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拓展学生阅读经典的时空

2014-10-31李德亚

新课程·中旬 2014年8期
关键词:归有光康桥经验

一、填补空白,读透作品,挖掘作品的深度

文学作品的语言特别是诗歌的语言是跳跃的、模糊的,有时又是含蓄隐喻的。按照接受美学的观点,“艺术作品所描绘的客观世界只是一个图式性框架,里面有很多空白与模糊、不确定的地方,还有许多潜在的或出于萌芽状态的因素”。观赏者对文艺作品的鉴赏活动,需要借助经验和想象对作品中的空白和模糊点加以充实,对潜在要素有一个发现、发展也就是有一个具体化的过程。这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适度填补作品和学生知识的空白,才能深入理解作品感情。

《再别康桥》是学生喜爱的传统名篇。学生凭借自身的知识和经验储备,是能读出诗歌的音韵之美、绘画之美的。他们的初始体验也能初步感受诗人的情感之美。但学生读到的只是字面的东西,而诗句背后隐藏的内容更加丰富。这背后隐藏的是与诗人特定的经历相联系的特定的情感。《再别康桥》不是简单地抒写对康桥的依恋和惜别,诗中优美的意境蕴含着更丰富的情感因素。在教学中我们让学生查找资料,了解诗人情感生发的土壤,寻找诗歌背后的丰富意蕴。首先,学生要知道剑桥留学生活对诗人的巨大影响:“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这首诗不仅抒写对康桥(剑桥大学)的依依惜别之情,更重要的是抒写诗人对这段生命历程中的深刻体验,是对自我人生轨迹的一种深入关照。其次,可以补充胡适《追悼徐志摩》一文片段:“他的人生观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如果学生了解了徐志摩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沉睡与觉醒的时代、迷惘与挣扎的时代,学生就能进一步体验徐志摩的诗歌感情是当时的青年在迷惘中寻觅自由、爱与美灵光的写照。最后,再参读他1922年写的《康桥再会吧》,“你是我难得的知己……我每想人生多少跋涉劳苦,多少牺牲,都只是枉费无补……你我相知虽迟,我心灵革命的怒潮,尽冲泻/在你妩媚河身的两岸……如慈母之于睡儿,缓抱软吻;康桥!汝永为我精神依恋之乡!”学生就可以更好地体验:1928年创作的《再别康桥》,诗人抒发的对康桥难舍难分的依恋之情,诗人对康桥的钟爱远远超过了一般人常有的喜悦和激动。康桥成了诗人永远的故乡——精神之故乡,那里可以寻得他精神上的“根”。

二、寻找原点,读懂作者,延长文本的宽度

经典作品,孤立地看,解读起来往往费力,不能全面深入地理解。所以教学中都会安排一个环节:介绍作者,知人论世。但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把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当成了一个固定的程序,并不考虑是否需要,也没细加考量该如何介绍作者,在什么时机介绍作者和背景。这种介绍与阅读文本、体验情感并没有形成水乳交融的关系,就像我们做一道美味佳肴,要适时添加不同调料一样,而不是从一开始就简简单单地一锅煮。介绍作者和相关背景的目的是让学生寻找作者情感生发的原点,真正读懂作者,是为了延长文本的宽度。

《项脊轩志》是一篇传统的古代美文。教学中,学生对字句的理解并不困难。作者善于借生活中的琐事抒写真挚情感,学生也不难发现。但我们通常止步于把作者的情感模式化地解读为抒写逝去亲人悲哀和功名未尽的抑郁。我们在学生借助工具书和课后注释,疏通文义,自学课文的基础上,分次介绍归有光的坎坷偃蹇的经历和文学成就,由此串起课堂教学,让学生逐步深入体会文章的情感,大大拓展了文本的宽度和阅读视野。

