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专升本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

2014-10-31何景梅马云俊王海燕

职业·下旬 2014年10期
关键词:专升本课程体系改革

何景梅+马云俊+王海燕

摘 要:目前高校专升本专业人才培养普遍存在特色不足、定位不准的问题,使其缺乏市场竞争力。专升本学生与普通本科生相比,理论基础薄弱,专业实践能力强。针对其特点,应准确定位培养目标,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提高专升本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从而让他们更好地适应行业企业需求,具备竞争优势。

关键词:专升本 课程体系 改革

“专升本”是学生经过专科学习后,通过参加统一的升学考试,升入本科院校对口或相关专业继续学习,成绩合格后获得本科文凭和学位的教育形式。专升本教育是专科到本科甚至研究生教育的关键性桥梁,为优秀的专科毕业生提供提升学历层次的机会,符合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需要。但目前多数高校的专升本教育都是按照同专业的本科人才培养来完成的,没有充分考虑专升本学生的特点及发展需求,使得专升本学生缺乏市场竞争力。

一、专升本学生特点分析

专升本学生与普通本科学生相比,有其自身的优势和不足。

1.理论基础薄弱

目前高等教育大众化,考入高职专科院校相对容易,专科学生的入学成绩普遍不高,其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与本科学生相比有一定差距。尽管专科学生经过努力学习后考取本科,但其基础薄弱、学习能力不强的问题仍客观存在,尤其是英语、数学等基础知识的学习较为困难。

2.学习态度呈现两面性

专升本学生是有一定学习能力和意愿才考入本科院校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该较高,但事实却并非如此。由于学生在专科阶段接触过专业知识,并有实习经历,对专业知识和技能有一定了解,因而在本科学习中容易产生懈怠心理,对于专业知识的讲授兴趣不高。但专升本学生有一定的专业基础,如果课程能和工作岗位结合,任务明确,课程应用性强,学生能够亲自动手实践,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则会较高。

3.有较强的实践基础

按照专升本对口升学的要求,专升本学生在专科阶段所学专业和本科阶段考取专业相同或相近,其对专业已有一定认识。学生经历过课程实训和综合实习,对工作流程有较全面的认识,能够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实践能力相对较强,对其适合根据专业岗位需要安排课程任务。

二、专升本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意义

目前多数专升本人才培养缺乏特色,使得专升本学生与专科生相比能力没有较大提升,还由于他们自身基础薄弱和社会认知度低的原因,导致其与本科生相比缺乏竞争优势。因此,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目标定位,依据培养目标和学生特点,进行课程体系改革,为学生量身打造适合其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1.符合高等教育职业化的要求

针对专升本学生的特点,以岗位需求和职业能力为依据,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通过任务式的课程体系设置,充分体现职业特点,使培养的学生最大限度地符合行业发展需求。

2.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实现错位竞争

错位竞争是指企业避开竞争对手的市场优势,以己之长击彼之短,确立相对优势竞争地位的一种竞争策略。对于专升本学生培养来说,也要依据产品特点,即学生特点,发挥其实践优势,扬长避短,培养出特色人才,增强竞争力。

3.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专升本学生经历了专科的专业知识学习和企业实习,对专业有较全面的认识,采用任务导向的课程体系设置,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掌握知识的应用并融会贯通。配合课程体系改革,采用情景教学和案例教学等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专升本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

专升本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应突出其与普通本科的差异,充分考虑学生特点、学习意愿及岗位标准、行业需求,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解决学生底子薄的问题,使其有较强的竞争力。

1.准确定位培养目标

依据国家关于专升本的教育方针、各高校办学理念和专业特点,充分考虑专升本学生的特点及学习意愿,结合行业发展和企业需求,准确定位专升本的人才培养目标。目标应高于专科专业的操作型,不同于本科的应用管理型,较适合定位于高级技能型。

2.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根据行业需求和职业标准,结合学生特点,构建高级技能人才培养框架下的课程体系。要适当降低基本素质课难度,以够用为度,拓展学生知识面;加强专业基础课中核心知识的学习,减少原理性内容的讲授,把基本理论融入专业实践应用中;专业课学习采用任务导向设置模块课程,每个模块完成某一岗位的工作任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应用能力;实训课注重综合性,按照工作任务安排实训,每个实训完成一个工作岗位的内容,充分考虑实训任务的完整性和目的性。

3.制定课程大纲和标准

确定核心模块课程内容、课程任务、培养目标和能力。课程由单一的独立课程变成有紧密联系的课程群,根据新的体系制定课程大纲、标准及考核标准和方法。在制定过程中,要注重课程的整体性、关联性和任务性。一要明确各门课程的内容,避免重复讲授,注重课程的内在联系;二要明确各部分内容在整个工作任务中所处的地位和要达到的标准;三要按照要完成的任务来安排课程,确保以工作任务为中心,进行“流水线”式的课程安排。此外,还要制定合理可行的课程大纲和标准,指导课程的讲授和学习,并加强课件、试题库、教材建设等课程资源的建设。

4.进行专业教师系统培训

新课程体系的建立,对教师的综合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必须熟知各岗位的工作任务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每个专业教师必须全面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工作任务及工作标准、工作内容、流程,指导和教授学生完成专业知识的学习。而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需通过培训学习、校内实训室锻炼、校外企业顶岗实习等多个环节来完成。

5.改革教学和考试方法

在新课程体系中,专业课和实践课是按照模块设置的,讲授方法要突出任务性,通过一个模块的学习即能完成一项工作任务。要设置不同的任务,由学生来完成工作的各个环节,融理论知识学习于实际应用。教师可采用项目教学、情景模拟教学、小组讨论、案例教学等方式,这样才能避免单一讲授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好的问题。还要建立科学的考核方法,加强过程评价、职业能力评价、企业评价等。例如进行工作任务考核,对学生完成各项目模块的成果进行检验,不仅考查学生对工作任务所需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考核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同时培养沟通合作意识。

6.建立综合实训平台

建立校内模拟实训室,按照企业标准设置岗位,营造职业环境,按照工作项目和业务流程进行任务式教学。学生在模拟环境中,完成工作任务。这样把实训室的功能和课程任务紧密结合,完成课程模块的讲授和考核。还可利用校内资源进行真实工作的演练,完成某一项目课程的学习。学校应不断完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与企业深度合作,由企业提供各项目教学所需的条件,通过校企联合让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学习。

四、小结

我们针对专升本学生的特点,构建适合的专升本专业课程体系,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自身优势;实现单一课程与岗位任务的结合,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的深度融合,使培养的学生具有更强的实践应用能力,具备竞争优势。

(作者单位:沈阳工程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专升本课程体系改革
山西省2019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2017年-2018年专升本院校录取分数线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2019年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生体格检查表
改革之路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