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统一大业”教学设计
2014-10-23袁训利
[关键词]祖国统一大业,“一国两制”,解放思想,和谐世界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4)13-0032-05
高中人教版必修一历史教材第22课,题为“祖国统一大业”。“一国两制的构想”“香港、澳门的回归”“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循规蹈矩地展开,容易上成“政治”课。因此,笔者的对策是不停留在教材表面,而要从更高处立意,即结合七八十年代的时代背景,探讨“一国两制”对今天的精神启迪,从而使这一充满政治色彩的主题,变为涵养人文、读史明智的阶梯,在这个过程中帮助学生从历史演变和国际政治的角度来评价“一国两制”的历史地位。
一、对单元编排及本课内容的解析
本课属于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前两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主要阐述了建国后我国形成了以人大制度、多党合作和政协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基础的有中国特色的民主制度体系,以及该体系在“文革”的挫折、“文革”结束后的恢复与发展情况。可见单元主线是有中国特色的制度体系。
然而,从本课标题上看,“祖国统一大业”与前两课所讲的这个制度体系似乎无法归为一类。不过,在笔者看来,“祖国统一大业”的核心也是制度,即“一国两制”也属有中国特色的制度体系。这样理解,就可以不脱离本单元的中心线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
如果考虑到初高中教材的衔接,就更容易明确教学重点了。初二下册教材第四单元已经有两节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海峡两岸的交往”)专门讲述港澳回归和两岸交流问题。高中再重复学习,实无必要,所以这两目完全可以作为“一国两制”的实践层面,简化处理。
由此,笔者认为本课的重点当是“一国两制”。
二、教学立意
课程标准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据笔者理解,“‘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在课本三目内容中都有直观体现,这一学习目标容易达成,所以教师只需“简述”即可。“祖国统一对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这是一种价值认同,对于学习了近代史的学生而言,只需适当烘托即可自然生成。可见,课程标准的要求非常基础,很容易完成,这就为我们深入发掘文本留出了空间。引导学生发掘历史中的真善美,寻找历史的启迪。单就本课而言,还须帮助学生习得从历史演变和开阔的世界视野出发,定位和评价历史事物的能力。因此,笔者决定集中笔墨探讨“一国两制”,按照基础学习和深入探究两个环节展开教学。
在基础学习环节,组织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梳理教材基础内容。这一环节旨在完成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并为深入探究提供背景知识。此外,只要本环节顺利落实,即便探究环节出现瑕疵,学生也能达到课标的基本要求。
在深入探究环节,则旨在锤炼学生研究历史的基本方法与能力,实现“读史明智”的学科功能。这一环节按照三个层面展开:
1.从祖国统一政策历史演变的角度探究“一国两制”的历史地位——是质的飞跃。
2.从七八十年代的历史背景中透视“一国两制”,分析它的精神启迪——是中国的精神财富。它冲破了阶级斗争时代的思想牢笼,启迪我们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3.在世界视野中分析“一国两制”所蕴含的“求同存异”“和平共处”精神启迪,让学生认识其是世界的精神财富。
这样的立意是比较富有人文气息和现实价值的。它实质上是要唤醒历史,将历史变成活的思想来教育后人、启迪后人。另外,还培养了学生探究、评价历史事物的基本方法和能力。当然,实现程度则取决于创设探究情境、论从史出,不空唱高调、不以讲代学。
三、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歌曲《中国梦》
尽管我的核心立意是探究“一国两制”的历史地位与精神启迪,然而,由于“一国两制”事关国家统一,有助于实现中国梦,如此有助于激发同学们的历史责任感,促使他们积极思考这一方面的历史政治问题。
此外,我将在本课结束时播放《未来会更好》。这首歌是祈祷世界和平的。两者互相呼应,将中国梦转入世界梦,最终映衬了“一国两制”在国内、国际两个方面的意义与价值。
每个人的梦想汇聚在一起就是大中国梦,就是民族复兴的梦。民族复兴,首先要完成国家的统一。由此导入“祖国统一大业”。
(一)基础自学(设计时间为15分钟)
如前文所述,本课内容,同学们都已经非常熟悉了。况且,课堂之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完全可以组织同学自主学习。
