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命“砥柱”

2014-10-24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14年10期
关键词:椎间盘脊柱

如果把生命比作一棵大树,脊柱就是这棵大树的树干;如果把生命比作一场航行,脊柱就是支起风帆的桅杆。医学调查显示,人体70%疾病都由脊柱起源,脊柱本身器质性的病变会造成很多相关的内脏疾病,现已有108种病症与脊柱有关联。

人老先从脊柱开始

人老先从哪里老?有的说先从牙齿老;有的说先从腿老,也有的说先从眼睛老。其实,人老是先从脊柱开始的。近百年的医学研究发现,当椎间盘的发育完成后,退行性变形就开始了,换言之,人体老化就开始了,这是医学界的共识。

脊柱由24块分离椎骨、1块骶骨和1块尾骨,借椎间盘、韧带和关节紧密连结而成。位于躯干的中轴,上承颅骨,下连髋骨,中附肋骨,参与构成胸腔、腹腔和骨盆腔的后壁。脊柱中央有椎管,容纳脊髓及其被膜;两侧有23对椎间孔,支配人体五脏六腹及全身各个器官的神经均通过于此。脊柱是人体的脊梁,它支持体重,主导躯干的生理性活动——包括伸屈、侧屈和转体。正常的情况下,脊柱是人体中最易发生慢性劳损的部位。若发生急性外伤,受伤的脊椎将提前或加速退变。

人体大脑耗养量高,可有椎动脉供应充足的营养;而脊柱耗养量也很高,却无大动脉供应营养。多年医学研究认为:脊柱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脊柱缺乏营养。由于脊柱的解剖结构复杂,而脊柱缺乏大动脉供给营养,脊柱耗养量又高,供养量又少,大量脑力体力运动极易造成脊柱缺养性损伤。所以即使有些人很年轻但脊柱过度的耗养,从外部表现为颈部发酸、发疼、活动受限,内部则表现为心脏缺氧、脾胃消化不良,免疫力低下等症状。

由此可知,人体脊柱缺乏营养是正常的、必然的,但我们必须明白的是,脊柱缺养衰老就快,脊柱营养充足人就健康。

椎间盘基本不能修复

脊柱就像一条活动的链条,各椎体间存在椎间盘。椎间盘由内外两部分组成,外部为纤维环,纤维坚韧而有弹性;内部是髓核,是一种富有弹性的胶状物质,主要起缓冲作用。

髓核由75%~90%的水分组成,具有膨胀性和弹性,可起到吸收震荡、承载压力变换的作用,一般受压稍变形后能自我调节并恢复。但如果椎间盘发生了退变,再受到外力的作用,如蹲下搬重物、大力打喷嚏、排便过于用力等,就有可能让髓核从纤维环裂缝中突出,进而压迫刺激神经,导致疼痛。纤维环、后纵韧带及硬膜的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引起腰背疼痛;突出物直接压迫神经根,引起下肢放射痛,如果突出物巨大,压迫到平面以下的马尾神经,就会出现大小便功能紊乱,双下肢不全瘫痪等症状。

腰椎病大多与腰椎间盘退变有关。其实,椎间盘退变从20岁就开始了,而且随着年龄增大,退变程度会越来越大。一般正常人到了40岁左右,退变程度已经较大了。尽管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很强,但并非什么都可以修好,比如椎间盘就基本不能修复。因为,椎间盘是一种无血管组织,由于营养供应和新陈代谢缓慢,椎间盘的变性(细胞含水量降低,胶原纤维变性)几乎不能逆转。加上髓核在成年后逐渐缺乏血液循环,退变后的修复能力就更差了。

脊柱不正百病生

现代医学认为,人体有九大系统,即呼吸、消化、循环、内分泌等,而“脊柱”仅仅被划分在骨骼组织里,但随着人们对脊柱的了解,而今,越来越多的学者已经把脊柱作为一个系统提出来,并进一步提出了脊柱医学这门新的学科。既然是一个系统,就不能再单单说它是一个器官了。

