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创新探讨

2014-10-31赵增华

新课程·中旬 2014年8期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民办高校

摘 要:结合我国民办高校的《形势与政策》课程开设,对课程教学创新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民办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创新

《形势与政策》作为特殊的大学课程,不仅在政治教育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同时也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开设《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意义

民办高校作为国家政策与市场经济的产物,学生素养良莠不

齐,生源复杂,这让民办高校在进行文化课时和公办高校存在明显的差距。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民办高校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甚至还有大量学生在校时就开始自主创业,所以他们对政策形势极为关注。当然也有部分学生偏好专业课,对于形势与政策这类附加科目存在很大意见,针对这种情况,不仅要健全形势政策教育,还必须根据学生特点与基础知识进行分层异步教育。

从民办高校办学环境来看,盈利作为不可回避的话题,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必须加强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明确形势与政策的发展意义,从源头上避免形势与政策随波逐流化带来的不利影响。近年来,随着教育革新力度加大,很多民办高校已经意识到形势与政策的作用,所以不能只注重专业和技术教育,还必须全方位加强情感培养、个性教育和人格塑造,在增强学生认知能力的同时,不断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力。

二、民办高校《形势与政策》面临的问题

从大部分高校开课情况来看:《形势与政策》面临着以下突出问题:

1.内容枯燥、陈旧

随着学校扩招力度的加大,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含金量,同时也影响了社会对师资办学的整体评价,很多学生为此不是将自己作为社会的接班人与建设者,而是最低级、最底层的部分。在师资力量、资金源、生源等多种因素影响,民办高校在形势与政策课开设时,明显存在很多缺陷。

从国内民办高校教学情况来看,《形势与政策》作为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要部分,它具体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等思想概论和道德修养的补充,特别是大政方针与理论裁决等方面,它们之间具有很大的联系,甚至还有趋同的内容。所以对于普通学生来说:相同的内容在课程交叉时,很容易对其造成审美疲劳,并且还会降低对新知识的渴望和兴趣。长此以往,学生对于新知识的积累就会出现麻痹现象。

另外,在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网络技术不仅拉近了外界与人类的距离,让国内外新闻传播不再是难事,同时也增强了对各种新闻事件的阅读力。和老师相比,学生对于信息获得也不见得差多少,甚至很多时候,由于业务繁忙,老师对于新信息的获取不如学生快捷。而老师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学生已经了解的信息带入课堂,就很容易让学生产生视觉、听觉疲劳。

2.缺乏实用性

从《形势与政策》教材内容来看,其中涵盖了大量的国家方针与时事热点,所以该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不管是新鲜感,还是实用性,它和其他课程都存在明显的差异。从民办高校的办学宗旨来看,培养适合国家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是其根本目的,所以“轻应用,重实际”是其一贯的现象。从学生学习过程来看,他们对课程要求也存在很大的功利性,所以将精力更多地放于和专业知识息息相关的专业课中。在《形势与政策》的现实理论中,很容易让学生感觉和自身专业脱节,所以不愿意将更多的时间放在该课程上,而是归于实用性较强的专业课。另外,从民办高校生源来看,基础普遍较差,不管是学习定力,还是学习习惯和公办高校都存在明显不足,所以学术性理论给学生设置了很大的苦恼,极容易让学生产生和社会脱节的体验。

3.教学过程缺乏互动

根据不完全资料得知:国内大部分高校开展的《形势与政策》课都以课堂和教学报告为主,并且很多报告都集中在会议室、礼堂,通过专题报告实施,在环境嘈杂、人数众多的情况下,报告很难考虑到每个人,这样也就很难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对教学效果造成影响。从年龄段来说,对于思维独特、个性鲜明的“90后”学生来说,缺乏个性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反感情绪,最后影响教学效果。

另外,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多媒体应用也为《形势与政策》教学带来了新的转机,老师能够通过图示、影像、声音等方式辅助教学,这和传统的板书教学相比确实高级了很多。但是,针对该课程大量的理论部分不可能完全依靠多媒体进行讲解,它需要老师的口头教导,所以也就造成了过于依赖PPT的情况。在信息文字繁杂、课件冗长的情况下,如果老师不能吃透课件内容,就很容易造成课件不充分的现象,最后让老师只能通过PPT或者照本宣科等形式进行弥补,这样就能会让课堂陷入死气沉沉的领域,同时也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教学成果大打折扣。在课程实效性要求中,由于很难保障教材选用,所以教学存在严重的随机性。