本环节旨在了解“一国两制”的提出与内涵,通过它在港澳的实施情况,以及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史实,认识这一政策的合理性和历史价值。
1.“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引导同学们解决“一国两制”由何人、何时提出,其内涵是什么。
2.香港、澳门的回归
港澳回归已经成为现实,再播放同学们早已看过的“回归直播”实属重复。
香港回归前后,人们对“一国两制”能否成功颇有异议。比如,1995年,美国著名杂志《财富》,刊登了封面文章“香港之死”,成为唱衰“一国两制”和香港未来的典型。
我首先以此为切入点,创设问题情境,引起思考。然后播放一段香港回归15周年后的访谈视频。这段视频的采访涉及了各个阶层的市民,有街头随机采访的特点,目的是让百姓说话,让事实说话,证实“一国两制”的成功,回应各种怀疑。
3.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本部分内容浅显,文字量较大,因此将全班同学分为三组,展开合作学习,以表格形式列出20世纪70至90年代和21世纪初的成果。
“基础自学”这个环节,通过自主学习,了解了“一国两制”的提出、它在港澳的实践情况、该制度对两岸关系的推动等基本史实。另外,同学们还体验了从教材文本提取信息、简化表达的方法,认识到“一国两制”对推动祖国统一大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已经是中国政治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然而,本环节对“一国两制”构想的了解毕竟是浅显的,没有找到什么有价值的历史启迪,达不到高层次人文教育的目的。为此,我将创设探究情境引导同学们开始第二环节的探究学习,以便实现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
(二)“一国两制”之深入探究
首先引导学生用历史追溯法来判断“一国两制”在祖国统一政策史上的地位。
1.“一国两制”的由来:是继承更是质的飞跃
“一国两制”不是孤立提出的,它的形成有个过程,把它放到大陆对台政策演变中,通过对比,我们才能看出它的历史地位。
呈现对台政策的以下几个重要节点,带领同学们展开探究。
材料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在1950年的光荣战斗任务就是解放台湾、海南岛和西藏,歼灭蒋介石匪帮的最后残余,完成统一中国的事业。
——《告前线将士和全国同胞书》
1949年12月31日
材料二:“中国人民解放台湾有两种可能的方式,即战争的方式和和平的方式。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
——周恩来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
会议的讲话(1955年5月13日)
问题:对台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
结论:由武力解放变为和平统一。
此处之所以不与材料三、四连接在一起讨论,是要防止信息量过大,以降低难度,构成梯度,照顾不同能力的学生。
材料三: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率先表达了和平统一祖国的愿望,迈出了和平统一祖国的第一步。
问题:上述材料与以往相比有什么变化,这一政策与以往对台政策之间是什么关系。
通过引导与讨论,同学们认识到:20世纪50年代和平统一的态度并不稳定,1979年才正式确立了和平统一的方针。从武力解决到和平意愿,再到明确提出和平统一的政策,新旧对台政策是一种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材料四:“我们尊重台湾的现实,台湾当局作为一个地方政府拥有它自己的权力,就是它可以有自己一定的军队,同外国的贸易、商业关系可以继续,民间交往可以继续,现行的政策、现在的生活方式可以不变,但必须是在一个中国的条件下。”
——邓小平与美国时代出版集团总编辑的谈话
1979年1月
问题:邓小平的方案与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方案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请用一个词来概括邓小平的这个方案与以往政策的关系。
结论:相同之处是都主张一个中国、都主张和平统一,不同之处是新政策将要保留台湾的资本主义制度。
大家通过史料分析,最后认识到“一国两制”与以往对台政策虽有继承关系,但由于允许保留资本主义制度,实际上完成了质的飞跃。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重大发展。
本组探究落实了“帮助学生从历史演变的角度来评价‘一国两制的历史地位”和“培养学生探究、评价历史事物的基本方法和能力”这一预设目标。然而,我的教学不会停留在这里。还有另外一个核心目标等待落实——从时代背景和世界视野来透视“一国两制”的精神启迪。我希望借此对同学们进行思想启发和人文教育,实现“读史明智”的学科功能。
