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环境下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如何有效备课

2014-10-31杨超

新课程·中旬 2014年8期
关键词:有效备课新课程学生

摘 要:新课程理念指出: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建构的过程,强调在合作互助中学习,特别关注学生的主体要求,尊重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顺应学生的自我发展,鼓励学生的个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自我探究的学习能力。在这样的理念下,教师的角色和教学方式发生了改变,那么面对新课程,信息技术教师应该怎样备课才更有效呢?

关键词:有效备课;新课程;学生

新课程环境下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理念要更新,因为我们本来就应该站在教学改革的最前面,这个更新应该从哪里开始呢?我觉得应该从备课开始。

传统的观念认为备课就是写教案,这是非常错误的观点。很多教师按照要求,每年都在写教案,每年写的教案都类似,只不过是简单的重复劳动,没有任何创新。这样的教师教到老也只能是当一名教书匠,而成不了真正的教育家。教师上课前的所有准备工作称作备课,备课是全部教学工作的基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那么究竟应该怎么备课才更有效呢?我认为在新课程环境下的备课我们应该这样做:

一、做好传统的备课工作

传统的备课工作应该包括这样几项: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方法等,这些传统的备课内容还是不能省略的。

1.备教材

作为一名教师,要对教材有充分的了解,这是搞好教学的前提。这当然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可惜的是,现在很多信息技术教师认为教材比较简单,不需要太认真备课,但实际上很多信息技术教师对教材一知半解,并不能真正掌握教材的内涵。

作为教师,在上一节课之前,要把这节课的内容搞清楚,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学生在哪个知识点会出错,如何突破重难点,这些在课前都要搞清楚。对这一点大家都已明白,这应该是大家自然会关注的问题。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需要注意,备教材要有大局观,不能光从每一节课去着眼,我们要一个学期,甚至是整个高中阶段来关注教材,搞清楚每个知识点在整个教材中的作用和地位以及各个知识点的关系,合理地对待每个知识点,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2.备学生

我们应该关注个体的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要在课堂上真正能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使新课程的理念真正落实到每一天的课堂上来,备课要做到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等情况,既了解一般情况,又了解个别差异。总而言之,要“因材施教”。

3.备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

教学方法本身既包括了教师的教学方法,又包括学生学习的方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讲授、任务驱动、参观、演示、实习、练习、课堂讨论、欣赏、复习等方法。不同的课,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信息技术课由于其知识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一定要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如果一节信息技术课教师始终是处于讲授状态,那学生的学习不可能有很好的效果,这也是经过实践证明了的。讲授的时间一定尽可能少,留给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时间要尽可能增多,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增加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

当然,备课的内容可能还有其他形式,这里也就不再一一

赘述。

二、做好教案的撰写工作

在新课程环境下,在做好以上传统工作的同时,我们还应尽可能地对备课工作做一些改变。

关于怎么写教案的问题,我想阐述如下观点。

写教案是教师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工作,很久以来,很多教师都把写教案等同于备课。究竟教案应该怎么写,很多人有不同的观点,有人说要写详案,把每句话都写明白,这样上课就像是在背书。现在的很多公开课都是这样,事先做了充分的准备,导致课堂就像一台经过演练的舞台剧,确实精彩,但一切都在意料之中。我确实不赞同这样的教学。如果一个教师的教学长期持续这样的状态,会使学生对课堂失去兴趣。

1.在一节课开始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课前准备的时候,不要写过于详细的教案,而是要做一个教学过程的预测,把在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情况都考虑到,包括要讲到哪些知识点,学生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等,但不要把课堂上的每一句话事先都准备好。这样的教学会更真实、更精彩、更有新鲜感,学生才爱听。在一节课结束以后,则可以把这节课的教学过程详细记录下来,并写好自己的课后反思以及心得体会,总结自己在这节课中的优缺点。

2.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科学地使用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在教学中的作用非同寻常。教材的编写依据是课程标准,围绕每个知识点,每个版本的教材编写者会选择不同的实例来说明知识点。但是实际上,有些教材中的实例不一定适用于实际的教学。

以选修课教育科学出版社的《算法与程序设计》为例,教材中的例子、教材上的内容并不适用于现在的高中生。那些例子过于复杂,有时候一个例子要用几节课的时间才能讲完。而我们每周就一节信息技术课,几节课下来,教师虽然把内容讲完了,但是学生在学习时就会学着新的忘记了旧的,学生对一个完整例子也没有什么感觉。而我在进行教学时,是根据教学中的知识点,找一些合适的例子,把知识点穿插于这些例子中,一节课一个例子。也就是说这些例子复杂度要低于教材上的例子,但是这些例子已经包含所有教材中的知识点。这样做的好处是不仅保证了每节课的知识点都能体现,同时每节课一个完整的例子,更有助于学生学会写一个完整的程序。经过实践证明,这样的做法更有助于学生的学习。

备课是教学工作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作为教师我们应当充分重视自己的备课工作,我也相信只要我们做好了充分的备课,上好课并不难。

参考文献:

[1]李艺.论技术教育价值问题的困境与出路[J].电化教育研究,2007(8).

[2]包正委.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现状与反思(上):基于9省份5版本教科书使用状况的问卷调查[J].中国电化教育,2014(3).

作者简介:杨超,男,1976年10月出生,本科,就职学校:安徽省淮南市第二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有效备课新课程学生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高中化学如何进行有效教学
思想品德课堂因有效而精彩
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学生写的话
中学历史深度备课的二三事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