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2014-10-31王晖胡善菊

职业·下旬 2014年10期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创业教育必要性

王晖+胡善菊

摘 要:大学生创业是时下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处于创业人数少、创业率低、创业项目层次不高的低水平状态。本文主要从大学生创业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现其人生价值需要的角度,在对大学生创业现状成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大学阶段是创业教育的关键时期的观点,并对大学生创业教育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 创业教育 必要性

课 题:中华医学会项目(2012-GL-16);山东省高等医学教育研究中心研究项目,编号:YJKT201311。

我国大学生创业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由少及多的过程,但到目前为止仍然处于创业人数少、创业率低、创业项目层次不高的低水平状态。2014年,我国应届高校毕业生达727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信长星表示,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创业率只有1%左右,与发达国家20%~30%的创业率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而在创业项目方面多以生存型创业为主,主要集中于日用商品零售、餐饮、服务行业,成长创新型创业则如凤毛麟角、少之又少,总体呈现低水平状态。

一、大学生创业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

据有效数据统计,我国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仅为10%左右,而发达国家注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使转化率高达40%。面对国际竞争的新趋势,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发展战略的核心;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也明确强调“放眼世界、立足全局、面向未来”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型国家以技术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核心驱动力,以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有一支创新型人才的创业队伍。他们具备创业意识、冒险精神、专业科技知识、独立思维和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素养。掌握着现代高科技技术和最新专业技能知识的大学生无疑是这支队伍的最佳来源。大学生的创业力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国家的创新力、发展活力和发展潜力。只有具备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大学生源源不断地充实创业队伍,才能有效提高创业队伍的规模数量和整体人员素质水平。大学生创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壮大创新创业队伍的源头之水,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

二、大学生创业是实现其人生价值的迫切需要

大学生创业,是学有所用、学有所为并以此实现人生价值的最有效途径。大学生运用与时俱进的思想意识、全面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创新前沿的科学技术实现创业的目标,将知识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并最终产生社会效益,将个人事业的发展融入到社会经济发展之中。大学生成功创业能够促进国家GDP的稳健增长,增加就业岗位,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以技术创新引导自身企业、公司发展,对劳动密集型、应用技术落后以及处于技术变革转型时期的企业起到示范效应。大学生运用专业知识与技能并使其得到显著发挥,获取了个人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用创业实践达到人生理想目标,实现人生价值。

三、我国大学生创业现状堪忧

1.大学生自主创业率低

我国大学生创业起步较晚,处于探索阶段。大学生创业的提出起初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麦可思研究院《2013年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指出,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在2010-2012年连续上升,2012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2%,比2011届高出0.4个百分点,比2010届高出0.5个百分点。虽然我国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连续两届呈上升趋势,但与国外大学生平均创业率20%相比,则相距甚远。

2.大学生自主创业意识缺乏

“学而优则仕”的封建思想在人们思想文化意识中根深蒂固,产生了深远而长久的影响,加之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包分配”式的就业模式,使人们习惯将就业的目标定位于行政事业单位、大型企业等,而缺乏创业的意识。

3.大学生自身创业能力不足

近年来,我国开展的全国性大学生“挑战杯”创业项目大赛增强了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观念,但绝大多数大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创业能力低下。由于我国高校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仅凭启发式教导,对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形成如杯水车薪,致使我国大学生创业能力不足,缺乏创业信心。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在1%左右,与全世界学生的平均创业成功率10%相差较大。

4.大学生自主创业环境不完善

据《2014全球营商环境报告》显示,中国开办企业的难易程度位列第158名,我国政府政策扶持力度不足,急需降低企业创办门槛、简化企业注册流程,政府对创业型企业融资、税收、知识产权、辅导等方面提供的优惠与保障措施欠缺。大学生创业的风险大、成功率低,使大学生缺乏创业热情。

四、大学阶段是创业教育的关键时期

1.传统基础教育偏重于应试教育

在我国现行计划生育政策条件下,独生子女家庭极为普遍。由于家长对子女过分溺爱的传统家庭教育模式,孩子的独立自理能力下降。学校应试教育背景下侧重于理论知识的教学,而在某种程度上忽视动手实践。这使当代青年学生安于现状、缺乏冒险精神和创新意识,导致大学生创业意识淡薄,自主创业现状堪忧。

2.大学教育是青年学生从象牙塔到社会的转折点

大学时期是青年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转折时期,是思想意识和能力的提升期。学生时期,生活在家长与老师的帮助、扶持之下,面临较少的社会压力和复杂人际关系。而大学毕业后进入社会,成为事业上的建设者,需重新适应社会环境,尤其需要面临择业难、竞争激烈等问题。大学时期的创业教育则是有效使大学生面对大学校园和社会之间的客观差异并提升自身综合实力的关键,是有效沟通大学与社会之间的一个桥梁,是青年学生从象牙塔到社会的转折点。

3.大学教育是培养创造个性的关键时期

创新意识和冒险精神是创业人员最基本的心理素质和性格赋性。培养大学生的创造个性就要使青年学生具备创新意识和冒险精神,使大学生“敢创业”。胡锦涛同志曾在清华大学建校百年大会上强调青年学生应在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基准之上,保持个性,彰显本色,富有个性,这样才更有创造力。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上,来自20位亚洲和世界各地的政、商、学界和媒体青年领袖就如何培养创造性人才也曾展开探讨热议。因此,注重大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大学生科学冒险是高校教学的重要任务。endprint

