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打造和谐高效的剪纸课堂

2014-10-24魏爱莲

新课程·中学 2014年7期
关键词:教学模式

魏爱莲

摘 要:在剪纸课堂教学中,教师不断探索和谐高效的教学模式,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支撑,力争实现剪纸课堂的优质高效。“先学后导和谐高效教学模式”的特点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以单纯的感知作为学生认识的出发点,不直接告诉学生现成的结论,而是先创设情景、赏读作品、启发诱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学生迫切的心理需求之下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积极开展思维活动,并在自学探究的基础上合作交流,最终实现剪纸课堂的和谐高效。

关键词:教学模式;剪纸课堂;和谐高效

为了打造高效课堂,我校开展了“先学后导和谐高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剪纸艺术是民间艺术的奇葩,作为我校的校本课程,一直有条不紊地开展着。在剪纸课堂教学中,我们不断探索和谐高效的教学模式,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支撑,力争实现剪纸课堂的优质高效。《团花剪纸》是剪纸艺术的一种常见的表现形式。下面,我结合我校“先学后导和谐高效教学模式”谈如何实现《团花剪纸》教学的高效课堂。

一、赏读作品,认定目标

本环节中,学生通过对艺术家创造的艺术品的感受、想象、体验、理解和鉴别等一系列视觉思维活动,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达到开阔视野、扩大认知领域、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的目的。在《团花剪纸》教学中,先让学生在音乐中欣赏大量著名的团花剪纸作品,并指导学生观察,让学生从团花剪纸中找感觉,剪了些什么,表达什么意思等。

通过这一步步地观察,学生们体会到剪纸艺术的美感。在强烈兴趣的驱使下,学生创造美的欲望油然而生。他们感到剪纸可能并不是太难,自己完全可以也去试试。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把握时机,进而明确本节课目标,以便于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

通过赏读作品、目标认定,为更好地进入下一个环节奠定基础。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主动参与学习是创新学习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能力。而精彩的美术课堂就是让学生充分享受自主的课堂,同时也是互助交流的课堂。

在《团花剪纸》教学的第二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

1.发放准备好的团花作品

学生探究:

(1)怎样剪出这样漂亮的团花?

(2)如何折叠?

(3)分析团花身上的花纹?

(4)分析团花剪纸的特点及造型手法。

(特点:单纯、简洁、明快、朴实、富有装饰性。造型手法:简化、夸张、添加。)

教师总结点评问题的分析结果。

2.尝试练习比赛

(1)提示运用学过的几种图案。

(2)练习展评要点:

①你这团花的边缘轮廓很特别,是怎么剪的?

②谁知道剪掉的是团花中的什么部分?(剪掉的是不要的,空的部分我们叫它镂空。)

③你会剪圆形的团花?(折的次数越多就越圆)。

④如何克服团花剪碎的问题?(剪的时候,上下左右不能剪到头)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意识,自己动手体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通过讨论研究,学生之间相互引导,让问题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解决。

三、提炼问题,精讲点拨

教师把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提炼,结合课件、视频及图片资料,对重点、难点、易错点进行重点讲解、有效突破,帮助学生解难答疑,总结造型规律,点拨造型方法与思路。

针对这一课,我提炼的关键问题如下:

(1)团花剪纸如何折叠?

(2)团花剪纸的特点及造型手法。(结合课件讲解)

(3)如何克服团花剪碎的问题?

针对以上重点问题进行精讲点拨。

本环节教师在精讲点拨时,可穿插和学生的互动,让学生更进一步明确团花剪纸创作中的重难点。学生根据老师的点拨积极思考,明确造型规律,如产生新的问题及时解决。

四、示范引领,尝试创作

美术课堂是否高效,一项重要指标就是看学生学习兴趣、创新能力的高低、学习任务的达成度。新课标要求在教学活动中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且通过对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及实验,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所以,通过示范引领、尝试创作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至关重要。

具体做法如下:

1.引领示范,总结规律

示范会给学生最直接的感受,但又会给学生定式思维。所以,为了不限制学生思维,可只演示关键环节,总结造型的一般规律,注意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教师示范步骤:折—画—剪。

(2)学习掌握基本团花折剪技法(教师结合黑板演示)。

2.尝试创作

(1)提示:

——折纸时,捏住中心点角对折

——剪纸时,选择三种以上的花纹

——打开时,要慢速轻轻打开

(2)也可以自由发挥创作,剪出我们没学过的花纹(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美术活动中的创新必须要依靠动手实践操作才能进行体现,否则一切创新的思维、想法只是空谈,也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

五、展示成果,师生评价

学生美术作业的评价具有极强的导向性和激励性,对学生美术素养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评价应以素质教育为指导,做到因材施教;充分发挥作业评价的作用,结合教育心理学完善评价方式,真正做到美术课堂作业评价的多元化;充分发挥美术教育的功能,使学生的智能和身心得到全面发展。成果展示、多元评价是课堂教学最开放、最活跃、最热烈的部分,也是精彩课堂最精彩的环节。

1.展示:采用小组展示、班级展示两种基本形式下的多元展示。

(1)学生自由粘贴,教师提醒色彩搭配及粘贴均匀。学生欣赏评价作品,体会剪纸的装饰美感以及它给我们带来的欢乐气氛。

(2)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自评与互评,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

(3)交流窍门方法的同时,要注意学生创作时所表现出的多样性与差异性。

2.评价: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不同见解,并认真倾听、适当点拨;学生能够主动自评、互评,积极参与活动并从中受到启迪。

六、修正作品,完善提高

学生作品展评完毕,教师进一步总结本课所学,学生对自己在本节课的学习表现及学习成果进行感悟总结,归纳知识内容和造型方法,总结学习收获;教师根据学生作品展示及评价情况进行适当总结。鼓励学生根据评价要点进一步修正作品,完善提高,让学习目标高效达到。

在《团花剪纸》一课中,很多学生完成的作品肯定还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在展示评价完成后,他们便能注意到这些问题,这时便可以完善一下,使学生对本课所学知识更加系统化、理性化。

七、知识延伸,课后拓展

1.提问:今天的学习,你快乐吗?你有什么收获?(学生畅谈)

2.欣赏剪纸在生活中的应用,提示学生学会用更多形式的剪纸来装扮我们的生活!

3.鼓励学生在创造美的活动中继续探索,鼓励学生到生活中去认识美,创造美,以期产生新的飞跃。

总而言之,高效的课堂需要精心的打造。美术教学要把握住美术教育的精髓,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把问题意识培养和创新能力提高作为课堂教学的灵魂,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力争实现课堂教学效益和学生发展的双精彩。

参考文献:

[1]韩立福.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季俊昌.自主学习型高效课堂建设与研究[M].天津教育出版社,2010.

[3]赵忠效.先学后导和谐高效教学探索与实践[M].天津教育出版社,2011.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特殊教育学校在线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PBL教学模式在中西医结合妇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三元重叠教学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