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无言 下自成蹊
2014-10-27孟仕翠
孟仕翠
学校它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记得有位哲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有德有才是精品,有德无才是半成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无德无才是废品”这句话犹如烙印一般深深镌刻在我的记忆深处,时时引领着我的班主任工作。它让我逐渐学会在班主任工作中关注“以人为本”,“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做好学生灵魂的塑造工作,尽自已的所能为学生搭建美好心灵之桥,因为我深信一点:“道德不是教会的,而是学生在生活中学会的”为此,在工作中,我始终坚持:
一、尊重学的个性差异,因人施教
《爱我中华》歌词里写道:“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对于一个国家而言,社会的发展与昌盛,需要各民族和谐共处,团结一心,努力进取。小而言之,对于一个班集体,良好的班风、学风要靠大家齐心协力去创建。然而一个集体的成长历程是复杂而曲折的。因为学生个体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各自的境遇、性格迥然不同,在学习上、生活上、同学与同学之间、学生自我个体之间、个体与集体之间,难免会出现矛盾纠结,那么如何去协调处理呢?作为班主任首先要了解“发生事件”的前因后果,其次充分利用平时建立的学生成长档案记录,在熟悉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寻找解决问题的切入口,有的放矢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化干戈为玉帛。如案例:柏莉莉是语文课堂上的活跃分子,周末放假住校生返校没有她的影子,又没有接到家长的请假电话,刹那间感觉到事情的蹊跷,打电话给她的家长,父亲说:“女儿不愿读书,说学习差,不好意思再读下去,我感觉不对,柏莉莉在班上属于中上等生,事情可能不是这么简单,我让其父母亲做她的思想工作,说出实情,几经周折才了解了实情,原来是与班上同学打架不敢回学校读书,再深究原因又知道,柏莉莉在体育课堂上不尊重体育委员,不遵守纪律,而且不听打招呼,体育委员实在忍无可忍才出此下策予以教训她一下。作为体育委员的她——刘梅,是个孤儿,在她还处于襁褓中时父亲死了,母亲悄然离开,刘梅从小与姑姑生活,姑姑一家人的关爱让她性格活泼开朗,好学勤奋,表现出众。此事不该出在她的身上啊!静下心来细想,事事皆有可能,不过这是一件个人与集体之间的矛盾纠纷,如何处理呢?原则是:(1)不能挫伤班干部的责任心,同时也不能放纵她的打人行为。(2)不能让被打者“得意”,也不能放任她的不守纪行为。通过一番权衡,我从不同的角度对她们各自行为的利与弊、得与失、对与错进行的辩证分析之后,两人都欣然接受批评教育,不计前嫌。类似的案例很多。通过一件件生活小事的处理,让学生在事件处理过程中体验、感悟、懂得如何与人相处,懂得如何释放心结,懂得个人利益在特定的情境中要服从集体利益,凡事以大局为重。同时每个鲜活的生活实例也告诉了我,其实生活就是德育的源头,在学生的生活中,时时刻刻融入德育,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
二、“爱”是教育的魂
陶行知先生曾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的最大有效手段是爱的教育,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是感染学生、教育学生的情感魅力,在工作中,我常不断变换自我角色定位,给予学生真诚的关爱。每年轮流到我接任初一新生入学班主任工作时,针对住校生离开父母,头痛脑热,无法自理,情感依赖强的特点,我从男女住校生中各抽出2名同学进行“刮痧”疗法培训(因我们地处乡镇,此种方法,农村人易接受)培训他们学会处理一些简单的病理疗法。这样学生们逐渐学会生活自理,帮助他人,一方面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另一方面也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培养他们在生活中有意识地吸纳他人处理问题的方法。记得有一次,我班刘敏突然在课堂上昏迷,熊琦同学大步上前为昏迷同学掐人中,并大声呵斥蜂拥而上的同学散开,指挥同学打开窗户通风,待刘敏苏醒之后,班上男同学唐虎主动背着生病的刘敏到卫生室。此事让在场的每个人都深受感动。刹时间也让我领悟了陶行知先生说的话:“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而不是两个毫无瓜葛的物件。生活应该成为德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树立“生活德育”的理念,在学生的生活中,时时刻刻融入德育教育,不断激发学生内心“善”的潜能,并把这种感受转变成学生内在的需要,用生活来教育学生,为生活而教育学生,让德育真正落到实处。
三、强化责任意识,重视培养方法
面对今天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增强中学生的责任意识,使之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刻不容缓。那么如何去培养呢?
(一)学会反省,唤醒学生的责任意识
如今的孩子依赖思想严重,以自我为中心,要求别人的多,反省自已的少,责任意识不强,因此,教会学生反省自已,唤醒他们的责任意识很有必要,每学期开学我要求学生每人确定好自已一学期的做人、做事及学习奋斗目标,期末以自我评价的方式进行总结,反省自我的进步与不足,明确努力奋斗的方向。这样既有利于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又有利于提高自已的责任意识。
(二)从小事做起,培养学生自觉、自理的习惯
培养学生的责任心,要从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劳动习惯、班级考勤轮流值日、劳动区域责任划分等。责任意识不一定是要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良好的行为习惯也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三)言传身教,践行责任行为
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需要教师真正做到言传身教,为人师表,通过自已的行为举止,教育学生、感化学生,这也会增强培养的效果。
总之,德育工作来源于生活,德育的本质是实践性的。缺少生活实践环节的德育不是完整的德育,生活是教育的源泉,生活是一种实践,一种参与,也是一种体验,学生的道德学习和道德成长归根结底是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发生和完成,因此我们应该树立生活本身才是真正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观念,努力构建一种新型的德育生活,把德育过程还原为生活过程,使道德教育回归现实生活,强调道德教育的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