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乡“突围”全力破解“入园难”

2014-10-27周翠如张竞文王有幸何才干

广西教育·D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钦州市突围办园

周翠如+张竞文+王有幸+何才干

“要问我们镇上哪里最漂亮?那要数我们的中心幼儿园啦!”家住钦州市钦南区那丽镇的苏继英,说起儿子就读的那丽镇中心幼儿园,称赞中带着几分自豪。搭积木、玩滑梯、荡秋千,五彩斑斓的教学楼、宽敞明亮的活动室、设备齐全的功能室……这些过去只有城里的孩子才能享受到的教育资源,如今在钦州市各乡镇幼儿园中已是随处可见。

自2011年起,钦州市根据上级领导部门的统一部署,将学前教育发展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启动“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三年计划”),积极探索“城区多元办园并举,农村以政府办园为主”的学前教育发展模式,全力破解城乡幼儿入园难题。“三年计划”实施以来,该市累计投入学前教育资金3.09亿元,按照“城乡统筹,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办园”的办园体制,新建、扩建、改建了一大批幼儿园,极大改善了城区、镇、村三级幼儿园的面貌,大规模提高了全市适龄幼儿的入园率,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学前教育服务体系。

城区:政府主导,多元办园

钦州市教育局局长陈锦山告诉记者,几年前,该市学前教育发展一直不温不火,市区只有几所公办幼儿园以及部分小学附属幼儿园,民办幼儿园质量参差不齐;乡镇中心幼儿园未成规模且多附设于中心小学,村级幼儿园基本空白,学位不足导致“农村幼儿无园上,城区幼儿入园难”。到2010年,全市学前三年入园人数为68 785人,入园率仅为51%,“入园难”问题异常突出。

“幼儿园学位少、原有的投入和师资不足是造成‘入园难问题的主要原因。”陈锦山局长这样分析。为根本解决“入园难”问题,钦州市政府多次组织各部门深入市区及各县(区)农村小学、幼儿园进行调研,在此基础上组织编制了《钦州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和《钦州市主城区幼儿园布点规划》,制定了覆盖城乡的学前教育发展规划,并按规划逐年实施。同时,市、县(区)政府分别成立学前教育领导小组、建立学前教育局(办)制联席会议制度,充分调动政府资源兴办学前教育;各县(区)教育部门还设立学前教育管理中心,具体负责辖区幼儿园规划建设、业务指导和保教管理。市、县(区)两级财政均设立学前教育发展专项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钦州市统筹城乡布局,制定了“城区多元办园并举,农村以政府办园为主”的发展思路,新建、改建、扩建“三管齐下”,使全市幼儿园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天早上七点半,家住钦州市钦南区兴桂南路的梁阿姨把5岁的孙子送到离家只有几百米的实验幼儿园后,便到附近的便民菜市买菜去了。而两年前,由于“挤”不进市里几所好的公办幼儿园,梁阿姨只能把孙子送到离家5公里、质量相对较好的民办园金苹果幼儿园,儿子、儿媳为了谁接送孩子的问题没少吵架。“现在幼儿园离家近,我们老人就可以接送,年轻人只管安心上班。”梁阿姨口中的实验幼儿园,是钦州市新建的一所市直普惠性公办幼儿园。该园园长陆玲告诉记者,尽管该园地理位置“不那么中心”,但因办学起点高且收费合理,2013年3月建成招生后,便有400多名幼儿入园。卡通绘画、图书玩具、白板钢琴……陆玲园长指着园里先进齐全的设施设备说:“这些(设施设备)都是按自治区示范园的标准配置的。”钦州市教育局分管学前教育的副调研员黄新琼说,要缓解城区幼儿入园难题,首要工作就是多增加公办园学位,为市民提供普惠性、有质量的学前教育服务。“三年计划”期间,除了实验幼儿园,该市还先后统筹市、县(区)两级财政资金新建市第五幼儿园、钦州港区幼儿园、浦北县第三幼儿园,并改扩建市第一幼儿园和市第二幼儿园,累计投资约5 783万元,共增加学位2 200多个,大大弥补了城区公办园学位的不足。