以前人们仅仅把脊柱称为脊椎,认为它就是一根骨头,其实不然。脊椎的周围是一些软组织,如肌肉、肌腱、韧带、椎间盘、神经和血管等;如果形象地给脊柱打个比喻的话,脊椎骨好比是钢筋,脊柱周围的肌肉、韧带、神经、血管、筋膜等就好比是混凝土(即沙子和水泥),它们共同浇注成了生命大厦的立柱或主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脊梁。不过,这个称呼还不是很准确。对于爬行动物来说,它是梁。梁是横着的。可是人类从爬行到直立行走,这是一次重大革命,也就是说,从“梁”到“柱”是一次质的飞跃。如果还说是“脊梁”的话,那它所承受的力量要小得多,其功能也要简单得多。现在,它是立起来的柱子——脊柱,所以它就复杂多了,也很容易失稳,造成移位或弯曲,进而从不同的程度上影响着周围的神经和血管以及气的通畅等。比如,如果对气血造成阻碍,就会出现颈腰背酸胀疼痛等;如果是对通讯系统造成刺激或阻断,就会造成信号传递的不通或不畅。

因此,我们不能仅仅只认识到脊柱本身出现哪些问题,还要进一步认识到脊柱本身器质性的病变还会造成很多相关的内脏疾病。如:骨质增生了、椎间盘突出或脱出了,一些脊椎错位了等等,会影响到周围的神经、脊髓在信息的传递上出现问题或受到阻碍,也可能会导致气血不能及时通达等,从而产生一些相应的内科或五官科的病症或征象。据中华脊柱医学论坛的统计,由脊柱问题而引起的相关病症达108种之多。

现代生活制造大量脊柱疾病

郑先生失眠已5年之久了,每天都睡不安稳,不是无法入睡就是经常醒,每天睡觉调整睡姿几十次,老婆因此跟他分居,他为此还吃上了安眠药。一次偶然的机会,有医生道破郑先生的失眠是脊柱病惹的祸,后经过半个月的脊柱治疗,郑先生总算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所有脊椎动物的脊椎应该是以动为主,且每一个动作几乎都需要脊柱的参与才能完成。故经常从事体力劳动或活动的人,其脊柱因受到锻炼而比较强健,比不经常活动的人脊柱受到伤害的机会要少得多。

近年来,工作方式的逐渐改变对脊柱造成静力性损伤的机会越来越大;再加之长期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脊柱周围肌肉等软组织很难得以及时地松弛下来;还有空调的制冷或恒温作用,使得已经慢性劳损或过度紧张的脊柱周围软组织更是雪上加霜,即大量的风、寒、湿邪或代谢产物积存在这些慢性劳损的紧张状态下的组织内部。因而,颈肩腰腿疼痛和头晕、酸困不适的病人(即亚健康)越来越多;更主要的是脊柱的慢性劳损和失稳也会阻碍脊柱区的信息通讯,引起相关的内脏疾患,如心律失常、肺炎、胸膜炎、肝炎、胃痛、胆石症等等。

最近,据中国国家卫生部门一项调查表明,每天使用电脑超过4小时者,81.6%的人的脊柱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变,且脊柱病人越来越低龄化,很多年轻人不过20多岁,却患上以前50多岁人得的病。

另外,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普遍使用也是引发脊柱疾病的祸源。比如腰痛,就是汽车驾驶员的常见职业病之一。我国有一科研机构曾对284名常年驾车的男性司机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他们的腰痛患病率为45.8%,且腰痛的发生率与在驾驶时汽车所产生的振动有关,并随总驾驶里程的增加而升高。驾驶员在开车时,腰椎很容易产生与汽车相同的共振,这种共振会加大作用在脊柱上的振动量,并增加对脊柱的伤害,影响腰椎间盘的新陈代谢,加速腰椎间盘的退行性变形,甚至会造成腰椎间盘突出,导致驾驶者发生腰痛病症。

职场精英是脊柱疾病高发人群

调查还发现,最易患脊柱疾病的人群并不只是汽车和电脑一族,一些炒股票者,高级白领,或担任要职的高管、企业老板、政府领导等也是高发人群,而思想比较单纯、工作比较单一、或者说比较“呆萌”的人,则相对很少患脊柱疾病。