第一次介绍作者生平遭遇,诵读感知,品悟情感。这个介绍可以让学生看到作者不仅科场失利,而且身世坎坷。学生才会在阅读文本中体会,大家庭的支离破碎对他意味着什么,祖母的喃喃自语对他意味着什么,一次又一次的科举失利对他意味着什么,才能体会“多可喜亦多可悲”中的“可喜”是短暂的,更加重了他的“可悲”。悱恻动人,是归有光散文的突出特征。但这里的“情”,不是单纯的“亲情”,还有作者肩负的光宗耀祖、家族振兴的责任以及功业无成的负疚和苦痛。

第二次介绍归有光与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并称的“唐宋派”,他的作品对清代桐城派散文影响很大,桐城派的姚鼐评价他是架设在唐宋八大家與桐城派之间的一座桥梁。近代林纾更尊他为“五百年来归震川一人而已”。(同时展示《寒花葬志》原文)

这样学生进一步了解,归有光作为一个失意的读书人,在政治上没有什么建树,但在文学上却独树一帜。《项脊轩志》被公认为是作者“最胜之文”。学生进一步诵读课文,了解文章的艺术特色:善于描写生活中的小细节。如“以手阖门”“自语”表现出来的祖母对孙子的疼爱和期望。“东犬西吠”“鸡栖于厅”体现出来的这个家庭的混乱和无序。

在补充学习了《寒花葬志》《先妣事略》之后,学生不仅进一步体会了归有光散文的绵绵情思,也更深入地了解了归有光散文的艺术魅力。

三、“不即不离”,读准自我,体验作品的高度

学生进入情境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理解感悟,这是必须的,但还要防止另一面,即学生只从自己的角度审视作品,而不能超越原始体验。在文学作品的欣赏中,“欣赏者对于所欣赏事物的态度通常分为‘旁观者和‘分享者两类,‘旁观者置身局外,‘分享者设身局中,分享者往往容易失去我和物中应有的距离。”如果失去应有的距离,就可能以自己的经验曲解作品,但是如果读者离作品反映的时代距离太远,读者又会以一个“旁观者”冷眼甚至麻木地审视作品。文学作品的阅读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可能不受读者的经验、素养和审美情趣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是一体两面的。如果受到自己知识经验的不当影响,就会出现诸如“《背影》中‘父亲违反交通规则”“杜甫是一个不称职的丈夫”“学习祥林嫂拒绝改嫁的精神”“愚公移山是破坏环境”“木石前盟违背科学常理”等偏浅认识。“在美感经验中,我们一方面要从实际生活中跳出来,一方面又不能脱尽实际生活;一方面要忘我,一方面又要拿我的经验来印证作品,这不显然是一种矛盾吗?事实上确有这种矛盾,这就是布洛所说的‘距离的矛盾。创造和欣赏的成功与否,就看能否把‘距离的矛盾安排妥当。‘距离太远了,结果是不可了解,‘距离太近了,结果又不免让实用的动机压倒美感,‘不即不离是艺术的一个最好的理想。”我们要跟学生讲清楚“不即不离”的鉴赏方法,既要联系自己的经验,又要注重作品的时代。《雷雨》中的四凤到底是误触高压电而死,还是因失望和悲愤而握电自杀?蘩漪是偏狭自私的人,还是那个密不透风的“铁屋子”中的叛逆者?同样,用“不即不离”的方法,可以全面审视林黛玉的孤高傲世和尖酸刻薄,可以全面理解薛宝钗不仅是一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美人”,还是一个善解人意、人人喜爱的大家淑女。我们要全面把握人物形象的多元性,在读者所处时代背景下审视人物形象的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李德亚,男,出生年月:1973.11,本科,研究方向: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读写有效联动,就职于安徽省霍邱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归有光康桥经验
《项脊轩志》的人物描写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经验
“雨巷诗人”与“康桥诗人”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知人论世”与文言文释义案例分析
郑州康桥悦蓉园新中式院墅
寒花葬志
当你遇见了“零经验”的他
刚柔并济真男儿
——归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