4.缺少实践

《形势与政策》作为与时俱进的课程,不管是教学模式,还是教学内容都必须紧跟时代发展,从目前的民办高校教学模式来看,主要有专题讲座、课程讲授等,所以很容易和社会脱节。另外,在大班教学中,不仅影响了教学创新性,同时对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从而对课堂管理也造成了很大约束。

三、民办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革新策略

从当前民办高校《形势与政策》面临的困境来看,为了完善教学创新力度,推动教学发展,不仅要借鉴传统思想教育的规律,推动教学发展,还必须整合民办高校学生特征与师资力量,在有张有弛的环境下进行改革,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让其紧随时代要求。在实际和理论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应用能力,对教学手段与方法进行创新,这样才能进一步完善师资力量,强化师资队伍,保证教学效果。

1.完善教学内容

受课程内容限制,很多老师都将大政方针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策略作为知识传授的主要内容,这种没有跟上时代节奏的教学,很容易忽略思想融汇的作用。新形势下,为了更好地推进《形势与政策》发展,必须突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将大政方针与时事热点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和社会现实结合起来,感受教学的魅力,从而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

2.提高应用能力

从民办高校的工作特征来看,与时俱进,抓住发展机遇,培养具有实践应用能力的人才是每个民办高校办学的工作目标。虽然民办高校在接触信息时,和老师寻找信息的途径类似,但是在对事件的认知与解读上明显存在差距,所以概括、分析、总结能力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培养。在教学中,不仅要避免空洞的理论讲解,还必须努力将生活与理论知识结合起来,特别是新出台的大政方针,除了要认真解读,还必须面向大众,从源头上努力做到实际与理论结合。只有真正做到国家路线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才可能让教学内容具有感召力与生命力,从而更好地领会政策大意与精髓,向着政策给予的方向不断奋斗。

3.提高认识程度,强化管理体系

为了推进《形势与政策》的创新力度,除了要认识到该课程的特殊性与重要性,还必须使用恰当的广告宣传让高层理解该课程的教学现状,从而提升关注力度。《形势与政策》作为帮助大学生树立思想的关键,它不仅是塑造正确思想观念、拉近党组织的方法,同时也是传达国家政策、方针的重要环节,对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保障教学成果具有重要作用。

管理机制作为高校开展各项活动的保障,它对管理部门以及领导小组工作开展具有重大影响。因此,在领导小组选聘中,必须由校领导担任,在党委共同构成的环境下,从根本上保障教研工作与管理机制。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必须正确看待权利与责任,在强化教学改革的同时,让该课程的管理和课程化管理靠近。或者由党委共同领导,再由统一的部门对其进行教学指导。

4.提高师资建设,健全教学体制

从该课程的文科性质来看,很多时候该课程都没有固定的答案,有理就能得到肯定与倾听,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发挥现代设备优势,从视觉、听觉等方面保障教学质量,或者利用社会热点、政策解读对相关内容进行讲解,这样就能避免对文稿的复读。在课堂上,老师不仅要鼓励学生发言,还可以充分利用课程与小组参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与自主性。

从《形势与政策》师资情况来看,主要包括:兼职、专职教师与专家,所以在日常工作中,为了保障教学成果,必须强化多样化师资力量,通过严格考核、选聘,从源头上确保师资建设与队伍的稳定性。为了提升老师的综合素养与专业化水准,除了要灵活应用师资力量,还必须根据教学改革相关要求,对时事热点进行重点讲解,在学生认识到一定程度后,教学质量就能得到保障。

从教材制定来看,除了要根据党与时事方针丰富教材,还必须在新、精、稳等要求下,对基本概念与原理进行统筹分析,这样就能在面对时事内容时,让学生临危不乱。为了提高学生的启发性与自主性,在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上,还可以给学生更多的选择,例如,强化教学模式,通过互动式与开放式相结合的形式,保障教学质量。

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形势与政策》作为打开学生视野、了解国家政策的重要课程,对国家发展和学生成长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充分利用主力军身份,以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从各方面确保教学效率,这样才能促使学生用饱满的精神与热情对待学习,推进“中国梦”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刘元顿.关于提升民办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实效性的思考[J].大江周刊:论坛,2013(07):219-220.

[2]王一青.民办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改革创新模式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07):19-20.

作者简介:赵增华,男,1985年10月出生,研究生,就职于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民办高校
TBL教学模式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的运用
浅析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现状及成因
“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效果研究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
高职物流专业“物流费用结算实务”课程开发研究
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探讨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