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彩画材料与技法
2014-10-31潘金锋
潘金锋
摘 要:本文介绍了笔者对水彩画材料和技法的认识,并论述了如何将传统技法与新材料有效结合运用。
关键词:水彩画 材料 技法
水彩画经历了近千年的演变,伴随着科技的发展,所使用的工具、材料都在不断地更新。人们也逐渐打破旧有的观念,跳出固有的框架,逐步探索着绘画的新语言。绘画者在回望过去,对大师的画进行分析学习的同时,也要展望未来,走出自己的一条道路。
一、水彩画的来源与发展
一个水彩盒颜料,几支画笔、纸和水。这就是水彩画所用的工具,因而水彩画是工具使用起来极为方便的画种之一。水彩画的色阶丰富,适应能力极强。可以创作不同风格的绘画,为画家、艺术家、设计师所喜爱。
水彩画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发展成独立的画种,登上绘画艺术的殿堂,英国的水彩画家们为其取得辉煌成就可谓功不可没。而事实上,在这几个世纪以前,就有了水彩画的雏形。那时的经本、书籍中所装饰的插图,就是先勾勒出精致的细线,然后再涂染深浅不一的单色。15世纪末,阿尔勃莱希特·丢勒(Albreck Durer,1471-1528)就在皮纸上用水彩与坦培拉结合使用绘画出一系列的风景画,如《小野兔》(图1)等令人赞叹的水彩画。
图1
在英国,水彩画一般被用来描绘地理形势。后来保罗·桑德比(Paul Sandby,1725-1809)在大量作画过程中,对大自然观测入微,细致表现,他是最早认识并探索透明水彩颜料和不透明水彩颜料技法的画家之一,并对水彩画的创作、表现与工具技法作出进一步的推动,因而有“英国水彩画之父”的美誉。
既以油画著称,又是水彩画史上能手的威廉·透纳(Willian Turner,1775-1851),他的推动使得当时英国水彩画达到繁荣时期。水彩画摆脱了之前大多数勾线与敷以淡彩的束缚,在以色彩与空气等表现自然风光方面做出了贡献,在当时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如《威尼斯,从吉乌德长看东方日出,1819》(图2)成为水彩画发展规律史上的转折点。
图2
到了19世纪中后期,“现代油画之父”法国画家塞尚(P.Cezanne,1839-1906)除在油画表现手法上对后世有极大的影响外,对水彩画也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他在油画表现技法上认为自然既有表面,也有深度,因而在水彩画上留白,展现了水彩纸(媒介载体)的重要功能。他的作品画面笔触轻快而又高度概括,并且不失准确,为后世作出了很好的榜样,更对之后绘画艺术的多样化和绘画风格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水彩画的技法与材料
在我国,虽然水彩画起源可以上溯到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但直到近代才形成一个独立的艺术形式。在近代之前,水彩画更多地与壁画、工笔画集合在一起,这与西方早期的淡彩有异曲同工的味道。
1.水彩画的技法
现今,水彩画经历了近千年发展,已经逐渐形成其特有的基本技法。水彩画的用笔也甚为灵活,有涂、染、扫、揉、拖、擦、摆、点等,更可结合中国画的各种皴法,如著名画家陶世虎和王肇民大师的水彩画,都结合了中国画的功力与笔法。一般来说,水彩画的基本画法有湿画法、干画法及干湿结合画法。
