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机+激励,不断开启学生学习的潜力
2014-10-29何文梅
何文梅
【摘要】 动机与学生的学业成绩密切相关,它会受情境的影响,也会随时间发生改变。动机的分类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是外在动机与内在动机。真正促使一个人自主学习并在学业成绩上有所提高的是学习的内在动机。笔者在本文中就如何开启学生学习的潜力作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 动机 激励 学生 学习潜力
【中图分类号】 G6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4)07-011-01
动机与学生的学业成绩密切相关,它会受情境的影响,也会随时间发生改变。动机的分类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是外在动机与内在动机。真正促使一个人自主学习并在学业成绩上有所提高的是学习的内在动机。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并借此通过诱因利用内外部激励方法激励学生学习,对于教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从学生自身的角度看,目标和需要等因素都会作为他们学习的内在驱动力,使他们更好地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
一、正确的动机是保证学习质量的第一必要条件
现在许多中学生由于缺乏正确的学习动机,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成绩较差。而动机是推动人前进和发展的内在力量。
(一)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动力不足的情况。学习动力不足是学习动机不明确的突出表现。学习动机不明确产生的原因很多。有的学生学习基础不太好,在学习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也没有得到外界的帮助,没有找到适合自己而且高效的学习方法,在受到多次挫折之下,对学习,对生活失去信心,变得消极起来。有的学生缺乏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和能力,与同学间的关系不好,缺乏平朋友,经常感到苦闷、烦恼,从而失去了动力。由于学生缺乏学习目标,学习动机不正确,家长和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状态不满意,甚至学生自己也不满意。虽然不满意,但大家都不知道该如何去改变。结果,得过且过的状态维持了很多年。学生缺乏动力,便会对学习的看法和感受发生改变,由以前对学习的热爱,到对学习的冷淡,再到后来对学习的厌倦。因此,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的学习动机,给学生的动力充电,让学生重拾对学习的热爱。
(二)正确的动机是可以创造的。心理学领域和管理学领域的相关理论告诉我,动机包含的实际就是需要,这种需要是可以创造的。于是,我在化学课堂上加强了化学知识在实践应用部分的讲解,慢慢课堂的气氛发生了变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他们发现原来化学知识离他们是如此的近。他们渴望的眼神告诉我,他们需要了解更多。
二、用正确的激励强化学生的学习需要
过去的经验告诉我,这种想要了解很多的学习需要必须不断的强化,才能转化为学习的持久动力。后天需要理论告诉我,早期的生活阅历决定着人们是否获得这些需要。如果鼓励学生做自己的事情,并且让他们接受强化訓练,他们就会获得某种实现成就的需要。此后的一段时间里,我尝试着各种激励方法,为他们刚刚萌发的学习需要(动机)保驾护航。
1. 用掌声撑起学生的信心。对于课堂上学生的发言,给予全班掌声鼓励。如果是第一次发言或回答的特别,我就鼓励全班同学为他鼓掌两次。
2. 用表扬代替批评。这个学校的升学率较高,家长对学生的未来期望值也相应较高,但由于绝大部分学生来自宁夏南部山区,他们不善表达,自尊心较强,一味的批评只会让他们脆弱的自尊心一次又一次的受伤,学习的信心每况愈下。所以,在课堂上,我极少批评学生,对于他们哪怕是一点的进步,都给予极大的表扬和鼓励。
3. 用口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每次上课后我问学生的第一句话是:今天你们要做什么?我让学生高高举起右臂大声喊着回答:今天我还要进步一点点。实践证明,经常让一个人大声喊出他要实现的目标,久而久之这个目标会内化为他前进的方向和动力,哪怕这个目标是他人命令或强迫要实现的目标。
4. 用我的“991”理论给学生一个正确的自我认识。我常听到很多学生抱怨自己的天赋太差,永远也学不好。于是,我告诉学生:从一个人刚出生起,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人,99%的普通人和1%的天才。那1%的天才,由于种种原因最终几乎都没有为人类做出什么贡献,而真正的天才是来自于那99%的普通人。只要努力,普通人往往会成为举世瞩目的天才。例如爱因斯坦,他小时候天赋比较差,制作的小木凳,被老师称为最难看的小木凳。当不断的努力,最终让爱因斯坦从一个普通人变成了伟大的天才科学家。课堂时间有限,我不能总讲这个理论,于是我把它变成各种简单的鼓励学生的话语:你有成为那99%普通人中的天才的潜力。你就是那99%人中的天才……从他们的表情反应中可以看出他们对我的话心领神会。
通过不断的实践,我发现要实现有效的激励,必须在学生心中培养良好的动机,否则,激励是不能发挥有效的作用的。另外,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学习的硬件环境等只会起到保持学生的积极性、维持学习现状的作用。
三、加强和学生的沟通,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
说起沟通,很多老师常常解释成向学生了解情况。我一直认为沟通的目的是激励和影响学生的行为。而事实上这些老师很难了解到真是的情况。因为这些老师并未有真正走近学生。也就很难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授课方法了。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位的高低对沟通的方向和频率有着恒大的影响。地位悬殊越大,信息趋向于从地位高的流向地位低的。只有把自己看作学生的朋友,放下自己的地位、严肃的表情、训斥的口吻、机械的问话态度,才有可能走进学生,听到那些真正有益于教学的建议和要求。信任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诚心诚意争取来的,做不得半点假。
磨刀不误砍柴功,经过不断的努力,我所带的班的化学成绩一直不断进步,最终名列年级前列。现在,我尝试着继续用“正确的学习动机+时时的激励”来发掘学生的潜力,真正开启学生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