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投入产出表在城市经济转型评价中的运用*
2014-10-25顾继光
杜 栋, 顾继光
(1.河海大学 信息管理系, 江苏 常州 213022; 2.南通大学 管理学院, 江苏 南通 226019)
动态投入产出表在城市经济转型评价中的运用*
杜 栋1, 顾继光2
(1.河海大学 信息管理系, 江苏 常州 213022; 2.南通大学 管理学院, 江苏 南通 226019)
在对现有城市经济转型评价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指出在城市经济转型评价中引入投入产出技术的重要性。研究结论是:建立基本的投入产出表,可以帮助分析城市经济转型中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情况;建立经济、资源、环境投入产出表,可以揭示城市经济转型中三者之间的协调关系;建立扩展的投入产出表,可以分析城市经济转型对民生和社会指标的影响。
城市经济; 经济转型; 经济评价; 产业结构; 投入产出表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特别是在区域经济起着主导作用的中心城市,经济必须转型升级。然而,目前城市经济转型理论研究滞后于转型实践,尚不能为转型实践提供科学、全面和有效的理论指导[1]。从研究内容看,主要集中在城市经济转型的概念、问题与成因、思路、模式、对策以及对城市的个案研究上;从研究方法看,描述性和定性研究居多,规范性和定量研究较少,在城市经济转型的理论深度和转型实践的观测评价上亟待加强。
描述与评价城市经济转型的效果和现状、监测和评估城市经济转型的运行情况,为城市经济发展综合决策提供量化和科学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现有评价方法大多基于传统统计学的观点,把城市经济转型简单看作一个决策问题,对城市经济转型的评估缺乏动态的监测。投入产出分析作为一种成熟的分析工具,在经济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不仅能够全面测度城市整体经济转型绩效,而且能够因地制宜,体现不同类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差异。基于此,选定“基于动态投入产出表的城市经济转型测度方法研究”为研究课题,引入转型绩效的概念,在建立可调整的城市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构建合理的城市经济转型评价体系。本文主要探讨动态投入产出表在城市经济转型评价中的应用,以便为城市经济转型的评价提供数据基础。
一、现有研究评述
关于城市经济转型的研究成果已有不少,但针对城市经济转型测评的成果很少,而且其中的一多半集中在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讨论上,关于一般区域中心城市经济转型的研究文献仅有几篇。前期笔者已经对城市经济转型的测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认为以转型绩效作为测度变量比以转型能力作为测度变量衡量经济转型更有价值。也就是说,在已经明确了评价目的的前提下,本文旨在为研究全新的城市经济转型测度方法奠定数据基础。因此,本文对国内外研究的梳理主要从城市经济转型的评价研究方面展开,具体说明如下:
(1) 目前相关的文献主要围绕着城市产业转型评价和城市转型评价两个主题展开。①针对城市产业转型,张团结等(2008)基于产业契合度模型,评价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效果[2],仅仅局限于产业范畴。徐君(2011)在分析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了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评价指标体系[3],也只是从产业本身的视角进行讨论。②针对城市转型,吴冠岑等(2007)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建立资源型城市转型评价体系的过程,并给出发展度、持续度、协调度以及趋势度的测算公式[4];尹牧等(2012)认为,资源型城市转型是对城市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强调了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性——绩效考核的依据,并以AHP(层次分析法)作为评价的基本方法[5];史晓云(2012)基于资源型城市转型应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最终目标的理念,认为资源型城市转型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从民生、经济、社会、资源环境4大系统的发展现状与变化趋势及系统间的协调状态考虑[6];商允忠等(2012)以山西省为例,构建资源型城市转型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引出转型效率的概念并采用了传统的DEA(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和交叉评价方法[7]。从这些学者的研究来看,已从系统的视角分析城市转型,而且所谓的城市转型实际上模糊地指城市经济转型。
