种族之间存在着相似性。
唇在面部软组织结构中有重要的地位,唇形态的改变对面部形态有显著的影响[16],唇部的位置则是面部软组织协调的关键[17],与正畸治疗三大目标,美观、稳定、功能密切相关[18]。正常情况下,上唇应略位于下唇前方或与下唇在同一竖直线上,唇间角角度越大,主观满意程度越高;对于面部整体美观满意度的评价,唇间角敏感性最高,鼻唇角次之,鼻突角最低[4]。本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汉族美貌女性与白种人和黑种人的上唇突度具有相似性,而上唇突度是判定上唇相对位置的重要参考指标,从而支持了上唇突度在唇部协调美观的重要性[16]。而对于唇腭裂患者来说,术后唇部的整形修复效果尤为重要[19],由此更突显了唇在面下1/3的关键性作用[20]。
在面部的测量研究中,全面角常被用来评价侧貌的凹凸型,据此有学者[1]将侧貌划分为三类:Ⅰ类,侧貌的全面角正常值为165°~175°;Ⅱ类,侧貌的全面角小于165°;Ⅲ类,侧貌的全面角大于175°。本研究中,全面角在中国汉族美貌女性和美貌白种人、黑种人之间不存在相似性,平均值分别为167°±5.94°、170°±7.76°、171°±4.38°。这些数据还显示,具有Ⅰ类侧貌的女性面容相应拥有美丽和谐的容貌[21]。但是,由于标准误的范围很大,因此,不同侧貌或许都可以归纳为Ⅰ类侧貌。2009年,蔡意达等的研究显示:白种女性鼻部及颏部的生长量均较大,因而侧貌突度并不显大,面形平直;北京地区汉族女性鼻部生长量相对较大,颏部生长量相对较小, 因而侧貌突度显得较大, 成微凸面形[22]。同样,Khosravanifard 等[23]认为人们更倾向于喜欢面部轮廓稍凸的女性侧貌。本研究测得中国美貌汉族人和白种人面突角分别为140.75°、141.73°,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不同种族人对面部突度的审美观点可能存在相似性,这与Iglesias-Linares 等[1]的研究基本一致。此外,本研究同辜岷等[24]对侧貌审美研究的结果一致, 均发现汉族和白种人公众对最佳女性侧貌的审美观念在一些可量化的指标上存在一致性。
表1 中国美貌汉族女性与白种人侧貌角度测量分析
注:均值、标准差、标准误单位为°;P值,两两比较t检验,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示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2 中国美貌汉族女性与黑种人侧貌角度测量分析
注:均值、标准差、标准误单位为°;P值,两两比较t检验,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示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中的13个测量指标,其中9项指标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说明不同种族之间面部侧貌特征存在差异性,其可能的原因存在客观和主观两方面:①客观因素。不同种族的居住环境、气候、生活习惯、饮食、医疗条件等[1]都会对颌骨的发育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②主观因素。每个人对美貌女子的看法和标准都不同,面部侧貌的美观与否存在很大的主观性,包括时尚、成功、气质等[25]。大众明星多数是由媒体包装、引导的,因此,人们的审美观点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将会影响对美女的标准确定。另外,有关面部美观性的研究大多数停留在二维图像的处理,难免存在测量误差,Chiang 等[26]在2014年通过建立三维模型进行面部美观性评价,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新方法。
从本研究的数据可以推测,在现代社会中,尤其是全球化和文化的多样性在不断发展,面部的美貌评价标准也在不断变化,但无论怎么改变都有它的共性所在。面部各组织器官之间的联系是十分复杂的,包括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和谐、自然、匀称、适度,所以,当其中某一部分发生不协调,则会导致容貌的不和谐。随着医学美容学的不断发展,最终美容整形治疗的效果不仅仅要达到医学美学的标准,更重要的是要达到公众所认可的美学标准。只有当面部的各组织特征协调时才会产生美感,而对侧貌研究复杂的相关机制的探讨将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课题。
[1] Iglesias-Linares A, Yáez-Vico RM, Moreno-Manteca B, et al. Common standards in facial esthetics: craniofacial analysis of most attractive black and white subjects according to people magazine during previous 10 years[J]. J Oral Maxillofac Surg, 2011,69(6):e216-e224.
[2] Salmoria I, Furtado A, Rosario HD, et al. Arnett and Bergman facial analysis Compared with aesthetic perception by lay People and dentists[J]. J Biosci Bioeng, 2014,30(1):297-303.
[3] 杨岱威, 黄克强, 李春山, 等. 辽宁地区正常牙合汉族大学生颌面部软组织侧貌头影测量研究[J]. 中国医学工程, 2011,19(5):122-123.
[4] 王 智, 马 莲. 唇腭裂患者鼻唇侧貌协调性评价的研究[J]. 北京口腔医学, 2011,19(3):153-156.
[5] 傅民魁, 田乃学. 口腔X线头影测量理论与实践[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2:32-33.
[6] 陈小平, 宋建良, 孙 豪, 等. 杭州地区美貌女性面型测定与分析[J].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04,10(3):180-182.
