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古诗词鉴赏有效性之初探
2014-10-31陈世珍
摘 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高效提高教学效果,解决教学与考试这一矛盾,革新课堂教学方法,通过看—读—练,做到让学生能读懂,会鉴赏,精表达,有效地提高鉴赏古诗的能力,提高高考得分点。
关键词:古诗词;鉴赏;有效性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占有大量篇幅,而古诗词鉴赏题是高考的必考题,从近几年考试看,分值有所加大,但是高考古诗词鉴赏题又是一个难点,考生往往失分较多,为此,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得高分,常常出现一种错误的教学倾向,即把古诗词的鉴赏课当作高考古诗词答题技巧、答题模式训练课,这完全违背了古诗词鉴赏的目的和意义,那么,如何处理好教学与考试这一对矛盾,有效提高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对学生进行古诗词鉴赏的训练,提高得分率呢?笔者在长期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快速有效鉴赏古诗词的技巧和方法:看—读—练,做到让学生能读懂,会鉴赏,精表达。
一、看
1.看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通向诗歌主旨的第一条快速通道,它承载着很多内容信息,往往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人的情感、诗歌的类型。如王维的《山居秋暝》一个“秋”字,交代了诗歌的时令季节为秋季,杜甫的《登高》的“登高”二字点明了诗歌的主要事件,王维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一个“送”字,表明这是一首送别诗。总之,题目就是诗歌的一个向导,通过看题目,读者对诗歌内容就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2.看作者
孟子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这句话告诉我们,任何作者都生活在一定的时代,其诗作往往与时代生活息息相关,因此,了解作者所生活的时代、人生经历、生平事迹、创作风格、写作背景,才能更好地感受其诗风、诗意、诗情、诗魂。
3.看注释
诗歌注释包括多方面,有的介绍写作背景,有的对文章用典点明出处,有的对重要字词加以注释,这些都是帮助读者能更好地疏通文义,了解作者,理解诗意。尤其在高考题中的注释,往往帮助学生快捷理解诗歌内容,体味作者情感,在答题中起一种至关重要的作用,如2013年新课标高考卷陆游《鹊桥仙》一词,正文下有3条注释,从注释①可看出前三句与后两句形成对比,表明现在自己只能做一个闲散的江边渔翁,表达了自己壮志难酬、壮心不已的忧愤。
二、读
1.初读
韩愈在《进学解》强调“手披目视,口吟其言,心惟其义”,也就是说文章要诵读,在诵读中才能感受语言的魅力,领悟语言表达的规律性,增强对语言的鉴别能力,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读诗歌关键在于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懂诗意。读懂诗意是理解诗歌的灵魂,为此,应在以下几方面下工夫:(1)理解字义、词义。由于诗歌离我们已经很久远了,有些字义、词义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玄黄”一词,一般是天地的代称,有的却指丝帛,有的又作疾病讲解。(2)注意用词的改变、语序的变化。古代诗歌,由于受声律、押韵、平仄、对仗的制约,改变了用字,调整了语序,给诗歌理解带来了难度,如崔护的《题都城南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其真正的语序为“不知人面去何处,桃花依旧(在)春风(中)笑。”除此之外,弄清诗歌中的用典才能更好地理解诗歌,如《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借助形象生动的典故抒发爱国的情怀,表达高远的志向。
2.再读
再读诗歌实际是在疏通诗意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通过再读学会鉴赏诗歌,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再现诗歌画面。通过想象、联想,运用散文化的语言描绘诗歌画面,在这里我们不能仅停留于诗意的翻译,应用优美的语言、合理的想象,再现诗歌内容。
(2)抓住诗歌意象,分析诗歌意境。诗歌意象是作者主观情感思想和现实生活的辩证统一,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的意象“折柳”,因为古人离别时常折柳相赠,这个意象一般只作朋友离别,表达思念之意,而在夜晚听到“折柳”曲的笛声,自然引发诗人的思乡之情。(3)分析表现手法,领悟作者情感。要能准确理解诗歌内容、领会情感,必须分析诗人运用的表现手法。如李煜《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词人运用夸张手法写愁之多之深,把愁苦比作滔滔巨浪劈面而来,无可抵挡,让我们可以感受到词人内心的愁苦之情如东流的春水。
三、练
学习鉴赏古诗,除了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外,还要用精准的语言来进行表达。学习一首诗歌以后,我们应从诗歌内容、诗歌语言、作者情感、表现手法等多方面,通过训练,巩固所学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训练中除对常见的鉴赏术语、鉴赏方法进行掌握外,还应掌握答题规律,了解常用的答题句型,掌握答题技巧。如分析意境题型,答题的一般思路是:所写意象+意象特点是什么+艺术效果+诗人情感,当然对答题的知识点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公式展现,每一点都要在答题中进行具体的指导和规范。通过规范训练、精准表达,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答题的方法、答题的模式,把握好得分点,以期在高考中得高分甚至满分。
参考文献:
[1]陈益忠.古诗词教学“三部曲”.陕西教育,2008(01).
[2]姜华.高中诗歌高效课堂教学探索.山东师范大学,2010.
[3]任冬冬.对提高诗歌教学的反思.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06).
[4]沈火种.有效诵读,叩开诗文意象之门.语文教学通讯,2010(Z3).
作者简介:陈世珍,女,1967年12月出生,就职于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中学校,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