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教学促进思维能力发展的有效方式
2014-10-25郝文武
郝 文 武
(陕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知识教学促进思维能力发展的有效方式
郝 文 武
(陕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知识与能力相互制约和促进。知识教学对能力发展的影响可能产生正负向平衡和不平衡的四种状态。知识自然而然地转化为能力的程度很有限,自觉的求知和教学方式是知识促进能力发展达到正向平衡和不平衡的有效方式。思维能力是认识和实践能力的核心能力,知识教学促进能力的发展首先是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应选择有效教学方式促进探究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形象思维和想象力、辩证思维和逆向思维能力、思维的归纳、演绎和推理能力实现正向平衡和不平衡的发展。
知识教学;思维能力发展;有效教学方式;案例分析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能改变命运,这几乎是近现代社会每个人都坚信的真理,但当代人对这样的命题多有质疑。这绝非否认知识能产生力量,而是认为力量既可能来源于知识,也可能来源于情感、信念,来源于知识的合理结构和知识的教学有效方式,甚至来源于本能或先天素质,来源于合理的社会制度、机制。盲目相信知识就是力量,不仅不是科学的态度,而且很容易形成轻视能力和技能发展的死读书,读死书的不良倾向,轻视知识结构合理性、知识教学方式有效性的作用,也不利于从信念、制度等多层面和途径增强人的力量,阻滞知识向能力的有效转化。关于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及其转化古今中外的哲学等科学有不同程度的研究,但从教育学角度,结合语文、数学等学科教学实践案例研究知识教学促进思维能力发展的有效方式,则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一、知识教学方式促进思维能力 发展的意义
关于知识与能力的关系、知识教学促进思维能力发展的有效方式,古今中外都有许多不同的认识。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概括阐述了知能关系。王充的“人有知学,则有力矣”的“知为力”命题,亚里士多德的“求知是人的本性”和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命题都既有一定道理,也有明显逻辑矛盾。毫无疑问,人首先是有求知欲望、兴趣和能力,甚至本能,然后才会努力求知,探讨求知的办法,使求知欲望、兴趣和能力进一步发展。知识是力量,而获取和发现、应用知识的动力、能力和方式则是求知的根本力量。人有能力缺乏意志、兴趣和有效方式,或有意志、兴趣而缺乏能力和有效求知方式,都很难有力量或强大力量。强调知识的力量,轻视求知动力和方式,不仅因果颠倒,而且是求知及其促进能力发展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1-3]
不同层面的知识对能力发展、发挥有不同作用。知识可以通过规范、引导和开发人的本能、先天欲望和能力形成力量;通过规范、引导和开发人的后天欲望、兴趣和能力产生力量;通过规范、引导和开发人的学习内容和方式方法增强能力,产生力量;还可通过规范和引导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增强能力,产生力量。没有知识,能力必然有限。有了知识,能力未必强大。人创造、学习和应用知识,知识规范、引导和开发人。知识规范、引导和开发人既包括以知识反映的本质、规律、价值、理念、理论等规范、引导和开发人,也包括以形成知识的方式规范、引导和开发人。方式和方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方法比较具体,偏重于由活动的内容和技术因素决定的行为规则,方式则有不同程度的概括性,是方法、形式、手段等的综合,偏重于由行为主体的目标、价值观决定或选择的行为规则。“学习方式不仅包括相对的学习方法及其关系,而且涉及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和心灵力量。”[4]知识教学促进能力发展的方式对教学结果和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知识教学和能力发展的结果可能产生正向平衡和不平衡与负向平衡和不平衡四种状态:即“高分高能”、“低分低能”、“低分高能”和“高分低能”等状态。“高分低能”并非指凡高分都低能,主要是指记忆、陈述能力高而创新和实践能力低。选取和形成有效求知和教学方式的目的是提高教学的自觉性和解决“高分低能”问题,使知识教学促进能力发展达到正向平衡基本目标,实现以较小知识教学投入获得能力发展的最大效果。
