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林素:大爱无言的“孝文化”践行者

2014-10-23百川

文化月刊·下旬刊 2014年9期
关键词:孝文化老年公寓公寓

百川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孝”是非常重要的元素。可以说,孝构筑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伦常。如今随着中国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养老成了许多人不得不面对的实际问题。位于四川成都的西蜀苑养老公寓开新式养老方式之先河,为养老注入更多的文化活力,让文化为养老时尚添彩。而西蜀苑这座老年公寓的领军人物——王林素,更是一位大爱无言的“孝文化”践行者,她的种种事迹,让人唏嘘,让人感慨,更让人赞叹。

爱与不爱、爱与被爱、大爱与小爱,这是几组并不完全对立的命题,然而这些命题都在王林素身上得以矛盾地体现。虽家庭不爱,她仍因爱回归;她缘起小爱,汇集孝之大爱。一座老年公寓的背后故事,满载着她的艰辛和坚持,夹杂着泪水与欢笑。一位女强人十几年如一日对“孝”的爱与坚持,有太多的心酸,也有太多的喜悦幸福。

感恩的承诺

勤劳能干的王林素原是四川崇州一所小学的代课教师,本来也有着和普通人一样平淡幸福的生活,然而风云突变,因她生育了一个女孩而不被婆婆和丈夫认可,矛盾从此开始,经常被丈夫打骂,直到1986年她实在过不下去了提出离婚。离婚后给她唯一的财产就是她的女儿,从那个时候她选择离开学校,开始一个人带着女儿与之相依为命的生活。

后来她来到崇州市安乐乡一家饭馆打工,由于饭馆生意很忙,她无法带着女儿干活,正好在饭馆旁的公社茶坊有位好心的五保老人彭大爷在此倒茶,看见她一个人又要带女儿又要打工,经常被老板骂,就主动帮她照看女儿,背着小女儿倒茶,所以她与这位老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就这样,很多年过去了,王林素辗转奔波换了很多种工作,最后还做起了建材生意。通过她的辛勤努力,完成了前期的资本积累。

而当年的彭大爷却更老了,穷困潦倒,生活也断了来源,只得靠拾破烂为生。有一天王林素去上公厕时看见一个老人在掏垃圾,正艰难地想背起背篓,她赶忙上去帮他扶起,这时她发现这个老人就是当年曾经帮助她带女儿的彭大爷。在听老人诉说了他的困难后,王林素到处打听养老机构,想把彭大爷送进养老院,最后把彭大爷安顿在崇州当地安乐梅花养老院。从此,她与这所养老院结下不解之缘,每年春节她都要到养老院探望老人。当时这些老人吃的、住的、穿的条件都很差,令她感到心酸,所以每次去探望时,她都会带一些猪肉、大米、清油、棉被等,并且在她经济条件更好些的时候,除了带一些食物外,她还给每个老人送了一个红包(99元) 。让她想不到的是很多老人都给她跪下了。当时她眼泪夺眶而出,赶紧扶起老人,了解情况后得知:有当兵受伤残疾从部队回来没有安家的,有太困难吃不起饭的,有没有子女老无所依的,也有儿女不孝不管的等等多种原因,政府把这些老人集中起来供养,从此,一个心愿开始在她心中扎根,滋长,她希望有一天自己有能力了,一定办一所大的养老院,让更多的老人得到照顾、感受温暖、安享晚年。

柔弱的坚持

2005年,王林素专程考察了北京、上海和省内的多家老年公寓,为圆梦做准备。2007年初,成都市温江区政府鼓励民间资本兴办“民办公助”性质的老年公寓,按基准价出让土地,她毫不犹豫地拿下了这个项目,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这一下,王林素在生意圈算是出了名。她至今还记得一次让她刻骨铭心的聚会。聚会上,同学,同行在听闻了她的故事后,作出的种种反应让她很自然地成了焦点人物。有人惊呼“不可思议”,有人调侃 “爱心泛滥”,有人直接说“你是瓜(傻)婆娘,瓜(傻)得很”……所有的朋友都劝她,政府没有明确更多的优惠政策,目前没有人愿意做,况且你又没有更好的人脉关系,肯定很难。相反,搞房地产有这么高的利润,还有这么多优惠政策。你抽出资金去搞养老产业,是不是神经出毛病了?她却说:“在我人生最艰难的时候,是彭大爷帮了我。我必须为那些善良的老人做些什么。我的生活已经无忧,还要那么多钱干什么?” 做事雷厉风行的王林素没有食言,2008年,她投资1.5亿元兴建的西蜀康馨苑老年公寓在成都温江区金马镇拔地而起。

