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耀州区森林资源的动态变化
2014-10-30温爱民王磊
温爱民 王磊
摘要:以铜川市耀州区1991年和2006年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依据,将这两次调查结果进行了对比,从森林资源的数量、质量等方面对其动态变化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为制定林业规划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耀州区;森林资源;变化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4)09002502
1引言
铜川市耀州区地处陕西中部渭北高原南缘,是关中通向陕北的天然门户,是铜川市委、市政府机关所在地,素有“北山锁钥”、“关辅襟喉”之美誉。全区总面积1617km2,总人口26万人,辖8镇1乡,3个街道办事处,189个行政村。耀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里曾是上古阴康氏的治地,置县历史2160多年。2002年10月撤县设区。这里是隋唐医药学家孙思邈、西晋哲学家傅玄、唐代书法家柳公权、史学家令狐德棻和北宋山水画家范宽等“一圣四杰”的故里。境内文物古迹遗存较多,中国药王山、大香山寺、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等享誉海内外。20世纪30年代初,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创建了西北第一个山区革命根据地-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陕甘边照金革命纪念馆被确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省级党史教育基地,是全国100个红色旅游景点景区之一。现就1991~1992年和2005~2007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依据,对其森林资源的动态变化予以粗浅的分析。
2森林资源现状
据2006年森林资源调查结果,全区林业用地面积为1023114hm2,占总面积的633%。其中,有林地面积434692hm2,占林业用地的425%;疏林地面积6758hm2,占林业用地的07%;灌木林地面积290357hm2,占林业用地的284%;未成林造林地面积191373hm2,占林业用地的187%;宜林地面积99647hm2,占林业用地的97%;苗圃地287hm2。活立木总蓄积量为19425357m3,其中:乔木林蓄积量18193970m3,占总蓄积的937%,疏林地蓄积量为58987m3,占总蓄积的03%,四旁树蓄积量为844600m3,占总蓄积的43%,散生木蓄积量为327800m3,占总蓄积的17%。全区森林覆盖率3219% [1,2]。
3森林资源动态变化
3.1技术标准差异
以1991年(上期)森资源数据为基础,进行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分析(表1)。
调查时间1有林地郁闭度1疏林郁闭度1灌木林盖度1经济林1疏林龄组1991年1≥0.310.1~0.31≥40%1所有果园均按林业用地调查1幼龄林不划疏林地2006年1≥0.210.10~0.191≥301部分果园区划为农田经济林1所有龄组均可划疏林地
3.2林地面积动态变化
两期相比,全区林业用地面积增加267795 hm2;有林地面积增加86812 hm2;疏林地面积减少56865 hm2;灌木林地面积增加105454 hm2;未成林造林地面积增加170326 hm2;苗圃地面积增加212 hm2;宜林地面积减少了38144 hm2。森林覆盖率由2159%提高到3219%(表2)。
3.3森林资源蓄积动态变化
上期调查全区活立木总蓄积量为14976608m3,本次调查活立木总蓄积量为19425357m3,增加了4448749m3;年增长率为175%;上期调查有林地蓄积为13845720m3,本次调查为18193970m3,增加了4348250m3,年增长率为184%(表3)。
3.4乔木林龄组结构变化
两期相比,乔木林面积增加了299%,蓄积增加了314%;其中:幼龄林面积减少了554%、蓄积减少了459%;中龄林面积增加了432%、蓄积增加了353%;近熟林面积增加了740%、蓄积增加了353%;成熟林面积减少了95%、蓄积减少了110%;过熟林面积增加了14倍、蓄积增加了17倍(表4)。
4森林资源分析与评价
4.1乔木林区位分布不均,后备资源较为丰富
从全区植被现状来看,南部台塬区天然植被基本为草灌植被;中部残塬区地形破碎,多为草灌植被。有片状或稀疏的刺槐人工植被,70%以上的森林植被分布于北部山区。
有林地从龄组结构分布情况来看,中龄林是林分主体,其面积占乔木林的526%,幼龄林占56%,从中看出后备资源较为丰富,但幼龄林面积偏少,对现有未成林地的培育显的尤为重要。
4.2林分总量增加,林地生产力不高,森林覆盖率偏低
