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创国际手风琴赛事佳绩的中国选手王寒之
2014-10-29晓捷
晓捷
2013年10月,在西班牙举行的第21届阿拉萨特国际手风琴比赛中,中国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手风琴专业四年级的学生王寒之获得第一名,并荣获最佳作品奖,由作曲家KATZER(本届比赛规定曲目的作者)亲自颁奖。
阿拉萨特国际手风琴比赛是当今重要国际手风琴赛事之一,该比赛以倡导参赛选手演奏现代原创手风琴作品而享誉世界,为手风琴新作品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作为该项赛事举办21届以来取得最好成绩的中国选手,王寒之师从著名手风琴演奏家、教育家曹晓青教授多年,从附中到大学,已经多次在国际手风琴赛事上获得好成绩,表现出良好的音乐素养和手风琴演奏能力,最近还被学院选入“拔尖创新人才计划”项目。她同时攻读手风琴和作曲双专业,在作曲系贾国平教授的指导下,手风琴音乐创作上亦颇具才华和想象力。
名师带出的高徒,屡获国际大奖
1990年王寒之出生于江苏省张家港市,5岁时开始跟随金伟老师习琴,12岁时考入天津音乐学院附中,在孟辉、王学庆老师的指导下,开始接受专业手风琴训练,从此走上了艰苦的音乐求学之路。当著名手风琴家曹晓青教授归国后,王寒之于2005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的首届手风琴专业,转投名师曹晓青门下。那一年,王寒之14岁。在跟随恩师曹晓青的学习过程中,王寒之打下了扎实的古典音乐演奏功底,琴艺突飞猛进,一下站到国际手风琴赛事金奖的舞台上。2005年5月,王寒之首次参加国际重大手风琴赛事——第42届德国克林根塔尔国际手风琴大赛,一举获得初赛第二、决赛第一、总分第二的优异成绩,同年她在文化部“海兹曼杯东方青少年大奖赛”中获得手风琴少年专业组金奖。
2006年5月,在第43届德国克林根塔尔国际手风琴决赛中,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114名选手同台竞争,王寒之准备充分、技巧性突出,六位评委有四位为她打了满分,获得了16岁以下少年二组第一名的好成绩。她同来自中央音乐学院附中的其他两位同学一举获得三项大奖,获得了中国选手在这项世界顶级国际比赛中的突破性成绩。颁奖仪式上,按照惯例需要每个小组的第一名在颁奖仪式上登台演奏。当王寒之等三位中国选手接连上台领奖并为观众演奏时,现场犹如刮起了中国旋风。组委会主席盖布拉尔在颁奖仪式上说:“克林根塔尔国际手风琴大赛举办43年来,我们第一次看到中国选手在颁奖仪式上演奏,三个组别的第一名被来自同一个国家的选手夺得也
是第一次!”
中国音乐家协会手风琴学会会长张自强先生和夫人王碧云女士,中国音乐家协会手风琴学会秘书长王小平老师,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硕士生导师、副教授贾国平老师,老一辈手风琴演奏家闪源昌,著名手风琴演奏家杨屹,意大利著名手风琴厂家PIGINI先生,德国HOHNER手风琴中国代理贺先生等在京的界内人士,赛前曾观看过王寒之等三位获奖选手的演奏,对他们能熟练驾驭跨度自巴洛克时期的巴赫,到海顿、莫扎特等音乐家经典改编作品,再到当代俄罗斯的手风琴原创作品及现代欧洲盛行的先锋、流行等不同风格流派的手风琴音乐作品的能力,以及三位选手在整场音乐会上表现出手风琴演奏大家的潜质,给予了高度评价。
同年,王寒之在北京国际手风琴比赛中再度获奖。
2007年,由文化部主办的全国“2007东方青少年艺术明星推选‘海乐儿杯钢琴、键盘乐器盛典”比赛活动中,王寒之以出色的表现夺得了手风琴青年组特等奖。在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时,王寒之说:“感谢家乡人民对我的支持,感谢老师、父母对我的关爱,这两项成绩的取得既是对家乡父老的回报,也是送给自己17岁生日的最好礼物!”