思维能力是认识和实践能力的核心,大中小学各个层面的知识教学都应把促进思维能力发展作为重要目标。近现代教育家不仅十分重视有效知识教学方式对促进能力发展的作用,而且特别强调思维能力的核心作用和有效知识教学方式对促进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作用。卢梭认为,一切良好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核心是“问题不在于你告诉他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他怎样去发现真理”,死记硬背,不理解意义的教学是毁灭判断力。[5]杜威认为,“把单纯积累知识和教育等同起来乃是荒唐的。”“学校中求知识的真正目的,不在知识本身,而在学得制造知识以应需求的方法。”“学校所能做和需要做的一切,就是培养学生思维的能力”。[6]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状态是思维,而思维的核心要素是思维方式,“没有什么比它的思维方式更重要。”[7]
就广义说,思维是人脑对事物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反映。狭义思维专指抽象思维。根据思维的不同方式和过程可分为多种形式。抽象思维是以概念为细胞进行判断、推理等的思维,形象思维是以形象或表象和形象性观念为基础进行判断、推理和意象、直感、想象等的思维,动作思维是以动作为要素形式进行判断、推理等的思维。演绎思维是从普遍到特殊方式的思维,归纳思维是根据一般寓于特殊之中的原理进行推理的一种思维。联想思维是以相似性、接近性、对比性、因果性等为关联的思维。目标思维是一步一步实现既定目标的思维。逆向思维与目标思维相对,是从目标反推条件、原因的思维。聚合思维或求同思维,是从不同来源、材料和方向探求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发散思维是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方向、层面推测、想象,发现、重组信息,产生新思想的思维。批判思维是怀疑一切态度、挑战权威精神追求真理的思维。探究思维是刨根究底、不断追问的思维。多元立体思维是以历史发展纵向和社会阶段横向交错求真的思维。思维从学科角度还可分为反思思想前提的哲学思维及科学思维、数学思维、历史思维、经济学思维、伦理学思维等。分析、综合、判断、概括、归纳、演绎、推理是思维的基本过程,三段论、联言、假言、选言等推理对思维发展和过程环节、质量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追求真理是思维的终极目的,喜欢思考,愿意思维是思维的源泉,长盛不衰的好奇心和探索实践是民族创新的灵魂,而创新思维是创造力的灵魂。教育培养人必须重视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强化学生的思维动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努力形成有力促进思维能力发展的研究性教学方式或有效知识教学方式。
二、语文知识教学促进思维能力 发展的有效方式
语文教学既要做好字、词和课文结构、主体等教学,也应做好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一般认为文学需要形象思维,遵循的是形象思维规律,但无论是形象思维还是抽象思维都要遵循思维的一般规律,即便是形象思维,也有探究思维、想象力和逆向思维能力发展和培养的问题。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有许多老师更注重语言文字和写作手法的教学,不太重视思维逻辑的教学。长此以往,导致许多人学了语文不会写论文,写记叙性文章也多有华丽辞藻,而缺乏思维逻辑。作者近几年坚持在小学听课,有四堂语文课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可能采取的有效教学方式最典型,也记得最清楚,作为案例很能说明有效语文知识教学方式运用的针对性及其促进思维能力发展的作用。
案例一,促进学生探究思维能力发展的有效教学方式。四年级语文有一篇课文的题目是《桂林山水》,但课文的内文则是先写桂林的水后写桂林的山,老师也是这样讲。老师讲完后反问学生,课文为什么先写桂林的水后写桂林的山?学生不做声,老师自答道,这是因为作者先看见桂林的水,后看见桂林的山。我当时很是不解,感觉这个解释太牵强,这位作者为何总是低着头走路!?但我们的老师和学生为何不感觉这种解释不合常理,难受!?根本原因是没有反思和反问,而是惟命是从。
其实在生活中,有关“上下”、“左右”、“前后”、“黑白”、“高低”等两个字组成的对应词汇有许多,除了与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伦理学和语言习惯有关外,都遵循一个共同规律或简便性原则:先说不费力气容易说的字,后说需要较大力气难说的字。主要根据拼音字母先后排列,拼音字母在先的排在前面,拼音字母在后的排在后面。而在叙事、状物时,两个字无论哪个在前面都是根据突出主题需要而选择。北方的山南方的水,这是中国南北方的主要特点,写南方的山水就要突出南方的水,写北方的山水就要突出北方的山。无论是先写水,还是先写山都是这样。培养探究精神和思维老师就应该引导学生刨根问底,做前提反思。先通过发散、分析发现问题及其解决的办法,然后概括、收敛,总结问题的共同特点及其解决的普遍道理、办法。
