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合:教学活动板块化设计的核心策略

2014-10-27王晓奕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14年10期
关键词:组块板块词语

王晓奕

小学语文组块教学以发展学生的言语智能为核心目标,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实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与教学评价”的一致性,体现“清简”的教学风格。多年来,笔者积极践行组块教学,在板块式教学活动的设计中作了有益的尝试。

一、从“一课一得”到“一举多得”

“一课一得”让语文课堂变得更简约,然组块教学主张“一举多得”,即实现一个板块活动达成多个教学目标,减少无效劳动,具有增值性。这样的课堂简约而又丰富,即使是简单的词语教学活动,也可以设计成一个融识记、理解、运用于一体的综合性实践板块。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永生的眼睛》词语教学板块。

1.读拼音,写词语。

yí mó huī kāng

遵从遗( ) 捐献角( ) ( ) 复 ( )康

2.交流生活,理解词义。

(1)理解 “遵从遗愿”。

愿就是心愿、愿望,你有什么愿望?你的愿望能叫遗愿吗?为什么?

小结:所以,遵从遗愿是对死者的最大尊重。

(2)理解“捐献角膜”。

你捐献过什么?如果要你捐献你的眼睛角膜,捐献你身体的一部分,你愿意吗?

小结:一般人都不愿意,你也是一般人,我们都能理解。所以,那些愿意在死后捐献角膜、捐献器官的人是值得我们尊敬和骄傲的。

3.借用词语,练习概括。

课文中谁遵从谁的遗愿,捐献了角膜,帮助他人恢复了健康?你能不能连贯地说一句话?谁还能说第二句,谁还能说第三句?谁能把这三句话连起来说一段话?

作为导入的看拼音写词语,是站在学生生词学习基础上的复习考查,这是每一个学生都可以达成的目标。而这个词语教学板块真正的价值不是对这三个生词的默写掌握,从心愿到遗愿,从自己的捐献经历到对捐献器官的崇敬,从三个词的书写、理解到最终三句话的概述表达,这看似平常的词语教学恰恰蕴藏着多元的功能、三重的目标:生字词复习,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概括。三个教学活动是环环相扣、纵向深入的。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把这三个教学活动割裂开来,词语复习就是单纯的词语默写,把词义理解融入课文学习之中,再另觅时间安排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那么这三个活动的价值就非常有限。因为在课堂上将这三个教学环节整合成了一个综合的教学活动板块,构建出了一个层层推进的语文实践活动,于是教学就变得清简了,目标的达成也就水到渠成了。

组块教学采用综合学习活动的方式建构教学活动板块,组织教学过程。围绕一个语文学习主题,融合听说读写、思考、感悟等多种语文实践活动方式,开展综合性的语文学习活动,这就是组织方式的“组块化”。它突破了线性的教学模式,突破了一一对应的教学时空,教学也就更为灵动、教学空间亦更为广阔。学生在这样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必然调动多种感官,激活大脑中的诸多“相似块”,调动自身的潜能,在多重联系中产生创造性的思想和独特的见解,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其语文能力与人文素养也能得到整体的和谐发展。

二、从“举三反一”到“举一反三”

长期以来,我们试图通过一个个文本的“例子”,让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然而,语文学习的规律却是“举三反一”,学生需要积累大量的言语经验,在此基础上才能转化为稳定的个性言语结构,形成语文能力。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语文实践中,获得了丰富的听说读写经验,然而这些经验往往处于零散而无意识的状态,缺乏一个知识化、结构化的建构过程。即使是对文本中隐藏的语文知识,我们也常常嚼得很碎,一口一口地喂给学生,其后果是学生缺乏对知识内在关联性的深刻认识,结构意识淡薄。散点式的知识学习无助理解,还增加记忆负担。组块教学将言语经验知识化、将语文知识结构化,并通过组织板块式的教学活动,以充分体现“结构化”的教学促进功能。

如笔者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从现在开始》一课时,就借用了薛法根老师《猴子种果树》的教学活动,设计了如下三个教学板块。

板块一:听讲故事,发现“结构”。

教师讲故事的第一个段落,请学生认真倾听后按照“谁当王?下何令?动物们怎么生活?”这一提示顺序来试着讲讲第一段的故事内容。在倾听、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学生了解了语段的基本内容,同时也把握了段落中语言表达的基本结构。

板块二:学讲故事,运用“结构”。

鼓励学生运用第一段“谁当王?下何令?动物们怎么生活?”这样的表达结构,通过置换“名字、命令、活法”,练习讲述后两个段落。由于结构相同,语句相似,讲述起来自然简单容易。学生讲述的过程就是运用“结构”的过程。

