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学定教?高效课堂

2014-10-29邹辉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2014年10期
关键词:美术作业游戏

邹辉

作业设计是美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作为一线的美术教师,我们一直不遗余力地追求心中的理想课堂。那么,当前我们的美术作业设计现状究竟如何?又有哪些需要思考的问题和值得尝试的策略呢?

一、当前美术作业设计的误区

(一)形式单一化,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中,作业设计的标准、指向是单一的。教师居高临下用成人的眼光来设计学生的作业,往往以构图饱满、比例适当、涂色均匀等为标准,无法让学生理解作业中的存在的问题,忽视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及表现力。

(二)教材标准化,扼杀了学生的创意思维

在设计作业时,教师们往往以教材为标准,围绕教学目标而设计教案,笔者在很多教研课中也发现,这样的课看起来是四平八稳,但不容易出彩,都以教师和教材为主体,很少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或兴趣特长的差异,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创意思维。

(三)作业一刀切,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

在美术课堂上,教师讲解相关教学内容, 再布置学生同类的作业,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们作业完成后,教师就凭自己的主观意识马上给出一个等级评价,教师没有把作业批改上升到作业评价高度,因此导致学生在作业中的错误得不到指正和指导,长此以往造成迷惑厌学情绪。作业一刀切,严重阻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教师专制化,忽略了学生的真实需要

在设计学生作业时,我们往往会忽略学生原来基础如何,采用一把尺衡量所有的人,忽略了学生内心的真实需要,这样“很标准”的课,老师是“过了瘾”,可又有谁考虑过孩子们真实的感受,其实是失败的,原因是美术课没有把孩子们摆在重要位置,没以孩子为中心,干扰了儿童的想法,淹没了学生的逐渐意识。

二、走出作业误区,优化作业设计策略

寻找作业设计的优化策略是我们美术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如何使作业设计这一环节在完成美术教育目标、实现美术教育价值中呢?笔者觉得应该把握以下五点:

(一)激发兴趣,设计游戏性作业

苏霍姆林斯基说:“兴趣的源泉还在于把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体验到一种理智高于事实和现象的权利感。”美术课堂学生活动的主体,可以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寻找适合他们口味的作业形式,采用好听、好看、好玩富有趣味的游戏作业,将其引入课堂教学之中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让学生们在游戏体验到寻觅真知的乐趣。

【案例1】

如本人教学《热带鱼乐园》这一课时,为学生设计了一个画形的游戏。先请五个学生到黑板上画一个自己喜欢的形状,看看老师会把它变成什么?教师添画几笔就变成了一条热带鱼,并请小朋友们友们取个好听的名字叫大王鱼,再让几个学生来变其余几个形状,这时个个同学都想来表现,一下子黑板上就出现了五条款式不一样的热带鱼,我顺势利导,没想到它们也和我们一样生活在如此幸福的乐园里,引出课题:《热带鱼乐园》。

游戏化作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但也有一定的弊端,我们要把握好三个度,一是切忌为游戏而游戏,但若游戏没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相结合,那只是消耗时间,适得其反。二是游戏设计要新颖,能吸引人。三是游戏的方式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水平,要因课而异。

(二)情感体验,设计创意性作业

创意性作业是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创设与作业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高效完成作业。美术课的课程特点决定了它的知识内容比较丰富,我们要因课而异创设不同的情境,将课堂教学中的知识重难点有机地整合和重组,创设出趣味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创意。

案例【2】

教学《小闹钟》一课,我为孩子们创设了一个时钟王国的情境,在时间老人的带领下来到了时间王国,由此过渡到自主探究制作方法环节,我没有让学生们跟着我的方法一步一步地去做,而是放开手让他们共同来探究小闹钟的制作方法。在拆之前,我对孩子们说:“谁最先拆会谁可以当小老师并赢得时间老人的勋章。”从拆会了的孩子脸上看出个个都想当小老师,纷纷举手,他们每个人都找到自己的了“帮困户”,有的凑在一起边说边做,通过他们的讲解,在课堂教学中我不再是一个“独奏者”,而转变为一个“伴奏者”。作品(图1)如上:

(三)尊重差异,设计分层性作业

学生的认知水平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在安排美术作业时应设计富有层次性的弹性化作业,变“一刀切”为自主式,合理处理教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真正变成“要我做”为“我要做”。

案例【3】

如上《字母设计》一课,我是这样为孩子们设计三个层次的作业。第一层次(单个字母设计):尝试单个字母的设计,你能联想到什么?第二层次(多个字母的联想):引导学生根据与字形相似的生活中见过的东西进行想象,并进行适当添画,你又会把它变成什么?第三层次(运用拼搭组合的方法进行设计想象):运用夸张和变形把你的画面变得更有情趣。三个层次的设计为学生搭建了三个评价平台,学生每上一个台阶,我就会有不同的评价。以上作品(图2)均出自学生之手:

(四)突破封闭,设计生活性作业

“生活即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师应当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注意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美术是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因此,美术设计作业也应该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作业成为连接美术课堂与社会生活的纽带。

案例【4】

如上《材料的妙用》一课,我与本校的节能环保特色结合在一起设计作业。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节能与环保意识和习惯,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一方面利用研究性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自主观察、分析、研究,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们设计的节能卡内容十分贴近自己的日常生活,作品形式多样,真正体现了艺术来源于生活有高于生活。作品(图3)如上:

(五)循序渐进,设计发展性作业

发展性作业是以学生为作业的主体,重视学生在作业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作业设计作业设计首先观念上要开放,立足课本内容,放眼课外收集,在教学中更应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其次作业内容要有发展性,能把旧新知识相联系在一起,课内外多结合,能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联系。再次作业形式要多样性,能体现自己的特长与需要自由进行选择,作业设计适度打破学科界限,促进学生发展性学习,给予学生以发展的空间。

案例【5】

如上《水资源》一课,我与本校的节能环保特色再次结合在一起设计作业。在完成一幅表现水的招贴画后,我尝试给学生布置一些系列的、持续的美术作业,如:建议学生回家设计一张节水手抄报,出一期节水黑板报,举行一次美术作品交流主题班会等。发展性的作业设计激发了学生课后继续研究的兴趣,找到与本节课的知识延伸点,进一步加强了学生自主研究的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通过以上精彩的作业设计,学生们对美术作业兴趣大增,他们的情感在美术课堂里得到更深的体验,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作为美术教师应不断探索,以学定教,设计更高效的作业,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余姚市东风小学教育集团 浙江宁波)

猜你喜欢

美术作业游戏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疯狂的游戏
作业
爆笑游戏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