案例二,促进学生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发展的有效教学方式。五年级语文有一篇课文的题目是《幸福在哪里》。这篇课文是保加利亚埃林·波林的作品,讲的是三个牧童在森林里做好事的故事。三个牧童清理了泉水边的杂草、树叶,泉水清澈透明,他们都很高兴。这时一个美丽的姑娘从天而降,对三个牧童说:“你们做了一件好事,我非常感谢你们!并代表森林,代表森林里的动物,代表森林里飞翔的小鸟,代表生长在这里的花草和其他有益的植物感谢你们。祝你们健康和长寿!再见!祝你们幸福……”孩子们面面相觑,高兴得跳起来。一个孩子却对她说,“你祝我们幸福,但是你说说,幸福在哪里?”“你们自己会知道的,十年以后我们再到这里见面。如果那时你们还不知道幸福在哪里,我再向你们公开秘密。”姑娘突然消失。三个牧童各奔前程,去探索幸福。后来有的做了医生、有的做了工人,有的当了农民。十年以后三个青年在家乡相遇,畅谈家乡的变化和各自的工作,都感到很幸福。美丽智慧姑娘又从天而降问他们,帅小伙,你们现在知道什么是幸福了吧:“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这篇课文包含三层逻辑关系,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讲授习惯,从不同角度入手,采取不同方式讲授。但无论如何,只有严格遵循三层逻辑关系,才能既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又讲清楚课文主题。否则,直接得出幸福在于有益于人类的劳动的结论,只是简单的语言文字教学,甚至是牵强附会灌输式的思想教育。本文包含的三层逻辑可以从劳动有益于动物、植物,有益于人类角度讲,也可从幸福来自劳动,幸福来自有益的劳动,幸福来自有益于人类的劳动讲。从动物、植物和人类的关系讲,因为动物、植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因此说有益于动物、植物的劳动也是有益于人类的劳动,幸福在于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从劳动本身讲,首先,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光荣,不劳而获、损人利己可耻,因此劳动就是幸福。其次,劳动是指有益于植物、动物和人类的活动,不是损害植物、动物和人类的活动,有人也可能把损害植物、动物和人类的活动也看作是劳动,这是不对的,只有有益的劳动才是幸福。再次,有益于动物、植物劳动也是有益于人类的劳动,幸福在于有益于人类的劳动。
案例三,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和想象力发展的有效教学方式。三年级语文课中在一个单元有古诗两首,一首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七言绝句《望天门山》,另一首是宋代大文豪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欣赏和创作古诗需要押韵、对仗、平仄、意境等知识。由于中小学生还没有丰富古诗知识,老师教授古诗一般注重诗词本身的含义和学生记诵。其实即便学生不懂这些知识,教师重视引导学生模仿或者尝试写写古诗形式的诗,对学生欣赏、理解和写作古诗或者其他诗词的兴趣和能力,特别是培养他们的思维想象能力也有重要意义。《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普遍的解释是“高高天门被长江之水拦腰劈开,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巍峨险峻出现,一叶孤舟从天地之间慢慢飘来。”我改写为:“楚水激荡天门山,碧波回旋走东南。两岸梁山相对望,天边日影飘孤帆。”“浩浩长江之水遇上巍巍天门山受阻而激荡澎湃,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悠悠碧波继续奔向东南。东西梁山浓妆艳丽含情对望欢送楚水走过,遥望天际在旭日东升或夕阳西下光影中有一叶孤帆悠悠飘来。”《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我改写为“晴空翠绿映碧水,雨过山蒙虹增辉。西湖西子两姊妹,淡妆浓抹一样美。”我改的不一定好,学生创作和改写的也不一定好,但总比只是死记硬背别人的,不注重发展自己的能力要好。
