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鄂州市保健型园林的实践与探索

2014-10-30何文芳

绿色科技 2014年9期
关键词:营造探索实践

何文芳

摘要:从保健型园林的相关概念,保健型园林在国内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对鄂州以园林五大要素,即地形塑造、植物配置与造景、建筑与小品、道路与广场以及基础服务设施等方面开展保健型园林的实践状况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今后的探索方向。

关键词:保健型园林;营造;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4)09—011402

1引言

园林绿地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是为城市发展和广大市民服务的。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进程的加快,推动了城市园林的功能的不断拓宽。现代园林已从最初的绿化、美化环境为主,发展到景观、文化、生态和减灾避险功能兼顾,也将担负起改善并维护居民健康的重任。保健型园林既可以改善城市环境,又可使人民群众在园林环境中获得保健知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非常符合我国人口众多,医疗设施缺乏和资金紧张等特殊国情。因此,广泛开展保健型园林营造将是时代的必然选择,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研究现状分析

牛泽慧、徐峰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文化对保健型园林做了如下定义:保健型园林是以维护人民健康和提高人们自我保健意识为目的、医学和环境心理学为指导。通过地形、保健型植物、建筑小品的运用来营造的具有保健效果的园林。保健型园林是人们不断探索园林新形式,创造更适于人居环境,最大限度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系统产物。其终极目标是创造景观优美保健益体功能的人居环境[1]。

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内陆续出现保健型园林方面的研究报道,归纳起来主要是从如下几个方面开展了理论和应用研究:一是植物配置。主要是从保健植物释放的保健物质、根据人类的五觉(视、嗅、触、听、味)对保健植物分类、药用保健操植物应用、养生型保健植物的研究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对保健型园林植物造景规划设计提出了指导原则。二是相关园林要素的保健功能及应用。许多专家从地形塑造、植物、建筑小品、道路与广场、基础服务设施5个基本园林要素的角度研究园林的保健功效。就保健型园林的指导思想和营造方式提出建议等。三是传统养生文化、传统中医理论在园林中的应用。通过对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整体观、阴阳观、人与自然观以及对传统中医学强调天人合一、身心一体等分析,从规划设计角度提出将传统养生理论和传统中医理论用于指导现代疗养空间、健康花园的设计之中。四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养生智慧的研究与应用。园林可使人超俗涤凡,居尘而出尘,并引导人的淡泊清心,致虚宁静,从而养性延伸。中国古典园林就是古人利用环境养生的一个最好例证。无论是园林的选址布局、建筑营造、植物配植、筑山理水,还是在园林品赏中,中国传统养生文化都得到了充分体现[2]。五是园艺疗法、健康花园等相近研究领域的经验借鉴,提出创造更多的锻炼身体和运动的机会,有更多自由选择的机会,形成社交向心空间、亲近自然、可知性、可接近性、亲和性、安静、生理和心理上的舒适性、积极向上的艺术性、探索性、目标点、私密性、全景、易于维护[3]。这些设计理念和基本原则将为保健型园林的营建提供宝贵的经验指导。

3鄂州市保健型园林建设分析

近年来,湖北省鄂州市在营建保健型园林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并尝试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的。

3.1注重理论指导

认真学习和研究国内营建保健型园林方面的理论,并以此为指导,明确鄂州市营建保健型园林的目标及规划设计原则。对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使用人群,具体设计目标是不同的,在保健型园林营造之前,应该重点针对保健型园林营造的地理位置与具体使用人群进行调查。注重调查园址周围所在区域的居民类型与社会结构,如属于厂矿区、文教区或商业区等居民以某个年龄段或某种身体状况为主等情况,并分析健康总体状况与存在的问题。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具体目标。保健型园林的营造以现代园林保健功能为指导思想,并依据五项基本原则,一是充分开发利用园林中的保健资源原则;二是科学性、发展性原则;三是舒适安全的原则;四是平等的原则;五是参与性原则。设置多样性和特色性的保健活动于自然园林之中。

3.2调查本地植物的保健效应

鄂州市在建设保健型园林之前,组织大量专业人员对本地植物的保健效应进行摸底调查,从中筛选出一批有良好应用前景的乡土园林植物,如天竺葵可防止染上疾病或中毒;桂花、梅花、白兰花、绿萝以及其他香味植物可帮助成年人提神醒脑,拓展思维,提高工作效率;樟树、菊花、金银花等植物发光的挥发油、香味能帮助老人祛风湿、止痛,使患高血压病人血压下降等;如银杏、杨树、朴树、松柏类植物的挥发性气体可杀灭结核、霍乱、伤寒、白喉等病原体,如喜树、长春花等植物散发的气体可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如丁香花对牙痛有缓解作用,玫瑰花使人镇静,月季花对冠心病的康复非常有利,紫薇的香味可以杀菌;梧桐每公斤叶片可吸收空气中304mg的含铅物质;如女贞、杜仲、桂花等植物散发的气味可使人分泌有益的荷尔蒙等。