(2) 专门针对城市经济转型评价的研究相对较少。姜传军等(2008)讨论了林业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评价指标体系,总结了可用的评价方法[8];赵永杰等(2010)基于因子分析法对我国石油城市经济转型作了评价[9],但文章是对转型能力的评价,而不是对转型绩效的考量;吴旭晓(2010)以上海为例,基于复杂系统视角,运用综合发展指数、协调发展度和GM(1,N)模型对其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评价进行研究[10];田官平(2010)依据资源、经济、社会、环境4个子系统建立了经济转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大同市经济转型进行了实证分析[11];车晓翠等(2011)基于多种量化方法(变异系数法、熵值法及层次分析法)分别对大庆市经济转型绩效进行评价[12];高峰等(2012)认为,转型绩效是度量经济转型状况的重要指标,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白银、金昌两个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绩效作了评价分析[13]。
此外,有的研究也限于对某一城市经济转型的讨论,但概念界定不清晰,是城市转型还是城市经济转型没有明确[14]。概括起来看,就城市产业转型、城市转型或城市经济转型的评价而言,当前研究多集中在多属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面,但由于对转型概念理解的模糊性,造成转型评价指标体系的不统一或多样化。从所用的评价方法看,多采用历史数据,通过可度量指标,基于传统统计学的观点对某一产业(或城市)转型进行评价,尽管可提供直观的理解,但由于指标选择上的主观性及片段性,不能整体全面地对经济转型进行准确度量,加之所用的传统统计学方法无法揭示其中的规律——由于经济转型带来的整体绩效,尤其是对城市经济转型的评估也缺乏动态的模拟和监测。具体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较少从城市整体经济转型视角展开,无法明确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效果或要素在整体中的真正作用;(2)很多研究只是采用某一种评价方法验证其科学合理性,而没有真正形成完整的城市经济转型评价体系;(3)对经济转型案例研究的持续性关注不够,无法挖掘城市经济转型的深层规律,而流于表面上的研究。所以,当前需要探讨全新的城市经济转型测度方法或评价经济转型的方法。
二、城市经济转型评价中动态投入产出表的引入
传统评价方法都是选取整体经济中不同的经济指标并结合一定数量方法展开的,这种评价方法没有充分考虑行业与行业间、部门与部门间、要素与要素间的互补和替代作用。投入产出法则能够关注整体经济各部门、各产业之间的关系,很好地弥补这个缺陷。投入产出技术在经济结构、产业关联研究等方面有着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优势,已成为经济学研究中使用最广泛的工具之一。所以,可以用投入产出法来分析由于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所产生的经济转型成效。
应特别指出的是,有部分学者已经采用投入产出法对我国整体产业结构升级情况进行了测评(郭朝先等,2008[15];陈建彬,2008[16];顾颖等,2012[17]),但主要关注的是产业结构升级,而不是对整个城市经济转型进行研究,而且所采用的技术矩阵是基于全国整体数据所得,缺乏对地区或城市转型情况的关注。本文认为,应积极探讨投入产出法在城市经济转型中的应用。可以对城市经济按照部门和产业进行合理的分类,分别估算可调整的城市经济投入产出技术矩阵,之后计算要素在各个部门和产业的贡献率,为后续城市经济转型评价奠定数据基础。
投入产出技术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数量经济分析工具,以能够清晰地反映系统内部各个部门错综复杂的联系而著称[18]1-14。根据国务院办公厅的有关决定,我国从1987年开始每5年编制一次基于大规模调查的投入产出表,并在中间年份编制若干年度投入产出延长表,这标志着投入产出表调查和编制已成为一项长期的周期性工作。虽然投入产出表的编制要求高、难度大,目前只在国家、省和计划单列市进行,但很多省会城市或区域中心城市也都编制了自己的投入产出表。尤其是有些经济转型和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如阜新等)也开始尝试编表工作,为城市宏观经济管理和决策提供了丰富的基础资料(白颖,2011)[19]。
由于投入产出分析是用来研究各部门之间的联系的,所以前苏联将其称为“部门联系平衡法”,而日本则称其为“产业关联”[20]21-25。投入产出分析将投入纵向排列,产出横向排列,利用复式记账建立投入产出表。由于投入与产出分别按部门排列形成矩阵形式,所以可运用矩阵代数建立投入产出模型。投入产出按照分析和研究的时期不同,可分为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2大类。前者研究与分析某一时期(如某一个年度)某个系统的投入产出关系与系统的各种活动等,而后者研究与分析若干时期(如若干年度)系统的投入产出与系统的活动以及各个时期之间的相互联系。本文更关注后者在经济转型城市评价中的开发与应用。
