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标准化病人在《传染病护理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2014-10-23须玉红潘海燕王新玲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26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

须玉红+++潘海燕+++王新玲

[摘要] 目的 探讨学生标准化病人应用于《传染病护理学》实践教学的效果。 方法 将147名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学生采用学生标准化病人案例教学法,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临床实践教学。对比两组学生期末考试理论成绩、操作技能及护患沟通技能,调查学生对学生标准化病人案例教学法的认可程度。 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理论成绩、操作技能及护患沟通技能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70名学生对学生标准化病人案例教学法评价良好。结论 在《传染病护理学》实践教学中采用学生标准化病人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缓解教学资源不足,培养学生临床综合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学生标准化病人;传染病护理学;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26-0125-03

模拟病人又称SP或病人指导者,是从事非医技工作的正常人或病人,经过培训后,能发挥扮演病人、充当评估者和教师三种功能[1]。学生标准化病人称为SSP,是学生扮演的SP,常用于医学院校组织的小型护理教学[2]。虽然床旁教学仍是目前临床实践教学的重要手段,但病源不足[3],传染病本身具有季节性、地方性的特点且随着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逐渐增强,实践教学的实施越来越困难。传染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学生进入感染科实习时普遍存在畏惧心理,动手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不强[4]。传统的教学方式侧重于理论方面的传授,不能全面满足对学生多方位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培养智能型、应用型、创造型护理学人才是科学发展趋势的要求,也是社会的要求[5]。我们采用学生模拟病人的教学方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时间为1年,采取前瞻性研究,于2013年随机选取我校2011级护理专科两个平行班的学生147例为研究对象,年龄18~22岁,其中实验组70例,对照组77例。授课前所有教师进行集体备课,以保证教学大纲、授课内容、授课计划的一致性。两组学生在年龄、学习态度、智力等综合素质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传统教学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将学生分成5组。每位教师负责1组学生。教师带领学生进入病房进行查体,学生对患者进行问诊。若无相应示教病源,由教师使用典型病例或观看多媒体课件。最后进行病例讨论,对患者做出正确的护理诊断、计划及措施。

1.2.2学生标准化病人案例教学法 (1)标准化病人的来源与入选条件 选取护理学院部分品学兼优的大专生为标准化病人。入选条件为:①熟练掌握传染病护理学常见病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②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有一定的表演能力[6-8],能承诺愿意被化妆为患者并接受学生的碰触及配合操作技能教学并签署书面协议者。③在进行面谈及检查时能够很专注,在面谈结束后,能够正确回忆学生的表现,并记录于事项清单。此外,还必须直接给予学生回馈意见。必须在一段时间内重复演出数遍,而他每一次的表现都必须完全相同。④体力、记忆、注意力好。⑤有问才有答,忠于剧本[9]。(2)标准化病人的培训过程 培训时间共为3周。教师将编好的病例及剧本发给具备入选条件的学生,指导学生预习病例,观看录像,去传染科病房见习,进一步熟悉所扮演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最后经过预演、考核,符合条件者作为学生模拟患者参与本次研究。(3)标准化病人案例教学法的实施 提前一周将教学病例及剧本发给实验组学生,要求学生熟悉案例,并根据患者的病情提前做好询问病史、体格检查,针对该患者的病情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护理诊断、护理计划及护理措施。授课时将实验组学生分成5组。每组设一位组长,由组长或组长指定组员负责询问学生标准化病人病史,其余成员负责补充问诊及查体。每位教师负责1组学生。学生标准化病人根据学生的提问给予适当的回答、指导并记录学生每一步骤的表现。根据每组所获得的资料,为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诊断及措施,并在学生标准化病人身上实施。教师负责巡回指导,最后进行总结、归纳。

1.3评价方法

1.3.1理论考试 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分析对比(满分100分),实行教考分离,统一阅卷和成绩分析。

1.3.2临床操作实践能力考试 综合能力考评的评价项目,模拟日常生活真实情景或者临床实际操作。关键在于评价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1.3.3护患沟通 护患沟通技能由教师对每位学生在临床操作实践能力考试中的沟通能力进行附分。

1.3.4问卷调查 课程结束前,自制教学效果调查问卷,调查实验组学生对学生标准化病人案例教学法的评价,分为是、尚可、不是。问卷采用无记名的方式,集中发放,当场收回。本研究共发放问卷70份,回收70份,回收率100%,其中1份无效,有效率98.57%。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分析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先进行正态性检验,服从正态分布的资料采用(x±s)进行统计描述,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和率表示。计量资料两组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或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学生在理论成绩、临床操作实践成绩及护患沟通技能方面比较

