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之梦

2014-10-29周小云

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 2014年5期
关键词:秀英试验田油菜

周小云

三月,是江南百花盛开的季节。

在万花丛中,有两朵“油菜花”格外娇艳。她绽放在人们的心里,灿烂在希望的田野。

他像花一样的少女,追逐着比花更美丽的梦想……

他站在鲜花簇拥的颁奖台上,用前仆后继的泪花和永不凋谢的芬芳“感动中国”。

蜜之源

这是一个诞生在农耕文化发源地城头山的伟大梦想。

古老的澧水河,流淌着7000年中华民族的文明史诗,也滋养着武陵山余脉肥沃的土地和勤劳的人民。一个偏僻的杨桥小山村的农民家里,出生了一个从小就爱花的儿子。因为当地糖的紧缺和油的珍贵,吃糖吃油必须克勤克俭,爸爸妈妈就给儿子取名叫沈克泉,希望如此甘贵的糖和油,有一天象泉水一样涌流人间。

沈克泉的童年正赶上抗日战争,他经常有意无意躲在油菜地里和花草丛中看蜜蜂采花。后来终于从长辈口里得知,我们人类食用的蜜糖,就是小小蜜蜂采集大自然百花后酿出来的。小克泉想:那我们人类为什么不能都象小蜜蜂一样制造甜蜜呢?

因为家里穷,聪明好学的小克泉被迫放弃了升读初中的机会,开始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少年生活。13岁时的1952年土改,他家分得了3亩多田地,小克泉就跟着父亲风里来,雨里去,插秧、割谷样样干,放牛时还专把牛儿往有花的地方牵,他要琢磨花与蜜蜂的秘密……

终于,一个大胆的设想诞生了,他要把四处奔波的野生蜜蜂资源收集起来,统一采花酿蜜,为村里人提供天然蜜源,他要做酿蜜的养蜂人。

其实,养蜂也是一门科学。为了缓解村里人吃糖难问题,沈克泉哭着向母亲好歹要了5元6角8分钱的学杂费,直奔澧县养蜂培训学校。1963年春天,他揣着满分结业的成绩,踏上了向百花要甜蜜的养蜂生涯。

1964年农历9月4日,25岁的沈克泉娶来了如花似玉还比他小8岁的妻子何秀英,这无疑让他的酿蜜生活比蜜甜。何秀英不仅人漂亮,心善良,而且读的书比沈克泉要多,知书达礼,贤惠纯朴,众称杨桥村里“一枝花”。

可这花没有插到牛粪上。1966年油菜花开,县里急匆匆请花的丈夫当养蜂师傅,随后一张又一张奖状多得没墙贴,这可急坏了“花媳妇”。

沈克泉家里着实穷得叮当响,别说没墙贴奖状,就连岳父岳母娘来了自己没凳坐只好站着或者蹲着陪说话。可他人穷志不穷,他当着秀英的面向岳父岳母发誓:“我一定会好好待她,一定要苦苦奋斗!一定要让秀英过上甜甜蜜蜜开开心心的日子!一定要让奖状堂堂正正贴在毛主席像下!”。

源之花

花为蜜之源。养蜂人也是赶花人。每年4月底,当临澧的油菜花谢了,沈克泉就带着蜂箱到贵州山区去,让蜜蜂去采乌桕花蜜。12年中,他跋山涉水去了贵州5县13个公社120多个大队,磨破草鞋、胶鞋、雨靴和秀英做的布鞋90多双,总共行程26000多里,寻找花种110余样,编制采花路线平面图800多平方公里,共酿优质蜂蜜6500余公斤,培训徒弟40多人次。沈克泉完全成了一个花迷和花痴,就连抱着秀英做梦都是在花海的追逐里。

1978年6月8日,这是一个令沈克泉终身难忘的日子!贵州的绿水青山,敞开博大的胸怀;神气的三株野生油菜,张开笑嘻嘻的脸,迎接一位从农耕文化发源地寻花而来的湘客。沈克泉连做梦也没有想到,他的人生竟要从这一天开始重新起航。