除了政府投资办园,钦州市还坚持“公益普惠、多措并举”,立足问题实际,创新办园机制,通过“民办公助”“公建民营”等形式,鼓励企业办园、事业单位办园、住宅小区配建幼儿园以及个人办园。

杨利丽原是灵山县第二幼儿园的副园长,多年的幼教工作经历使她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和管理经验。2013年9月,她被派往新建开园的灵山县新华幼儿园担任园长。据她介绍,新华幼儿园是由国有企业灵山县新华书店投建的一所普惠性民办园。因投入高、规模大,该园在开园典礼上获得了灵山县政府一次性奖励10万元。而作为灵山县最大的民营企业,正久宝石集团投资兴建的正久宝石幼儿园,开园后也获得了相应的奖补资金。为鼓励企业等社会力量办园,钦州市各县(区)政府每年划拨学前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奖励有关单位和个人。不管是公办园还是民办园,只要建设规模达标、配套设施齐备、管理水平合格,一律给予奖励。2012—2013年,仅灵山县就通过提供场地、延长租期、减免租金、发放奖补等办法,扶持建设了正久宝石幼儿园等14所民办幼儿园,解决了3 000多名幼儿的入园问题。据灵川县学前教育管理中心主任曾启应介绍,该县政府已与新华书店集团达成框架协议,由新华书店集团在该县内兴建12所民办连锁幼儿园(其中县城建4所,超过10万人口的8个乡镇各建1所),预计将为灵山县群众提供4 000多个幼儿园学位。

“叮叮当,叮叮当,铃儿响叮当……”步入钦州市第二中学附属幼儿园(以下简称市二中附属幼儿园),记者看到该园的一名老师一边弹着钢琴,一边带着暑假留托班的10个孩子唱起了欢快的儿歌;而在幼儿园的西北角,另外10多个孩子正在三名老师的带领下练习平衡木。该园园长陈爱和告诉记者,这是钦州二中利用闲置场地创办的一所高端民办幼儿园,凭借钦州二中优质的教育管理资源和安全放心的安保系统,该园一开园就获得市民的高度评价。幼儿家长谭先生说:“虽然这里费用比其他幼儿园略高,但是每天看到孩子在这里快乐地玩耍,我们觉得交多一些钱也值得。”鼓励事业单位出资建设“公建民营”幼儿园,是钦州市扶持民办幼儿园的另一重要办法。“有效利用事业单位的优势资源,激活他们的办园积极性,大大减少了办园成本,为政府省了不少力。”该市教育局学前教育管理专干何才干这样告诉记者。目前,钦州一中利用初中部闲置校舍引进社会资本250万元,创办了市一中附属幼儿园;钦州市职教中心利用整合后的钦州卫生学校原校址的闲置土地,学校自筹300万元,市财政支持760多万元,新建了市职教中心附属幼儿园;钦州学院利用空余校舍,投入110万元,改建了钦州学院附属幼儿园……事业单位办园,共提供了近2 000个学位。

钦州一中附属幼儿园赛格分园位于钦州市赛格·国际都邦小区内,是新时代地产公司配套小区新建的民办幼儿园。据该公司董事长黄先生介绍,该园虽然规模不大,但是办园时参照了深圳市著名的石岩公学幼儿部的办学模式,并按自治区级示范幼儿园硬件标准配备教学设施设备。为保证办园质量,该园还与市一中附属幼儿园合作,成为其分园。住宅小区配建幼儿园,是钦州市在规划幼儿园建设时的一项“硬规定”。何才干告诉记者:“在钦州市,2011年后新建的住宅小区必须配建幼儿园,且幼儿园要与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在钦州,类似这样的幼儿园还有钦州市金苹果幼儿园、御珑湾幼儿园等。

除了鼓励企事业单位、住宅小区兴建幼儿园,钦州市还鼓励个人兴办幼儿园。2011年以来,仅钦州市区就先后引进民间资本创办了伟才幼儿园、蒙台梭利幼儿园、高尔德幼儿园、福明幼儿园等21所民办幼儿园,共增加学位3 200个。依照“多元办学,多措并举,就近入园”的原则,钦州市积极发挥政府的规划与服务功能,充分整合、激活全社会的优质资源,初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为城区居民提供了多元化的学前教育选择。

