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树子水提液对小鼠的镇痛作用研究
2014-10-28周细根梁生林胡存华颜峰光李庆耀占丰春
周细根,梁生林,胡存华,颜峰光,李庆耀,罗 婷,占丰春
樟树子水提液对小鼠的镇痛作用研究
*周细根,梁生林,胡存华,颜峰光,李庆耀,罗 婷,占丰春
(井冈山大学医学院,江西,吉安 343009)
探究樟树子水提液对小鼠的镇痛作用。采用热板致痛法,观察高、中、低剂量樟树子水提液的镇痛作用。樟树子高剂量组(1 g生药/mL)在给药后30、60 min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痛阈值有显著性差异(< 0.05),而在90 min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痛阈值无显著性差异(> 0.05);中剂量组(0.75 g生药/mL)和低剂量组(0.5 g生药/mL)在给药后30、60 、90 min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痛阈值无显著差异(> 0.05)。樟树子高剂量(1 g生药/mL)对小鼠有镇痛作用。
樟树子;水提液;热板法;镇痛作用
樟树(Camphor)[1]是中国一种常见的经济树种,其来源广泛,性温,味辛;能通窍辟秽、温中止痛、利湿杀虫;用于寒湿吐泻、胃腹疼痛;外用治疥、癣、龋齿作痛。国外的研究有抗炎[2]、抑菌[3]的功效,而国内主要侧重于抑菌和抗癌的功效的研究。樟树作为一种典型的亚热带树种,广泛分布于中国的中南地区,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以生物能量的形式固定贮存下来,对生态和水文环境、局部小气候有着重要影响,同时樟树也是优良的城市绿化树种。目前樟树子除极少量被采摘入药外,大部分自生自灭,没有被很好的利用[4]。樟树富含芳香油、碳含量高及数量多,随着世界化石能源逐渐枯竭,环境危机逐步加深,可再生能源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青睐,樟树作为可再生能源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5]。李林松[6]等采用GC/MS/DS联用技术,对樟树果实的挥发油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分离鉴定了43种化学成分,主要成分是:樟脑(26.11%),1,8-桉叶素(19.91%),芳樟醇(9.15%),α一松油醇(7.22%)和柠檬烯(5.28%),国内有许多文章是关于樟树挥发油作用的研究,然而对樟树子水提液的药理作用研究甚少。为了探究樟树更多的药理作用,本实验对樟树子水提液的镇痛作用进行研究。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
健康雌性小白鼠50只(由井冈山大学医学院动物实验室提供),体质量18~22 g。
1.2 药品与试剂
新鲜樟树子(采自井冈山大学校园内的樟树的成熟种子),0.25%哌替啶溶液、生理盐水。
1.3 主要仪器
HSS-1B型恒温浴槽(成都仪器厂),旋转蒸发仪(成都仪器厂),电磁炉一台,索式回流提取器。
2 方法
2.1 药物配制
2.1.1 樟树子水提液的制备
将新鲜樟树子放在恒温干燥箱60 ℃、24 h烘干,准确称取干燥的樟树子40 g放入索式回流提取器中并加入蒸馏水300 mL,用电磁炉加热3~4 h,放冷后过滤,滤液存留,滤渣中加入蒸馏水100 mL,继续用电磁炉加热2~3 h,放冷后过滤,合并两次滤液80℃水浴真空旋转蒸发仪中蒸发至40 mL,所得提取液浓度为1 g生药/mL(高剂量组),分别稀释得到0.75 g生药/mL(中剂量组和0.5 g生药/mL(低剂量组)[7-8]。
2.2 樟树子水提液对小鼠热板法痛阈值的影响
2.2.1筛选实验动物和正常痛阈值测定
将HSS-1B型恒温浴槽中的水槽盖取掉,往水槽中加水至以放入镇痛槽后水不溢出为准;镇痛槽放入恒温浴槽后用支承板上左右两侧的螺套和压紧板压住镇痛槽;将水槽的出水及回水口用一根橡胶管连通;开启电源开关;在电源接通的状态下,将设定钮子开关置于“设定”后,调节温度调节旋钮,直到显示器显示出所需要的55 ℃,设定完成后将设定钮子开关置于“液温”,仪器显示温度逐渐达到设定值,直至稳定显示槽内实际液温(55 ± 0.1) ℃。将小鼠置于镇痛槽内,密切观察小鼠的活动,以舔后爪出现时间作为痛阈的指标,当出现舔后爪时,立即记录时间(即痛阈值),然后取出小鼠,用此法筛选出痛阈值在10~30 s的小鼠50只供实验用[9-10]。
2.2.2动物分组
将筛选好的痛阈值在10~30 s的雌性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即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组),阳性对照组(0.25%哌替啶组),实验组(高、中、低剂量樟树子水提取液组)。
2.2.3 给药
