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专上学院红磡校区/理工大学社区学院
2014-10-23王维仁
建筑师:王维仁建筑研究室,建筑设计及研究有限公司,AGC
地点:香港九龙红勘
业主:香港理工大学
建筑面积:26000m2
完成时间:2009年
摄影:王维仁建筑研究室
Architect:WangWeijenArchitecture,AD+RGArchitectureDesignandResearchGroupLtd.,AGC
Location:HungHom,HongKong
Client:TheHongKongPolytechnicUniversity
FloorArea:26000m2
Completion:2009
Photographs:CourtesyofWangWeijenArchitecture
这栋位于广九铁路红磡车站附近的高层校园建筑,是理工大学香港专上学院的新校区。设计主要是希望突破香港典型“裙楼加塔楼”两段式的制式化建筑模式,企图将传统高层建筑“以电梯核为主导”的设计模式,转化成为“以垂直向的步行经验为主导”的设计,以期能在高层建筑的形态学上达到一种创新。设计除了将裙楼策略性的转化成几个逐渐上升的台阶广场之外;更将塔楼的量体划分成模块化的量体单元,与序列的空中花园交错安排,成为校园一系列垂直的公共空间。
剖面的空中四合院
这栋十九层高的教学楼,同时是建筑师延续台中光隆小学、香港岭南大学小区学院,四川北川中学设计方案等一系列对高密度、迭加式交错的多层四合院设计之后,探讨另一种以“剖面合院“为基本空间形式的探索尝试。四合院作为汉民居的基本空间形态,在当今高密度多层甚至高层的都市环境,只能成为少数条件优越的一层或者二层建筑的空间形式。如何让四合院的空间主题转化变形,成为在多层和高层的条件下可以继续演化的公共空间,提供长时间在高层生活学习工作的都市人,一种系统化的户外空间和生态环境,自然通风和采光,是这一系列尝试的主要目的。
步步高升:垂直联通的校园步道
不同于一般以电梯为中心将教室围绕排列的高层校园的配置,这个设计希望在高层的楼面创造出一序列的绿色户外空间。然后设计同时以这些空中花园作为动线空间,安排户外的楼梯或电扶梯的垂直步行系统,将人流逐渐引导而上。四个四层高的立方虚体空间由下而上的往高空旋转安排;与四层高、占四分之一楼面的立方实体模块空间策略性的交错。学生沿着每个模块的花园平台上面的电扶梯步行而上,每两层可以连接到下一个模块的花园平台,一路循环上升。
少乘电梯,走路上下
在这个理念下,图书馆被策略性的安排在塔楼的中间层,除了可以作为校园学习的核心空间,也提供学生在地面和裙楼层之外,有一个新的高程点。这个位于高楼中间新的高程成为使用者新的空间参考坐标,成为在高层上课的学生走楼梯上下最近的公共空间楼层,因而重新分配教室空间上上下下的人流,减少电梯的人流负荷。为了鼓励人流利用空中花园的楼梯或电扶梯上下,电梯刻意的安排每两层只停一站,并以九层和十层的图书馆作为高层和低层电梯的转换点。
多元化的校门:逐步上升的裙楼
建筑裙楼共五层,除了地面的停车和卸货服务,设计以一序列逐渐升高的广场,将人流带上二层的演讲厅平台,以及三层的体育馆平台,然后一路带到五层屋顶的学生咖啡厅和花园。学生上课的人流可以一路沿着平台步行而上,或有机性的从不同层的平台进入大厅和电梯间。对于势必采用高层模式校园的香港而言,这个设计避免了大量学生在上下课的时候挤在大多数的首层大堂等电梯的瓶颈,鼓励引导学生由不同的楼层平台进入校园建筑,也增加了学生对平台户外空间的使用机会。
香港/珠三角合作:预铸混凝土与弹性模块设计
建筑平面以九米的教室宽为设计模数,采用四乘三的十二宫格配置;建筑立面配合四层高的空中花园量体,以每四层十六米为一个设计模块。经过多次模拟后的模块化平面,不但提供合理的教室开窗模数和自然采光量,也提供了日后弹性变更教室大小和使用的基础,更提供立面设计清楚的构造逻辑。高度模具化的立面设计,不但在外形上表现了内部的空间关系,更使在东莞制造的立面预铸混凝土板成为有效的建构方式。预铸混凝土的梁和柱交错的接合,更帮助了水电空调管线方便的由走道天花进出教室,提供未来维修和改变的弹性。
绿色而公共的高层建筑
整个设计的主旨在克服高层建筑的人流对电梯核和室内大堂的依赖,减少室内空调耗能,促进走廊的自然通风采光,和改变高层建筑与大自然的关系。这个设计开启的意义和可能性不但是针对高层校园,更是针对我们日益依赖的高层都市环境,对人类日益重要的绿色的建筑理念,以及对中国城市发展日益关键的公民公共空间。
(文字:王维仁)
As part of a series of design exploration by the architect on re-inventing the courtyard typology for high-density urban context, the architecture of this 20 stories-high urban campus seeks for innovative ways to develop podium and tower typology. While the tower design explores alternative approaches to typical lift-dominated model of vertical buildings, the podium is also articulated into levels of terraces cascading along the main pedestrian path.
With four strategic voids created vertically and each became activity centres for four-levels of classrooms, the design organizes the program into several fourstoried cubical massing as planning module. Through offsetting these cubical modules, a series of inter-connected greenery sky gardens are developed into an alternative pedestrian system all the way up as semi-outdoor campus spaces.
To minimize the use of mechanical lifts, the library is arranged at the mid-point of the tower as the new datum centre for redistributing the movement patterns. The façade articulation of the tower also re f ects the pattern of the four-level module and solid-void rhyth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