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4-10-30漆军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4年7期
关键词:敏捷性一题基础知识

漆军

培养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中心任务,创新教育要从小抓起,现代研究表明,决定一个人成功的主要因素不是智力因素,而是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人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这些因素在人的创新活动中能起到启动定向引导调节维持强化补偿等重要作用.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在教学中把树立创新意识,训练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任务来对待,数学教师更应做到。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首先具有创新意识和不断创新的教学措施。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和欲望。养成创新的习惯,最终培养创新能力。数学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观点,丰富自己的知识,变换教学方法,要设法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上不断创新,一堂课新颖的开始往往可以迅速集中学生注意力。总之每一节课每一个学习内容都要让学生有新感觉,新发现,并且有以新为荣的意识。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牢固掌握基础知识,万丈高楼从地起

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是学生长智慧的重要保证,不务实,不扎实的功底怎能创新呢?教学中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通过操作观察演示,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综合、猜测。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进行判断推理,质疑。提出自己的见解。教会学生掌握解题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为加强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我们可以开展系列口算活动,为培养思维的敏捷性。我们可以開展数学知识抢答赛,一题多解等活动。学生通过类似的活动激发了学习数学的兴趣,脑瓜子更灵活了。这样学生牢固地掌握了基础知识,发展了智力,培养了思维的敏捷性,计算速度也更快了。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激发兴趣,培养观察能力,鼓励学生质疑

观察能力是学生获取知识并得到自我发展的一种基本能力,是一种有目的地主动地持久地认识某种对象并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的知觉过程,离开了观察,学生就谈不上创新。首先,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具的可视性、趣味性、科学性,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把抽象的问题借助自制教具幻灯及其它教学资源变得更直观更简单。如典型的“鸡免同笼”教学,通过直观教具的演示学生不仅能得出正确答案,还能掌握计算方法,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之后,教师还可以更进一步拓展类似练习。在巩固中运用解题思路从而创新解题方法。其次,学问学问,问也是很重要的获取知识途径,创新思维最本质的特性是求异性,这种求异性并非主观臆想。而是指在认识过程中着力于以现客观事物间的差异性和现象本质间的不一致性,以及已有知识的局限性。时时培养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应用题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写出详细的解题过程。然后从结果去推导,去否定。长期地进这样的训练,有助于学生答题目的准确性。在完美的解题过程中体验创新意识带来快乐。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解的方式。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宽广,更加敏捷灵活从而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三、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对学生的评价以正面鼓励为主,不对学生的独特想法进行批评和挑剔,使其消除顾虑获得创造的安全感。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要增强学生自尊心、自信心促进学生主体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才是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可以从双基掌握、智能发展和学习品质三大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采用加分的方法,特别注重课堂参与、自主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的评价。整个评价注重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力求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得到恰如其分的评价和鼓励。

总之,我们要在教学指导思想和方式上大胆改革,着力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夯实基础,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大胆质疑,哪怕提出的问题稀奇古怪,不着实际也不要加以指责和批评,而是要循循善诱。逐步教会他们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目的方法。这样久而久之学生由“敢提问”向“善于提问”发展,创新精神在不知不觉中升华,其创新能力也得以潜移默化不断提高。

猜你喜欢

敏捷性一题基础知识
一题多解
组织敏捷性研究述评及展望
一题多解在于活
互联网平台型企业敏捷性发展研究
掌握基础知识
C2系统的敏捷性
基于云制造模式的制造企业组织敏捷性提升路径研究
基础知识巩固题精选
基础知识:“互联网+”的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