每只小鼠灌胃给药(0.1 mL/10 g),连续灌胃5d,每天1次。末次给药后30、60、90 min分别测小鼠痛阈值。如60 s仍无反应,将小鼠取出,以免烫伤,其痛阈值以60 s计算。
2.3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与生理盐水组比较,给药前各组痛阈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0.05),给药后哌替啶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0.05),给药后30、60 min高剂量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0.05),给药后90 min高剂量组和给药后30、60、90 min中剂量组及低剂量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 0.05)。
与自身给药前比较,生理盐水组给药后30、60 、90 min无显著性差异 (> 0.05),哌替啶组给药后30、60、90 min和高剂量组给药后30、60 min差异有显著性(< 0.05),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给药后30、60、90 min无显著性差异 (> 0.05)。结果见表1。
表1 樟树子水提液对小鼠的镇痛作用 (, n=10)
注: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a< 0.05;与自身给药前痛阈值比较,b< 0.05
4 讨论
周富成等[11]采用热板法、扭体法、浓氨水致咳法,磷酸组胺致喘法研究沉香与樟树茎醇提物的镇痛、止咳与平喘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樟树茎与沉香的醇提物的镇痛、止咳和平喘作用相似。樟树是一种常绿乔木,樟树茎和樟树叶的采收和利用都会对樟树造成损害,而樟树子成熟后会自行脱落,所以成熟樟树子的采收和利用不会对樟树造成任何损害,对樟树这种中国南特有的经济树种的保护有重要意义。目前樟树子除极少量被采摘入药外,大部分自生自灭,没有被很好的利用。樟树在我国南方种植广泛,会产生大量的樟树子,因此企待樟树子的应用开发应该深入。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樟树子油、樟树子壳色素的提取方法和应用、主要成分的分析和结构研究。作为药物或者食品添加物,樟树子蛋白都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12]。
为探讨樟树子是否具有镇痛作用,本实验采用热板法致痛模型对樟树子水提液进行了镇痛作用的初步研究,实验结果显示,给药后30、60 min高剂量(1 g/ mL)樟树子提高小鼠的痛阈值,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和自身给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0.05),给药后90 min高剂量樟树子提高小鼠的痛阈值与生理盐水对照组和自身给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中剂量组给药后提高小鼠的痛阈值与生理盐水对照组和自身给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0.05),低剂量组没有提高小鼠痛阈值,0.25 %哌替啶阳性对照组给药后30、60、90 min均提高小鼠的痛阈值与生理盐水对照组和给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0.05),而且高剂量樟树子组给药后60 min提高小鼠的痛阈值达最大值和0.25 %哌替啶阳性对照组给药后60 min提高小鼠的痛阈值的水平相当,表明樟树子只有在剂量较大时才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镇痛作用在给药后60 min达到最大强度,给药后90 min镇痛作用消失,其镇痛作用的有效成份及作用机制有待于进步研究。
本实验采用热板法研究樟树子对小鼠的镇痛作用,以小鼠出现舔后爪的时间作为痛阈值的观察指标,更加客观具体,容易判断。研究药物镇痛作用的实验方法也有化学致痛法(如用醋酸给小鼠腹腔注射产生疼痛),以小鼠出现扭体反应的时间作为痛阈值的观察指标,热板法研究的目标是实验动物小鼠的躯体疼痛,而扭体法研究的目标是实验动物小鼠的内脏疼痛,两种疼痛的传导神经不一样,两种疼痛的性质和特点也不同,本实验只采用了热板法来观察樟树子水提液对小鼠的镇痛作用,樟树子水提液对小鼠的内脏痛有没有镇痛效果有待于进一步的药理研究。
[1] 肖姗美,罗小会,杨晓东.樟树叶挥发油B-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研究[J].光谱实验室,2008,25(4):735-737.