由于长期人为活动的影响,北部山区形成大面积的次生林,农林交错,呈镶嵌性分布,林相不整齐,林分质量不高。随着近年来各项工程大力造林、封山育林以及全面管护措施的落实,使耀州林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森林得到了初步的恢复,形成大面积的幼中龄林,较上期相比,有林地净增加250%,未成林地是原来的81倍,林分总量增加,但林地生产力低,有林地单位面积蓄积量418m3/hm2,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70%,森林覆盖率为3219%,低于全省森林覆盖率507%,因此,抚育、管护和大力造林是今后森林培育的重点。
4.3树种结构中以阔叶树为主,纯林面积较大
在全区乔木林中,纯林占914%,混交林仅占86%,纯林比重较大。在组成林分的树种结构上主要以栎类、刺槐、油松、侧柏、杨类等为主,阔叶树比重大,其面积占828%,蓄积占782%;针叶树比重小,其面积占172%,蓄积占218%。
在阔叶树中,以栎类为主,全区栎类面积、蓄积占乔木林面积、蓄积的555%和503%,由于长期人为活动的影响,均为萌生林,林相不整齐,生产力低;生长在阳坡、半阳坡的还形成低产劣质林分或疏林地;其次为刺槐,其面积、蓄积占乔木林面积、蓄积的265%和273%。
在林地权属上国有乔木林占全区乔木林面积的811%,是集体林的428倍,单位面积蓄积量是集体林的118倍,972%的针叶林和973%的混交林相对集中分布在国有林区,,生长良好;而集体林以刺槐为主,受立地条件的制约和人为活动的长期影响,单位面积蓄积量较低。
4.4生态工程建设显见成效,森林资源增幅较大
调查期内林业用地面积、有林地面积分别增加了355%和250%,年均增加237%和167%。其中,有林地以疏林地、未成林地和灌木林贡献最多,保持了有林地面积的快速增长。林业用地以非林业用地中的坡耕地、撂荒地和部分未利用地转变为林业用地的贡献最大。
45未成林地、宜林地面积大,林业仍然具有发展的空间
全区未成林地191373hm2,占林业用地面积的187%,均为近年来生态工程人工造林地和未成林封育地,特别是退耕地、天保工程造林地造林质量较高,管护、抚育及时,保存率较高,为短期内森林覆盖率和林木绿化率稳定、快速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全区仍有99647hm2的宜林地,为今后造林提供了一定的空间。
5结语
全区林地资源动态变化总的趋势是:林业用地、有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苗圃地面积全面增加,宜林地、疏林地、非林业用地中的坡耕地面积大量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了106%,活立木蓄积、有林地蓄积持续稳定增加,乔木幼龄林、成熟林减少,中、近熟林面积、蓄积在同步增加,尤以中龄林面积、蓄积增幅最大,占林分面积、蓄积的159%和125%,其次为近熟林,占林分面积、蓄积的145%和133%,乔木林蓄积年均增长率184%,森林资源基本上进入良性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 国家林业局.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R].北京:国家林业局,2003.
[2] 陕西省林业厅.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实施办法[R].西安:陕西省林业厅,2005.
[3] 林业部调查规划院.森林调查手册[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1.endprint
摘要:以铜川市耀州区1991年和2006年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依据,将这两次调查结果进行了对比,从森林资源的数量、质量等方面对其动态变化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为制定林业规划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耀州区;森林资源;变化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4)09002502
1引言
铜川市耀州区地处陕西中部渭北高原南缘,是关中通向陕北的天然门户,是铜川市委、市政府机关所在地,素有“北山锁钥”、“关辅襟喉”之美誉。全区总面积1617km2,总人口26万人,辖8镇1乡,3个街道办事处,189个行政村。耀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里曾是上古阴康氏的治地,置县历史2160多年。2002年10月撤县设区。这里是隋唐医药学家孙思邈、西晋哲学家傅玄、唐代书法家柳公权、史学家令狐德棻和北宋山水画家范宽等“一圣四杰”的故里。境内文物古迹遗存较多,中国药王山、大香山寺、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等享誉海内外。20世纪30年代初,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创建了西北第一个山区革命根据地-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陕甘边照金革命纪念馆被确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省级党史教育基地,是全国100个红色旅游景点景区之一。现就1991~1992年和2005~2007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依据,对其森林资源的动态变化予以粗浅的分析。
