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课教学中确立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初探
2014-10-24陈志勇
陈志勇
摘 要: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如何确立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那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正确认识教材的作用,正确运用教材这个载体,重视发现式教学,大胆开放课堂,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总结、丰富和完善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教学目的。
关键词:政治课教学;学生;主体地位;初探
关于在政治课教学中如何确立和确保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问题,这是实施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以来广大政治教师所十分关注和研究的问题,下面本人就在政治课教学实践过程中谈一些体会和认识。
1.要确立和确保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首先要从根本上改变以往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那种灌输式的、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法,树立教育教学新理念。因此,政治课教学中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建构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理念,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实行“人化”教育,改变将学生当做知识的容器这种反人性、反教育的教学方式。
2.确立和确保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必须正确认识“教材”的作用。长期以来,我们总是固守“教材即知识”“课本即根本”的陈旧观念,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课本成为课堂的根本,教材成为教学的主宰,教学从教材出发,最后又回归教材,加上各种练习充斥了教学的各个环节,而学生的学习也是围绕感知、理解、记诵教材而展开的。这样导致了教学的封闭、僵化、死板。因此,在政治课教学中,正确运用教材是十分重要的。在政治课教学中,应该把教材看做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一种范例,它不是学生必须完全接受的对象和内容,而是引起学生认知、分析、理解事物并进行反思、批判和建构意义的中介,是案例或范例。教材作为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媒介,存在形式应该是灵活多样的。而且,只有正确认识和看待教材,正确运用教材,要让学生明白,学政治死记硬背教材是不行的,要教会学生懂得如何学习运用教材,培养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确立和确保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3.要确立和确保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必须重视发现式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设法激起学生的兴奋点,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让学生去质疑,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从而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但现在大部分教师的教法陈旧,平时上一节课下来,台上的教师十分辛苦,不是声音哑了,就是唇焦口燥或是汗流浃背。而台下的学生仿佛刚刚睡醒,不是这个双眼惺忪,就是那个伸着懒腰或是打着深深的哈欠。这种现象必然引起我们对教学效果的思考和对教学方法的质疑。另外,我们许多老师由于长期的习惯,就是喜欢代替学生学习,喜欢把学生的一切学习都包了。说重一点,这也是对学生主体发展的扼杀,不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要确立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应该重视发现式教学。
4.要确立和确保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就必须大胆开放课堂。在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今天,经过我们大家的不断努力、总结、实践,我们的课堂教学较之过去已有很大的改进,但用素质教育的要求来衡量,从确立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的角度来思考,我们的课堂教学方法还是十分陈旧的,教学思想还是十分保守的,教学形式还是比较僵化的。因此,必须大胆创新课堂教学,对课堂教学要大胆开放。“幽兰之草,久闻而知其香。”在教学上也是这样的,任何一位教师,即使是最擅长的教学方法,即使是有过良好的效果的教学形式也不能够“一竿子插到底”,否则也是会令人生厌的,从而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例如,谈到高中政治《经济生活》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时,可用“脚与鞋”的关系这个比喻来说明“脚的大小决定脚的尺码,鞋的尺码是不能决定脚的大小的”,从而使学生从这个比喻中发现“生产力是决定生产关系的”,而不能说“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实际进行课堂小辩论、专题讨论等方法,师生双方通过平等探讨,畅所欲言,沟通思想,从而就某一问题达成正确认识,澄清模糊认识,纠正错误的认识。比如,谈到高中政治《文化生活》中文化生活的“喜”与“忧”的时候,我组织学生开展了“生日到饭店请客吃饭等人情消费是否对传统文化的继承”的讨论。让学生在对中学生人情消费利弊的分析中,潜移默化地树立了正确的观点,把握了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达到教学目的。只有这样大胆开放课堂,教师定量渗透,适当扩展,点拨到位,恰到好处,才能激发学生主动地饶有兴趣地学习,这样有利于确立确保学生的主体,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总之,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确立确保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发展的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一定要不断创新、总结、丰富和完善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