板块三:改写故事,内化“结构”。

在讲述故事之后,让学生选择扮演一种动物,当一回“万兽之王”,发布各种各样的命令“从现在开始……”学生在表演性的编故事活动中,既丰富了对动物不同生活习性的了解,又熟练了“从现在开始……”这一语言结构的运用,更懂得了只有尊重他人的生活习性才能让人获得幸福的道理。

课例中,三个教学板块是这样推进的: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中隐藏着的语言表达结构“谁当王?下何令?动物们怎么生活”;在学生模仿运用“结构”讲述的过程中,将这样的“结构”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言语结构”;最后,在生活化的语境中活用“结构”,实现语文教学从“举三反一”到“举一反三”。

聚焦核心教学价值的语文内容,这是组块教学着眼于语言表达形式的“结构化”。而对于教学活动板块的“结构化”组合,笔者认为,各教学活动板块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也不是简单罗列而成。各板块往往统整在同一个核心目标之下,按各教学板块所承载的教学内容之间或并列或递进的逻辑关系,有序排列,有机整合。

《从现在开始》的教学板块设计,起点和终点非常清晰,从起点——学生对于课文隐藏着的语言表达结构的陌生,到终点——学生对于这一语言表达结构的自觉运用。三个教学活动环节,聚焦在核心的教学内容上,构成了有指向、有组织、有结构、有成效的教学活动板块,整堂课自是一线贯穿、浑然一体。组块教学,当各教学活动板块按一定的“序”结构化组合的时候,课堂才能彰显清简明快、清晰流畅的结构美。

三、从“学习课文”到“学习语文”

长期以来,文选型教材将学生的语文学习异化成了课文学习,课文写了什么,学生就去学习什么。教《云雀的心愿》,我们就让学生讨论乱砍滥伐的危害,植树造林的重要;教《将相和》,我们就让学生体会人物谦虚大度、知错就改的美好品质;教《蝙蝠和雷达》,我们就让学生了解蝙蝠的特点,与雷达的关系……教学活动跳不出“跟着课文内容跑”的怪圈。而小学语文组块教学,让语文教学活动真正聚焦在语文学习上,指向学生言语智能的发展。

比如朱自清的经典散文《匆匆》,学生一读就会联想到“要珍惜时间”“要有所作为”等思想内容,这当然是课文本身所承载的思想价值观念,然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停留于此,而应有更专业的作为,那就是教学生“学习语文”,且看薛法根老师在教学中所提的两个问题:

“时间看不见,摸不着,很难写。朱自清将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写得让你看得见。看看他怎么写八千多日匆匆而过的。”

“他又是如何让我们感觉到一个日子匆匆而过的?”

薛老师用这两个问题统领了课文两个重点段落的学习,目标指向语言文字的运用。第二段抓住一个比喻句“八千多日子如针尖上一滴水”,反复体会,感受其表达的精妙和传神:滴答,一滴水没了,24年过去了;再滴答,又一滴水没了,48年过去了;再滴答,人的一生都过去了。人生就是三滴水!第三段,以一天中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活动为线索,逐一对应板书活动形式(起床、洗手、默默、遮挽、睡觉、叹息)和时间流过的词语(挪移、过去、过去、过去、跨过、飞去、闪过),并通过仿写比较中,了解、感受、体会作者是如何精巧选择、恰当表达的。最终落在理解和体会“作者如何将无形无声的时间写得有形有声”。

这样的课堂架构跳出了以理解内容为中心的研读模式,建立起以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为中心的实践活动模式:目标指向不一样,提问的方式改了,提问的角度改了,学习讨论的方式也不一样了。

摆脱教课文思想内容的怪圈,回归语文学习的本真;用语文的方式学语文,还原语文学习。这是语文教学组织板块式活动的目标指向。每一篇文章,我们都可以从多个角度、用多种方法来解读,但无论从哪个角度、用何种方法,确立目标、确定内容、确定活动的标尺只有一个——是否促进学生言语智能的发展。我们从文本中发现与语文能力发展目标相对应的知识内容,然后将教学内容筛选、整合、优化,研制出适宜的教学内容板块。依托教学内容板块,建构出围绕核心目标、融合多项语文实践的教学活动板块,最终依托课堂教学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这样的语文教学,具有语文的专业特点,学生就能学到生活中学不到的东西,体现语文课堂教学鲜明的成长性,真正地从“讲课文”转向“教语文”。

(江苏省吴江市舜湖小学 215228)

猜你喜欢

组块板块词语
找词语
组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组块理论的解读及启示
本周热点板块表现个股
本周热点板块表现个股
考考你:混水摸鱼、一哄而散,这些词语你能否读对?
试析“词汇组块”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一周热点板块个股表现
A股各板块1月涨跌幅前50名
让你的记忆力更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