[2] Li H, Huang L, Zhou A, et al. Study on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of different chemotype of Cinnamomum camphora on rat arthritis model induced by Freund's adjuvant[J].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2009, 34(24): 3251-3254.
[3] Yeh R Y, Shiu Y L, Shei S C, et al. Evaluation of 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leaf and twig extracts of stout camphor tree, Cinnamomum kanehirae, and the effects on im munity and disease resistance of white shrimp, Litopenaeus vannamei [J]. Fish & shellfish immunology, 2009, 27(1): 26-32.
[4] 张赐成,张猛.樟树光合作用“午休”现象初步探讨[J].科技世界,2014,4(4):125-126.
[5] 蔡建军,王清成,刘涛,等. 单元体电阻炉樟树树枝、树叶与稻壳对比燃烧及特性研究[J].工业加热,2014,43(1): 17-19.
[6] 李林松,罗永明.井冈山地区樟树果挥发性成分的分析[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27(3):36-37.
[7] 周兵,闫小红,肖宜安,等. 播种深度对入侵植物三叶鬼针草种子出苗和幼苗生长的影响[J].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33(6):103-108.
[8] 谢春香,张忠镇,彭向永,等. 30种植物提取物对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抑制作用的研究[J].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2(5):62-66.
[9] 王卫华,董晓辉,刘卫东,等. 热板法观察度冷丁与罗通定的镇痛作用[J].荷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1,33(1): 23-24.
[10] 李京才,钟成. 柘木镇痛消炎作用实验研究[J].河北中医,2012,33(5):109-112.
[11] 周富强,田索英,潘建龙,等. 樟树茎与沉香醇提物的药理作用对比研究[J].中医学报,2013,28(12):1840-1850.
[12] 李卫东. 樟树籽中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J].武夷学院学报,2012,31(2):40-43.
ANALGESIC EFFECTS OF CAMPHOR SEED AQUEOUS EXTRACT ON MICE
*ZHOU Xi-gen, LIANG Sheng-lin, HU Chunhua, YAN Feng-gang, LI Qing-yao, LUO Ting, ZHAN Feng-chun
(School of Medicine, Jinggangshan University, Ji´an, Jiangxi 343009, China)
: To observe the analgesic effects of camphor seed aqueous extract on mice.: Using hot plate method to observe the analgesic effects of camphor aqueous extract of different dosages.: The pain threshold values of the treatment of high dosage (1 g crude drug / mL)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with that of the normal saline control treatment at 30 minutes, 60 minutes after dosing (< 0.05), but not at 90 minutes which is the same as the treatments of middle and low dosage at 30 minutes, 60 minutes and 90 minutes after dosing (> 0.05).: Camphor aqueous extract of high dosage has analgesic effects on mice.
camphor seed; aqueous extract; hot plate method; analgesic effect
R965.2
A
10.3969/j.issn.1674-8085.2014.04.021
1674-8085(2014)04-0096-03
2014-04-09;
2014-05-19
*周细根(1972-),男,江西吉水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药理学教学与科研(E-mail:xgzhou1972@163.com);
梁生林(1962-),男,江西吉安县人,教授,主要从事药理学教学与科研(E-mail:slliang1962@163.com);
胡存华(1972-),女,江西万安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药理学教学与科研(E-mail:Huchunhau@126.com);
颜峰光(1970-),女,江西吉安人,实验师,主要从事药理教学与科研(E-mail:Yanfengguang70@163.com);
李庆耀(1967-),男,江西吉安县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药理学教学与教研(E-mail:Liqingyao1967@163.com);
罗 婷(1982-),女,江西吉安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药理学教学与科研(E-mail:Luoting82@163.com);
占丰春(1990-),男,江西永丰人,井冈山大学医学院药学专业2009级本科生(E-mail:zhenfch199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