2008年5月19日,正是汶川大地震后的第7天,第一批居民进驻老年公寓。那段时间的王林素简直忙疯了,除了处理公寓的日常事务,她还担心老人们的安全,几乎是整日无休。一天夜里,暴雨突袭,她和大家一起忙了一整夜,除了加固帐篷,做好防雨工作,还要安抚老人们紧张的情绪。天亮了,老人们都安详地进入了梦乡,然而朋友们看到王林素时,她头戴安全帽,浑身布满泥灰,疲惫不堪,这哪里像一个身价过亿的企业老总,分明是一个生产队长!于是“生产队长”的称呼不胫而走。

看似女汉子,其实王林素并不是那么“粗犷”,她也是一个外表柔弱、多愁善感的普通女子。大地震后低迷的房地产市场让王林素异常头痛,房产销售业绩惨不忍睹,公司运转出现了问题。由于这座老年公寓基本属于公益性质,几乎每月都在亏损,这让暂时还没有造血能力的老年公寓运营一度举步维艰。但无论多难,王林素还是坚持了下来,因为她心疼公寓里那些入住的老人。

那一段时间,王林素过得很难,但妈妈的一句话让她觉得温暖。老人说:“女儿,你做这些事都是好事,老天会帮你的。要是实在挺不下去了就回家来,我们老家还有房子、有地,我们一起种庄稼,日子也能过下去。妈妈只要有一碗饭,就有半碗是你的。”王林素哭了,这次流下的是幸福的泪水。有了亲人的支持,王林素得以更加坚定地度过风浪。

文化养老为夕阳增彩

2010年是让王林素感到快乐的一年:与她相依多年的女儿结婚了,留学归来的女儿和女婿回到她身边,要和她一起办老年公寓;经济的复苏让她的地产企业恢复了活力,源源不断的资金开始注入老年公寓的建设和运行中……

几千年来,孝道一直被中华民族视为最重要的传统美德之一,孝敬老人,如何给老年人一个健康而幸福的晚年生活,更是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10年,王林素做了一件很“仗义”的事:春节时她面向全国征集了100名空巢老人,免费在公寓过春节。

“欢迎,欢迎,热烈欢迎,爷爷,奶奶,新春快乐!”

全国各地不同口音、不同民族的老人们,在这里度过了6天的难忘时光。

活跃的交流,丰富的文体娱乐,这次活动受到了老人们的高度赞扬,还有一些老人希望能多举办一些这样的活动,他们甚至愿意自己出钱。这次活动的成功举办,让王林素看到了老年人正逐步建立起一种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晚年生活模式。

除夕夜,老人们在幸福和欢乐中喜极而泣,王林素笑了,这次是开怀的笑。这次难忘的春节之旅让空巢老人们在收获愉快假期的同时,也为他们的晚年生活平添了三五知己:有的老人在过春节时结下了友谊,在各自的城市搞起了同城聚会,还有两位老人在假日中一见钟情,并决定在今年重阳节时结为伴侣……来自全国各地的老人感受到了成都特有的温暖,感受到了爱心公寓中的别样呵护。在王林素看来,物质生活的满足只是老年人最基本的需求,现代人的养老观念要更多融合文化要素,而文化养老是一种能体现传统文化与当代人文关怀的养老方式。不仅要满足老年人的物质生活需求,更要以满足精神需求为基础,让他们得以沟通情感、交流思想、崇尚独立、享受快乐、愉悦精神。