2013年秋季学期开学前的一天,钦州市灵山县新圩镇官屯村村民梁伟恒的孙女突然不想去上镇里的私立幼儿园了。原来,她的一个小伙伴到村里新开的幼儿园上学去了,她也要去。在梁伟恒的印象中,村里只有小学开设了学前班,60多个孩子挤在3个条件简陋的教室里,根本称不上幼儿园。经不住孙女哭闹的梁伟恒来到村小,看见校门东侧围起了一个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的独立院子,院门口悬挂着“官屯幼儿园”的牌子。园里重新粉刷过的教学楼共有6个大教室,教室里睡床和桌椅摆放整齐,桌上堆放着各色玩具,每层楼都有独立的儿童卫生间,园里还摆放着一个大大的淘气堡。园长叶燕香告诉他,该园是2012年7月改扩建的,9月一开园就有200多名孩子入园了。梁伟恒又仔细地“考察”了园里的卫生和安保情况,当即给孙女报了名。“每学期475元保教费,每月135元伙食费,不贵。孩子喜欢,每天回来叽叽喳喳地说着幼儿园里的事,她还有几个小伙伴下学期也要过去(上学)哩!”梁伟恒说。

与梁伟恒相比,钦南区那丽镇土地田村的村民们对本村幼儿园的变化感触更深。该村村民刘信章告诉记者,以前村里的幼儿园学位非常有限,村子离镇上又远,孩子要入园,得辗转好几公里到镇里上私人办的托幼班。“现在好了,幼儿园就在家门口,大人方便,孩子也不用‘奔波了。”刘信章感叹道。

那丽镇是钦州市钦南区沿海的重要集镇,总人口3万多。据该区学前教育管理中心主任陆红介绍,三年前,那丽镇中心幼儿园仅有3个教学班,且附设于镇中心小学内,活动空间小、设施设备简陋;除了刘信章所在的土地田村,其余各村均没有幼儿园,只有村小开设有小规模的学前班。学位严重不足导致大量农村幼儿无园可上,只能待在家里玩泥巴,2010年,全镇学前三年入园率仅为50%。

2011年,那丽镇在该镇初级中学旧址上新建了镇中心幼儿园。新建后的那丽镇中心幼儿园单门独院,占地面积约12亩,配有12个标准班的配套用房和先进的教学设备,扩容至400多人。沙池、秋千、平衡木、构建区、功能室、种植园……城里幼儿园有的,这里一样不少。那丽镇中心学校校长吴寿业指着教学楼走廊上方挂着的手工制品说:“这是老师和孩子们仿照本地渔民抓跳鱼用的鱼篓做成的。”前文提到的居民苏继英说,以前大女儿上(旧的)幼儿园时,每天都哭着不愿意上学,“现在的幼儿园就像游乐园一样,还有这么多好玩的东西,我的小儿子每天都要玩够了才愿回家”。

在镇中心园的带动下,那丽镇各个行政村的幼儿园也陆续建起来了,其中土地田村、三兜竹村、马鞍岭村、殿艮村幼儿园颇具规模。土地田村幼儿园原来只有30名幼儿,2012年改扩建后,入园人数达113人,服务半径覆盖土地田村委所辖的10多个自然村和邻村委所辖的6个自然村。幼儿园中增添了各色桌椅和睡床,还设有午托休息室、食堂功能用房、幼儿专用卫生间;园内大型滑梯、木马、胶球池等游乐设施与绿树花草相映成趣,环境十分优美。土地田村小学校长郭德俭说:“附近的村民都知道我们这所幼儿园办得较好,纷纷想报名,下学期预计要多开一个班。”2014年,随着各村幼儿园的改造完成,那丽镇学前三年入园率超过90%,全镇共有1 200多名适龄幼儿入园,“入园难”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那丽镇幼儿园的建设发展是钦州市镇村幼儿园建设发展的一个缩影。盘活当地资源,利用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后的闲置校舍新建、改扩建幼儿园,是钦州市建设镇村幼儿园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这一灵活有效的办法,该市新建了19所乡镇中心幼儿园和24所村幼儿园,改造了11所乡镇中心幼儿园和682所村幼儿园,“地毯式”地填补了农村幼儿园的空白。此外,该市各县(区)还以镇中心幼儿园作为“先行点”,将幼儿园从小学剥离出来,对原教学区域进行划分:幼儿教学班集中的直接加建围墙、建设新园门;园舍能基本解决但活动场地不足的重新调剂园舍和扩大活动场地,再分离独营。从而摈弃了“一间房子、一个教师、一个孩子”的原始办园模式,杜绝了“小学化”办学倾向,为幼儿提供了符合其年龄特点的学前教育。