(1)注重个性发展。个性是创新的基础,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在传统的应试教育背景下,教学的重心在于如何学好理论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大学生个性的发展。高校创业教育应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学生偏异的观点创造包容的环境,鼓励学生持有自己的主见和不同的观点,以此培养出具备鲜明创造个性和创新力的大学生。

(2)鼓励科学冒险。科学冒险不是盲目式的冒险,而是建立在对内、外因素充分考量的基础之上的敢作敢为、果断决策的性格禀赋。高校在创业教育中可尝试模拟一种商业环境,使大学生对项目策划、生产管理、营销计划、风险控制、资本运作流程上自主决策,在各种演练尝试中,锻炼大学生决断能力,掌握起创业过程中的知识方法和危机处理手段。时下流行的户外拓展活动也是锻炼大学生冒险精神的一种有效途径。

4.大学教育是培养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关键时期

培育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就是使大学生具有“想创业”的想法和理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改变传统思想,摒弃一味追捧“铁饭碗”过安逸生活的惰性思维,从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现人生价值的角度,选取成功创业的典型事例激发大学生创业的雄心和热情,使其将创业作为择业的首选目标。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就是使他们“能创业”,提高大学生的科技知识储备,使其掌握在市场经济中进行项目策划、生产管理、营销计划、风险控制和资本运作的技能,对企业、公司的运行具有良好的驾驭能力。

(1)建设专业师资队伍。目前我国高校一般仅开设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创业实训相类似的课程,而没有专业化的创业教育教材和大学生创业教育指导的专业教师。高校应建立专职师资队伍,并加强教师的创业教育培训,提高教师的理论与实践水平,形成雄厚的创业教育专业师资队伍,构建系统化的创业教育体系。

(2)举办创业项目竞赛。两年一届的全国“挑战杯”创业大赛是我国大学生创业项目的权威赛事。各个高校应根据专业特点,结合市场经济发展开展多样化竞赛,设置不同的创业项目赛事,发挥专业优势,使竞赛的项目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启发作用。

(3)请进来,走出去。“请进来”是指邀请成功企业家、创业成功的校友作为大学生创业的校外辅导员,以弥补高校教师实战经验的不足,以他们的创业经历和实践经验丰富大学生的实战知识;“走出去”是指校企联动建立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使大学生走出校门、进入企业、参与运作实践,从项目策划到实际项目开发中获得启发、积累经验。

(4)大学和政府创业孵化中心联动。大学和政府创业孵化中心形成联动机制,保证大学生熟悉注册登记、项目申报程序、国家的优惠扶持政策以及地方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的配套扶持措施,使大学生在创业之初能充分利用优惠政策,提高创业成功概率。

(5)跟踪培养、指导服务。对已经开始创业的大学生,针对其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利用大学自身科研力量强、专业人才全面的优势,对创业大学生进行跟踪培养、指导服务。与此同时,将“问题”作为在校大学生的创业教育课题,对在校学生进行模拟训练。

五、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对世界各国的经验借鉴

美国十分重视大学生创业教育,将创业教育纳入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创设符合实际运作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与指导的框架模式,其商业计划竞赛也已成为美国创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驱动器;英国发起政府—民间组织—高校—大学生“四位一体”的创业行动,在政策支持下,创造了与美国硅谷媲美的“剑桥奇迹”科学园,为提升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营造优良环境;法国将创业教育视为增强国家竞争实力的一项重要活动,专门成立创业计划培训中心(CEPAC),并由政府出资对创业优秀项目进行鼓励表彰与广泛宣传;德国创设“模拟公司”仿真经济活动模拟环境,作为经济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场所和组织形式,被视为创业教育中最具影响力的实践教学方法之一;新加坡在近10年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创业教育体系,通过与科技园区互动进行创业实践教学,并设置面向本科生、研究生的创业教育专业课程。

这些国家的成功经验都将成为我国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有益借鉴。

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是当下具有深远意义的实践性课题。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应盘活整合各项资源,吸收他国成功经验,立足新时期下的实际情况,在保持加大创业政策扶持力度的情况下,简政放权,完善创业立法,建立创业教育体系的长效发展机制,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使我国大学生想创业、敢创业、能创业、创成业,肩负起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重任。

参考文献:

[1]徐博,何雨欣.我国大学生创业率仅有1%左右[EB/OL].

http://zqb.cyol.com/html/2014-06/01/nw.D110000zgqnb_20140601_7-01.htm.(2201-06-01/2014-08-08).

[2]刘路.江苏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仅10%,须理顺体制机制[EB/OL].

http://www.js.xinhuanet.com/2014-08/05/c_1111935764.htm.(2014-08-05/2014-08-08).

[3]麦可思研究院.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4]赵树璠.为什么美国大学生创业率高[EB/OL].

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4-08/07/nw.D110000gmrb_20140807_2-15.htm?div=-1.(2014-08-07/2014-08-08).

[5]毕晓哲,颜明爱.有个性才更有创造力[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11-04/26/c_121347434.htm.(2011-04-26/2014-08-08).

[6]张文强.国内外大学生创业比较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3(21).

[7]胡松年.国外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与特点[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0(26).

(作者单位:潍坊医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大学生创业创业教育必要性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