动态模型是指包含了时间因素在内的、能够反映社会经济发展变化情况的模型。换句话说,它要求从发展变化的角度考察社会经济问题,揭示其发展过程中前后变化的数量联系和因果关系。将时间变化因素引入投入产出技术所形成的模型称为动态投入产出模型。动态投入产出模型在理论上和方法上来说,远较静态投入产出模型复杂。本文认为,可以把动态投入产出模型看作一个将不同年度的静态投入产出模型连接起来进行动态分析和计算的模型,从而可以把动态分析问题简化,用静态模型方法来解决,其中最基本的是编制各种动态投入产出表(或模型)。关于动态投入产出表在城市经济转型评价中应用的总体思考见表1。
表1 动态投入产出表在城市经济转型中的应用
动态投入产出表在城市经济转型评价中的应用有很多问题,在此只讨论几个基本的和重要的方面:
(1) 关于部门的划分问题。科学地划分部门是正确分析部门联系的一个重要条件。部门确定了,投入产出表的内容和规模也就确定了。在城市经济转型评价中,可以只关注管理部门,即按照行业管理划分。
(2) 投入产出价值表。采用货币价值量指标所编制的投入产出表称为投入产出价值表。在价值型投入产出模型中,所有数值都按价值单位计量。在城市经济转型评价中,可以仅考虑价值型投入产出表的建立。
(3) 基本投入产出表与经济结构分析。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投入产出表部门划分较细,可以进行多层次的产业结构分析,比如三次产业结构分析,对于研究工业内部结构、农业结构和服务业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另外,还可以进行分配结构分析,如研究消费、投资、净出口之间的结构,对研究宏观经济、合理调整最终产品结构有着重要作用。
(4) 经济、资源、环境投入产出模型的建立与运用。经济的发展受资源因素和环境的制约,资源因素也就是通称的资源承载力,环境因素也就是通称的环境缓冲能力。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破坏资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应保持与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为了使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可用加边矩阵法编制经济、资源、环境投入产出表(见表2),揭示经济、资源、环境之间内在的数量关系,为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决策依据和分析工具。
表2 利用加边矩阵法编制的投入产出表
(5) 投入产出扩展模型的建立与运用。扩展的投入产出表如表3所示。扩展的主要目的是反映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生产环节上,将通过产业政策适时调整产业结构和整个经济结构;在交换环节,除了考虑有形产品,还要考虑无形产品;在分配(包括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环节,目的在于运用财政、税收政策调节分配,解决分配不公;在消费环节(广义的消费包括最终使用,但要突出居民消费与政府消费),目的在于控制投资与消费的膨胀,引导消费和投资健康发展。对城市经济转型评价而言,可以只从中抽取与劳动者报酬和社会纯收入有关的数据。扩展模型的运用,可以体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关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即经济转型中对民生和社会指标的考虑。
表3 扩展的投入产出表
综上可见,通过建立相应的动态投入产出表或模型,不仅可以揭示产业结构内部调整优化对城市经济转型的影响,而且可以揭示城市经济转型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关系以及城市经济转型对民生和社会等指标产生的效果。3个模型以经济效益模块为核心和纽带,能够揭示经济转型的内在规律,真正反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或经济转型带来的成效。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三大投入产出表及其关系
三、结 论
本文对动态投入产出表在城市经济转型评价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思考。该基于动态投入产出表的测度方法与传统的统计方法相比,有明显的不同特点(见表4)。
需要指出的是,投入产出模型与其他经济数学模型一样,是对经济现象的一种抽象描述,只能反映经济客体的主要特征,而不能毫无遗漏地再现经济系统原型。但无论如何,投入产出表的进一步开发应用对提高城市宏观经济管理水平,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促进城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文只是为了后续构建城市经济转型评价体系而讨论其数据基础,具体的城市经济转型投入产出表的构造、计算以及案例分析,将在后续的研究中陆续展开。
表4 城市经济转型测度方法比较
[1] 赵西三,王中亚.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与发展研究综述 [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1(9):28-31.
