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的追族

2014-10-24独孤岛主

新民周刊 2014年41期
关键词:寻子陈可辛夫妇

独孤岛主

如果《亲爱的》始终围绕田文军(黄渤)与鲁晓娟(郝蕾)寻找被拐走的儿子展开,那么这部电影即使不是悬疑主导,也会成为寻找被拐子女的父母众生相——然而两者都不是,寻找的结果甚至很快明了。这是陈可辛导演作品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从纯港片到大陆合拍片,他的电影主題始终执著地探寻爱的生存之道,《武侠》、《中国合伙人》,及至改编自真人真事的《亲爱的》,概莫能外。

影片开场非常细腻地展示了2009年的深圳南山市井,虽然只拍了楼巷一角,依旧令观众产生一种错觉,仿佛这一次陈可辛又要打出怀旧牌。网吧、杂货店、挤逼的巷口,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他的处女作《双城故事》里的村屋。但在《亲爱的》中,地理场景在推动情感方面的作用微乎其微,烘托的是田文军这个角色的特征——修理电线时细心以口香糖标记自家排线,为日后敏锐寻找被拐卖的儿子埋下伏笔。他与鲁晓娟是离了婚的夫妻,因为幼子被拐卖,共同走上漫漫的寻子之路。

影片的前半部分,很容易令人代入到关于寻找过程本身的悬念中:寻子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最终究竟找不找得到?孩子被拐是否另有复杂动因?这些疑问都在剧情将近一半时被筛除,在整个关于“追寻”的过程里,陈可辛卖力展示了一个基于共同的“寻子目的”集合起来的团体,非常明显地直接针对中国当下链条繁复的儿童拐卖系统,其纪实意味,在主流商业片中实为少见。

但影片并不因此变成纯粹的社会写实作品,打拐群体中的领导人物老韩(张译)眼见田文军夫妇距离自己的孩子越来越近,充满前路渺茫的孤独感,这是他的妻子无法排解也无从排解的,这个人物由开始的坚强到最后的崩溃,成为瓦解“田文军/鲁晓娟”角色主体地位的关键人物,他的心理变化,也为后半部分李红琴(赵薇)的出场设下情绪铺垫。

三年追寻,最终没有换来完美结局,反而引出了农村妇女李红琴面对一双子女的身份认同问题,对于本片开头的悬念,这是一次巨大的反转破解,更显得世事如棋。近乎疯狂的对子女的想念,伴随着孩子身份的归属问题、丈夫“领养”孩子所引发的信任危机与道德危机,齐齐向这位朴实又无知的中年女子逼来。赵薇在片中奉献出近年来最厚积薄发的一次表演,尽管影片在许多情绪爆发点上,都殊途同归地采用了眼泪来铺陈,但李红琴的数次哭泣,却应和了完全不同的情境:从孩子被人抢走,到孩子于法于理都无法属于自己,分寸拿捏皆可圈可点,是很难演却演出水准的好例子。也因此,李红琴对于亲情的追寻,执著之深,丝毫不亚于田氏夫妇。

反过来看,田文军夫妇亦有情绪变化。田文军由开始的粗大男子,到用尽各种手段不惜主动受骗来寻找孩子并承受精神苦痛,最后谨小慎微回归平常心态,皆围绕着儿子展开。同样,鲁晓娟亦在此过程中得以重新思考婚姻关系,面对“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悖论,如何重新圆满家庭、吸纳新的陌生又熟悉的关护对象,都成为表层叙事的情节剧与泪水冲击背后的抉择话题。

整部电影的情绪,就这样在故事的进行中慢慢由浓变淡,从单纯的观影快感来讲,缺乏真正的高潮,甚至是催请观众接受平实结尾,与影片前半部不遗余力建立起戏剧冲突的努力有所违背。

看片尾纪录片,似乎比刚刚过去的110分钟正片更触动人心,人间父母,都是爱的追族。

猜你喜欢

寻子陈可辛夫妇
工地上的一对夫妇
两地分居夫妇春节备孕、避孕有讲究
陈可辛不再执导《酱园弄杀夫案》
从《换子疑云》、《亲爱的》比较东西方电影异同
话题
贵州遵义新蒲杨价夫妇墓
跨越与融合,离散与回归——陈可辛“北漂”十年的文化审视和空间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