3.3注重以人为本

在城市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时必须以人为本,改变只对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作为衡量环境质量的标准,摆脱纯观赏、纯休憩等传统而单一的模式。注意绿化景观与功能结合。在具体工作中,加强对每块园林绿地特别是医疗卫生,文教区域以及公园绿地、居住绿地等规划设计方案严格把关,突出保健型园林营建的规划设计指导原则,从源头上把关。

3.4注重景观营造

从地形塑造、植物配置与造景、建筑与小品、道路与广场以及基础服务设施等五个基本园林要素方面入手,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保健型园林营造,取得了一定效果。

(1)地形塑造方面。依据节约型园林的要求,在建设凤凰广场时利用挖旱喷泉地下水池土方筑了3个小山包,既节约土方外运的成本,又改变了全国当时千篇一律的平面大广场做法。2000年建成后,广大市民经常在3个小山包上攀爬、健身。正在建设中的三国吴都风光带三期工程,由于背景是西山,有两条自然水溪从西山两个山谷中流出,我们在具体营建时,通过疏山理水,恢复了历史在这个区域的八景之一即“寒溪漱玉”,具体营建上是恢复了寒溪塘,让那两股自然流水以瀑布、叠溪等形式样汇入寒溪塘而形成有地域特色的园林景观,同时也是依地势分级营建,控制了土方外运等工程成本,得到了群众的肯定。endprint

(2)植物配置与造景方面。依据筛选的环保型和保健型植物,区分医疗卫生单位、文教单位、居住区和公园绿地有针对性地进行植物配置。如在三国吴都风光带一、二期建设时设计了银杏的树阵、二乔梅苑大量种植了梅花、腊梅等。同时学习和借鉴上海等地经验在三国吴都风光带和凤凰广场的植物配置上,根据阴阳五行应对人体的五脏来进行配置(如肺属金,对应银杏、朴树、雪松等;肾属水,对应女贞、杜仲、桂花等;肝属木,对应乌桕、构树、栀子花等;心属火,对应柿、罗汉松、山茶等;脾属土,对应女贞、枣、火棘等)建成较好的植物保健场所,按五行分区,引导市民按各自需求进行健康活动,增强体质。

(3)建筑小品方面。园林的最高养生功能是令人臻于澄杯观物、天人谐调,悦志悦神,外适内和的境界。中国古园林是一门全面为养生、纯粹为养生的特殊艺术[4]。鄂州市古称武昌,是三国时期孙权将其都城从南京(古称建业)迁至鄂州市(时称鄂县),取“以武而昌”之义将鄂县改名为“武昌”。今日鄂州人大力发掘三国吴文化精髓,总结出“以武而昌、龙蟠凤集”之三国吴文化精神,着力打造三国吴都风光带,已建成了一、二期对外开放。目前正在建设三期工程与西山风景区联为一体,形成一条完整的三国吴都风光带。其中以孙权雕塑、三足鼎立雕塑、以武而昌、龙蟠凤集等组雕、二乔梅苑、广燕楼、吴王散花滩、吴王钓鱼台为代表的三国吴文化建筑及小品,配以梅花、丛竹、芭蕉、松柏等。在建筑小品旁静坐,雨打芭蕉、荷清蝉鸣,萧瑟之声也能让人产生美感和消除烦躁。同时睹物思人,忆古怀今,激发人的正能量。

(4)道路和广场方面。多采用透水铺装等形式建设园路和活动广场,道路曲径通幽,广场上时见人们跳舞健身的风采。人们步行、跳舞等健身方式置于优美大自然中,既愉悦了身心,锻炼了身体,同时也陶治了性情。在赏心悦目的漫步游赏中养体劳形,从面做到身心共养,动静互补;作为大自然的缩影,其“绿色空间”特别能满足人多方面的生理心理需要,使人祛病谢医。

(5)基础服务设施方面。在医院、学校、公园风景区内大量设置了坐椅、休息廊架、健身器材、趣味坐凳、灯光、音响、配诗词的景石等基础服务设施。人们听着轻音乐,观赏鲜花、绿树,欣赏古诗词,畅快游园时,也能轻松锻炼身体,放松情绪,休憩养生。

4结语

保健型园林在我国尚属于新型领域,主要停留在理论研究层面上,实践较少,只处于探索阶段,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鄂州市在保健型园林上实践探索也处于起步阶段。尽管取得了一些成效,但需要走的路还很长。今后会在保健型园林的规划设计上要邀请心理学、保健专业人土与园林规划设计师共同完成,并将数学方法、计算机技术和GIS等运用到规划设计中去,由定性向定量模型发展,进一步加强对保健型园林的系统研究和实践探索,满足人们日益增强的保健需求和身心需要。

参考文献:

[1] 陈立军.保健型园林营建探索[J].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报,2004(4).

[2] 许慧,彭重华.养生文化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应用[J].园林,2006(7).

[3] (美)克莱尔·库珀·马科斯,罗华,金荷仙.康复花园[J].中国园林,2007(1).

[4] 金学智,陈本游.园林养生功能简论——艺术养生学系列论文之三[J].文艺研究,1997(4):116~128.endprint

猜你喜欢

营造探索实践
美丽可持续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洗水soft fabric
Chinese Architecture Meets Global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