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龙溪:川西古镇的府河号子

2014-10-29申申

小演奏家 2014年4期
关键词:南溪王老船工

申申

清清锦江水与美丽鹿溪河相汇,距成都市区约五十公里的黄龙溪,虽无云南丽江古镇之美名、重庆瓷器古镇之喧嚣、川北阆中古镇之四方,可仅那六棵逾三百年树龄的黄桷就承载着一千七百余年历史的古镇沧桑。

一街三寺庙

走进古镇,青石板路面,木梁青瓦楼阁,小桥流水穿行,榕树藤蔓缠绕,人力车夫穿梭往来,构成了一幅四川民俗风情画卷。

曲折的街道一眼难望尽头,这里最大的特色就是保留完好的一街三寺庙,即古龙寺、潮音寺、镇江寺。古龙寺内古戏台、古龙庙、古榕树“三古”有机结合,别具韵味,其中一棵榕树内藏有庙,实在奇特。三寺布局于正街南、北、中段,各据一方,形成了街中有庙、庙中有街的奇特景观。古镇从前曾设立仁寿、双流、华阳三县衙门,现仍保留其原有风貌,这也是川西迄今为止唯一一座保存完好、原汁原味的古代衙门。

难得一听的府河号子

与诸多古镇不同的是,黄龙溪以蜀都为依托,将川西的民俗演绎得淋漓尽致,可玩一整天,品美食、望美女、行小桥、磨石板,翱翔蓝天,驰骋绿水,更可聆听到濒临消失的府河号子。

“上江口,下江流,黄龙溪转苏码头。中和二场路好走,嗨唷嗨唷,加把油……”年过七旬的郝老几乎每日都会站在河边,喊上几句船工号子,嘹亮的声音在成都黄龙溪古镇上空响起,显得格外高亢,仿佛昭示着曾见证成都繁华水上历史的府河号子渐行渐远。

老人口中的号子被称为“府河号子”,流传于昔日府河、锦江流域,目前仅存于黄龙溪镇。旧时,府河是古成

都交通运输的重要通道,也是古代南丝绸之路的重要水路河段,府河号子见证了黄龙溪码头曾经“朝出锦官城,夜宿黄龙溪”的繁盛。

在黄龙溪,有着许多世代靠船工为生的人家,九十四岁的王老就是其中之一。六十多年的船工生涯,让王老对号子有着不一样的感情:“那个时候拉船全靠号子,上滩、靠岸、离港,没有号子指挥要乱阵脚的。”

开船时,一位船工领唱,其余船工们应声唱“哦竭搓”、“嗨佐”。行船过程中,全体船工用力搬桡,情绪紧张激烈,领唱者常用高亢的歌声唱出较长的句子,船工们则以“嗨”、“嗨佐”等号子声相呼应;当船行至浪急滩险的河道时,木船行驶非常危险,船工们情绪激昂,劳动强度加大,便会唱起节奏急促、近乎于嘶喊的拼命号子。

尽管年岁已高,王老仍旧是府河号子的活字典,“桡号子”、“橹号子”、“平水号子”、“逆水号子”、“拉纤号子”……不同的水性、不同的滩、唱什么样的号子、在什么时候唱、平水时唱什么、紧水时唱什么,他都一清二楚,就连作为府河号子传承人的郝老也时常向他讨教一二。

在黄龙溪,除了王老与郝老,会喊府河号子的人不足十人。两位老人深知历代成都船工传下来的财富很有可能会在自己手中消失,“现在的年轻人连拉船是什么都不知道,何况是号子,大家也都是听个稀奇。”郝老告诉记者,每逢节庆政府都会组织老船工表演府河号子,但随着岁月的流逝,工友们一个个离开,会的人也越来越少。

2009年,府河号子被确认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郝老成为府河号子的传承人,当地政府也加大了对府河号子的保护力度。在政府的帮助下,郝老和几位老船工整理出一些号子的具体歌词,他说:“也有专门的音乐老师把喊的调子写下来,至少这些东西以后有人晓得。”

有了歌词,有了调子,却没有人学,府河号子依旧面临着失传。郝老与王老都知道这与木船航运业的生存空间密不可分,“现在木船最多自己家里用,船工也不是以前的那种,要人专门来学确实很困难的。”谈及府河号子的未来,郝老的脸上不禁流露出深深的担忧。

相较于郝老的担忧,王老却显得有些坦然,老人明白船工号子一直唱下去几乎不可能,他只希望年轻一代能够像船工一样做人勤勤恳恳:“号子会消失,但只要船工的这种精神能一直流传下去就好。”

就在我撰写本文之时又传来一个好消息:另一个号子种类的“南溪号子”年底首次走出国门。“南溪山高两面坡,男女老少爱唱歌,沿河两岸号子起,‘炸断悠悠南溪河。”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极富地方文化特色的“南溪号子”在巴西即将吼响十三个城市,并巡演二十四场。据了解,南溪号子是流行于重庆黔江区鹅池镇南溪村的原生态音乐,起源于唐代,是劳动人民在劳动过程中解乏鼓劲的劳动号子和山歌号子,只有音韵,没有固定的歌词,也多为即兴创作。

风水宝地

当地老人告诉我,黄龙溪乃风水宝地,有诗曰:“安得黄龙石板榕树流水木屋千万间,大庇天下正义和谐法博之士尽欢颜。”在古镇,我看不到匆匆忙忙赶路的行人,永远是三杯两盏清茶的闲适生活,太阳西斜,古镇庙宇的暮钟声声敲响,游玩的人们披着晚霞离开宁静的古镇回到喧嚣的城市,而我于晚上小住了一晚,看到了只在影视剧里才能看到的晚上打更的习俗。endprint

猜你喜欢

南溪王老船工
赞船工
干杯!
去北陵公园怎么走?
沱江船工号子的文化和艺术价值
八旬“高龄青年”爱玩乐
与民谣诗词相伴的九旬老人
抗洪英雄之韩集船工支援搜救队
养生没有“铁规律”
老人和孩子
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