瞧着贵州6月野生油菜枝繁花茂的奇景,想起常德大地的油菜5月份就已成熟收割,沈克泉仿佛捡到了宝贝。他毫不犹豫记录在日记本上:“我进大山,观察野花野草的生长,考察蜜源,在无人种植的山坡上发现几株野生油菜,生长结构特别好,其根部有效分支发达……”收获好成熟的种子,沈克泉兴致勃勃带回家乡试播,他梦想,如果野生油菜能在临澧培育、生长,成片成片的6月开花,他和蜜蜂都不用长途跋涉到贵州山区了。

奇妙的大自然跟一个只读了小学的追梦人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沈克泉不经意中犯了一个违背客观规律的错误。同时期的高原,气温低于平原与丘陵,因此花开要迟些,将6月份开花的贵州高寒山区的野生油菜移植到临澧这样的丘陵地带,6月份是保持不了花期的。

沈克泉哭了。他望着土灶边渐渐消瘦的妻子,想起结婚那年当着岳父岳母的面对秀英的承诺,看见一天一天老去的双亲和长大的孩子,回忆苦苦追花酿蜜的岁月和“6月花梦想”的失败,心里酸酸的真不是个滋味。他失眠了,甚至好几天吃不下饭。

在那疯狂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年代里,沈克泉开始了他命运的又一次求知路。他深知自己知识的浅簿,而唯有知识才能创造梦想。

“想要6月油菜花开,不如5月油菜籽丰”。

花之梦

1979年9月19日夜晚,沈克泉做了一个美不胜收的花梦。他梦见村里村外漫山遍野到处都盛开着贵州的野生油菜花,成群成群的蜜蜂排着川流不息的队伍,在油菜花中唱歌跳舞;他欣喜极了,领着秀英和儿子,把蜂箱移到了花丛中;霎那间,花朵变成了象牛角一样的油菜角,小蜜蜂全都钻进油菜角里开始酿蜜了。

第二天早晨起来,沈克泉直奔秀英的“办公室”,他看见秀英在为铲破了的补巴锅淌泪水。

“圆梦了!圆梦啦!”沈克泉嚷着扑了过去,把秀英抱了起来。

“家里没油了,锅也铲破了,早饭都没的你吃,你还圆梦啦”。秀英攥着象花一样的拳头,一个劲直往沈克泉的心上打猴拳。她打得那般亲热,那般心疼,那般深情。

希望之花在梦里油然而生。

秋天是油菜播种的季节。沈克泉领着秀英,第二次把收获的贵州野生油菜种子播在了屋后的自留地里,同时也播下了当地常用的常规品种。他要搞油菜研究,搞杂交油菜育种,搞优质高产攻关,搞“排忧解难工程”。

这不是在做梦吗?培育优质高产的杂交油菜,是多少代油菜专家追求的科学梦想,如同袁隆平几十年痴谜的杂交水稻工程一样。“泥腿子还想当科学家”的热嘲冷讽接踵而至。

让沈克泉欣慰的是,他还真没看错这3棵野生油菜。油菜是雌雄同株、自花授粉植物。要育出杂交油菜品种,只有雌蕊而雄蕊败育的雄性不育系即母本的改良和选育是关键。而这3棵野生油菜正是难得的不育系种质材料。沈克泉为它取名“贵野A”。

“克泉立言:手中有个宝,开动脑筋搞”。这是沈克泉写在第一本“油菜试验日记”上开头的一句话,他还用粗黑的笔触在扉页上写下了“一棵油菜的研究”7个大字。“油菜梦”的万里长征,在中国农民沈克泉的脚下开始了。

油菜梦啊,油菜梦,你是一个伟大的花之梦,你是一个遥远崎岖梦,你更是一个民族的科技梦……

梦之果

沈克泉是逆运的,沈克泉又是幸运的。他的命运正如逆水行舟。追溯袁隆平院士杂交水稻的起源,我们庆幸沈克泉在贵州山区的奇遇;翻开中华古籍包罗万象的典故,我们正视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存在“无巧不成书”的原理。长在无人种植甚至少人光顾的高寒山上的3棵野生油菜,“做梦”也没有想到会在千里之外的洞庭湖滨安营扎寨,开花结果。