(1)湿画法。湿画法在绘画中使用水分较多。一般是先将纸打湿,再根据喜好画。也可以在绘画中期、后期喷上大量的水,进行特殊的效果处理。在进行湿画法时,一般会将画板水平放置,或根据需要调整角度,这样可以控制水流的状况。绘画时,也最好准备干净的布或海绵,用以吸走过多的水分或用以调整画面。湿画法的好处在于能表现出柔和的效果,也可以将水彩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有时会出现意料之外的效果,因此,控制好水分就成了关键。要控制好水分,就要靠绘画者对材料及技法的熟悉与运用程度。
在基本的湿画法基础上可以衍生出不同的画法,如湿上湿、湿破色。犹如其名,湿上湿,就是在湿画的画面上继续用同样的画法进行绘画。通常是在前一遍颜色大约半干的时候进行,这样颜色之间就会相互融合,变得柔和,使层次变得丰富。而湿破色则在前一遍颜色完成后,用另一种颜色破开或衔接。与之前一种不同,湿破色法是在前一遍颜色尚未干或半干时,正确来说是在颜色还比较多的时候进行的。画后画面看上去虽然只有一层。但色彩丰富,在破色时还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2)干画法。干画法与湿画法不同,就是用比较少水分(与湿画法相比)的颜料进行描绘,一般用在绘画的中后期进行。由于颜料水分较少,通常可以用来显示笔触,或用秃笔进行一种肌理画面的处理,以便表现表面较粗糙的物体,最常见的是描绘木纹或树木树干等。要注意的是,一般用干画法的颜色要比前一次的颜色明度要深,否则,画面会容易变得灰或脏。但若想取得特殊效果除外。干画法的好处在于:由于水分较少,比较容易控制水分绘画,在细节描画与肌理制造方面有极大的用处。
(3)干湿结合画法。大多数情况下,艺术画家们都会将湿画法、干画法结合使用,即干湿结合画法,能得到丰富的画面与世界。
除此之外,还有揉纸法、刮纸法、纸拓法、洒盐法、喷水法、涂蜡法等特殊技法。技法要如何运用,就要绘画者根据个人需要进行选择。同时,绘画者也要大胆创新,发挥水彩的特性,创造出个人的艺术效果。
2.水彩画的材料
运用水彩画的技法时,使用的材料也很重要。从支架底的画纸,到水彩画颜料、颜料添加剂、媒介材料、画笔及其他工具的运用,都对水彩画面效果起到重要的作用。
由于水彩的特性,常用的媒介有很多:黏稠膏、树胶水、树胶、甘油、牛胆汁、干燥剂、留白液、增厚剂等。这些在外国经常用到添加剂,但在我国的水彩画创作里却甚少用到。比如可以在稀释的水彩颜料中加入树胶,加入树胶后颜料的颜色会有光泽的表面,与油画的上光油效果差不多。增厚剂或黏稠膏与水彩颜料混合,可以达到明显的厚涂颜料效果;可以玉彩拉毛,用画笔或画刀尝试不同的画法。牛胆汁的特性是可以改善颜料的流动性,使颜色均匀分布,尤其适合大面积平涂和湿上湿画法。同时,在使用湿上湿画法中,可利用甘油令颜料变干的时间相对较长,有利于绘画的时间控制。endprint
除上述水彩专用的添加媒介处,还可以使用其他材料做不同的尝试。如酒精,同样可以产生斑驳的表面效果,这是基于酒精是有机物,水彩颜料是无机物的缘故;也可利用水与油、蜡的相排斥性创作出有趣的画面;也可利用刀,撕割画面,但要注意使用时用刀的力度,以免弄穿纸。随着现今技术的发展,生产商可以提供更多不同的水彩添加剂。
同时,也可利用传统国画颜料及其他材料,在质材上选择生宣、熟宣、夹宣、墨胶矾水等。市面上出售的国画用的分离流淌剂、润色剂、催化剂等,也是基于亲水性物质与不亲水性物质的相排斥特性,同样也可应用于水彩画。
三、对水彩画新材料的探索
纵使有美术专用的水彩添加剂,但尝试不同的材料混合对水彩画产生的效果往往能获得人意外和惊喜。
1.从外国的水彩技法书中得到的启示
(1)使用增厚剂。有一个有趣的例子:西方一位艺术家因生活环境而创作奇特的水彩画效果。他因生活在极寒冷的天气里,故在室外作画时水彩容易结冰。他利用这一特殊条件,再在上面用拓印可创作出半抽象的作品,并且作品具有清透的感觉。当然,由于笔者生长环境的局限,以上的技法笔者现在还是难于实行。不过笔者得到启发,换用增厚剂模拟结冰的水彩,在画面上拓上树叶或贝壳有特殊纹理的物件,然后等增厚剂干燥,就可造成如浅浮雕的效果。但是增厚剂的干燥时间较漫长,拓印时底颜料要厚一点,用力要轻一点,否则当尚未成型时就会弄得一团糟,最后只剩下一团颜色块。所以,将增厚剂换成其他速干的材料,或许会有一番新的效果。
