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退耕地高原鼢鼠防治的方法

2014-10-30石怀芳

中国科技纵横 2014年18期
关键词:大通县鼢鼠鼠害

石怀芳

(青海省大通县林业局,青海大通 810101)

退耕地高原鼢鼠防治的方法

石怀芳

(青海省大通县林业局,青海大通 810101)

高原鼢鼠主要危害幼树的根系,喜食油松,落叶松,山杏,沙棘及各种杂草等20多种植物,3-6月和9-10是防治的最佳时期,防治方法主要采取药物防治和人工捕捉相结合,灭鼠同整地、造林、补植、抚育、管护同步进行。

高原鼢鼠 防治方法

高原鼢鼠(Myospalax baileyi),俗称“瞎老鼠”,属啮齿目仓鼠科鼢鼠亚科。终生地下隐蔽性生活,食性杂,食量大,适应性强,是高原地区近年来最主要的林业有害生物。多年以来,在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下,进行了连续全面防治,鼠害明显下降,造林保存率有很大提高,巩固了造林成果。

1 自然概况

随着造林绿化步伐的加快,森林面积逐年增加,为各类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提供了大量寄主植物,加上许多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是林业有害生物的常发区和高发区。林业有害生物每年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制约了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防治形势十分严峻。一是随着人工造林面积的增加,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不断增加,特别是单一树种纯林的增加,使有害生物危害加剧,在当前资金、人力、技术等有限的情况下,防治难度加大;二是成灾有害生物种类增多,危害损失严重;三是危险性有害生物潜在威胁增大,尽管还没有造成大的危害,但潜在的威胁却不容忽视;四是顽固难治,暴发现象常有发生。

2 高原鼢鼠的生活习性及生物学特性

2.1 生活习性

高原鼢鼠喜在高寒草甸草原的耕地、草滩和阳坡草场栖息,同时还要选择土层较厚、土质松软湿润及周围食物丰富的地段打洞造窝。在密度较高的地方每公顷可打20只以上,掘洞时,鼢鼠边用露于唇外的、凿状的门齿咬断土层下面的植物根系,边用前足力爪频频翻挖松土。它那坚实的脑袋也派上了用场,不断地把刨出的新土推在一边,待整个身体钻入土层后更是忙的不可开交,只有你静侯在旁,那沙沙的刨土声便不绝于耳,挖洞的速度之快令人吃惊,一条70厘米的道仅需12分钟。由于每隔1—3米的距离,鼢鼠即把地面打通,然后将堆积的洞土抛出地表,于是形成一个个直径50—90厘米的小土丘。鼢鼠的洞穴结构十分复杂,作为平时觅索食物的洞道一般离地面几近平行。其直径约6—10厘米,这些洞道纵横交错,迂回曲折,多是通向可以获取食物的地方,若把这些四通八达的洞道加起来,总长度足有300多米,姑且把这样的洞道称作寻食洞道。在寻食洞道的下层——距离地表80—200厘米的深处,筑有1—2个窝,叫做老窝,其面积大小不一,有的长、宽各为20多厘米,有的则为40多厘米,窝的侧旁设有1—2个粮仓及1—3个厕所,均以很短的出入洞道与窝相连;窝与寻食道之间又有许多斜向的、盘旋层叠的洞道连接,可把这样的洞道称为交通洞道。经过一番本波忙碌之后,一个结构复杂的洞系即告竣工了。它给人们绘出了这样一种图象:顶层为寻食洞道,中层是交通洞道,最底层则有老窝、仓库和厕所,居室宽绰配套,住所冬暖夏凉。

2.2 生物学特性

高原鼢鼠是一种终年地下生活的鼠类,取食、繁殖等一切活动均在洞道内进行,具有特殊的生物习性,其生长发育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孕期,时常为25-30天。

第二阶段为睁眼期。从出生到睁眼这一阶段内,幼体内部器官迅速发育,无毛,约10-15天。

第三阶段为哺乳期。鼢鼠睁眼后10-15天开始活动,以哺乳为生,逐渐开始独立生活。

第四阶段为性成熟期。一般出生60-80天大多数就可以进行繁殖,这个阶段个体逐渐达到性成熟。

鼢鼠的寿命一般为3-5年,用肺呼吸,呼吸量大,它的胃内PH值为1.3-2.0,呈酸性;肠内PH值为7-8,呈微碱性。

分布及危害规律:

高原鼢鼠主要分布于陕甘宁及我省大部分林地、草原。

主要危害幼树的根系,喜食油松,落叶松,山杏,沙棘及各种草根等,直接危害20多种植物。所危害寄主达95种,其中林木占42种,可见其危害性之大。该鼠主要危害1-10年生的幼树,啃食根系,使其造成秃根死亡,树龄越小的幼树受灾越严重。

3 防治措施

防治方法。

(1)人工捕捉防治。采用人工弓箭捕捉法,适用于高原鼢鼠的灭治,由于高原鼢鼠有封洞习性,用弓箭捕杀鼢鼠,当高原鼢鼠堵洞时,触动挡棍,牵绳放松,箭借弦力射下,可射中鼢鼠。

(2)化学捕杀防治。采用鼢鼠灵,C型肉毒梭茵和溴敌隆3种不同化学药品和生物药品进行捕杀,应在鼠害区推广应用,同时可适当在禁牧区和造林区分别选用不同的药品进行灭鼠.

4 防治区域及面积

在大通县桦林乡的大沟、尕湾湾、阴山梁、达卡梁、簸箕掌、上阳坡等小班的退耕地,主要采用了人工及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共防治鼠害6000多亩。

为更好的巩固造林成果,鼢鼠防治要长抓不懈,防治浪头一茬接一茬,连年不断,对防治区不断复查,不断重防,使鼢鼠危害逐年减少,不能有抬头的机会。这样,才能有效防治鼠害蔓延,使林木生长良好,森林覆盖率逐年升高。

猜你喜欢

大通县鼢鼠鼠害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of the zokor genus Eospalax(Mammalia, Rodentia, Spalacidae) inferred from wholegenome analyses, with description of a new species endemic to Hengduan Mountains
正宁县中华鼢鼠的为害及有效防治措施
大通县畜禽遗传资源调查报告
大通县水土流失治理成效显著
草原鼠害的危害及综合防治措施
中华鼢鼠的防治方法
中华鼢鼠的生活习性及防治探析
玉树草原鼠害防治建议
玉树地区草原鼠害防治的建设与管理
如何用不等臂天平测物体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