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渔民画

2014-10-29范红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2014年10期
关键词:渔家儿童画农民画

范红

一、教材分析

渔民画表现的多是大海及与海有关的事物,即使是神话传说也是在大海里遨游。渔民出没于狂风巨浪,甚至生死搏斗的生活经历,造成作品奇幻、神秘、抽象近乎怪诞的风格,赋予作品现代民间气息强烈的地域特色和民族意识。而这些主观的感受和强烈的生活气息又通过造型上的夸张、随意和色彩上的艳丽、强烈而表现出来,由此形成了民画特有的整体性艺术魅力,在中国现代民间绘画艺术中独树一帜。渔民画家们把他们对理想、对生活的美好追求与渴望都反映在他们的作品中,如刘云态的作品《渔姑梦》、《咪咪梦》,张亚春的作品《嬉鱼》。有的以渔民生活、生产和渔家风俗风情活动为内容,如林国芬的《拣鱼》和《剖鲞》,陈艳华的《补网》等,有的反映了海岛的民间传说,如张定康的《穿龙裤的菩萨》描绘了“青浜庙子湖,菩萨穿龙裤”这一民间故事。

那些图景在渔人眼里又演绎成我们今天所说的民俗风情、民间传说、神话故事、渔家礼仪、节庆活动,当然更包括日常生产和生活。从上世纪80年代初起,那些神话般的图景却被一群以女性为主体的民间艺术家俯拾而起,用手中的画笔,艺术地展现在一块块画板上,成为一门新的海味十足的艺术门类——渔民画。恰恰是这些构思奇特,想像丰富,笔调稚拙,带着独特的生命底蕴的画作,裹挟着一股狂烈而迷幻的海之风潮,以极强的视觉冲击力,一次又一次地在现代人心中激起巨大的心灵狂潮。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图片和美术作品,了解渔民画的特征和艺术形式。

2、培养学生添画创作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现代渔民画作品强烈的地域特色和民族意识,培养学生从小热爱海洋,保护海洋的意识。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渔民画的艺术特征。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添画创作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1、导入课题

我们从小生活在海边,是闻着浓浓的海腥味长大的,对于大海我们熟悉又热爱,鱼和渔船更是同学们笔下常见的绘画题材,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张画,大家请看,这两张都是画渔船的画,你能发现什么不同吗?

这张是著名印象派画家梵高的油画作品,而另外一张则是我们象山渔民的作品。我们管它叫“渔民画”,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去学习探索的内容。(点击出示课题)现在让我们一起踏上有趣的探索之旅吧。

2、指导欣赏

1)探索之旅第一站:

第一站我们将探索什么呢?

1、大家看,这两张张图片拍的是什么呢?对了,这两张图片都是反映一个主题,(渔民的劳动)。

2、再来欣赏这两张图片(象山小朋友玩渔灯,石浦老街美丽的工艺品),这两张图片都是反映一个主题(渔民的生活)。

3、那么这两张图片又是什么主题呢(三月三的渔歌对唱,自古我们象山有三月三,辣螺姑娘来招亲的说法,渔民们很注重这个传统的习俗活动,这一张是开渔节一声号令,千帆竟发的壮观场面,是我们象山的一大特色节日)?这几张图片都是反映一个主题(渔家风俗风情活动 )。

4、通过刚才图片的欣赏分析,我们发现了渔民画根植的土壤:广大渔民生产、生活和渔家风俗风情活动。

渔民画家们热爱自己的海岛,热爱自己的劳动和生活,他们以大海为动力,依照自己的生活环境而创作,那么他们又是怎么创作的呢?下面我们进入探索之旅第二站。

2)探索之旅第二站:

1、大家数数,这张图片里有几个人?几只虾?虾数不出来,太多了,生活中捕虾,会有这么多吗?这里造型用了什么手法——夸张,再来让人和虾比比大小,看看谁大?生活中会有这么大的虾吗?这里造型用了什么手法——夸张。

2、大家来看这张画,一排海鸭,一排鱼,一排蟹,一排海龟,一排龙虾和海蛇,生活中海洋动物会这样排队吗?这里构图用了什么手法——夸张。 再说这种构图方法在绘画中是比较忌讳的,可是渔民画家不管,他们想怎么画就怎么画,想画啥就画啥。

3、通过刚才图片的欣赏分析,我们发现了渔民画具有造型和构图的夸张之美。在造型、构图上不受任何限制,大胆想象,大胆变形,大胆夸张,构成了渔民画特殊的模式。

3)探索之旅第三站:

了解了渔民画的构图和造型,我们再去看看色彩有什么特色吧,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进入探索之旅第三站。

1、这是舟山的一位渔民画家的作品《晒鱼干》,它的色彩带给你什么感觉(鲜艳丰富,装饰性强)?