2森林资源现状
据2006年森林资源调查结果,全区林业用地面积为1023114hm2,占总面积的633%。其中,有林地面积434692hm2,占林业用地的425%;疏林地面积6758hm2,占林业用地的07%;灌木林地面积290357hm2,占林业用地的284%;未成林造林地面积191373hm2,占林业用地的187%;宜林地面积99647hm2,占林业用地的97%;苗圃地287hm2。活立木总蓄积量为19425357m3,其中:乔木林蓄积量18193970m3,占总蓄积的937%,疏林地蓄积量为58987m3,占总蓄积的03%,四旁树蓄积量为844600m3,占总蓄积的43%,散生木蓄积量为327800m3,占总蓄积的17%。全区森林覆盖率3219% [1,2]。
3森林资源动态变化
3.1技术标准差异
以1991年(上期)森资源数据为基础,进行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分析(表1)。
调查时间1有林地郁闭度1疏林郁闭度1灌木林盖度1经济林1疏林龄组1991年1≥0.310.1~0.31≥40%1所有果园均按林业用地调查1幼龄林不划疏林地2006年1≥0.210.10~0.191≥301部分果园区划为农田经济林1所有龄组均可划疏林地
3.2林地面积动态变化
两期相比,全区林业用地面积增加267795 hm2;有林地面积增加86812 hm2;疏林地面积减少56865 hm2;灌木林地面积增加105454 hm2;未成林造林地面积增加170326 hm2;苗圃地面积增加212 hm2;宜林地面积减少了38144 hm2。森林覆盖率由2159%提高到3219%(表2)。
3.3森林资源蓄积动态变化
上期调查全区活立木总蓄积量为14976608m3,本次调查活立木总蓄积量为19425357m3,增加了4448749m3;年增长率为175%;上期调查有林地蓄积为13845720m3,本次调查为18193970m3,增加了4348250m3,年增长率为184%(表3)。
3.4乔木林龄组结构变化
两期相比,乔木林面积增加了299%,蓄积增加了314%;其中:幼龄林面积减少了554%、蓄积减少了459%;中龄林面积增加了432%、蓄积增加了353%;近熟林面积增加了740%、蓄积增加了353%;成熟林面积减少了95%、蓄积减少了110%;过熟林面积增加了14倍、蓄积增加了17倍(表4)。
4森林资源分析与评价
4.1乔木林区位分布不均,后备资源较为丰富
从全区植被现状来看,南部台塬区天然植被基本为草灌植被;中部残塬区地形破碎,多为草灌植被。有片状或稀疏的刺槐人工植被,70%以上的森林植被分布于北部山区。
有林地从龄组结构分布情况来看,中龄林是林分主体,其面积占乔木林的526%,幼龄林占56%,从中看出后备资源较为丰富,但幼龄林面积偏少,对现有未成林地的培育显的尤为重要。
4.2林分总量增加,林地生产力不高,森林覆盖率偏低
由于长期人为活动的影响,北部山区形成大面积的次生林,农林交错,呈镶嵌性分布,林相不整齐,林分质量不高。随着近年来各项工程大力造林、封山育林以及全面管护措施的落实,使耀州林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森林得到了初步的恢复,形成大面积的幼中龄林,较上期相比,有林地净增加250%,未成林地是原来的81倍,林分总量增加,但林地生产力低,有林地单位面积蓄积量418m3/hm2,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70%,森林覆盖率为3219%,低于全省森林覆盖率507%,因此,抚育、管护和大力造林是今后森林培育的重点。
4.3树种结构中以阔叶树为主,纯林面积较大
在全区乔木林中,纯林占914%,混交林仅占86%,纯林比重较大。在组成林分的树种结构上主要以栎类、刺槐、油松、侧柏、杨类等为主,阔叶树比重大,其面积占828%,蓄积占782%;针叶树比重小,其面积占172%,蓄积占218%。
在阔叶树中,以栎类为主,全区栎类面积、蓄积占乔木林面积、蓄积的555%和503%,由于长期人为活动的影响,均为萌生林,林相不整齐,生产力低;生长在阳坡、半阳坡的还形成低产劣质林分或疏林地;其次为刺槐,其面积、蓄积占乔木林面积、蓄积的265%和273%。
在林地权属上国有乔木林占全区乔木林面积的811%,是集体林的428倍,单位面积蓄积量是集体林的118倍,972%的针叶林和973%的混交林相对集中分布在国有林区,,生长良好;而集体林以刺槐为主,受立地条件的制约和人为活动的长期影响,单位面积蓄积量较低。
4.4生态工程建设显见成效,森林资源增幅较大
调查期内林业用地面积、有林地面积分别增加了355%和250%,年均增加237%和167%。其中,有林地以疏林地、未成林地和灌木林贡献最多,保持了有林地面积的快速增长。林业用地以非林业用地中的坡耕地、撂荒地和部分未利用地转变为林业用地的贡献最大。
