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课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4-10-24张玉霞
张玉霞
摘 要:为适应初中新课程改革的需要,通过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经历,来谈谈在教改中自己的一些方法和体会。主要分三个方面:课堂教学设疑,激发学生探究意识;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与表达,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良好习惯;遵循理论与动手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利用乡土历史资源开展探究性学习。
关键词:设疑;探究;创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创新。要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创造型人才。深化教育改革,培育创造型人才就成了国运兴衰的关键。作为中学教师,我认为每门学科都应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历史学科当然也不例外。本文拟分析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
一、课堂教学设疑,激发学生探究意识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我常用的方法就是结合课堂教学情境设疑,激发学生探究意识。
如,讲唐朝历史时,向学生介绍我们偃师境内的恭陵。让学生去实地考察;讲《改革开放》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偃师这些年经济发展很快,特别是被评为全国百强县,其原因是什么呢?”课后要求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去探究讨论。
有时穿插一些乡土历史知识,也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讲中国古代史《远古的居民》这一节中的“黄帝的传说”时,我就结合偃师市区街头的铸鼎,简单介绍一下偃师悠久的历史,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黄帝相传居住在中原地区,他有没有到偃师来,并在此活动过呢?”没想到学生对此非常感兴趣,很想知道其中的缘由,在下课后,纷纷问我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并没有正面回答他们,而是顺水推舟,让他们去找答案,建议他们去参观商都博物馆,找找资料,去考证一下,寻找黄帝的足迹,由此开展一次研究性学习。
二、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与表达,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良好习惯
课堂上或是作业中,对于同一道题,不同学生思路不同,方法不同,却“殊途同归”,自然包含着学生各自不同的独创因素,即创新意识,对学生敢于另辟蹊径的做法、想法教师应该及时给予肯定、表扬。让情感在这里交融,知识在这里增值,切忌抹杀学生的独到思维。另外,课后练习适当增加拓展创新性的题目。引导学生勇于探索钻研一题多解,以题简意深的题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得新颖、独到、变通的回答,从而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遵循理论与动手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利用乡土历史资源,开展探究性学习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对学生来说,离他们最近的、感觉最为亲切的还是乡土文化,因为这最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与心理需要。利用乡土历史资源,开展探究性学习,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去发现历史、感悟历史,培养他们的关注人类、关注生命、关注社会现实的人文精神,让他们在竞争中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培养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我们学校坐落在二里头文化遗址所在地二里头村,我就牺牲节假日的时间,陪学生一起到二里头村调查,并指导学生做详细记录,从中发现了不少问题。
在此基础上,我指导学生对收集到的材料进行详细的分类、筛选、加工处理。我的做法通常是指导学生通过小组成员间的讨论,来整理材料,最后通过总结,撰写小论文。如,在《二里头文化》的探究性学习中,在收集材料的基础上,小组成员进行讨论,整理材料,并最后写了一篇质量较高的小论文。
总之,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注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但达到了历史教学的目的,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强了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了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