2.“一国两制”是中国的精神财富:与时俱进、务实精神、创新精神
(1)“与时俱进”的精神启迪
有学者指出,邓小平理论的要害是解放了思想,调整了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互关系的看法。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国两制”恰恰非常典型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那么如何帮助同学们感悟到“一国两制”所蕴含的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精神呢?关键在于抓住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代背景,对照六七十年代中国思想界“左”的状况,“一国两制”的思想解放性就体现的非常明确了。因此,我选取了以下两张图片来实现“背景转换”,帮助“入境”。
这两幅照片足以让大家身临其境地感受“文革”时期中国人民的精神状态,认识人们视资本主义为洪水猛兽的心态。这样的情景也必然对今天的学生造成强烈的意识冲击,把他们猛地拽入历史的河流。
此情此景,立即引导同学们把1979年就已初步提出的“一国两制”与之对比,那么这一构想的超前、胆识、就跃然脑中了。
如此,大家将得出这样的历史认识:“一国两制”还是中国的一笔精神财富,启迪着我们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这就是读史明智。
(2)“务实精神”
国家的统一固然不容干涉,但也确实关乎外交,如果在决策上不能理性务实,结果也未必能如人意。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曾提到:“解决统一问题,总要谈判的三方都能接受,港台能够接受、英美也能接受。”
可见,邓小平考虑了多方面的障碍。我觉得这种思考是非常理性,非常务实的,有学习的价值,因此引导学生讨论“一国两制”的务实精神。
这就需要回到20世纪80年代初,同时将角色转换为当事者。如果直接提问假如你是港台市民,或者英美领导人,你是否愿意看到大陆统一,学生可能缺乏切入点,不明就里。因此可以借助一组有一定暗示性的照片作为辅助。我选择展示80年代初,台、港、澳和大陆的街景。
通过图片展示当时大陆与外界发展的差距。以此为依托,设定港台市民,英美领导人两种角色,分组讨论“假如未得到‘一国两制的承诺,你是否愿意与大陆统一,为什么?”
在既定的时代背景下,借助角色体验,同学们认识到,要想统一港澳台,确实面临着来自不同方面的现实障碍。如果一意孤行,可能会难以达成目标。而采用“一国两制”这种方案,显然是富有务实精神的决策。
(3)“创新精神”
教师直接出示邓小平的一段话,对大陆的立场做简要分析,并提炼出新的认识。
材料五:一国两制……根据是什么?就是因为我们要达到一个长远的战略发展目标。保持香港的繁荣稳定是符合中国的切身利益的……也需要一个稳定的台湾。
——《邓小平文选》
这段话是1984年邓小平对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的。1982年,中国共产党第12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邓小平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战略目标。
“一国两制”服务于这一战略,将营造出这样一种局面:在中华大地上,东西方文明交相辉映,融合互补。这就是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的重要表现,这就叫走自己的路。从这个角度来看,“一国两制”是对社会主义国家结构、发展模式的重大创新,勇于创新也是它留给我们的启示。
(4)小结
本组探究,利用史料、图片还原了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时代背景,引导学生通过时代换位历史地体悟到“一国两制”给予我们的精神启迪:与时俱进——摆脱了文革时期的“左”的禁锢;务实精神——正视来自港台和国际社会的阻力;创新精神——让东西方文明交融互补。
接下来,我要带领同学们从世界视野中探究“一国两制”的精神启迪。
3.“一国两制”:全世界的精神财富——和而不同、和谐世界
材料六:在紧张和对抗笼罩世界的今天,中英谈判取得如此成就,堪称国际关系中卓有成效而又毫无喧闹的突出范例。
——1985年,德奎利亚尔(联合国秘书长)
材料七:我们两家都有个统一问题。你们解决同南朝鲜的关系问题,或是我们解决台湾问题,关键都是我们自己要发展,自己要搞好……现在世界总的局势表明,各个争端问题都不能用军事力量来解决。
——1987年,邓小平同金日成的谈话
借助这两则史料,帮助同学们认识到,“一国两制”中蕴含着一种有助于维护当代世界和平的精神。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交往中要心存友善和宽容。“一国两制”闪耀着求同存异的精神,遵循着和平共处的原则,依此去面对意识形态和发展道路的差异、去解决民族矛盾、宗教冲突,或许和谐世界就不仅仅是个梦想。
“深入探究”的环节,将要达成什么样的具体目标呢?