实验组在理论成绩、临床操作实践成绩及护患沟通技能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实验组学生对学生标准化病人案例教学法的评价

实验组学生普遍认为学生标准化病人案例教学法在提高学习兴趣、效果、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有积极作用,培养了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及职业情感。86.96%的学生喜欢这种授课方式。

3讨论endprint

3.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效果

学生标准化病人案例教学法使学生在模仿中加深了对病例特点及临床表现的理解,学会了换位思考,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10]和职业素质[11]。多样化的情景模拟充分激发了学生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能形象地展示出传统教学法难以表述的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突出,易被学生接受。学生标准化病人案例教学法是以学生扮演患者,消除了学生面对具有传染性患者的紧张、恐惧感,能在心情放松的情况下更好地把理论与实际结合在一起,学生能融入到特定的情境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助于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及主动性。本研究显示:实验组理论成绩及临床操作实践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4.06%的学生认为学生标准化病人案例教学法增强了学习效果。这说明学生标准化病人案例教学法较传统教学法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2缓解临床教学资源不足,有效避免医患纠纷

学生标准化病人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是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大纲的要求,由专家经过反复推敲及修改设计的案例。它模仿了多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为临床教学提供了充足的病种选择,有效缓解了临床教学病源不足的矛盾。学生标准化病人由具有一定表演天赋的学生扮演,学生能够在学生标准化病人身上练习沟通技巧及临床技能,克服患者不合作、不能多次利用的教学难点,解决患者就医与医学教育之间的矛盾,有效避免因教学造成的医患关系紧张,规避了医疗风险,减少了医疗纠纷。

3.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综合实践能力

目前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人际沟通能力、奉献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国家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多地在于传授理论知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尚有一定欠缺。学生标准化病人案例教学法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掌握该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健康宣教等理论知识。学生通过反复在学生标准化病人身上练习操作而有效提高其动手能力。教学中还可以加强学生的语言训练,学生之间可以互换角色,得到语言交流和沟通技巧的训炼。本研究显示:实验组的操作技能及护患沟通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85.51%的学生认为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76.81%的学生认为自己在沟通能力上有所提高。这与曾红[12]、叶丽花等[13]在人际沟通中使用标准化病人教学模式取得的效果相同。学生标准化病人在扮演病人角色的过程中,通过换位思考,提高了护生对护士职业的认同感。

当然学生标准化病人案例教学法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虽然学生标准化病人经过一系列培训,但毕竟不是真正的患者,不能提供典型的阳性体征[14]。他们只能模拟患者的主观部分,难以模拟客观体征。标准化病人不可能让学生在其身上进行反复的练习。标准化病人过于配合,导致学生在训练时过分顺利,当面对真正患者的复杂情况时可能无所适从。另外,学生标准化病人的招募、培训及各种费用高,需要的教师人员相对较多,目前在大专院校全面开展尚有一定的困难。

[参考文献]

[1] 沈婷,邹扬,缪青,等. 标准化病人(SP)的培训[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9:87-90.

[2] 周佳. 标准化病人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 护理学杂志,2011,26(15):95-97.

[3] 刘宇,李秀荣,李玮,等. 护生标准化病人培训及应用于《内科护理学》实践教学的研究[J]. 护理研究,2011,25(11B):3093-3095.

[4] 蒋蕊兰,周伟珍. 标准化患者在感染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11A):1670-1671.

[5] 潘欣. 标准化病人在国内外护理教学中应用研究进展[J]. 全科护理,2011,4(9):1010-1012.

[6] 赵正据,张平. 学生标准化病人在骨外科临床案例教学中的应用[J].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1,11(10):1336-1339.

[7] 袁乐,薛敏,周玉华. 浅谈医学模拟教育结合标准化病人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医学创新,2012,9(27):80-81.

[8] 沈絮华,李虹伟,马文英. 标准化病人在心血管内科教学中的运用初探[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2,11(24):1998-1999.

[9] 朱俊勇,董卫国,王璐,等. 学生标准化病人的培训与思考[J].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1,4(31):581-583.

[10] 王秋兰,刘丽,温晓辉,等. 学生标准化病人的培训[J]. 医学教育探索,2010,10(9):1380-1382.

[11] 朱珠. 案例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7):637-638.

[12] 曾红. 情景剧表演教学在护理礼仪教学中的应用[J].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7):633-635.