沈克泉是苦命的,沈克泉又是甜蜜的,他的人生恰好苦尽甘来。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散了临澧计划经济的烟雾,也吹开了沈克泉萌蕾的花心。他终于可以在分得的5亩责任田里播种、栽培、观察、标记、授粉、对比、小结、日记了。

因为搞研究需要钱,沈克泉的儿子只读了高中一年级就辍学帮父亲,辍学时全家围在一起大哭了一场。可这儿子没有辜负父亲“望子成龙”的期望,他把父母给他取名时多么渴望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健康的心愿深深藏在心底,他要做一个不让父母失望的真正的农民儿子——沈昌健。

“油菜梦”是一个复杂的梦。怎么保存野生油菜的优质特性,并在后代植株中延续?怎么让杂交油菜芥酸低硫苷低,高产又优质?如何用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制出杂交油菜种子?一道又一道的攻关难题,严谨而又苛刻地摆在父子俩面前。

沈克泉省吃俭用,攒下钱四处托人买书,甚至买到了长沙的省图书馆。白天搞生产,晚上挑灯读。遇上难懂的技术问题,父子俩就一次次步行到十里外的农技站甚至几十里外的农科所去咨询。农技站、农科所搞不懂的,沈克泉就带着沈昌健去高校院所向专家请教。没有专业分析仪器,父子俩就用肉眼观察,凭记录总结规律。这样的记录日记,密密麻麻共写下23本。

春去秋来,花开花落。贵州的野生油菜啊,你在给民族命题,你在给沈家磨难。500次过去了,800次过去了,1000次也过去了,反反复复研究,又反反复复失败。

如果说油菜籽既高产又优质对农家父子来说,果真是一场梦,不如说沈克泉和沈昌健才真是两朵永不凋谢的油菜花。

“不成功不剃须,不成功死不瞑目”。沈克泉的誓言用泪水写在试验田里,滴在油菜花上。没有钱搞科研,沈克泉就向亲朋好友借,没地方借了,就向信用社贷,最后连信用社也贷不了了,家里不断累筑起债台。

农民在80年代贫穷的岁月里自费搞科学研究,我们不难想象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毅力?需要怎样的情操与精神?小昌健望着父亲越来越长的胡须,望着母亲快要揭不开锅的家底,望着试验田里竖着的东倒西歪的标记牌,望着那春风得意的油菜花,哭了,他哭得那样痛心,那样深沉,那么坚定,他要帮父亲分忧,他要帮家里挣钱搞科研!

可到哪里去挣钱呢?小昌健首先想到了打工。他把打工攒下的钱一次次寄回家来。在那科学对农民和农村还是个盲区的年代,打工远比科研强,小昌健5年就把负债还清了,还带回了好几本当地买不到他早已滚瓜烂熟的油菜书。

“油菜梦”像门前的小路一样延伸着……

1989年春天,也是“油菜花父子”攻关母本改良和选育的第10个春天。父子俩把毛主席曾亲自制定的“农业八字宪法”、10年来总结的人工与蜜蜂同步授粉技术,土、肥、水、管改良措施和雄蕊败育选育方法综合改进实施,一家人夜以继日“躺”在试验田里,终于收获了亩产150公斤的高产。油菜籽一上榨,出油率比常规品种高25%,且油质香纯。村里人早不满足拼死拼活也只产百来公斤的常规品种,便纷纷找沈克泉买种争效。到了90年代,村里村外的油菜田地里,几乎到处都栽沈克泉父子育出的油菜。乡亲们不缺油吃了,“家把实”的铁锅里光亮亮的,心里乐得比花还开。沈克泉因此也声名大震。

