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行导师制 构建新型远程教育校园文化

2014-10-27彭欢燕

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下旬) 2014年7期
关键词:远程教育导师制校园文化

摘 要:校园文化是远程教育核心竞争力的基石,我们应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创设一种特殊的育人氛围,对师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提升学校的育人功能、质量,探索新的、有效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导师制教学是远程教育环境下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保证。导师制因材施教,为学员提供全方位的指导,从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学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成就教师个人的教师职业成就感、幸福感等,提升校园文化,并最终提升远程教育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校园文化 导师制 远程教育

校园文化是广大师生在特定环境下创造的具有校园特色的人文氛围和校园精神,优良的校园文化是办好教育的重要资源、无形资产。远程教育环境下,师生处于准永久性分离状态,在网络课程资源可共享性不足[1]的前提下开展自主学习,师生间教学交流、情感互动颇少。学习者极易产生学习孤独感和厌学情绪,校园文化缺失,教学陷入“自由学习、不组织教学”的误区,教学质量受到严重质疑。校园文化是远程教育核心竞争力的基石,我们应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创设一种特殊的育人氛围,对师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提升学校的育人功能、质量,探索新的、有效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导师制教学是远程教育环境下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和重要性

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教师为参与主体,以精神文化为核心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相统一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2],是实践活动(主要是教学、科研)及其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它集中反映了一个学校的特殊本质、个性及精神面貌,体现这个学校的办学宗旨、培养目标及其独特风格。

校园文化是一种氛围、一种精神。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校园文化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建一种氛围,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构筑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校园文化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一旦形成就会渗透到学校的方方面面,大大增强师生员工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形成强大的精神力,激励师生不断反思,不断超越。

二、导师制是远程教育环境下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远程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缺失。远程教育校园文化作为一种基于网络的、面向成人的、推行终身教育形式的文化,是建立在虚拟的网络校园平台与现实校园并存的一种校园文化形式。远程教育突破了时空的界限,学生以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为主,师生、生生之间不再朝夕相处,相互之间缺乏情感互动,学习者极易产生学习孤独感和对学校的归属感。远程教育校园文化空间实质是虚拟与现实的结合,因而校园文化的建设不能只依靠网络“虚拟文化”,亦应注重现实校园文化建设,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导师制是导师对学生的学习、品德及生活等方面进行个别化指导的一种教导制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导师根据教学计划中所开设课程每学期组织三次以上集中学习指导:一次导师与学员联系会,一次重点、难点指导,一次期末复习指导。导学过程中,以约课等方式保持与学生的联系,根据学生需求,制定课程教学实施方案,进行教学设计。导师制因材施教,能很好地适应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弥补网络自主学习的不足、缺陷,使学生在整个学习周期内有一个关系紧密、“懂他、理解他”的人指引他进步、提高。易于建立师生间的亲密关系,激发学习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学风教风、人际关系等,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一)导师制是远程教育环境下创新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保证

师生关系是教育赖以存在的基础。师生关系的状况直接关系到教育目标的实现,良好的师生关系往往能激发师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使师生更加专注于教与学的活动,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远程教学条件下师生感情淡化,师生关系异化。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但在一项学生学习状况调查中显示:对大学生思想和价值观形成影响力最大的人中,教师竟列在家长、伟人和名人、同学和朋友之后,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在下降。远程教育中,师生关系的异化更严重,时空的分离使学习者的学处于一种个别化的学习环境,教师对学生直接的情感投入较少,师生交流缺乏,感情淡薄。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是时代发展、教育改革的必然,良性师生关系的构建过程就是教育质量的提高过程,远程教育学校应建立机制,增进师生思想和感情的交流,拓展渠道,丰富师生交流的形式和内涵。

导师制是远程教育环境下创新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保证。在导师制教学中,导师对学生学习环节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引导学生自主计划、解决学习和工作中面临的各种问题,鼓励学生创新,确保学生达到课程学习目标。这种教学模式将积极导学、自主学习和学习管理三者结合起来,尊重、关心、关注、包容学生。主动与学生交流沟通,走进学生心灵,进一步延伸、拓展、加强人际间的密切交往联系,增进相互间的情感,增强群体心理认同[4]。通过教学实践努力創建和谐、平等和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良好师生关系,以适应新形势下远程教育发展的需要,为建设良好校园文化打下感情基础。

(二)导师制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习主动性,促使良好学风形成的重要保证

1997年的诺斯报告对导师制教学模式给予了褒奖:“导师制”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而非消极被动地发展其自主学习、独立工作的能力以及分析批判的技能[5]。远程教育条件下推行导师制,为学生提供个性化、个别化学习支持服务,引导和帮助学生增强学业动机、保持学习热情,形成良好的学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远程教育中,教师与学习者频繁的联系和感情交流是激发学习动机和学习热情的先决条件。在从传统教学模式向远程教育这一新型模式转变的过程中,在部分老师和学员中间出现了一些困惑,步入了误区:错把“开放”当成“放开”;错把不组班教学误认为不组织教学;错把“自主学习”误认为“自由学习”,可学可不学。远程教育的师生准永久分离是以网上多媒体资源的学习和各种形式的交流、答疑为前提的,同时适量的面授辅导课也是必不可少的。以学员“自主学习”为主并不意味着教师作用的淡化,有了教师独具特色的个别指导、辅导和帮助,远程开放教育学生的自主学习才能坚持和有效,教师要成为学员学习的参谋、顾问和引路人。