[13] 叶丽花,陈一莉. 模拟标准化病人教学法对护生临床沟通能力的影响[J]. 护理学报,2010,17(7A):14-15.

[14] 钟远,林平,赵振娟. 学生标准化病人在内科护理学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中的应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2):188-191.

(收稿日期:2014-05-13)endprint

3.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效果

学生标准化病人案例教学法使学生在模仿中加深了对病例特点及临床表现的理解,学会了换位思考,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10]和职业素质[11]。多样化的情景模拟充分激发了学生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能形象地展示出传统教学法难以表述的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突出,易被学生接受。学生标准化病人案例教学法是以学生扮演患者,消除了学生面对具有传染性患者的紧张、恐惧感,能在心情放松的情况下更好地把理论与实际结合在一起,学生能融入到特定的情境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助于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及主动性。本研究显示:实验组理论成绩及临床操作实践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4.06%的学生认为学生标准化病人案例教学法增强了学习效果。这说明学生标准化病人案例教学法较传统教学法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2缓解临床教学资源不足,有效避免医患纠纷

学生标准化病人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是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大纲的要求,由专家经过反复推敲及修改设计的案例。它模仿了多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为临床教学提供了充足的病种选择,有效缓解了临床教学病源不足的矛盾。学生标准化病人由具有一定表演天赋的学生扮演,学生能够在学生标准化病人身上练习沟通技巧及临床技能,克服患者不合作、不能多次利用的教学难点,解决患者就医与医学教育之间的矛盾,有效避免因教学造成的医患关系紧张,规避了医疗风险,减少了医疗纠纷。

3.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综合实践能力

目前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人际沟通能力、奉献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国家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多地在于传授理论知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尚有一定欠缺。学生标准化病人案例教学法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掌握该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健康宣教等理论知识。学生通过反复在学生标准化病人身上练习操作而有效提高其动手能力。教学中还可以加强学生的语言训练,学生之间可以互换角色,得到语言交流和沟通技巧的训炼。本研究显示:实验组的操作技能及护患沟通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85.51%的学生认为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76.81%的学生认为自己在沟通能力上有所提高。这与曾红[12]、叶丽花等[13]在人际沟通中使用标准化病人教学模式取得的效果相同。学生标准化病人在扮演病人角色的过程中,通过换位思考,提高了护生对护士职业的认同感。

当然学生标准化病人案例教学法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虽然学生标准化病人经过一系列培训,但毕竟不是真正的患者,不能提供典型的阳性体征[14]。他们只能模拟患者的主观部分,难以模拟客观体征。标准化病人不可能让学生在其身上进行反复的练习。标准化病人过于配合,导致学生在训练时过分顺利,当面对真正患者的复杂情况时可能无所适从。另外,学生标准化病人的招募、培训及各种费用高,需要的教师人员相对较多,目前在大专院校全面开展尚有一定的困难。

[参考文献]

[1] 沈婷,邹扬,缪青,等. 标准化病人(SP)的培训[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9:87-90.

[2] 周佳. 标准化病人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 护理学杂志,2011,26(15):95-97.

[3] 刘宇,李秀荣,李玮,等. 护生标准化病人培训及应用于《内科护理学》实践教学的研究[J]. 护理研究,2011,25(11B):3093-3095.

[4] 蒋蕊兰,周伟珍. 标准化患者在感染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11A):1670-1671.

[5] 潘欣. 标准化病人在国内外护理教学中应用研究进展[J]. 全科护理,2011,4(9):1010-1012.

[6] 赵正据,张平. 学生标准化病人在骨外科临床案例教学中的应用[J].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1,11(10):1336-1339.

[7] 袁乐,薛敏,周玉华. 浅谈医学模拟教育结合标准化病人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医学创新,2012,9(27):80-81.

[8] 沈絮华,李虹伟,马文英. 标准化病人在心血管内科教学中的运用初探[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2,11(24):1998-1999.

[9] 朱俊勇,董卫国,王璐,等. 学生标准化病人的培训与思考[J].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1,4(31):581-583.

[10] 王秋兰,刘丽,温晓辉,等. 学生标准化病人的培训[J]. 医学教育探索,2010,10(9):1380-1382.

[11] 朱珠. 案例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7):637-638.

[12] 曾红. 情景剧表演教学在护理礼仪教学中的应用[J].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7):633-635.

[13] 叶丽花,陈一莉. 模拟标准化病人教学法对护生临床沟通能力的影响[J]. 护理学报,2010,17(7A):14-15.