沈克泉家因“油菜梦”摆脱了贫困,又自己动手烧砖烧瓦改修了房子,不久还添置了为科研跑经费的中巴车。

天有不测风云。1996年,就在沈克泉的油菜种子风靡临澧大地的时刻,市、县农业局种子管理部门的执法人员和当地公安人员一起,红着眼睛登上了沈克泉的家门,他们扯断了沈家的电话线,没收了未经国家审定的全部种籽,并强制执行了罚款,还分别处予沈克泉1个月、沈昌健20天的治安拘留,甚至动了拳脚。

沈克泉的家里空了,空得找不到主人的踪影;试验田的油菜哭了,哭得贵州的远山也为之低头。

90年代我国法律还处于相当不完善阶段,沈克泉的油菜种子在那时根本无法得到国家审定,因而沈家对突如其来的灭顶之灾,只能望洋兴叹,默默承受。

“梅花香自苦寒来”;“病树前头万木春”。“油菜花父子”的梦没被厄运泯灭,他们继续追梦,刻苦自学和钻研有关油菜遗传和生产栽培的知识与技术,并索性卖掉中巴车重新起步,把最终目标锁定在优质高产的品种审定上。

跨入21世纪的中国,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崭新风貌,实践着科学发展的民族梦想。沈克泉激活了。沈昌健也激活了。2004年至2007年,从“贵野A”、“友谊3号”到“沈油杂202”、“沈油杂303”、“沈油杂819”,好几个杂交油菜新组合应运而生。

2014年,沈克泉父子繁育的“贵野A”不育系油菜新组合,获国家发明专利证书,引起了临澧县委、县政府的高度关切。

2007年,沈克泉同县委宣传部的同志们一道,带着父子俩培育的巨型油菜,“独闯”在武汉召开的第12届国际油菜大会,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2009年一个悲痛的日子,沈克泉因劳累过度,带着未圆的梦,永远离开了他耕耘了整整30年的试验田。是妻子和儿子帮他轻轻合上了没有闭紧的眼睛。

油菜试验田对面的山坡上苍松挺拔,一座土筑的坟墓在沈克泉第一次的试验田边静静矗立。“让他日夜守护这些油菜”。家人含泪遵从他最后的心愿。

“油菜梦”的接力棒义不容辞传到了沈昌健的手上。

沈昌健没有停歇,他擦干泪水,把悲痛化为力量。

“重用材料,播期9月13日,前4排7类,后1排5类”。这是沈昌健在5亩油菜试验田里,为1株油菜育种材料留下的白色标记。300多株油菜育种材料旁,他立着300多张写满“暗号”的标记。

试验田里,终年留下了沈昌健的母亲何秀英的身影和脚印。现已68岁的老人常常穿着雨靴,戴着草帽,不是松土,就是施肥,不是比照,就是授粉。她要踏着丈夫没有走完的油菜路,为儿子分担责任。

翻开沈克泉的第二本“油菜试验日记”,扉页上写着“何秀英1984”。这是秀英参与油菜试验的专本,她要和克泉一比高低,她要向丈夫提供“三系”素材。一晃35年过去了,这位如花似玉的妻子,向她苦苦奋斗的逝去了5年的丈夫,向全家人呕心沥血的“油菜梦”,向35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交出了一份可歌可泣的梦想答卷。

“油菜绿,油菜黄,一代接着一代上”。

离试验田只有几脚路,就是沈昌健的家。家里最值钱的东西,是两台用于冷藏种子的冰柜。天井里,摆满装着种子的小盒子,试验田里,油菜还只是一片新绿,2月的冬去春来,离油菜开花还隔月相望,屋后的油菜地边,照样是父亲守护油菜的身影……。

沈昌健的家依然是贫穷的,可沈昌健的家又是富裕的。在那还远没有写完的202个新品种组成的油菜试验日记里,在那续写国家发明专利一个接一个的证书上,在那“沈油杂”202、819进入区域试验环节的田野里,在“油菜花父子”自强不息的梦想中,我们看见了未来中国农民科学创新、众志成城的金山银山,看见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永不褪色的绿水青山,看见了城头山农耕文化生生不息、代代繁衍的花海果山。1000多次的失败啊,你换来的是从“澧县国家油菜示范基地”传来的“单产250公斤”、全国排名第三的消息;35年的磨难啊,你收获的是出油率22.5公斤、高出常规品种8.5公斤的奇迹;负债不负志的沈家啊,你堆积的是取不尽的知识财富,金不换的精神瑰宝。

我们感谢贵州大山的恩赐,因为没有自然,哪有奇妙?我们感谢先民农耕的基因,因为没有沃土,哪有花俏?我们感谢改革开放的契机,因为没有源泉,哪有咆哮?我们感谢党和政府的温暖,因为没有深根,哪有叶茂?