[7] 张志敏, 张继宗, 霍长野, 等. 现代人面颅角度测量的种族差异性[J]. 中国法医学杂志, 2011,26(2):97-98,103.
[8] 赵俊杰, 王 林, 李青奕. 极坐标方法预测美貌人群软硬组织头影测量个体化特征的研究[J]. 口腔医学, 2011,31(11):662-666.
[9] 剪新春.口腔颌面部畸形缺损外科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89.
[10] 万小毛, 王梅香, 巫国辉, 等. 江西省汉族青年人群外鼻形态学及鼻面关系的调查[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0,14(50):9457-9460.
[11] 王建国, 傅民魁. 正常牙合藏族人软组织侧貌分析[J]. 口腔正畸学杂志, 1998,5(4):163-165.
[12] Farkas LG, Kolar JC, Munro IR. Geography of the noses: a morphometric study[J]. Aesthetic Plast Surg, 1986,10(4):191-223.
[13] 祖 青, 米丛波, 李运科, 等. 中国美貌汉族女性鼻部特征的测量[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2,16(2):372-376.
[14] 吕 婴, 张学军. 中国人颜面侧貌审美的调查分析[J].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00,35(3):221-226.
[15] 李风浩, 庞建华, 安可忍, 等. 鼻尖整形联合硅胶假体置入在鼻部整形中的应用[J]. 中国美容医学, 2010,19(1):36-37.
[16] 邵 玶, 赵 媛, 闫伟军. 唇部软组织线距测量与区域面积测量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美容医学, 2010,19(2):257-259.
[17] Hockley A, Weinstein M, Borislow AJ, et al. Photos vs silhouettes for evaluation of African American profile esthetics[J]. 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 2012,141(2):161-168.
[18] Robert TB, John W, Ali BF, et al. Longitudinal study of cephalometric soft tissue profile traits between the ages of 6 and 18 years[J]. Angle Orthod, 2014,84(1):48-55.
[19] Sharma VP, Bella H, Cadier MM, et al. Outcomes in facial aesthetics in cleft lip and palate surgery: a systematic review[J]. J Plast Reconstr Aesthet Surg, 2012,65(9):1233-1245.
[20] 祖 青, 米丛波, 宋美云, 等. 中国美貌汉族女性面下1/3软组织侧貌比例的研究[J]. 中国美容医学, 2011,20(3):460-462.
[21] Arnett GW, Bergman RT.Facial keys to orthodontic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lanning. Part Ⅰ[J]. 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 1993,103(4):299-312.
[22] 蔡意达, 蔡 中, 俞立英. 上海地区汉族女性软组织侧貌的X 线头影测量研究[J]. 中国临床医学, 2009,16(1):157-159.
[23] Khosravanifard B, Rakhshan V, Raeesi E. Factors influencing attractiveness of soft tissue profile[J]. Oral Surg Oral Med Oral Pathol Oral Radiol, 2013,115(1):29-37.
[24] 辜 岷, 朱彩蓉, 刘筱琳, 等. 中国人Schwarz 颜面侧貌分类的审美研究[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3,19(2):84-87.
[25] Anic-Milosevic S, Mestrovic S, Prliĉ A, et al. Proportions in the upper lip-lower lip-chin area of the lower face as determined by photogrammetric method[J]. J Craniomaxillofac Surg, 2010,38(2):90-95.
[26] Chiang WC, Lin HH, Huang CS, et al. The cluster assessment of facial attractiveness using fuzzy neural network classifier based on 3D Moire features[J]. Pattern Recogn, 2014,47(3):1249-1260.
SofttissueprofileanalysisofChinesebeautifulfemale
ZHANGShuang,MICong-bo,WANGJie-rui,etal.
(DepartmentofOrthodontics,TheFirstAffiliatedHospitalofXinjiangMedicalUniversity,Urumqi830054,China)
ObjectiveTo find out the facial profile standards of beautiful female in Chinese, measuring and analyzing the angles of profile, and offering reference data for aesthetic surgery.MethodsA total of 30 women, who were considered to be beauty, were selected. Lateral photographs of all 30 subjects were obtained from network, oriented, and sized. A modified photogrammetric analysis was performed on the lateral view of each subject to obtain the 13 indexes.ResultsThe similarities among Chinese, Caucasian and Black were the frontonasal angle, cervicomental angle, the similarities between Chinese and Caucasian were the nasolabial angle and the angle of total facial convexity.ConclusionAny measurable esthetic parameters could be extracted from different races.
Beautiful female; Facial profile; Facial measurement
10.3969/j.issn.1673-7040.2014.05.012
R782.2
A
1673-7040(2014)05-0288-05
2013-12-20)
830054 新疆 乌鲁木齐,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正畸科:张 双,米丛波,王杰睿,吕晶晶;口腔修复科:蔡天恒)
张 双(1987-),女,新疆石河子人,硕士研究生.
米丛波,830054,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口腔正畸科,电子信箱:mi670105@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