随着王林素的西蜀苑老年公寓的知名度提高,规模也在逐步扩大。从开始时的几十名老人,到现在的400名常住居民,越来越多的老人来到这里,其中不乏有儿女主动将父母送到这里来疗养的人。知名台商于曰江是闻名两岸的企业家,在大陆办了很多企业,也在大陆生活和工作了20多年。他是一位大孝子,为了将母亲留在身边生活,而又不影响自己的工作,他经过反复考察,最终将母亲安顿在王林素的西蜀苑。随着入住老人数量的增多,公寓的经营状况也越来越好,以前每个月几十万的亏损有了大幅下降,不久的将来,公寓便能摆脱长期以来依靠外来“输血”维持的局面。

王林素的西蜀苑老年公寓坐落在风景秀丽的金马河畔,占地80亩。那里空气清新,气候温和,交通便捷,距国际花园城市——温江城区只有8公里。它包含一座优美的园林和约74000平方米的建筑,可供2200位老人生活居住。庭院内花团锦簇,林木葱茏,亭台楼榭,小桥流水,堪比城市公园。它的住房,电梯、电话、电视机、卫生设施、紧急呼叫系统,一应俱全,胜似星级宾馆。

在王林素的倡议下,老年公寓设有会议室(演出厅)、茶坊(棋牌室)、图书阅览室、网吧、琴棋书画室、乒乓球活动室、手工制作室、室内健身房、室外健身角、网球场,还组建了歌唱组、舞蹈组、拳术组、棋类组、书画组、手工制作组、骑游组等各类兴趣小组,定期开展各种文体活动。

公寓开创之初,王林素首先安顿了附近7个街道160多名五保老人,然后才陆续安置了数百名其他阶层的老年人。住在这里的五保老人,政府每月只提供350元的生活费,不足部分由王林素补贴,仅此一项,每年就要亏损几十万元。为了减轻她的负担,当地政府曾提出回购五保老人居住的公寓,被她婉拒。她说:“为了圆自己的梦,再难我也要做下去。何况,我还准备上二期工程,接纳富裕家庭的老人,这是不会赔钱的。”她还成立了高水准的管理班子,建立了宾馆式的服务模式,还发动附近的学生和军人定期到老年公寓与老人联欢。

2010年王林素又启动了第二期工程,总建筑面积达到5万平方米,总床位达到2200个。附属的医院扩建为4000平方米,供老人亲友吃住的星级宾馆落成。二期工程还引入附近高品质的温泉,增加针灸、推拿、水疗等适合老年人的康复项目。随着二期工程的推进,王林素又开始运作海外市场。这是一个极富前瞻性的具有战略意义的举动。她说,中国有丰富的人力,有低廉的物价,又有尊老敬老的人文环境,对于海外老年人,尤其是同根同宗的华裔老年人有很大的吸引力。王林素专门到香港、台湾等地调查,得出的结论是:吸引海外老年人到这里养老是完全可能的。

虽然海外市场前途还不明朗,让王林素感到异常高兴的是,在新加坡学成归来的女儿已回到成都,成为她的高级助手。开发海外市场,具有国际视野的女儿的到来使她如虎添翼。有了女儿的帮助,王林素有了更多的时间到清华大学总裁培训班充电,有了更多的时间读书与思考。按她的话说,不断的学习正是她眼光前瞻、决策果决的原因所在。

尤其令她高兴的是,她的产业发展模式得到了上级政府的肯定。2009年,四川省民政厅厅长黄明全两次亲临西蜀康馨苑老年公寓调研。黄厅长说:“这种模式是个很好的探索,在政府投入比较少的情况下,既解决了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的问题,又推进了社会化养老的进程,还让农村老人也过上了城市老人的生活,一举数得。”此外,她的养老公寓还得到了温江区区委书记谢超、分管民政的区长赵一贵、民政局局长税贵英、老龄办主任叶林等领导的重视,支持,和关心。

替天下儿女解难,为千万家庭分忧。这是王林素对于整个西蜀康馨苑养老公寓的解读,更是她践行孝文化的精髓所在。从不爱出发,到为爱回归,从小爱感恩,到大爱坚持。逆境中咬牙奋起,顺境里埋头干事,王林素——一个时代铸就的爱之传奇。

猜你喜欢

孝文化老年公寓公寓
老年公寓呼叫装置使用不便惹纠纷
数字公寓
近30年来宋代“孝文化”研究综述
旅游纪念品的设计与开发
德国的“敬老储存”
德国的“敬老储存”
爱情公寓搞笑表情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