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正确课程理念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2014-10-29龙翔
龙翔
【摘要】 新课改要求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培养他们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这就要求语文课堂教学中不拘泥于教材,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采取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施教,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教学理念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4)07-042-01
如何通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打造高效课堂,实现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是广大教师们都在深思的一个问题。笔者结合自己多年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认为教师只有通过转变教师的角色,优化课堂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巧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注意差生的转化,就一定能够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一、优化课堂教学的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这句话给我们语文教学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启示。我们一旦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就会对语文产生一种喜好之情,就会不由自主地去学习、去钻研、去体验、去创造,而这些活动又必然会反过来促进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如《醉翁亭记》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作者欧阳修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美不胜收的大自然画卷,抒发了自己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如何上好这一课呢?我做了一些的教学改革的尝试。按照过去的传统做法,通常是“读——译——析——背”这一方法,学生再这样一层不变的模式下学习,不能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不能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因此我决定换一种模式。由于这是一篇写景为主的散文,根据这一特点,我先让学生说出自己写景的一般写法,再来体会欧阳修是如何写景的。看看作家欧阳修描写景物有何独到之处。通过学习的一段,学生得出描写景物的一个方法:由远及近、从总体到局部。通过学习的二段,学生又得出这样的结论: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征,用精练的语言加以描绘。通过学习的三段,学生又有新感受,写景时要有叙事,把景物和事件联系起来,才能表现文章的主旨。通过学习的四段,学生知道,写景时要适当的抒情,只有抒情才能突出作者的思想感情。看來,不同的教学设计,会有不同的教学效果。把读和写结合起来,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好方法。
二、创设形式多样的导入,诱发求知欲望
好奇是学生的一个突出心理特征。新鲜的东西,奇异的刺激对他们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所以语文课堂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我在导入新课时时常采用故事、游戏、情境诱导和启发等方法,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诱发学习新课的求知欲。创设别致的课堂导入,往往更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趣味情境,即通过安排一些学生喜欢的小故事(动画片)、趣味小短片等创设情境导入教学,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创设悬念,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产生了主动探究求知的欲望。
三、优化课堂的教学方法,激发探究的意识
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体”意识,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提升他们的智力和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特别是有主动思维价值的地方,要留有充裕的时间让学生质疑问难,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小组讨论,畅所欲言,积极发表意见。
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文章语言朴实无华,看似平淡无奇,却蕴含了作者刻骨铭心的亲情。怎样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我做了以下的教学尝试:
文章离现在的学生遥远,怎样才能理解文本,如何让“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文章,来震撼学生的心灵,达到“以人为本,教文育人”的目的?我认为是我这节课的重点、难点。突破难点的方法是让学生在充分预学的基础上抓重点语段赏析,进而从字里行间的体会感人至深的人间亲情。因此,我让学生进行了充分的预习,找出重点语段。通过分析车站望父买橘子的背影,体会父子亲情。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段的内容,我精心的设计这样几个问题:(1)父亲为什么要去给我买橘子?(2)我为什么不自己去?(3)作者为什么详写父亲买橘子的行走路线?(4)作者是如何刻画父亲的背影的?用了哪些恰当的动词?(5)作者为什么会流泪?通过这些问题的探究,学生能够初步理解父亲爱儿子的亲情,但这些还远远不够。以此为基础,我让学生深入探究作者开头描写家境的贫寒、父亲决定亲自从我去这站有什么作用?这些描写是否多余?通过探究这些细节,学生对望父买橘的背影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但这样还不够,并不是课文要表达的全部内容,因为之前这些,仅仅表达的是“父爱子”的亲情。文章的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子爱父”的内容。接下来,我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作者在文中的几次流泪,先让学生从文中找到作者的几次流泪,分析他流泪的原因。这样就把“子爱父”的情感充分的体现出来。
“学起于思考,思源于质疑。”学生探索知识的思维过程总是从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和创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探索未知领域,寻找客观真理,成为发现者。倡导质疑探究的教学方式必须做到:一要巧设妙疑,要针对教材的关键、重点和难点之处,从新的角度巧妙设问;二是以疑激思,善问善导。倡导设疑质疑,以此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尽快启动并活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