2、再来看这张大鱼,虽然没有上一张那样眼花缭乱,但是它的色彩又给人什么感觉呢(明快浓烈,装饰性强)?

3、通过刚才图片的欣赏分析,我们发现了渔民画的色彩具有自由之美。渔民画的色彩鲜艳丰富、明快浓烈、装饰性强,富有浓郁的地方风格。

4)探索之旅第四站:

渔民画家们把作品画得这样独具特色,这样独具“海腥味”,它们想表达什么呢?我们进入下一站找寻我们的答案。

1、一艘1628号渔船从石浦渔港出发去远洋捕捞了,你们看他的下面是什么?对了,很对鱼。我们学过卡通画都知道,如果要在画面表达一个人的想法,就用圈圈画出他的想法,然后再用箭头指向他就可以了,你们看,这么多鱼指向这条船,表达了远航的渔民什么愿望呢(远洋捕捞一帆风顺满载而归)?

2、我们来看这张作品画的是什么?渔民们在收网,画那么多鱼表达了渔民什么愿望呢?再看海面,这样平静,又表达了渔民们怎么样的愿望呢(风平浪静,鱼虾满仓的愿望)?

3、这张作品画的是渔民一家人的休闲时刻,看起来十分的温馨闲适,这又想表达渔民画家的什么愿望呢(安居乐业,温馨闲适)?

4、欣赏了这几张作品我们知道了渔民画家们用画笔流露着自己对生活的真情实感和对大海的深情眷恋,作品散发着浓郁的“海腥味”。 渔民画家们把他们对理想、对生活的美好追求,对劳动、对收获的赞美都反映在他们的作品中,这就是渔民画的寓意之美。

5、探索之旅第五站:

作品欣赏到这里,我们已经对渔民画有所了解了 ,下面让我们玩个游戏,猜猜哪张是渔民画,哪张是儿童画?

还真难猜,看来渔民画和儿童画异曲同工,渔民画中夸张大胆、无拘无束的天真、稚拙,与儿童画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这就是我们今天发现的第五个奥秘。

3、总结归类

学了那么多,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你从渔民画欣赏中学到什么?

探索发现之一:渔民画根植的土壤广大渔民生活、生产和渔家风俗风情活动。

探索发现之二:造型的夸张之美

在造型上不受任何限制,大胆想象,大胆变形,大胆夸张。

探索发现之三:色彩的自由之美

渔民画的色彩鲜艳浓烈、明快轻松、装饰性强。富有浓郁的地方风格。

探索发现之四:寓意的美好之美

渔民画家们把他们对理想、对生活的美好追求,对劳动、对收获的赞美都反映在他们的作品中 。

探索发现之五:和儿童画异曲同工

渔民画中夸张大胆、无拘无束的天真、稚拙,与儿童画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美的作品是画家美的心灵的反应,千美万美,都离不开人的心灵美。

4、学生尝试练习

今天的探索之旅已经进入了终点站,希望同学们也能怀着美好的心灵来创作美好的作品。

由于时间的关系,老师这里为大家准备了几张渔民画的半成品,同学们能不能带着美好的心愿来体验一下渔民画的创作?

1、这是一张收网的半成品,请你完成它(适合差等学生完成)。

2、这是个美丽的渔家姑娘,请你为他装饰(适合中等学习能力的学生完成)。

3、这是一群勤劳的渔家姑娘,请你画出她们在干什么?她们在哪里?她们的周围有什么(适合优等学生完成)?

5、作品展示点评

学生把自己完成的作品挂在黑板上,然后大家一起讨论点评。

四、教学反思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系列,其意图是让学生了解农民画是我国民间艺术的一种绘画形式,农民画具有大胆的想象力、无拘无束的表现手法、鲜艳的色彩和饱满的构图等特点。农民画与儿童画从表现手法上有相同之处,它易于儿童理解和模仿,从而学习农民画从生活中取材的特点,鼓励学生生动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感受。课堂中我通过网上收集的农民画的作品,民间剪纸,年画,还有不同风格的农民绘画作品使学生欣赏,还给他们讲述一些民间艺术的渊源和故事,孩子们很感兴趣。本课的作业是让学生从课本中选一幅喜欢的农民画,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改画、添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浓,想象力丰富,学习效果良好。

(象山文峰学校 浙江宁波)

猜你喜欢

渔家儿童画农民画
儿童画
龙门农民画的传承与创新
渔家网事
如何鉴赏儿童画
南京六合:农民画绘出“国际范儿”
代县成立农民画促进会
我的儿童画
渔家妹子打鱼回
渔家灯火
当农民画“恋”上漆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