[2] 张团结,王志宏,从少平.基于产业契合度的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效果评价模型研究 [J].资源与产业,2008(1):1-3.
[3] 徐君.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会计之友,2011(5):36-37.
[4] 吴冠岑,刘友兆,付光辉.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资源型城市转型评价体系 [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1):28-31.
[5] 尹牧,宋冬林.资源型城市转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方法 [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2(4):105-109.
[6] 史晓云.资源型城市转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J].商业经济,2012(10):85-86.
[7] 商允忠.王华清.资源型城市转型效率评价研究 [J].资源与产业,2012(1):12-17.
[8] 姜传军,吕洁华.林业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林业经济,2008(11):61-63.
[9] 赵永杰,吴红叶,张在旭.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我国石油城市经济转型评价 [J].河南科学,2010(2);240-245.
[10]吴旭晓,许正中.基于复杂系统视角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评价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J].华东经济管理,2010(9):1-6.
[11]田管平,刘嘉.大同市经济转型的效果评价及战略对策探讨 [J].中国发展,2010(3):75-81.
[12]车晓翠,张平宇.基于多种量化方法的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绩效评价:以大庆市为例 [J].工业技术经济,2012(2):129-135.
[13]高峰,范宪伟,王学定,等.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绩效评价分析 [J].商业研究,2012(8):70-75.
[14]侯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评价:阜新经济转型评价分析 [J].资源与产业,2007(2):1-4.
[15]郭朝先,白玫,王磊.探寻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求的产业升级路线 [J].经济管理,2008(14):83-90.
[16]陈建彬.从投入产出表的动态变化看中国产业结构升级 [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11):56-58.
[17]顾颖,陈馨.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产业关联效应 [J].云南社会科学,2012(3):82-85.
[18]陈锡康,杨翠红.投入产出技术 [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19]白颖.浅谈投入产出技术在经济转型城市的开发和应用 [J].辽宁经济统计,2011(12):22-23.
[20]廖明球.投入产出及其扩展分析 [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
Applicationofdynamicinput-outputtableinevaluationofurbaneconomictransformation
DU Dong1, GU Ji-guang2
(1.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Hohai University, Changzhou 213022, China; 2.School of Management, Nantong University, Nantong 226019, China)
On the basis of reviewing existing related researches on evaluation of urban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the importance of introducing input-output technique into evaluation of urban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is pointed out.Conclusions are that the establishment of basic input-output table can help analyze the situation of adjust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urban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input-output table of economy,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can reveal the coordination relation between them in urban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extended input-output table can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urban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on people’s livelihood and social indicators.
urban economy;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economic evaluation; industrial structure; input-output table
2013-07-1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3YJA790014)。
基金项目: 杜 栋(1964-),男,陕西户县人,教授,主要从事综合评价、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研究。
* 本文已于2013-12-20 05∶26在中国知网优先数字出版。 网络出版地址: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21.1558.C.20131220.0526.006.html
10.7688/j.issn.1674-0823.2014.04.13
C 931
A
1674-0823(2014)04-0351-05
(责任编辑:郭晓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