为解决留守儿童入园难、入园远等问题,钦州市还单列1 200万资金重点倾斜人口密集、留守儿童较多的村屯,建设了一大批镇村幼儿园,如钦北区大洞镇横岭幼儿园、江表幼儿园,钦南区康熙岭镇诗家幼儿园、犀牛脚镇沙角幼儿园等。这些幼儿园为留守儿童提供了与城里孩子一样的学习活动场所,大大减轻了外出务工家长的后顾之忧。

黄新琼副调研员说,“中心园带动,覆盖行政村”的镇村学前教育网络的建立,进一步优化了钦州市学前教育结构,提升了乡镇幼儿园的办学条件,对于完善钦州市城乡学前教育体系、促进学前教育均衡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保质:统筹师资,内涵发展

钦州市在全面规划城乡幼儿园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还将全市各级各类幼儿园划归学前教育管理中心统一管理,明确各级各类幼儿园的办园要求,严格按照标准审查、评估办园资格,规范各类办园行为。为保证办园质量,该市统筹师资管理,通过公开招考、合同聘用、小学教师转岗调剂、村小和幼儿园兼教等办法,充实幼儿教师队伍,并通过集中学习、转岗培训、合作交流、跟班学习等方式,加强对园长、教师的培训,使全市的幼儿园教育和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和标准化。

王日智是钦州市的一名男幼教,2010年从钦州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毕业后,便进入市第二幼儿园担任幼儿教师。因男幼教紧缺,王日智当了两年多的幼儿园体育教师。与记者聊起这段经历时,他说:“刚开始时,我对幼儿体育教育不甚了解,2012年到南宁参加‘国培和‘区培后,才慢慢熟悉起来。”2012年9月,听说新建的市实验幼儿园公开招考教师,他当即辞去了工作认真备考。2013年3月,市实验幼儿园开园,他走上新的工作岗位。与以前有所不同的是,他与当地许多中小学教师一样有了编制。如今,他不再担任体育教师,而是带起了班。“带班需对幼儿一日活动有全面的了解,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更专业的幼教知识。”面对新的挑战,他比以前更用心了,除了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还主动观摩骨干教师的教学活动,从中学习有用的教学经验。他告诉记者,有了编制,就可以评职称,工资待遇会随着职称的提升而增加,“听起来就很带劲儿”。

“像王日智这样有编制的幼儿园教师,目前全市有188名。”黄新琼副调研员说。增核幼儿园教师编制,让钦州市广大学前教育教师备受鼓舞,该市第一幼儿园一位老师激动地说:“这不仅保障了我的工作和生活,更让我觉得幼儿园教师得到了真正的尊重。”记者到钦州采访期间,许多幼儿园教师都表达了同样的心声,一些暂时没有编制的教师则期待此项政策能尽快完善。

