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雨霖铃》为例谈古典诗歌教学诵读指导
2014-10-31吴祥华
摘 要:古典诗歌注重诵读已成为广大中学语文教师的共识,然而怎么诵读,如何教会学生诵读却成为摆在中学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道门槛。以《雨霖铃》为例,谈诗歌教学中如何从声韵格律的角度指导学生诵读。
关键词:《雨霖铃》;诵读;声韵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诗人雪莱说:“诗是最快乐最良善的心灵中最快乐最良善的瞬间的记录。”要通过诗歌获得使人
“温柔敦厚”的教化效果,领悟其中的“真”“善”“美”,必须进入诗境,领悟其神韵,让自己的心灵与作者、诗歌碰撞,形成共鸣或“顿悟”。而在这个过程中,诵读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诵读是诗歌学习最重要的手段之一,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诵读教学仍存在重技法轻方法、重形式轻内涵的问题。
所谓重技法、重形式,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了诵读的活动组织,例如,古诗词吟唱、配乐朗读、配画朗读、比赛朗读等操作形式问题,却忽略了诵读本身的指导,这首诗为何这样读?怎样具体指导学生诵读?这些问题普遍存在,然而老师在教学中并没有去解决这些问题,只是把诵读当作了一个装点门面、可有可无的活动环节,甚至在进行诗歌教学时,为了突出诵读的重要性,一堂课都是读,从个人读到集体读,从教师范读到听诵读音频,从读准字音到读懂大意乃至读出情感,诵读几乎成了无所不能的灵丹妙药,更成了古典诗歌教学表演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这一点在公开课中表现尤为突出,这就是将诵读形式化乃至程式化了。究其原因在于教师在指导学生诵读时并没有给出正确的指导,没有教给学生诗词格律的相关知识。笔者就以《雨霖铃》为例谈诗歌教学课堂中如何从诗词格律的角度指导学生诵读。
一、读曲调
“作慢词看是甚题目,先择曲名,然后命意,命意既了,思量头如何起,尾如何结,方始选韵,而后述曲……”(《词源》),双调《雨霖铃》颇极哀怨,真本曲遗声。宋词不同的曲调往往表达不同的感情,也正所谓王灼在《碧鸡漫志》中所说“哀声而乐词,乐声而歌怨词,故语虽切而不能感动人情,由声与意不相协故也。”了解《雨霖铃》的曲调特点之后,再安排学生自读,尝试能否读出该词“哀怨”的情感。当然这只是初步的感受,学生难以读出哀怨之情,还需进一步的引导。
二、读韵脚
“大抵词自民间转入文人之手中之后,到温庭筠严分平仄;到晏殊渐辨去声,严于结句;到柳永分上去声,尤谨于入声。”而平音最长,上去次之,入则诎然而止,无余音矣。在古典诗词中,不同的声调与诗词表达的情感紧密相连,尽管普通话中已没有入声字,然而笔者所在的吴方言区,入声字是方言中常见的声调。入声字是短音,有顿挫凝滞之感,押入声韵的诗词,都是表达痛苦、坚韧、感慨、愤懑等情绪的。给学生有关古汉语音韵知识的简单介绍后,再去读《雨霖铃》的韵脚,如“切”“歇”“绪”“发”等入声字,在发音的时候急促而收,不带拖音,学生再读该词,对该词“哀怨”的体会就更深了一层,这时教师再鼓励学生从这些字出发去理解体会词人别离时的不舍,如“发”字背后是词人复杂而又微妙心理的体现。
三、读领字
诗词的诵读要讲究停顿,学生一般是依据句子语法结构来停顿,这有其局限性。龙榆生在《词学十讲》中指出“所谓名词(名家所填之词)转折跌荡处多用去声,我们把它叫做领字,这一个字具有领起下文、顶住上文的特等任务,作为长调慢曲转筋换骨的关纽所在,必须使用激厉劲远的去声字,才能担当的起。”而《雨霖铃》中的“对”“竟”“念”“更”“便”等字,都是去声,在转接停顿处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加强了声情上的感染力,学生只要耐心往复吟咏,就能体会。学生再次诵读,读到这些领字时稍作停顿,并作重音处理,再带出所领内容。
四、读联绵词
联绵词是由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分割的词,它有两个字,只有一个语素。这两个字有的是声母相同,有的是韵部相同,有的是同音重复,联绵词的存在加强了汉语的音乐性,这一点在古典诗歌诵读教学时必须要告知学生。《雨霖铃》中有“凄切”双声词,“寒蝉”“无绪”叠韵词。除了双声叠韵之外,还有“去上”连用,如“骤雨”“帐饮”“泪眼”“暮霭”“自古”“纵有”“更与”,吴树在《词学通论》中指出“盖上声舒徐和软,其腔低;去声激励劲远,其腔高,相配用之,方能抑扬有致。”教师在指导学生诵读时应指出这类词声调变化的特点,在变化中体会词人的情感。
诵读不是要求学生怎么读,而是告诉学生为何要这样读,该设计紧扣诗词特点,帮助学生掌握曲调、领字、四声等声律知识,知道词的声乐是如何与情感紧密相连的,知道如何“因声求气”,学生细细揣摩,反复吟咏,才能抵达诗词的内核。诵读教学不能仅停留在表面,教师告知学生古典诗词音韵格律的浅显知识,对其作出专业的指导,学生才能迁移掌握。
总之,学习古诗词,反复诵读、熟读精思、潜心涵泳,课堂诵读贯穿始终,学生养成诵读习惯,古诗词的阅读能力就会得到提高,从而获得情感的体验。
参考文献:
[1]沈奇.西方诗论精华[M].花城出版社,1991.
[2]夏承焘,吴熊.读词常识[M].中华书局,2000-04.
作者简介:吴祥华,男,1981年9月出生,本科,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