案例四,促进学生辩证思维和逆向思维能力发展的有效教学方式。五年级语文课有一篇印度文豪泰戈尔的诗:《职业》。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通过对小贩、园丁、更夫的生活描写表达自己渴望和追求自由的心情。在教学中,同样有思维逻辑问题。小贩、园丁、更夫的自由是他们渴望和追求的自由,还是被迫无奈、心酸艰辛的自由。泰戈尔没想这些,而是抒情道:“我愿做一个园丁”、“我愿做一小贩”、“我愿做一个更夫”,但他不仅没有做小贩、园丁、更夫,而且还有拿小贩、园丁、更夫取乐之嫌。不愿做小贩、园丁、更夫的人不仅做了小贩、园丁、更夫,而且已经很艰辛心酸了,还要被别人拿来取乐。这样的现实太不公平,这样的思维太矛盾。我们的老师和学生一般不会想到这层含义。为什么呢?没有逆向思维和辩证思维,不会反思思维的历史和现实的根源,思维与历史、现实的复杂关系,只会就事论事。培养逆向思维和辩证思维对文学阅读欣赏和创作中,克服思维的矛盾性,提高思维的合理性和深刻性有重要作用。
三、数学知识教学促进思维能力 发展的有效方式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课程标准把数学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数学知识教学与数学思维能力发展的关系同样可能存在正负向平衡和不平衡四种状态,同样应该自觉利用有效知识教学方式促进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数学知识教学应该自觉利用有效知识教学方式促进抽象推理能力、探究思维的发展。小学四年级有一堂课讲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小数点,讲清楚这个问题必须讲清小数与整数、分数的关系。小数点前面是整数,小数点后面是小数。零在整数、小数整体前面和小数整体后面都无实际意义,但在整数中间和后面有重要意义,都是成十百千万倍增长的数,在小数中间也是成十百千万倍减少的数。几个人分东西,每人分一个、两个,等等,都是整数。但每人分半个就是分二分之一个或0.5,分半个的半个就是四分之一个或0.25,分三分之一个就是0.333…等等,就是小数。零分之几和几分之零,或无意义,或都是零。讲到小数与整数、分数的转化时,老师一边讲一边在黑板上写,以小数点为中心,整数是从右到左,从小到大,从个位到十位、百位…逐渐扩大,小数则是从左到右,从大到小,从十分位、到百分位、千分位…逐渐缩小(如表1)。并强调说,同学们看这是不是很对称呢。其实小数点左右数字既不很对称,也没有说明大于十分之一的小数的意义,把大于十分之一的小数放在十分位前面不仅可以使整数和小数左右两边数字更加对称,而且也能说明小数还有大于十分之一的小数。教师能这样讲授,就能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如果只讲对称,不讲大于十分之一的小数,既难以说明零左右数字的对称性,即便老师再三强调其对称性也很牵强,学生不能很好理解,只能死记硬背,也很容易使学生形成十分之一是最大的分数的误解。
表1 小数点左右数位对称表
思维的归纳和演绎都是思维的重要方式,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有人说发散思维更重要,它是创造力思维,收敛思维是常规思维,不是创造思维。其实不然,数学的归纳思维和演绎思维、收敛思维和发散思维都是重要的思维能力,都对创造性发展有重要作用。归纳、收敛的能力是概括能力,缺乏概括能力就很难在纷繁复杂的事物中找到规律、根本或根源,就不可能创新。找规律、根本和根源应该从不同角度、层面思考、探索,所以,发散思维很重要。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概括、收敛和发散、分析思维能力,也要培养学生把两者结合起来的能力。
从一点开始,以两条射线为基础的多条或无数条射线组成的角的计算,是几何与代数的转化。从一点开始,伸展的两条射线组成一个角,再画一条射线,三条射线组成两个角,再画一条射线,四条射线组成六个角,再划若干条射线组成多少角,就很难以直观方法计算,就要总结出计算的一般规律和公式,就有采用有效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收敛、概括和发散、分析思维能力的问题。为了有利于学生通过动手形成形象直观,教学过程的开始阶段,老师自己或指导学生自己动手画出不同图形,但老师不能仅让学生划线和数图形,而是要指导学生以多种方法归纳、概括出规律性的公式、法则,把对图的认识转化为代数计算。计算围绕一点以两条射线为基础增加若干射线组成角的公式是:N-1+N-2+N-3+N-4+N-5……之和。在总结出公式后,再用已经画出的图形验证,用公式计算更多射线组成的角。4条射线是4-1+4-2+4-3=6,5条射线是5-1+5-2+5-3+5-4=10,6条射线是6-1+6-2+6-3+6-4+6-5=15……这样就把归纳与演绎结合了起来,如果只划线和数图,而不归纳、概括和发散、分析、演绎就不利于培养思维能力。
