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职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实施的探讨
2014-10-31覃新跃
覃新跃
摘 要:会计电算化是中职学校会计类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核心课程,实践性较强。笔者建议按照该课程的教学特点,从教材选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方面着手,合理组织教学,努力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中职学校 会计电算化 教学实施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不断普及与深入,中职学校的财会类专业都开设有《会计电算化》这门课程,会计电算化课程是会计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无疑是教学中的“重头戏”。课程教学的好坏,将关系到学生专业素质的高低,甚至会影响学生未来的就业。笔者结合教学过程的一些体会,对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实施提几点建议。
一、明确课程教学目标
除中职外,高职、本科院校的会计专业均开设了会计电算化课程。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不应简单地照搬高职、本科院校,而应该根据社会需求、学生条件等进行合理的定位,也就是要培养出能够运用会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的操作型初级电算化会计人才。
专业培养目标决定了课程的教学目标,因此,会计电算化课程应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主,使学生熟练掌握会计电算化操作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在会计核算中运用计算机的能力,拓宽知识面,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选择适合的教材
教材是教与学的主要依据,教学的主要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展开都基于教材,选择一本适合学生特点、符合学生知识水平,能够实现教学目标的教材非常重要。
在教材的选择上,力求突出“实训为主,理论精简”的特点,在注重“实用、够用”原则的基础上把企业的案例融入教材,基本概念的讲述和软件的实操,都以会计电算化工作岗位的典型任务为核心,教材内容贴近会计电算化工作实际。同时,教材文字表述要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内容展现图文并茂,还应列出充足的实训资料供学生在各阶段进行全面的技能操作训练。
三、完善实验室教学设备
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需要有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会计电算化实验室的教学设备应能够满足教学的需要。
第一,实验室配置的计算机要求性能稳定、故障率低、兼容性好、有一定的前瞻性,所有的计算机组建成局域网,实现资源共享。做到教师和学生人手一机,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单独实训操作的机会。
第二,配备相应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多媒体教学软件,在课堂中引入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进行知识点讲授、案例分析等,使教学更生动、直观、形象。教师还可利用教学软件的教学示范、电子举手、辅导答疑等功能进行学习讨论、经验介绍以及对学生的辅导等交流活动,可以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第三,安装的会计软件应选择那些安全性好、可靠性高、功能齐全、操作方便、有代表性的通用财务软件,如用友、金蝶等。
四、合理组织教学内容
为了学好会计电算化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会计电算化前应具备一定的会计基础知识、计算机基础知识。 因此,会计电算化应在学生学习了会计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初级会计实务等之后开设。
根据培养会计电算化操作型人才的教学目标,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核要求,合理安排教程内容。 以某一会计软件为例,先分别介绍系统管理、总账、报表、工资、固定资产等子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使学生对课程有整体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再以某企业一个月的业务流程为主线,进行综合模拟实训,这部分内容更加丰富、更有针对性,而且案例本身没有注明操作步骤,需要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才能完成。通过这一阶段的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全套会计电算化的操作流程和方法,加强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内容是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应围绕实训的需要进行,注重实训教学环节,所以在课时安排上,理论教学的时间不必过多,可以适当增加学生实训操作的时间。笔者认为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的课时安排比例大概在 1︰3左右比较合适。
五、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广泛利用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多种媒体教学资源的优势,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制作出生动形象、交互性强、适合教与学的多媒体课件供教学使用。
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注重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领会和掌握课程内容。注重构建适合师生、学生之间交互、讨论的教学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乐于表达的能力。
以企业仿真模拟经济业务为载体,广泛采用案例教学、启发教学、角色扮演、逆向思维教学等多种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对企业典型经济业务的电算化处理能力,提升学习效果。
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一定的会计电算化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剖析案例,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会计实践中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可以启发、诱导学生,增强学生独立思考和决策的能力,让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
教学案例的选择不是随意的,应依据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内容和教学目的进行选取。例如在进行综合实训操作选择案例时,遵循实用性、典型性、综合性的原则,具体以一个典型企业的经济业务为实操案例,把系统初始化设置、总账、工资、固定资产、会计报表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
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练习案例,使学生掌握会计软件的操作流程、操作技能和相关规则、为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进行会计实践操作奠定良好基础。
2.启发教学法
启发教学法,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规律,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和掌握知识。通过启发式教学,使学生不仅知道“怎样做”,还要知道“为什么这样做”,更要知道“怎样才能做得更好”。
例如,在进行总账日常业务处理时,学生以制单人身份填制好记账凭证后,如果直接对凭证进行审核,系统会提示出错,必须更换另一名操作员重新登录后才能审核。为什么制单人不能直接审核凭证?审核人和制单人为什么不能是同一人?通过教师启发、引导,让学生回忆学过的知识,原来审核与记账属于不相容的职务,应当相互分离,如果审核人员就是记账人员,那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这时还可进一步启发学生,是不是换了操作员就可以对凭证进行审核?学生经过认真思考后得出答案,该操作员还必须拥有审核权限,假如没有相应授权,也是不能审核凭证的。
3.角色扮演法
会计软件的操作采用岗位模拟实训方式,通过让学生扮演不同的会计角色在软件中进行体验,让学生在业务处理过程中熟悉岗位的工作内容,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操作方法。
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业务经办人员、会计、出纳、会计主管等角色,并定期进行角色轮换。通过业务往来模拟,使学生掌握各会计岗位在工作中的职责和要求,提高业务能力。角色扮演能把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既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通过角色体验强化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六、改进考核方式
根据课程特点,改变传统的单一考试形式,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重点考核学生对会计软件的操作能力。过程评价注重对于学生平时学习的考核,将平时表现(课堂提问、学习态度、课堂考勤)、上机实训(实训报告、小测验)等都作为考核结果的一部分。终结性评价(即期末考试)以实践考核为主,评价学生会计电算化综合运用能力。具体比例为平时表现占20%,上机实训占40%,期末考试占40%。
实施全面的形成性考核,可避免一次考试定“终身”的弊端,促进学生平时努力学习,加强实践动手能力,更公平地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
(作者单位:广西轻工高级技工学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