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对策研究

2014-10-27贺丽娜

中国德育 2014年17期
关键词:理想信念理想职业

摘 要 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主要存在政治信仰淡漠、社会责任感弱化、价值选择困惑、进取精神缺乏、意志不够坚定等问题。这些问题是新媒体环境、社会转型、家教乏力造成的。学校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理想信念认知教育,优化新媒体环境,发挥实践作用,形成学校、社会、家庭育人合力。

关 键 词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政治信仰

作者简介 贺丽娜,盘锦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分院书记,副教授

理想是对事物的合理想象或希望。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理想是信念的根据和前提,信念则是实现理想的重要保障。人只有确定了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人生才有正确的方向,前进才有动力。对于大学生来讲,拥有正确的理想信念,更会对其恰当地履行责任、正确地选择成才之路起到积极作用。

一、当前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治信仰有些淡漠

有些大学生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漠然视之,对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信心不足。他们认为这些内容停留在课堂的理论知识学习中,出现在试卷的答题上,离自己的生活非常遥远。还有的大学生将入党看作就业、提职的政治筹码,而不是为了真正的政治追求。他们没有从中国的现代史和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中,深刻认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历史必然性,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二)社会责任感有所弱化

随着就业市场竞争的日趋剧烈,大学生更加注重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有的大学生认为,读书就业是为了出人头地、光宗耀祖,没有认识到国家、社会和人民在自身成人成才过程中的保障与关爱作用。他们过于强调自身的努力因素,把报效祖国、服务社会和人民当作笑谈。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有的大学生会将个人利益放在首位,偏重个人理想的实现。

(三)进取精神缺乏

大学时代应该是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提高本领的关键阶段,志存高远、积极进取、勤于创新、勇于实践是大学生应有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品质。然而,有些大学生抱着“60分万岁”的想法,用大量时间去网聊、网恋、网游、网购,很少静下心来学习,很少参加社团和社会实践活动,使自己失去了探求真理、强化能力、历练良好品德的好时机。

(四)意志不够坚定

信念在观念上属于坚定不移的思想情感意识,在行为上表现为人们对相应目标事物所具有的坚定追求。坚定的意志能为实现远大理想提供强大动力。可是,有些大学生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产生恐惧心理,意志发生动摇,遇到困难时经常绕开走、拖着办。

二、大学生理想信念问题成因

(一)新媒体环境给大学生思想带来严峻挑战

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在给大学生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大学生带来了负面影响:一方面,面对新媒体良莠不齐信息的干扰,有些大学生道德评价标准出现了双重和多元的情况,导致了人生理想庸俗化;另一方面,西方文化思潮侵蚀大学生的思想,有些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发生动摇,政治价值目标失去了正确方向。

(二)社会转型给大学生思想带来冲击

社会转型时期,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公私兼顾、合理利己的思想意识与极端利己主义思想意识博弈,使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和价值取向复杂化;受市场经济体制机制不完善、社会主义法制不健全影响,利己主义、拜金主义抬头,部分大学生中产生了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倾向。

(三)家庭对大学生教育乏力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家庭对子女职业理想教育看,一方面是家长对子女起着指导作用,有的家长把自己未实现的职业理想寄托于子女身上;另一方面,独生子女在高中阶段缺乏接触社会的机会,导致他们对社会现实问题缺乏深入思考,对职业理想缺乏清晰定位,因此到了大学阶段学习动力和意志力明显不足。从家庭对子女道德理想和生活理想教育来看,有些家长对子女娇惯溺爱、事事包办,过分限制子女深入社会的独立锻炼行为,使这些学生形成任性、霸道等不良人格特征,和懒惰、交际能力差等不良行为倾向。

三、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对策

(一)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增强做好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责任感

高校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来抓,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组织教师参加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强化教师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刻认识理想信念教育对于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要特别教育专业课教师克服德育与己无关的思想意识,克服重专业知识技能教育、轻理想信念教育的倾向。无论是“两课”教师,还是其他教师,都必须把理想信念教育贯穿于育人工作全过程。

(二)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对于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坚守社会主流价值观起决定作用。要充分发挥课堂育人的主渠道作用,深刻挖掘“两课”和其他课程中蕴含的理想信念教育的资源,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教师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自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成长,引导大学生对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坚定信仰。同时,教师要强化认同感教育,结合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指导学生走向社会,通过感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丰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内容,使学生正确认识和理性思考改革开放攻坚阶段出现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三)加强理想信念认知教育,帮助大学生实现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相统一