官屯幼儿园的宁霞老师对自己第一天到幼儿园工作的情景记忆犹新。她原本在官屯小学任教,2013年9月,官屯幼儿园开园,她转岗到该园成为一名幼儿园教师。但这一“转身”并不“华丽”,尽管她课前做了很多功课,可第一次上课时,孩子们在课堂上各玩各的,根本不搭理她,这让原来颇受小学生喜欢的她既着急又难过。“活动和游戏是幼儿最主要的学习方式,也是幼教与小学教学最大的不同。”经过两三周的摸索后,她终于悟出了这个道理。后来,她参加了自治区组织的小学教师转岗培训以及灵川县教育局组织的主题式课程培训,还积极参与各类互动观摩课,与其他教师一起学习研讨,逐渐成长为一名较为专业的幼儿园教师。

在钦州市各镇村幼儿园,有一大批像宁霞这样从小学转岗过来的教师。随着大批镇村幼儿园的建成投入使用,钦州市原有的幼教队伍远未能满足岗位需求。对此,陆红主任表示:“我们不能等,只能从小学中调剂富余的学科教师,不足的教师则公开向社会招聘。”为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钦州市组织了各级各类幼儿园的园长、保教主任、教师参与各级各类培训,内容涉及园务管理、保教知识、幼儿园环境创设、幼儿园一日活动内容等。另外,该市还从公办幼儿园选派优秀园领导和骨干教师到民办幼儿园担任园长或管理干部,如前文提及的市二中附属幼儿园、市一中附属幼儿园赛格分园、灵山县新华幼儿园的园长及骨干教师,都是从公办幼儿园选派来的。孩子就读于市二中附属幼儿园的市民程先生评价说:“虽然该园是新办园,但园长和部分教师是从市一幼过来的,新招聘的老师都是学前教育专任教师,教师整体素质高,总体来说过渡得较好。”

钦州市幼教队伍的充实和提升,不仅解决了教师缺额问题,还带动了幼儿园办学质量的整体提升。该市各级各类幼儿园在建设过程中,结合当地特色和自身实际,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打造独特的园所文化和特色课程。如市实验幼儿园以“用爱养育,用心教育”为办园宗旨,打造“仁爱、感恩”园所文化;市二中附属幼儿园以“教师为主,幼儿为本,家长为友,依法治园,特色兴园”为办园理念,设置双语教学课程以及围棋、钢琴、坭兴陶、武术、足球等丰富多彩的特色课程;市一中附属幼儿园赛格分园开设有电子琴、音乐、舞蹈、画画、手工等特色课程……许多幼儿园都逐渐走上了规范化、特色化的办园之路。

伯劳镇中心幼儿园(以下简称伯劳中心园)是灵山县一所规模较大的幼儿园,教师多为小学转岗教师,专业素养普遍较低。为提升办园质量,该园与优质民办园新华幼儿园结成“姐妹园”。通过园长跟班学习、两园教师交流互动、新华幼儿园派驻教师现场指导等方式,促使伯劳中心园从教室布置、环境创设到园所文化、课堂教学质量等方面均发生了质的改变。该园园长李春说:“通过新华幼儿园的有效帮扶,我们学到了最新的管理理念,教师也普遍获得了专业提升。”为促进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钦州市积极发挥各级示范幼儿园与公办园的引领作用,通过“名园”带“民园”、“名园”办“民园”、城乡“姐妹园”结对、“上挂”与“下派”等形式,帮助民办幼儿园、镇村幼儿园提升办园品质,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广覆盖。李春园长表示,下一步,她将效仿新华幼儿园的帮扶办法,将自己学到的办园经验介绍给该镇部分村级幼儿园,希望也能帮助它们获得提升。

实施“三年计划”以来,钦州市统筹规划、加强管理,建成了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学前教育新体系。到2013年底,该市有幼儿园1 453所,在园儿童155 236人,比2010年增加了86 351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4.5%,比2010年增加了33.5个百分点。展望未来,陈锦山局长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推进学前教育发展工程,进一步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努力建成‘广覆盖、保基本、多形式、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责编 欧金昌)

猜你喜欢

钦州市突围办园
规范农村教学点办园行为的实践与探索
共享推动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以陇西县巩昌幼儿园实施集团化办园探索为例
例谈超几何分布与二项分布的区别
堵车“突围”记
“稀有气体”刘成城的少年突围
钦州市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
钦州市城乡中小学体育教育比较研究
上微突围战
饿了么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