从过程与方法上看,借助史料分析、图片对比、分组讨论等过程,学生体验了交流合作的学习方法和信息处理的思维方法,并结合时代背景和当代国际问题,运用历史主义和发展的眼光分析了“一国两制”的精神价值与历史地位。
从情感态度上看,解决了两个问题:“一国两制”在统一政策史中的地位,以及在当代的精神价值,包括对中国和对世界的精神启迪。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体悟到了“一国两制”所蕴含的与时俱进、务实、创新、和平的崇高精神。
在此基础上,本课将进入最后的收尾升华环节。目的是由“一国两制”联系到“中国梦”和“世界梦”,进一步烘托出传递“一国两制”精神、关爱人类、关爱和平的人文情怀。让学生认识到,“一国两制”,不仅是中国的一笔精神财富,还是全世界的财富。这是人类精神进步的重大成果之一。秉承“一国两制”所传递的“务实、宽容、友善”的精神,我们不但能够实现中国梦,而且也有信心将和谐世界的梦想变为现实。
播放歌曲《未来会更好》。该曲于1986年出品,那一年是联合国规定的世界和平年,主题是“捍卫和平和保障人类的未来”。这不是要为“一国两制”唱赞歌,而是用历史的方法进行价值观的引导,进行人文教育。
(三)拓展作业
请同学们调查一下,台湾的回归面临哪些现实和历史障碍?并探讨一下,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一国两制”的内涵,从而增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动力。
设计意图:本课教学不只是“学”,还有“用”的环节。这份作业目的是将历史与现实联系在一起,增强学生们在实践中运用历史知识的经验和能力。学生要设计这样一份方案,就必然会考虑到台湾问题的历史与现实,综合分析国内、国外的因素,然后拿出最优化的解决办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在课堂上所探讨的“对台政策的由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而不同”等议题就会充分发挥指导现实的作用。
四、余论
这个教学设计是我参加天津市创优课大赛的产物。从拿到比赛题目到异校登台整整6天时间。期间,教学主线两次更换,直到第4天才下定决心以探究“一国两制”的精神启迪为本课核心主题,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彰显历史教学中的公民素质教育目的。试想现在的中学生们正处在接受通识教育的年龄段上,如果此时“一国两制”“祖国统一”这样的现实热点问题没有引起他们的关注,或者没有一个深入准确的认识,那么他们走向社会后还会不会关心这些政治议题?他们对这些政治议题能不能有一种恰当的立场与态度?通过这次授课,我深刻体会了到中学历史在提升公民的基本素质上的巨大作用,这是历史教学的一大社会功能。
另外,教师要有一定的研究深度或学术心得,才能提供一个有价值的议题、一个好的探究学习方案。一节课如果只是就知识线索“背景”“内容”“影响”三段式授课,学生们不买账,自己也觉的难以下台。他们的问题往往超越教材,很关注教师的“见解”。在他们的“逼迫”下,也是出于教书育人的责任,我近几年比较注重读书学习,而且也喜欢做摘记和心得。于是书越买越多,对教学也就越来越自信,拿到一节课后,设计立意和搜寻支撑资料就相对大胆、从容一些。
【作者简介】袁训利,男,中学一级教师,天津市实验中学历史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教学及世界近现代史。
【责任编辑:吴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