导师制正是为此而来!导师通过集中面授、电话、QQ、Email等方式跟学员保持“密切”联系,对学员的学习目的、学习方法、学习状况进行动态跟踪,并根据情况作出正确的判断和指导,帮助他们及时、准确地获取知识、信心,快速准确地掌握有效的学习手段。在实际教育中发现,不少学生在有工作、生活、学习方面的困惑时,一般不愿意跟他人讲,却愿意与自己的导师倾诉。这进一步说明,学生对导师是比较信任的。导师制能很好地适应了不同层次、类型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促使学生自觉开展自主学习和主动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学习兴趣、积极性不断增强,学习效果不断提高。

(三)导师制是增强教师职业成就感、事业幸福感,提升学校教风的重要保证

教师教育的幸福感来自哪里?“幸福是什么?”“幸福在哪里?”有人说它“在财富的积累中”,有人說它“在地位的提高中”……笔者则认为,幸福在于努力奋斗,幸福在于倾心付出,幸福在于不断成长……教师的教育幸福感不仅是来自工资的增加、待遇的提升和社会地位的提高,而是更多地来自精神的回报,来自他从教生涯中对学生、对周围世界影响的深度和广度。[6]

远程教育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夸美纽斯说:太阳底下再也没有比教师更光辉的职业;亦有将教师比喻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社会给教师戴上了许多美丽的花环,使教师这一职业变得崇高而神圣。然而,调查发现许多远程教育教师却感叹在从教多年毫无职业成就感和事业幸福感。某院校一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离开了工作十余年的教师岗位,在跟领导辞行时感慨地说:教了这么多年的书,没有体会到作为教师的成就感和幸福感,这是我前半生最失败的事情。我能深刻理解与体会那位教师内心的痛苦,正是因为失去了作为教师的成就感,所以选择离开。远程教育条件下,老师对学生的需求与困惑了解过少,无法为学生提供适应其需求的个性化服务,缺少产生更深层次感情的基础。学生的学业、工作、生活也未因老师的教导而有明显的提高,教师定然得不到学生的肯定、信赖和尊重,更谈不上职业的幸福感。

导师对学生的奉献精神是其倍感成就、幸福的关键之所在。所有的人都愿意获得幸福,但是幸福“并不是毛毛雨,不会自己从天上掉下来”。作为一名教师更是如此。David Palfreyman在其《The Oxford Tutorial:“Thanks, you taught me how to think”》中的一段话让我感触颇深:我特别摘录了玛格丽特夫人学堂工程科学院士史密斯的文章。这不是因为惊叹于史密斯作为工程科学院士对工科专业导师制的精彩论述,而是因为我被牛津导师们对教学的奉献精神深深地触动了……牛津导师制深受学生欢迎,能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导师们的奉献精神深深地感染了学生。我们总是埋怨学生不好好读书,我们是否扪心自问:我们有没有好好教书?我们在学生身上花了多少时间和精力?[5]笔者认为是否有奉献精神正是我们的教师能否感受到职业成就感、事业幸福感的关键之所在。导师制教学中,导师通过跟学员的密切联系、交流,切实了解学员的个性化需求,为学习者提供周到、全面的教学支持服务,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这定能得到学生的“回报”。当学生在下课时围着老师说:“今天的课我收获颇多”、“我在工作中困扰了很久的问题终于有了解决的办法”、“老师,通过一个学期的导学,我学习兴趣不断浓厚,各科成绩都有提高,这次考试全部通过”,当学生打来电话兴奋地跟您说:“老师,上次我们交流的问题解决了生产线上的技术难题”;当学生从四面八方打来电话、发来Email等问候您的时候;当您已年近花甲一群学生相约来看您的时候……那种桃李满天下的成就感、幸福感是多少金钱都买不来的!在教育中体验幸福,通过教育创造幸福,通过幸福促进教育。

远程教育的校园文化是远程教育核心竞争力的基石,为提高教学质量,远程教育学校必须首先抓紧、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开放教育学员年龄特点、家庭环境、社会阅历、志趣追求和职业理想等呈现出多元化、分层和复杂的特点,差异性和个性化明显,以分级和分班为主的教学活动无法满足不同教育对象的需要。导师制因材施教,从学习计划、学习方法、重难点辅导、专业实践、职业伦理规范等方面为学员提供全方位的指导,从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学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成就教师个人的教师职业成就感和幸福感等,提升校园文化,最终必将提升远程教育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 彭欢燕.高等教育网络课程资源的可共享性[D].中南大学,2012.

[2] 王建慧.校园文化建设刍议[J].中国校外教育,2013(22).

[3] 百度百科.校园文化建设[EB/OL].百度词条.百度百科.(2013-3-29)[2013-11-3].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UmysMGrnuHfeNsYJ3P_uWtyOuq3jIUcofn86mLfWW0Kj5lxIjCWISZpPpRmgnX07.

[4] 殷红,汪庆春, 李良.高等学校和谐师生关系研究[ J].重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7( 2).

[5] David Palfreylman. The Oxford Tutorial: Thanks, you taught me how to think [M]. Oxford : Oxford Center for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Studies, 2001.

[6] 张道理,华杰,李晓燕.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缺失与重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2).

猜你喜欢

远程教育导师制校园文化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精准导师制对学生的影响和帮助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面向新工科的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证研究
高职生导师制内涵研究①
我国本科生导师制的应然取向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教育信息处理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
从《远程教育》35年载文看远程教育研究趋势
网络远程教育学习行为及效果的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