这些脊柱疾病高发人群,其大脑每时每刻要处理的信息量是常人的几倍。就像一台电脑,同时要打开几个应用程序,处理多个任务,难免会出现“塞车”、“撞车”或“死机”现象,大量的事物工作不仅让他们疲惫不堪,更让他们焦头烂额或信息紊乱。这种信息的混乱就会在慢性劳损的脊柱(信息枢纽)区表现出症状来。当然,其前提或基础因素是脊柱有慢性劳损致使其形体结构失稳,继发因素是空调的作用和凉食冷饮使得“风寒暑湿燥火”六淫等邪之所凑,继而,其脊柱的气血循行受阻,其信息通讯也会随之出现障碍。

这就是说,处在激烈竞争中的人们,其精神压力、焦虑、欲望、疲惫和紧张等使得本已劳损失稳和气血循行障碍的脊柱不堪重负,因而颈椎病、椎间盘突出症等脊柱疾病和相关性疾病(亚健康)在近20年来出现井喷式的增长。

女孩脊柱更易侧弯

一位姓朱的女孩在升高中的体检中发现,右肩高,右胸突起,脊柱侧弯45度。女孩和家长都十分焦急:怎么好好的脊柱弯了呢?能不能恢复?

青少年脊柱侧弯,医学上称特发性脊柱侧弯症(或称侧凸症)。在8岁以前,脊柱侧弯的发生率男女之比为1比1,8岁以后则为1比23。也就是说,8岁以后的青少年脊柱侧弯,多发于女孩子。因此,有女孩子的家庭对这个问题要特别重视。

为何女孩更多发脊柱侧弯?目前尚无明确解释,对脊柱侧弯也没有特效治疗方法,能够做的就是早期发现,早期调治,控制发展。在以下两个时期内,家长要多观察女孩子的形体,以便及时发现脊柱侧弯。

根据临床观察,女孩子脊柱侧弯度加大,往往是在月经初潮以后,随着身高发育而弯曲度不断加大的。因此,当妈妈的一定要注意,孩子来月经了,不但要教给她有关的卫生知识,还要检查她的脊柱(每月检查不少于一次)。检查方法:让孩子端坐,母亲用拇指食指从第7颈椎(颈背高起处)夹住脊柱往下摸触,至腰骶部,看是否是直线。另一方法:让孩子站立,两手合拢,慢慢往前弯曲脊柱,弯至90度。察看腰、胸两旁是否一样平坦,如发现一侧高,一侧低,需到医院照X线片,找有经验的骨科医生诊断。

根据临床经验,脊柱侧弯在20度以内一般不影响功能和外观。但超过25度以上,就可导致胸廓、肩胛骨高低不对称;超过40度,可影响心肺功能。由于这种病变是随年龄发育(身高发育)而不断扩大侧弯度的,因此及早发现,及早调治,有效控制其发展,是最好的办法。

【Tips:】

脊柱侧弯调治

整脊。一旦发现脊柱侧弯,可找整脊医师行四维整脊矫正。临床经验证明,这是有效控制并改善侧弯度的方法。

捏脊。每天早上或晚上给孩子捏脊。方法:让孩子俯卧,母亲用拇指和食指从第七颈椎开始,捏椎体两旁,一个一个椎体往下捏,反复10~20次。

锻炼。让孩子每天坚持做跨步压腿、扩胸运动和俯卧撑锻炼。

那些不经意间的伤害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习惯以放松的状态站立或坐卧,最常见的有弓腰、驼背、跷二郎腿等。如此姿势时间久了,会导致脊柱周围软组织的疲劳或改变脊柱的正常弯曲度,从而导致颈椎病、颈背肌筋膜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病变的发生。因此,不良习惯与动作、姿势是脊柱疾病产生的主要根源。

坐劳:一般认为,坐着比站着舒服。其实不然,坐着比站着更累。因为,在椅子上坐着的时候腰椎的负担明显增加;同样的姿势,上身向前弯曲时腰的负担也明显增加;而在弯腰拾东西时,腰的负担最重。