梦之圆

沈克泉的梦想是悲壮的,又是希望的;

沈昌健的接力是沉重的,又是精彩的。

《湖南日报》的文字大腕来了,中央电视台的新闻大家来了,《光明日报》的赦赦记者来了……。他们带来了市委书记,带来了好多好多“长辈”,带来了一级一级财政,带来了1+1+1的专家团队……

缺糖少油的杨桥村啊,你将是亿万蜜蜂恋花授粉拼搏的战场,300亩集中连片的实验基地啊,你将是沈家父子“超级油菜”圆梦的故乡;神圣的“杂交油菜科技专项”啊,你将重新燃起农民儿子心中的希望……

2014年2月10日晚,中央电视台的颁奖大厅里鲜花簇拥,灯火辉煌。沈昌健站在“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高高的颁奖台上,心花怒放,热泪盈眶。

“三十年花开花谢,两代人春来秋往,一家人不分昼夜,守护最微弱的希望。一粒种子,蕴含着世代相传的梦想”。评委会把振奋人心的颁奖词,献给35年追逐科技梦想的“油菜花父子”沈克泉和沈昌健。

请30年没有剃须的父亲到首都的美发店剃一次须吧,我们真想您的容貌象“油菜梦”一样永不衰老;

请45年同甘共苦的秀英代我们到油菜地边的坟上烧一柱“清明香”吧,我们衷心祝愿您的身心永远被“油菜花”拥抱;

请前仆后继的儿子再来一次北京吧,我们渴望在人民大会堂的宴会厅目睹那科技奖杯的风貌。

让我们为希望相拥,敞开960万平方公里母亲的怀胞;

让我们为圆梦祈祷,捧起13亿人民挥泪的微笑;

让我们为克泉祝福,高举3株野生油菜不凋谢的雄姿;

让我们为昌建加油,澎湃城头山农耕文化不息的春潮。

尾 声

三月,又是江南百花盛开的季节;

三月,更是沈家父子圆梦的季节。

在杨桥村春风得意的田野上,四面八方的“游子们”披星戴月,如梭来往;金黄金黄的油菜花,在阳光下点头、弯腰;一群一群的蜜蜂儿,在花丛中手舞、足蹈;一唱一合的喜鹊在沸腾中又笑、又闹。

沈克泉依然矗立在对面的山坡上,他的四周仍然是花的海洋,种的梦想。

沈昌健跪在父亲的坟前,耳边仿佛又响起“颁奖词”那深沉、浑厚的声音。他深知以后的路还很长,很长……

请接受我们一次敬礼吧,不仅仅因为“油菜梦”创造了优质和高产;

请接受我们一次献花吧,不仅仅因为“花之梦”传承了文化与精神;

请接受我们一次采风吧,不仅仅因为祖国的昌盛和民族的复兴;

请接受我们一次传递吧!因为中国的梦想将由13亿心花永生在世界东方的民族之林!

请接受我们一次真诚的祝愿吧!因为我们有理由相信,又一届预期不远的世界油菜盛会,一定会在“花之梦”梦想成真的中国农耕文化发源的圣地上诞生!

责任编辑/彭中玉

猜你喜欢

秀英试验田油菜
简述化肥减量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效益的影响
不同种植密度对甜高粱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影响
同期听力(六)
误解
把饺子当钻石卖
油菜花开
如何翻译“香菇油菜”?
快大茂镇玉米试验田获高产
从实践中认识完全平方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