2008年,在被我国文化部列为国际艺术一类比赛的第33届意大利卡斯特费达多国际手风琴比赛中,王寒之的演奏得到参赛评委和各国选手的一致赞誉,又一次夺得青年组第一名。
从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到中央音乐学院大四的手风琴专业学生,王寒之在各类国际手风琴赛事中不断挑战自我,从少年组一直走到了青年组、室内乐组比赛以及电子手风琴比赛、手风琴新作品创作比赛等等,在各类国际赛事中都获得好成绩。在王寒之眼中,是曹晓青教授教学的严谨与耐心,使她获得今日的成绩。她说:“从练习曲到整部音乐作品中对音乐细节的处理和刻画,甚至到一个音符的处理,曹老师始终具有追求完美的精神,这成为我学习音乐的精神坐标。”
“走到今天,我的成功离不开学习中的坎坷与波折所带来的精神历练。”从古典独奏到室内乐合奏,再到对现代流行音乐的驾驭,王寒之说自己的音乐与人生的经历或许比同龄人更加丰富多彩, 她将这些音乐体验都表现在音乐作品中。成功、失败、坎坷、执着、天赋、机缘,伴随着王寒之一路走来,使她获得了更加开阔的音乐与人生的视野。
在世界前沿领域征服各国高手
2010年10月16日,王寒之在意大利首都罗马举行的第四届国际电子手风琴大赛决赛上,凭借出色而稳定的发挥和完美的表现征服了现场观众,最后技压群雄,从14名各国决赛选手中脱颖而出,夺得冠军。这是我国选手首次在此项音乐赛事中获得冠军。
电子手风琴融合了手风琴和电子琴的特点,以手风琴的演奏方式,将手风琴传统音色经过电子技术处理,在音色编配、音域设置和音乐表现上得到更广泛的空间。意大利罗马国际电子
手风琴大赛自创办以来,受到各国媒体高度关注。本届赛事特邀俄罗斯、中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嘉宾与评委出席,意大利国家电视台及各国电视台进行了现场直播,来自世界各国媒体的记者竞相参与报道,更有许多观众专程前来观赛,比赛可谓盛况空前。
在王寒之眼中,电子手风琴的音乐表现形式更加多元化,乐器既可独奏、重奏,又可以室内乐形式出现。同时,电子手风琴也可以作为现代电声乐队的色彩乐器声部出现。本届比赛中,王寒之演奏了由日本作曲家严内佐之创作的三乐章交响音乐作品《创世》。现场演奏时,作品的引子乐段引入了中国音乐元素,多媒体展现出盘古开天辟地的宏大音乐画面,加上风、雨、雷、电的音效,《创世》的音乐主题立刻清晰地传达给评委与听众。王寒之说:“《创世》与那些表现细小生活片段的曲目不同,作品更突出渲染宏大的音乐主题与场景,如同西方神话经典中上帝创造人类的题材,透视出一个新世界的诞生。”凭借兼具东方音乐元素的《创世》音乐,王寒之的演奏征服了在场评委与嘉宾。
“我们从技巧、创意、音乐表现、乐曲特点等各方面对选手进行综合评定,王寒之当天的整体表现最为出色。”一位国际评委说。
同是本届赛事评委的曹晓青教授评价王寒之:“我对她今天的表现非常满意!”
走出国门,与世界各地的电子手风琴高手过招,王寒之称海外选手的水平都很高。19岁的她能站在国际电子手风琴大赛冠军的奖台上,除了机遇和出色的发挥,更是她用音乐实力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一路谦逊好学不断尝试出新
2011年央视元旦晚会云集了文艺界最优秀的创意团队、专业舞美设计、独立音乐制作人、歌手、演员、演奏家等。刚刚荣获第4届意大利国际电子手风琴大赛冠军的王寒之,应邀与河南少林塔沟武校的小伙子们合作,将电子手风琴演奏和少林武术表演相结合表演《琴舞长风》节目。演出前,王寒之和音乐总监反复沟通,根据罗兰电子手风琴最新型号FR-7X的音响功能和音色特点,对曲目进行了多层次、多音效的音色编配。现场播出时,随着王寒之的出色演奏,塔沟武校的小伙子们在动感十足的音乐节奏和特殊音效中,为观众展现了中国功夫的绝技和魅力,赢得阵阵喝彩……
跨界,是当下世界艺术领域的一种时尚,也是纷繁复杂的各门艺术走下高高圣坛回归生活的一种新理念。也许,在中国这个手风琴大国,王寒之突出的专业水平和演奏技能,通过与大众娱乐文化的结合,更有机会被老百姓欣赏和推而广之。
当镜头转向2011年10月底的北京晚秋,在中国老一代手风琴大师任士荣义务执教的中老年手风琴班的课堂上,年轻的王寒之正在为尊敬的任老师和长辈们演奏手风琴新作品。她为任老献上了一曲《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那份真挚的深情与晚辈的谦逊,让大家看到这位已经数次站在世界手风琴大赛领奖台上的优秀青年演奏家感人的另一个侧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