错位:不正确的动作或姿势对脊柱是个致命的打击,久而久之,必然导致脊柱失稳,进而导致脊柱关节错位等。

富贵病:本来承受巨大压力的脊柱如今已更多地受到富贵病的困扰。能增加脊柱负荷的因素主要来自肥胖、啤酒肚,穿高跟鞋等。

麻花背:现在的中小学生功课繁重,书包越来越沉,孩子体育锻炼越来越少,肌肉韧带力量不够,长期在某个肩膀上负重会直接影响脊柱正常状态和功能。另外,现代生活条件大幅改善,孩子体格发育比过去明显高大,但部分学校内的课桌板凳仍然保持原先的高度,没有及时根据孩子身高变化做相应调整。此外,中小学生受长期伏案坐姿不良、拉琴的姿势不正确等因素影响,都可能诱发脊柱侧弯,形成“麻花背”。所谓麻花背是指脊椎已扭曲成S形,两个肩膀一高一低,脊柱侧弯的最大夹角达46度。

单侧肢活动:人类的活动多数是以单侧肢体运动模式形成。人体在伴随着右侧肢体运动的过程中,逐渐使右侧肢体的肌力、功能灵活度大大地超过了左侧肢体。反之,就是另一种情形。久而久之,人体中心点就会发生偏移。另外,大多数工作是只动手指、手腕等固定姿势的工作,而缺乏大范围的脊柱或身体的活动,也会造成脊柱失衡,使脊柱出现不对称、不平衡现象。

寒凉背:为了抵抗炎热,除了在外行走,办公室、车上、房间里,一些人时时刻刻都离不开空调。一般人也常常是袒胸露背的坐在风口处,享受着凉爽和痛快。殊不知这将对我们的脊柱带来无形的伤害。在已劳损或过度疲劳的脊柱以及脊柱退变失稳后,若再吹空调、大肆畅饮冰凉饮品,受风、寒、暑、湿等六淫邪气的侵袭,就容易致使局部的气血循行不畅,寒湿阻滞于内,肌肉收缩不协调。

【Tips:】

脊柱保健操

第一节:隔墙看戏

首先踮起脚尖,立起脚后跟,躯干拉直,脖子伸长,下巴往上抬。这节操最大的特点就是用自己的肌肉把自己的后背整个的肌肉拉直,相当于把脊柱拉直,做自我牵引。每天只需做三分钟。

第二节:十点十分操

当两只手侧平举的时候,在表针上叫9∶15,这个时候各向上5个刻度,就变成了十点十分。每当手臂上来下去时,可摸一下自己颈部的肌肉,随着这个过程,支撑脖子的肌肉能得到有效的锻炼。注意手一定放在自己的两侧,往后张开。每天做1分钟。

第三节:头手对抗

两只手交叉着放在自己的枕后部,然后保持双眼平视前方,你的颈椎是自然正常的位置,你的手向前用力,头向后用力,这样用力、放松,一方面提高颈后肌肉的力量,一方面能促进颈后的血液循环,对颈椎是非常好的保健动作。特别是伏案工作的人,可每天做上两分钟。

第四节:旱地划船

首先双脚叉开,两手前伸,挺胸塌腰向前。这个时候假设两手握住船桨,两手向后划。这个动作看似简单,但真正的技术要领,是在两手划来的时候,后背肌肉要使劲,向前伸时候放松,向后划时候用力,这节操可每天做1分钟,能有效解除后背疼痛。

第五节:大飞雁

首先向前迈出半步,重心开始移到前边这条腿上,两手侧平举,这是一个简单的动作,复杂的动作就是两个手向后飞起来,抬头看房顶,这个时候大家可以看到,整个的脊柱都参与运动了。这个动作左边做三十秒,右边也做三十秒,交替做,这个动作对后背有问题的人,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猜你喜欢

椎间盘脊柱
孩子身姿不挺拔 原是脊柱侧弯
中小学生脊柱侧弯人数超五百万
孩子高低肩、长短腿,当心脊柱侧弯
同学,你的脊柱还好吗?
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锻炼首选蛙泳
脊柱有弹性
半躺姿势最伤腰
腰椎间盘突出什么时候手术
TGF—β1基因在人椎间盘髓核的表达陈思进
射频消融联合椎间盘内亚甲蓝注射治疗25例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