理想信念的价值在于其对人生和社会有一种促进的力量,它是人类文明不断完善的巨大动力。要引导大学生把理想信念作为人生的信仰追求,使自己具备理性、庄重、和谐的心理品质,学会辩证看待社会中的丑恶现象,让自己在从容坚守和自觉践行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行动中不断发展、完善与提高,进一步增强实现理想信念的信心和勇气。同时,要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相统一。正如罗素所说:“只有同这个世界结合起来,我们的理想才能结出果实;脱离这个世界,理想不结果实。”所以,真正的理想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之上的,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国梦”的历史重任,教师要对大学生进行思想观念引导,使其懂得“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的道理。一方面,社会理想对个人理想有决定和制约作用,个人理想的实现不仅取决于个人的努力程度,还取决于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个人理想体现着社会理想,如果没有个人的自觉实践活动,那么社会理想也是无法实现的。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

(四)加强自我认知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职业理想

人生的理想追求、得失成败在很大程度上都体现在职业生活之中。人们对理想目标的选择,除了考虑利益和兴趣外,还要考虑自身主要人格、知识能力、环境资源等因素。职业理想的科学合理性应以个体心理特质与职业匹配为前提。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从评价自我生理与心理特点、学业成绩、家庭文化与经济现状等方面,了解自身的气质与性格、学习能力以及家庭背景,为个人职业选择提供方向。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主动了解将来从事的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所需要的思想道德、职业道德、职业技能,通过组织学生参加职业体验等实践活动来了解社会,在把握就业形势和政策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为个人职业选择提供基础。最后,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综合分析个人能力与职业要求,分析自身问题所在,制订出适合自己的职业计划,从而提高职业理想的科学合理性。

(五)优化理想信念教育新媒体环境,帮助大学生增强信息鉴别能力

科学性强、思想积极、内容健康的校园网络环境,与针对性、时效性强的舆情引导相结合,会对大学生树立理想和坚定信念发挥积极作用。

首先,有针对性传播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强化大学生政治意识。受教育者的思想活动规律既受制于心理活动规律,又受制于群体归属关系、群体利益和群体规范。因此教师既应该遵循大学生个体认识活动规律,又应该积极研究和探讨大学生群体的心理活动规律,把“产生心理共鸣”作为传播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引导大学生了解自身政治思想品德状况和社会需要之间的差距,从而使其产生接受教育、自我教育的内在动力。

其次,拓展互动性平台,强化大学生信息鉴别能力。教师应尊重大学生主体性,努力提高大学生对信息的处理、分辨、选择和接受能力。一是在充分利用原有大众传播互动性平台基础上,建立健全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网络心理咨询、QQ聊天、BBS论坛、电子邮箱、博客和微博等在内的红色网站,用积极向上的思想文化占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阵地,用丰富的信息资源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二是加强舆情监督引导,让学生心情舒畅地在网站上参与讨论。教育者要注重及时关注和引导舆情动态,既要以理服人,又要以情感人,善于心理疏导,使大学生在立体化、动态化媒体讨论中,坚定政治立场,明辨是非美丑。

(六)发挥实践作用,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育人合力

研究表明:人在现实生活和实践活动中产生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和高度的责任感,是形成远大理想的重要心理因素。高校要发挥理想信念教育作用,需以实践活动和现实生活为媒介,以培养大学生积极的情感为切入点,提升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工作水平。

首先,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主题实践活动。一是开展大学生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以纪念重大节日和举办新生入学、毕业生离校仪式为契机,通过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举办党团知识竞赛等形式,加强思想道德教育;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爱心公益活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勤工助学活动等,使大学生在服务社会、奉献人民实践中提高辨别是非美丑能力。二是发挥榜样示范作用。邀请社会各行业专家学者或模范人物来校举办专题讲座、专题报告会,使大学生在典型人物的现身说法和深刻阐述中,树立崇高理想。

其次,建立校外稳固的专业实习基地。坚持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原则,学校与社会应共同指导大学生在真实的职场文化氛围中参加顶岗实习,强化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责任感,理性认识自身职业理想、职业素养与职业岗位发展需求的差距,在不断调整与完善中升华职业道德情感,提高职业理想的规划能力与实践水平。

最后,充分发挥家庭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自觉能动性。学校要健全学校与家庭信息沟通机制,定期把大学生操行管理考核情况通报给家长,遇到突发事件及时与家长沟通,家长也要把子女突出表现或典型问题定期向学校反映,学校与家庭共同分析学生在理想信念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教育方案。家长要在日常生活中,把“齐家治国平天下”理念贯穿于子女教育始终,传承优良家风,加强对子女的责任感教育、感恩教育,培养子女爱国爱家、正直向上、自立自强、勤劳善良、艰苦奋斗、智慧果断的思想品质、意志品质和行为品质,让子女在为实现远大理想的拼搏中感受到父母赋予的源源不断的真爱力量。■

责任编辑/刘 烨

猜你喜欢

理想信念理想职业
走进东山学校,寻找理想信念的力量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用对党忠诚诠释理想信念坚定
为革命视死如归的红色家庭(二)
2021款理想ONE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我爱的职业
五花八门的职业
关于马术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