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方法探究
2014-10-24张宏玲
张宏玲
摘 要:初中阶段是学习英语的初始阶段,也是学生养成英语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英语教育,使之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采取一系列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乐趣,乐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乐趣的培养可以促使学生学好英语。通过分析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在英语教学中针对初中阶段学生的特征制订教学规划。初中阶段的学生有了良好的思维能力,能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而获取知识,但是,初中阶段的学生普遍对英语不感兴趣,认为英语是一门枯燥的学科。因此,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制订教学方法,做到有张有弛、循序渐进,促进初中阶段学生的英语学习。
关键词:初中阶段;英语;教学艺术
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了适应全球化的需要,我国大力推进英语的学习。初中阶段就开始对英语进行深入学习,尽管初中英语课堂的教学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英语课堂效率问题仍是教育部门比较关注的问题。教师要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问题,制订有效的学习方法,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制订不同的教学方案。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气氛,设置英语交际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英语对话,在实际应用中掌握英语
知识。
一、初中阶段英语教学现状
初中英语课堂现在普遍存在着效率低的现象,教师在讲课时只是注重语法和词汇的教学,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学生只是对词汇进行识记。初中英语的考核与评价机制也不完善,对于语法的考核是让学生做选择题,教师只是注重学生的对题率。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初中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不高,教师只是培养学生的考试技能,平时按照考试的重点进行授课,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都有待提高。
二、初中英语教学方法探究
1.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应当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实行分层次的教学
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应当因材施教,根据英语测验,将学生分成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这样避免了优等生在学习过程中效率不高的问题,又解决了学困生跟不上学习进度的问题。对于优等生,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多讲一些内容。对于学困生,教师要根据学困生的基础对其进行基础知识的补习。这样可以让优等生学得更好,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其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英语。
2.在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中,教师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在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中,教师要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的学习。教师不是把知识从一个人的头脑中简单地装进另一个人的头脑,而是要确保师生之间用心灵进行沟通。学生在听课的时候总是带着情感的,如果教师的讲课死气沉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降低了。教师要努力地创造课堂和谐的环境,讲课时关注学生的兴趣点,用饱满的信心、热情的微笑去感染学生。在上英语课之前,教师可以通过早点来教室,与学生进行沟通,这样可以让学生在上课的时候没有压力,把教师当做他们的朋友,在英语的学习中实现沟通无障碍。教师也可以在与学生的沟通中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及时转变上课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初中生在上英语课的时候是有些紧张的,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交流消除他们紧张的情绪。在上课的时候,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多进行沟通,在学生发言完毕后,教师要多给予鼓励,有时候学生会因为情绪紧张忘记怎么去表达,这时,教师应该投给学生一个鼓励的目光,并且提示学生,让学生进行正确的表达。
初中阶段是学习英语的初始阶段,也是学生养成英语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我们要加强对学生的英语教育,使之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初中英语课堂效率低下的问题仍旧是教育部门关注的重点,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该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针对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教师在平时要鼓励学生进行英语对话的练习,让学生在英语交流中掌握知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