全面性、准确性、深刻性、新颖性、创新性等是思维的重要特性,知识教学必须全面培养思维的这些特性。土豆的体积与面积计算中的想象力,也是几何与数学、代数相互转换的重要层面。计算土豆的体积是把土豆放在一个装满水的容器里,这个容器溢出水的体积就是土豆的体积。但土豆的面积或表面积怎样计算,或者说物体的体积与面积是否有相互推算的关系。如果没有,那么,怎样计算不规则物体的表面积。这不仅是数学问题,是理论和思维问题,也是实践问题。实际中有许多需要计算的表面积,如包装、粉刷墙壁,都应计算不规则物体的表面积。在生活中大部分情况下是估计,但在科学研究中不能仅是估计,要精确,怎样计算需要进行创造性思考。在教学中,无论老师还是学生,提出这个问题本身就是具有思维能力和培养思维能力。
[1] 周林东.培根名言“知识就是力量”三解——兼论弗兰西斯·培根的宗教观对其知识观的影响[J]. 复旦学报:社科版, 2007(5):39-46.
[2] 日月河.和谐就是力量—— 兼评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10):80-83.
[3] 朱光烈.“知识就是力量”吗?[J].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5(1):1-15.
[4] 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78.
[5] [法] 卢梭.爱弥儿[M]. 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280,223,283.
[6] 赵祥麟.杜威教育论著选[M].王承绪,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136,80,192.
[7] [美]莫里斯·L·比格.学习的基本理论与教学实践[M].张敷荣,等译.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3:304-309.
KnowledgeTeaching:AnEffectiveWaytoPromotetheDevelopmentofThinkingAbility
HAO Wen-wu
(SchoolofEducation,ShaanxiNormalUniversity,Xi’an710062,China)
Knowledge and ability are restricted and promoted reciprocally. Knowledge teaching may influenc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bility in four ways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of balance and imbalance. Knowledge can scarcely naturally changes into ability. Conscious learning and teaching are effective way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bility to balance and imbalance. Thinking ability is the core competence of understanding and of practical ability; knowledge teaching, first of all, ca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inking ability; we should choose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 to promote the positive balance and imbalance development of thinking ability, logical thinking ability, thinking in images and imagination, dialectical thinking and converse thinking, thinking of induction, and, deduction and reasoning.
knowledge teaching; development of thinking ability; effective way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G642
A
1674-2087(2014)04-0001-05
2014-10-15
郝文武,男,陕西清涧人,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基础教育与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当代教师教育》主编,主要从事教育学原理、教育哲学和教师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向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