45未成林地、宜林地面积大,林业仍然具有发展的空间
全区未成林地191373hm2,占林业用地面积的187%,均为近年来生态工程人工造林地和未成林封育地,特别是退耕地、天保工程造林地造林质量较高,管护、抚育及时,保存率较高,为短期内森林覆盖率和林木绿化率稳定、快速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全区仍有99647hm2的宜林地,为今后造林提供了一定的空间。
5结语
全区林地资源动态变化总的趋势是:林业用地、有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苗圃地面积全面增加,宜林地、疏林地、非林业用地中的坡耕地面积大量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了106%,活立木蓄积、有林地蓄积持续稳定增加,乔木幼龄林、成熟林减少,中、近熟林面积、蓄积在同步增加,尤以中龄林面积、蓄积增幅最大,占林分面积、蓄积的159%和125%,其次为近熟林,占林分面积、蓄积的145%和133%,乔木林蓄积年均增长率184%,森林资源基本上进入良性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 国家林业局.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R].北京:国家林业局,2003.
[2] 陕西省林业厅.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实施办法[R].西安:陕西省林业厅,2005.
[3] 林业部调查规划院.森林调查手册[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1.endprint
摘要:以铜川市耀州区1991年和2006年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依据,将这两次调查结果进行了对比,从森林资源的数量、质量等方面对其动态变化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为制定林业规划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耀州区;森林资源;变化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4)09002502
1引言
铜川市耀州区地处陕西中部渭北高原南缘,是关中通向陕北的天然门户,是铜川市委、市政府机关所在地,素有“北山锁钥”、“关辅襟喉”之美誉。全区总面积1617km2,总人口26万人,辖8镇1乡,3个街道办事处,189个行政村。耀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里曾是上古阴康氏的治地,置县历史2160多年。2002年10月撤县设区。这里是隋唐医药学家孙思邈、西晋哲学家傅玄、唐代书法家柳公权、史学家令狐德棻和北宋山水画家范宽等“一圣四杰”的故里。境内文物古迹遗存较多,中国药王山、大香山寺、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等享誉海内外。20世纪30年代初,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创建了西北第一个山区革命根据地-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陕甘边照金革命纪念馆被确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省级党史教育基地,是全国100个红色旅游景点景区之一。现就1991~1992年和2005~2007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依据,对其森林资源的动态变化予以粗浅的分析。
2森林资源现状
据2006年森林资源调查结果,全区林业用地面积为1023114hm2,占总面积的633%。其中,有林地面积434692hm2,占林业用地的425%;疏林地面积6758hm2,占林业用地的07%;灌木林地面积290357hm2,占林业用地的284%;未成林造林地面积191373hm2,占林业用地的187%;宜林地面积99647hm2,占林业用地的97%;苗圃地287hm2。活立木总蓄积量为19425357m3,其中:乔木林蓄积量18193970m3,占总蓄积的937%,疏林地蓄积量为58987m3,占总蓄积的03%,四旁树蓄积量为844600m3,占总蓄积的43%,散生木蓄积量为327800m3,占总蓄积的17%。全区森林覆盖率3219% [1,2]。
3森林资源动态变化
3.1技术标准差异
以1991年(上期)森资源数据为基础,进行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分析(表1)。
调查时间1有林地郁闭度1疏林郁闭度1灌木林盖度1经济林1疏林龄组1991年1≥0.310.1~0.31≥40%1所有果园均按林业用地调查1幼龄林不划疏林地2006年1≥0.210.10~0.191≥301部分果园区划为农田经济林1所有龄组均可划疏林地
3.2林地面积动态变化