(2)使用丙烯。之前黄增炎老师就将丙烯涂了薄底后再进行创作,因而笔者也尝试使用丙烯,但是要厚涂。用白色丙烯厚涂后,同样可以作出增厚剂的效果,但由于丙烯干后回比水彩纸本身更白,所以丙烯用来绘画主体或前面的物体。用丙烯的好处除可增厚外,由于其干后形成光滑的表面,故在上面薄涂水彩干后,仍可用水洗掉,而且不容易令画面变灰,易于修改,当然这也不方便水彩画的保存。如将丙烯换作油画用的底料膏或塑形膏,同样可产生相同的效果,但干后不会产生光滑的表面,不容易被水冲洗。
(3)使用留白液。用彩色蜡笔先在水彩纸上涂画,再敷上水彩,就会产生美丽的绚丽效果。这个原理或许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知道。如果将蜡笔换成留白胶或其他与水不相融的物质,效果又会如何呢?通常,留白液是用来保护画面空白处或因大面积涂包而保留小面积色块的,现在正是用后者的原理。但值得注意的是,留白液如果调得过稀不起作用,如果调配得过稠,起胶时又会伤及纸面。如果是底层已敷颜色,使用时要慎重考虑,以免破坏之前所画的色层。
(4)使用保鲜胶纸。如果想做大面积的网纹效果,又不想伤及纸面,或许保鲜胶纸是另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保鲜胶纸的防水性,又可拉伸,在画上延伸成大概想要的网纹状,然后再按一般画法进行处理,得出的又是另一番意外的效果。
2.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水彩画材料的探索
(1)使用墨。虽然我国水彩起步较晚,但我国可以利用原国画的水墨和技法与水彩相结合。国画中最主要的是用墨,因而笔者主要尝试用墨做出的效果。首先选用的是白底长纸,用光滑的表面先湿润,后再大面积染墨色,在染时注意要保留底稿的一点点痕迹,以自己可以辨认到的程度为适宜(也可以在后期在画稿)。
这时,纸面上已经浓浓地罩了一层墨色,但必须要洗掉它。待之前的纸干后,就可以冲洗掉面上的浮色,洗时可以用笔轻轻洗刷,但不能太用力,以免伤到表面,洗后纸上就有如电视“雪花”的淡灰效果,整个画面由于底色已形成淡灰的色调,然后可在纸上进行创作。洗掉墨色时,哪里要更白一些、哪里要深一色,绘画者可根据个人需要进行操作。
用白长纸代替水彩纸,除了因为白长纸比水彩纸更容易洗掉外,还因为白长纸洗后的纹理比水彩纸更有趣,并且水彩颜色在上面并不容易化开。用墨敷底色比用象牙黑(水彩颜料)的好处在于墨的吸附力较强,冲洗后的效果比较理想,最重要的是其后要在上面使用水彩颜料时,并不因为大量用水而担心颜色脱拌,画面不容易变“脏”。这或许就是国画所说的“墨不阻色,色不阻墨”的原理。
(2)使用其他国画颜料。如花青,比普蓝要沉稳,若用象牙墨调普蓝,则比花青的明度要深,而且象牙黑本身略带暖色调,调配深红或许会更适合。又如白粉,有时画面需要用到水粉的白色颜料提亮,但时间久了水粉颜料会剥落,用国画颜料的白粉如胶水则可以保久得长久些。
有些时候,为了制造一些特殊的肌理,也可以像油画一样,用白乳纹粘上一些物品如砂石、小钉,或者衣服的布料等。除了画在水彩纸外,又可以用宣纸、布代替。
四、小结
其实水彩的材料用于技法有许多,只要发挥想象力,勇于尝试,必定会体现水彩乐趣。虽然水彩画技法及材料众多,但同一画面内也最多不能使用超过三种不同技法。这是因为技法终归只为画面服务,滥用过多的技法使用只会使人眼花缭乱,好像故意在炫技法。适当的技法和材料运用,能让画面生动有趣,因而要用之有度。
(作者单位:广州市技师学院、广州市高级技工学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