[14] 钟远,林平,赵振娟. 学生标准化病人在内科护理学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中的应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2):188-191.

(收稿日期:2014-05-13)endprint

3.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效果

学生标准化病人案例教学法使学生在模仿中加深了对病例特点及临床表现的理解,学会了换位思考,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10]和职业素质[11]。多样化的情景模拟充分激发了学生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能形象地展示出传统教学法难以表述的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突出,易被学生接受。学生标准化病人案例教学法是以学生扮演患者,消除了学生面对具有传染性患者的紧张、恐惧感,能在心情放松的情况下更好地把理论与实际结合在一起,学生能融入到特定的情境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助于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及主动性。本研究显示:实验组理论成绩及临床操作实践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4.06%的学生认为学生标准化病人案例教学法增强了学习效果。这说明学生标准化病人案例教学法较传统教学法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2缓解临床教学资源不足,有效避免医患纠纷

学生标准化病人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是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大纲的要求,由专家经过反复推敲及修改设计的案例。它模仿了多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为临床教学提供了充足的病种选择,有效缓解了临床教学病源不足的矛盾。学生标准化病人由具有一定表演天赋的学生扮演,学生能够在学生标准化病人身上练习沟通技巧及临床技能,克服患者不合作、不能多次利用的教学难点,解决患者就医与医学教育之间的矛盾,有效避免因教学造成的医患关系紧张,规避了医疗风险,减少了医疗纠纷。

3.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综合实践能力

目前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人际沟通能力、奉献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国家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多地在于传授理论知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尚有一定欠缺。学生标准化病人案例教学法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掌握该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健康宣教等理论知识。学生通过反复在学生标准化病人身上练习操作而有效提高其动手能力。教学中还可以加强学生的语言训练,学生之间可以互换角色,得到语言交流和沟通技巧的训炼。本研究显示:实验组的操作技能及护患沟通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85.51%的学生认为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76.81%的学生认为自己在沟通能力上有所提高。这与曾红[12]、叶丽花等[13]在人际沟通中使用标准化病人教学模式取得的效果相同。学生标准化病人在扮演病人角色的过程中,通过换位思考,提高了护生对护士职业的认同感。

当然学生标准化病人案例教学法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虽然学生标准化病人经过一系列培训,但毕竟不是真正的患者,不能提供典型的阳性体征[14]。他们只能模拟患者的主观部分,难以模拟客观体征。标准化病人不可能让学生在其身上进行反复的练习。标准化病人过于配合,导致学生在训练时过分顺利,当面对真正患者的复杂情况时可能无所适从。另外,学生标准化病人的招募、培训及各种费用高,需要的教师人员相对较多,目前在大专院校全面开展尚有一定的困难。

[参考文献]

[1] 沈婷,邹扬,缪青,等. 标准化病人(SP)的培训[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9:87-90.

[2] 周佳. 标准化病人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 护理学杂志,2011,26(15):95-97.

[3] 刘宇,李秀荣,李玮,等. 护生标准化病人培训及应用于《内科护理学》实践教学的研究[J]. 护理研究,2011,25(11B):3093-3095.

[4] 蒋蕊兰,周伟珍. 标准化患者在感染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11A):1670-1671.

[5] 潘欣. 标准化病人在国内外护理教学中应用研究进展[J]. 全科护理,2011,4(9):1010-1012.

[6] 赵正据,张平. 学生标准化病人在骨外科临床案例教学中的应用[J].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1,11(10):1336-1339.

[7] 袁乐,薛敏,周玉华. 浅谈医学模拟教育结合标准化病人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医学创新,2012,9(27):80-81.

[8] 沈絮华,李虹伟,马文英. 标准化病人在心血管内科教学中的运用初探[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2,11(24):1998-1999.

[9] 朱俊勇,董卫国,王璐,等. 学生标准化病人的培训与思考[J].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1,4(31):581-583.

[10] 王秋兰,刘丽,温晓辉,等. 学生标准化病人的培训[J]. 医学教育探索,2010,10(9):1380-1382.

[11] 朱珠. 案例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7):637-638.

[12] 曾红. 情景剧表演教学在护理礼仪教学中的应用[J].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7):633-635.

[13] 叶丽花,陈一莉. 模拟标准化病人教学法对护生临床沟通能力的影响[J]. 护理学报,2010,17(7A):14-15.

[14] 钟远,林平,赵振娟. 学生标准化病人在内科护理学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中的应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2):188-191.

(收稿日期:2014-05-13)endprint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
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的特色化探索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