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地区养老事业社会化产业化发展的对策探析
2014-10-22付洪涛
付洪涛
摘 要:从全国及欠发达地区雅安市老龄化现状着手,分析当前老龄事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其体现在老龄事业基础薄弱,保障体系不健全,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社区服务功能不足,养老服务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养老服务项目、水平及医护专业人员素质亟待提高。需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科学规划,加大政策扶持,加大专业人员培养,探索医养结合,发展老年医疗、护理产业;大力发展民办养老产业,丰富组织形式与运行模式;规范养老服务管理,加强行业监管,从而逐步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关键词:养老事业 产业 发展 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7(b)-0198-03
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也是发展中人口大国崛起过程中人口老龄化问题最严峻的国家,而“未富先老”已成为我国越来越突出的问题。据《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蓝皮书指出,我国人口老龄化将加速发展,在2025年之前,老年人口将每年增长100万人,预计到2020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7%;而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总数将超过4亿。面对我国社会老龄化发展的迅猛势头和严峻挑战,党的十八大作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的战略部署,养老问题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关注、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而随着社会转型、产业调整和经济的转轨,养老观念、方式的转变也成为必然,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空间日益扩大,社会养老事业与产业协调发展必将成为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战略选择。
1 雅安市老龄事业发展现状
1.1 人口老龄化现状
雅安地处四川西部属经济欠发达地区,是一个人口小市,资源大市,经济欠发达市。雅安市早在1997年就开始迈入老龄社会行列,近年来,雅安市老年人口仍持续增长,据2012、2013年数据统计显示,全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全市人口总数的16.12%、18.5%。从近十年发展趋势分析,雅安老龄化程度高于全国全省水平,而且老龄化将逐步加重。预计在2025年前,全市60岁及以上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1/4以上,而在2035年前,全市60岁及以上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1/3以上。近十年来,雅安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为现代型,总体看,雅安人口率先进入一个“三低”时期,已形成了“低出生、低死亡、低自然增长”的现代型人口再生产类型,且先于全省完成转变。雅安老龄化进程的加快,面临老龄化的压力和挑战也将越来越大。
1.2 养老服务机构现状
由于雅安社会经济欠发达,养老服务发展缓慢,养老机构主要是以国有为主的单一格局,民办养老机构起步晚,基础差。从数量上看,雅安市养老机构大多数分布在农村,主要为农村敬老院。截至2013年2月,全市共有各类养老机构42个,其中农村敬老院30个、公办社会福利院11个,合计床位3622张,“民办民营”养老机构只有1个,床位60张。由于“4·20”芦山强烈地震造成全市38个养老机构不同程度受损,使养老服务的提供受到了影响。目前雅安每百名老人拥有床位1.3张,按照省上“十二五”时期每百名老人拥有床位3张的目标,全市老人需养老床位8484张,缺口达4802张。
由于受财力、物力、人力资源的限制,不同养老机构之间的基础设施存在较大差异,全市公办城市福利院建设不足,民办养老机构发展滞后,总体不能满足雅安市不断增长的社会养老服务需求。社会福利院基础设施较齐全、环境优美、管理规范,老年人对国有养老机构信任度比较高,入住率较高,有些社会福利院出现供不应求、预约及排号入住的现象,如市社会福利院“一床难求”,目前至少有100多人等候入住。但农村敬老院,主要是为“五保户”提供日常的生活供养和照料,各方面的条件都较差,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资金短缺、院舍陈旧、设施简陋、医护缺乏等方面的原因,入住对象精神慰藉、保健康复、文化娱乐等方面严重缺乏,普遍存在着入住率低、床位长期闲置、资源浪费的现象。
1.3 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现状
雅安市养老机构总体呈现出工作人员数量少、城乡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素质差别较大的主要特点。目前,全市公办养老机构的管理服务人员与集中供养对象之比为1∶6,远高于省三星级(最高等级)敬老院1∶10的标准。据统计,截至2013年2月,全市41个公办养老机构共有管理服务人员409人,其中在编165人,临聘244人,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员占41.8%。在编人员多为乡镇机构改革分流安置人员,临聘人员多为“4050”人员。管理服务队伍整体文化素质、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较低,现有在编管理服务人员大部分无养老职业资格证书,临聘人员也只能从事清洁卫生等后勤工作,同时这部分人员流动性相对较大,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管理能力、医护水平相对较低,为老年人提供心理护理、精神慰藉等服务难以开展。
2 当前老龄事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保障体系不健全,老龄事业基础薄弱
快速发展的老龄化进程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相交织。从全国范围来看,现阶段的养老保障水平较低,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对老龄事业投入严重不足,老龄产业起步晚,一些地方对老龄工作重视不够,机构人员力量薄弱,推动老龄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尚不健全。现有养老制度基本上还是“补缺型”的框架,主要保障“三无”和困难老人的基本生存,服务面相对狭窄,尚未形成系统化的、惠及全体老年人的服务体系。而当更多的养老服务机构进入养老产业之后,养老机构的管理以及服务标准亟待规范,行业的监管作用亟待加强。
2.2 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社区服务功能不足
家庭养老中无微不至的照顾、时刻体现的亲情给予老年人的精神寄托是社会养老无法替代的,长期以来,中国社会最主要的养老模式是家庭式养老,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家庭规模的缩小和结构变化,中国全面迎来“421家庭”时代,城市“空巢家庭”越来越多,城乡“空巢老人”占老年人口比例接近50%;与此同时,中青年人紧张快捷的生活节奏和越来越重的工作压力,客观上造成家庭成员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更多更好地照料老年人,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弱化是不可回避的现实。随着社会工作的加快发展,社区照顾模式作为社区工作的一种专业方法正逐步得到推行,但我国社区建设尚不成熟,社区基础设施不完备,社区机构功能发挥不足,客观上造成社区养老服务功能无法满足市场需求。endprint