两期相比,全区林业用地面积增加267795 hm2;有林地面积增加86812 hm2;疏林地面积减少56865 hm2;灌木林地面积增加105454 hm2;未成林造林地面积增加170326 hm2;苗圃地面积增加212 hm2;宜林地面积减少了38144 hm2。森林覆盖率由2159%提高到3219%(表2)。
3.3森林资源蓄积动态变化
上期调查全区活立木总蓄积量为14976608m3,本次调查活立木总蓄积量为19425357m3,增加了4448749m3;年增长率为175%;上期调查有林地蓄积为13845720m3,本次调查为18193970m3,增加了4348250m3,年增长率为184%(表3)。
3.4乔木林龄组结构变化
两期相比,乔木林面积增加了299%,蓄积增加了314%;其中:幼龄林面积减少了554%、蓄积减少了459%;中龄林面积增加了432%、蓄积增加了353%;近熟林面积增加了740%、蓄积增加了353%;成熟林面积减少了95%、蓄积减少了110%;过熟林面积增加了14倍、蓄积增加了17倍(表4)。
4森林资源分析与评价
4.1乔木林区位分布不均,后备资源较为丰富
从全区植被现状来看,南部台塬区天然植被基本为草灌植被;中部残塬区地形破碎,多为草灌植被。有片状或稀疏的刺槐人工植被,70%以上的森林植被分布于北部山区。
有林地从龄组结构分布情况来看,中龄林是林分主体,其面积占乔木林的526%,幼龄林占56%,从中看出后备资源较为丰富,但幼龄林面积偏少,对现有未成林地的培育显的尤为重要。
4.2林分总量增加,林地生产力不高,森林覆盖率偏低
由于长期人为活动的影响,北部山区形成大面积的次生林,农林交错,呈镶嵌性分布,林相不整齐,林分质量不高。随着近年来各项工程大力造林、封山育林以及全面管护措施的落实,使耀州林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森林得到了初步的恢复,形成大面积的幼中龄林,较上期相比,有林地净增加250%,未成林地是原来的81倍,林分总量增加,但林地生产力低,有林地单位面积蓄积量418m3/hm2,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70%,森林覆盖率为3219%,低于全省森林覆盖率507%,因此,抚育、管护和大力造林是今后森林培育的重点。
4.3树种结构中以阔叶树为主,纯林面积较大
在全区乔木林中,纯林占914%,混交林仅占86%,纯林比重较大。在组成林分的树种结构上主要以栎类、刺槐、油松、侧柏、杨类等为主,阔叶树比重大,其面积占828%,蓄积占782%;针叶树比重小,其面积占172%,蓄积占218%。
在阔叶树中,以栎类为主,全区栎类面积、蓄积占乔木林面积、蓄积的555%和503%,由于长期人为活动的影响,均为萌生林,林相不整齐,生产力低;生长在阳坡、半阳坡的还形成低产劣质林分或疏林地;其次为刺槐,其面积、蓄积占乔木林面积、蓄积的265%和273%。
在林地权属上国有乔木林占全区乔木林面积的811%,是集体林的428倍,单位面积蓄积量是集体林的118倍,972%的针叶林和973%的混交林相对集中分布在国有林区,,生长良好;而集体林以刺槐为主,受立地条件的制约和人为活动的长期影响,单位面积蓄积量较低。
4.4生态工程建设显见成效,森林资源增幅较大
调查期内林业用地面积、有林地面积分别增加了355%和250%,年均增加237%和167%。其中,有林地以疏林地、未成林地和灌木林贡献最多,保持了有林地面积的快速增长。林业用地以非林业用地中的坡耕地、撂荒地和部分未利用地转变为林业用地的贡献最大。
45未成林地、宜林地面积大,林业仍然具有发展的空间
全区未成林地191373hm2,占林业用地面积的187%,均为近年来生态工程人工造林地和未成林封育地,特别是退耕地、天保工程造林地造林质量较高,管护、抚育及时,保存率较高,为短期内森林覆盖率和林木绿化率稳定、快速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全区仍有99647hm2的宜林地,为今后造林提供了一定的空间。
5结语
全区林地资源动态变化总的趋势是:林业用地、有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苗圃地面积全面增加,宜林地、疏林地、非林业用地中的坡耕地面积大量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了106%,活立木蓄积、有林地蓄积持续稳定增加,乔木幼龄林、成熟林减少,中、近熟林面积、蓄积在同步增加,尤以中龄林面积、蓄积增幅最大,占林分面积、蓄积的159%和125%,其次为近熟林,占林分面积、蓄积的145%和133%,乔木林蓄积年均增长率184%,森林资源基本上进入良性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 国家林业局.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R].北京:国家林业局,2003.
[2] 陕西省林业厅.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实施办法[R].西安:陕西省林业厅,2005.
[3] 林业部调查规划院.森林调查手册[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